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放縱微笑丶
-
2 # 剪刀手主公
首先我是一個在校大學生,出勤率這個東西真不好說,因為大學相對都管的比較寬鬆,沒有什麼太多的硬性要求,況且大家在大學也都有自己想幹的事情,比如談個戀愛,參加個社團,閒的時候打打遊戲等等,除非是那種很重要的專業課和公選課,大家基本都保持全勤,一些個別的不重要的,和專業不相關的,又不點名的課,大家可能會選擇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去。
不過我有一個老師,就做到了讓我們所有人聞風喪膽,首先他教的這門課不是太重要,他自己也沒有教過這門課,他說這是學校今年突然新開的課程,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上課,他對相關得知識也是一知半解,我們都以為這就是上述的不太重要的課,結果這個老師用他的行動征服了我們。
-
3 # 一滴歪EDY
讓大學生知道學習時間的寶貴,我剛從國外大學畢業沒多久,這邊的大學和國內很不一樣,外國大學生很早熟,基本很少像國內沉迷遊戲的。 為什麼呢? 國外大部分家庭,當孩子上大學了就切斷經濟來源了,生活費考暑假打工掙,學費靠政府貸款,畢業後上班還。大一他們就感受到了來自經濟的壓力,馬上就認真學習了,所以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
4 # 凍凍槍
一:老師方面的原因
因為在高校裡任教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不僅僅是指學術水平,而且指教學水平,即教書育人的水平。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分為一下三類:第一種:照本宣科型。這類老師也許有很強的科研能力,但是卻沒有很好表達能力。每天上課,只會照著書本上的讀,教課內容毫無新意,甚至為去上課的學生創造一個絕佳的睡覺環境。這時的學生怎能不對此不乏味?怎能不忍著浪費學費的心痛逃課?遇到此種老師的學生,真是“如何忍心讓我不逃課”第二種:適當補充型。這類老師的課堂出勤率比照本宣科類的出勤率要高一些。這類老師在照本宣科的同時會找到適當的材料作為補充內容,同時口才要比第一種老師好,學術研究不一定比第一種老師強,但是社會閱歷一定比第一種老師豐富。因為能說能講,又能適當引證,課堂氣氛相對活潑不沉悶,如果再加上老師待人和善,遇到此種老師的學生是“不忍心逃課”。第三種:旁徵博引型。這類老師是高校師資力量的精華所在,不僅學術科研能力強,而且善於“傳道、 受業, 解惑”,是真正的大師級的人物。在他們的課堂上,學生可以正真的學到一些東西。無論是關於專業的,還是關於人生的,抑或關於做人的……總之,書本上講的東西他可以深入淺出的剖析清楚,書本外的東西又可以像一根線一樣緊緊的圍繞著學習的主題。從他們哪裡,學生們真正的知道的什麼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從而也增加了求知的熱情。遇到這樣的老師,“讓我如何忍心逃課”。學生對這三種老師上課時出勤的態度,值得我們深深思考。當然,如何提高學生的出勤率也可以以此為參考。
二:學生方面的原因
第一:無法適應轉型期。從高中到大學是人生的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很多學生不適應從高中大學的轉變。一種是延續高中的生活狀態,一種是徹底顛覆高中的生活狀態。正是由於這兩種極端的狀態,才導致大學生上課出勤率的低下。延續高中生活狀態的人不適應老師的講課方法,寧願選擇去自習。而顛覆高中生活狀態的人,好奇大學裡的每一件新鮮的事情,比如說上網、看小說、打遊戲等,為了體驗新鮮的事情,從而放棄了去上課。第二:不滿大學老師的教學水平。因為在高中時代充滿了對大學的幻想,而去真實的大學的期望值過高。一旦進入大學後,發現事實並未如想象中一般美好,就會失去原動力和激情,再加上有些老師的水平確實很差,就給學生逃課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有些學校採取強制性的做法,比如說簽到制度、點名制度、扣學分制度等,但是效果卻不明顯。只要不想上課
回覆列表
作為大二的我,我要講述我們老師的恐怖。
這也太恐怖了,從來沒逃過課,
被抓到就是輔導員辦公室教育,
都沒有那個精力去思考該怎麼逃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