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孫聊網紅
-
2 # 娛樂綜藝新鮮事
推薦大家一本書,《南渡北歸》,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而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其中民國的很多大師都有涉獵其中
在網上找了一份西南聯大的教授名單:
常委會:梅貽琦 蔣夢麟 張伯苓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朱自清 羅常培 羅 庸 魏建功 胡 適 楊振聲 劉文典 聞一多 王 力 浦江清 唐 蘭 遊國恩 許維遹 陳夢家
外國語文學系:葉公超 柳無忌 莫泮芹 陳福田 燕卜蓀(William Empson) 黃國聰 潘家洵 吳 宓 陳 銓 吳達元 錢鍾書 楊業治 傅恩齡 劉澤榮 朱光潛 吳可讀(A.L.PoIIand Urpuhart) 陳 嘉 馮承植 謝文通 李寶堂 林文錚 洪 謙 趙詔熊 聞家駟 陳定民 溫 德(Robert Winter)黃炯華 胡 毅 袁家驊 白 英(Robert Payne)
歷史系:劉崇鉉 雷海宗 姚從吾 毛 準 鄭天挺 陳寅恪 傅斯年 錢 穆 王信忠 邵循正 皮名舉 王 庸 向 達 張蔭麟 蔡維藩 陳受頤 噶邦福(Jhon Jan Gapanovich) 吳 晗 陸伯慈(Roberts)
哲學心理系:湯用彤 馮友蘭 金嶽霖 沈有鼎 孫國華 周先庚 馮文潛 賀 麟 鄭 昕 王維誠 陳 康 敦福堂 王憲鈞
理學院
算學系:江澤涵 申又棖 程毓淮 楊武之 鄭之蕃 趙訪熊 曾遠榮 陳省身 華羅庚 姜立夫 劉晉年 蔣碩民 張希陸 許 寶
物理系:饒毓泰 朱物華 鄭華熾 吳大猷 吳有訓 葉企孫 周培源 趙忠堯 霍秉權 王竹溪 張文裕 馬仕俊 任之恭 孟昭英 許湞陽
化學系:楊石先 曾昭掄 孫承諤 劉雲浦 錢思亮 張子高 高崇熙 黃子卿 邱崇彥 朱汝華 張大煜 張青蓮 蘇國楨 嚴仁蔭
生物系:李繼侗 張景鉞 沈嘉瑞 許 驤 陳 楨 吳韞珍 彭光欽 趙以炳 杜增瑞 殷宏章 沈 同 吳素萱
地質地理氣象系:孫雲鑄 王 烈 譚錫疇 馮景蘭 袁復禮 張印堂 洪 紱 張席禔 李憲之 趙九章 王恆升 米士(Peter Misch) 鮑覺民鍾道銘 陶紹淵 林 超
法商學院
政治系:張奚若 張純明 崔書琴 張佛泉 張忠紱 錢端升 羅隆基 邵循恪 吳之椿 王化成 沈乃正 趙鳳喈 王贛愚 龔祥瑞
經濟系:陳岱孫 趙迺摶 周作仁 秦 瓚 伍啟元 周炳琳 張德昌 徐毓枬 楊西孟 戴世光 蕭 蘧 周新民 餘肇池 徐維嶸 鮑覺民*
法律系:燕樹棠 戴修瓚 蔡樞衡 羅文幹 張企泰 李士彤 芮 沐 章 劍 馬質夫 費 青 李麋壽 陳瑾昆
商學系:丁 佶 李卓敏 陳序經 陳岱孫* 林維英 周覃紱 鮑覺民*
社會系:陳 達 潘光旦 李景漢 李樹青 陳序經* 吳澤霖 陶雲逵 費孝通
工學院
土木工程系:蔡方蔭 施嘉煬 王裕光 陶葆楷 張澤熙 李謨熾 吳柳生 王龍甫 陳永齡 衣復得 李慶海 閻振興 覃修典 張有齡 張昌華 劉恢先
機械工程系:李輯祥 莊前鼎 劉仙洲 殷祖瀾 殷文友 江一彪 孟廣喆 周承佑 徐叔漁 王師羲 曾叔嶽 劉德慕 張聞駿 王遵明 吳學藺 褚士荃 董樹屏
電機工程系:趙友民 章名濤 張友熙 倪 俊 顧毓琇 任之恭 毛啟爽 張鍾俊 朱蘭成 葉 楷 範緒筠 馬大猷 範崇武 陳宗善 錢鍾韓 董維翰 陳蔭谷
化學工程系:張子丹 張大煜* 高長庚 謝明山 潘尚貞 蘇國楨 周蔭阿 陳國符 武 遲
航空工程系:莊前鼎 馮桂連 王德榮 李錦安 周惠久 寧 幌 丁履德 王宏基
電訊專修科:周蔭阿
師範學院:國文系:朱自清* 羅常培* 浦江清* 楊振聲* 沈從文 彭仲鐸 蕭滌非 餘冠英 張清常
英語系:葉公超* 柳無忌* 陳福田* 潘家洵* 莫泮芹* 袁家驊* 凌達揚 李寶榮
史地系:劉崇* 雷海宗* 錢 穆* 張印堂* 洪 紱* 張蔭麟* 鍾道銘* 陶紹淵* 周廷儒
數學系:江澤涵* 趙訪熊* 楊武之* 姜立夫* 張希陸* 楊善基
理化系:楊石先* 鄭華熾* 許湞陽* 嚴仁蔭* 何君超 徐繼祖
教育系:黃鈺生 邱 椿 徐 述 樊際昌 羅廷光 查良釗 馮文潛 陳友松 孟憲承 沈 履 陳雪屏 齊泮林 陸志韋 胡 毅* 汪懋祖 田培林 王維誠* 彭仲鐸* 凌達揚* 倪中方 徐繼祖* 吳俊升公民訓育系:查良釗* 陳友松* 陳雪屏* 張佛泉* 羅廷光* 曾作忠 樊際昌* 倪中方* 杜元載 胡昌驥
體育部
馬約翰
名單中有“*”者為在另一院系任兼職教授者。
各位看官雖然人均985,但是如果跟這些教授相比,恐怕還是差的有點多,中國文學你比不過朱自清、聞一多、胡適吧,歷史系的陳寅恪,錢穆,傅斯年,哲學系的馮友蘭,金嶽霖,那也是響噹噹的,如果你覺得文科可能在這一百年內發展不大,你的知識能用在理學院的話,算學系裡面有兩個教授靜靜的躺在名單裡面,陳省身,華羅庚,所以這個問題就好比你穿越到古代能不能比孔子,孟子,李白和杜甫這些人還要厲害,儘管他們侷限於那個時代,但是仍然是那個時代乃至人類的佼佼者。
回覆列表
或許會一無是處。大學的專業大部分是傾向於應用或者技術的專業,而不是研發的專業。應用和技術都是在當代適用。例如車輛工程專業。現在學得很多東西都是車輛的基本知識和現階段出了問題以後用什麼現代手段檢測和維修!如果你到了民國,這些專業都是一無是處的,就算你學的再紮實,你也一無是處,不如一個種地的老農!就算你很慶幸,你學的是研發專業,這類專業本科很少,那時代限制,要研發一款新型手機,你就算有技術,當到時候網路不行,硬體不配比,各種條件都會限制,你如何能研發出來!如果你有幸學的事一門外語。你在民國或許會招人待見。做個翻譯什麼的。如果你有幸學的漢語言文學,也就是學的國學。那你或許可以跟著時代的步伐發發財。也僅限於此。如果你顯得或許鋒芒畢露,你或許會下場很慘。民國被暗殺,被日本人拉去做實驗而慘死的人太多了!現在是985,人們高看你一眼,穿越過去,你會一如是處!穿越將來,你會一文不值,就是個文盲!下圖都是些民國的老照片。看看情形,如果哪天技術達標了,能夠穿越了,你還穿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