-
1 # Little prince
-
2 # 使用者2627205656915
中國可燃冰的採集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也處於試開採階段
-
3 # 使用者8191358161510
自然資源部3月26日宣佈,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這是繼2017年5月首輪試採成功後,可燃冰試採再傳捷報。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結晶物質,遇火即可燃燒。可燃冰具有燃燒值高、汙染小、儲量大的特點,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
“本次試採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向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產業化邁出了極其關鍵的一步,使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利用成為現實可能。”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金髮說。
據介紹,2017年中國首次開採海域可燃冰屬於探索性試採,解決了能否安全連續開採的問題,本次試採是試驗性試採,解決了提高產氣規模的問題。
本次開採中,中國自主研發了一套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的關鍵技術裝備體系,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測與開發能力。其中,6項領先優勢明顯,12項核心裝備成功研發,尤其是控制井口穩定的裝置吸力錨打破國外壟斷,創造了吸力錨安裝1200米深的水深紀錄。
施工方海洋工程公司先後克服了深水淺軟地層開路鑽井、高造斜及水平井井眼井壁穩定、高造斜段管柱下入、未固結儲層增產改造、泥質粉砂儲層穩產防砂、複雜人工舉升兼顧井下監測等六大世界性難題,保障了鑽井、完井、試採的順利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深水淺軟地層水平井技術屬世界首創。“第一次試採成功之後,我們判斷對於可燃冰開採來說,直井是沒有出路的,只有研發水平井技術。”海洋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現場指揮部副指揮長馬寶金介紹,他們開展集體攻關,最終解決了軟地層造斜、水平面鑽進等核心技術,在世界上首創了深水淺軟地層水平井技術,這也是本次試採取得圓滿成功的關鍵所在。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介紹,目前世界上對可燃冰的開採,還處於直井的攻關試驗階段,只有幾個發達國家在開展試驗。這次中國率先水平井鑽採的成功,引領著可燃冰勘查與開採的科技創新方向。
可以預見的是,這些中國自主研發的關鍵技術裝備體系和環保監測體系在海洋資源開發、涉海工程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將帶動形成新的深海技術裝備產業鏈,增強中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能力。
同時,此次試採中中國獨創的環境保護和監測體系,也證實了天然氣水合物綠色開發的可行性。
“降壓幅度是水合物開採的一項關鍵技術。如果降壓幅度過快可能會使水合物分解過快,造成井筒和儲層中水合物流動安全問題,甚至會引起地層失穩,降壓幅度如果過慢,水合物分解速率就會降下來,會影響採集效率。”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現場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秦緒文說,與第一輪試採相比,本次試採發明了雙管補液空壓技術,可以實現儲層中降壓的精確控制,有效防止地質災害發生。
為保護海洋環境,本次試採構建了大氣、水體、海底、井下“四位一體”環境監測體系,採用全過程風險防控技術,包括壓力調控、鑽井安全、流動保障等技術,以確保地層的穩定和環境安全。實踐證明,本次試採過程中甲烷無洩漏,未發生地質災害。
據介紹,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於2019年10月正式啟動,2020年2月17日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目前第二輪試採仍在進行中,科技人員將圍繞加快推進可燃冰勘查開採產業化和實施生產性試採進行必要的試驗工作。
本次試採施工關鍵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為保障試採專案順利實施,主要施工方海洋工程公司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動態跟蹤員工健康狀況,嚴防境外輸入,確保了工期如期完成。
-
4 # 新天妖妖捉海怪
除中國外,關於可燃冰真正的開採試驗目前為止也只有前蘇聯(商業化)、美國(小範圍試驗開採)、日本(海底提取試驗),其他國家均是以試驗井、試驗船等形式進行研究。
首先,因絕大部分可燃冰埋藏於海底,所以可燃冰開採難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國都在加緊對這種未來能源進行試開採嘗試,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或未達到連續產氣的預定目標。
其中,2013年日本曾嘗試進行過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採工作,雖然成功出氣,但六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試採被迫停止。
而根據央視報道,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此次南海神狐海域試採成功的就是一種泥質粉砂型別礦藏,可以說是未來最具商業價值的一種。
此次開採,中國科學家利用降壓法,將海底原本穩定的壓力降低,從而打破了天然氣水合物儲層的成藏條件,之後再將分散在類似海綿空隙中一樣的可燃冰聚集,利用中國自主研發的一套水、沙、氣分離核心技術最終將天然氣取出。
其次,可燃冰開採過程中風險因素較大。央視報道,據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總量大約是地球大氣中甲烷總量的3000倍,如果開採不慎導致甲烷氣體的大量洩漏,將可能引發強烈的溫室效應。如何安全、經濟地開採可燃冰,並且從中分離出甲烷氣體,依然是目前各國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難題。
此外,可燃冰可採還面臨高昂成本問題。長江證券報告分析,當前中國南海可燃冰開採費用達200美元/立方米,摺合成天然氣達6元/立方米,而常規天然氣本身開採只有不到1元/立方米,整整相差6倍。但根據專家測算,未來可燃冰的生命週期成本總體約為0.77元/立方米,相比於常規天然氣大約0.99元/立方米的生命週期成本,還是具備極大的商業開採價值。
此前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可燃冰的研究進度大概相當於30年前的頁岩氣研究情況,但考慮到氣水合物的複雜性和鏈式環境影響所以研究、開發進度會更加緩慢。
根據中國戰略規劃對可燃冰勘探開發的安排,2006-2020年是調查階段,2020-2030年是開發試生產階段,2030-2050年,中國的可燃冰將進入商業生產階段
回覆列表
據我所知,中國的可燃冰開採,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大致可分為理論研究和模擬試驗、探索性試驗債券、試驗性試驗債券、生產力試驗債券和商業開發,本試採成功實現了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跨越,邁出了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第二次試採仍在進行中,科技人員將加快天然氣水合物勘探及開採產業化,進行實施生產性試採所需的試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