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分歌的日常生活

    這個深有體會,以前奶奶在世的時候,姑姑,叔叔們常回來看,也常聚一起,後來奶奶過世了,大家留很少來往了,過年回來也是吃個飯,大家都回到各自的家庭了。以前奶奶在,姑姑們回來就說回家,奶奶不在了,他們回來就成回哥哥家了。

  • 2 # 寧死不979

    父母不在,還有親情。對父母叫做孝,對兄弟姐妹叫做悌。很遺憾,大多數人不認得這個“悌”字,若干年以後,大概像香港一樣,叫長輩都是“uncel”,“悌”叫成了古漢語裡面的生僻字了。

    1,姑媽。小時候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姑媽來我家。那個時候窮,黑乎乎的麥子面、黃澄澄的麥子面、三個月口糧的地瓜,吃得人想掉眼淚。姑媽大包小包,肩挑手提,東西琳琅滿目,其他不稀奇,最厲害的是卷面,煮熟了,放醬油、撒蔥花、點香油,最好來個荷包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蔥油麵,只要生病和期末考試早晨才能吃到,我現在都很奇怪,家裡什麼東西都能偷到,唯獨卷面,不知道的爸爸媽媽藏在什麼地方。

    姑媽為什麼來我家?因為哥哥在農村。其實爸爸有三兄弟,五姐妹,就二姑媽走的近,他們歲數差不多,從小感情好。

    姑媽為什麼來我家,因為爺爺奶奶,以及早逝的三姑媽就埋在鄉下。爸爸逢年過節,必然像模像樣的祭奠,這對遠遊的兒女,很有殺傷力。

    可惜,富有尊貴、善良慈愛、強悍能幹的姑媽,不到70就去世了。我不知道爸爸有沒有傷心,問他,他說,假,人假透了。我不知道這個假的意思,姑媽一輩子幫襯我家,那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2,妹妹。和姑媽一樣,也是家裡的乖女兒、觀世音、伏地魔。每個週末都回家,洗洗刷刷,弄吃弄喝。

    哪天爸爸沒了,妹妹可能還是經常回家,這裡有兩個哥哥,孤老終生的大哥,半身不遂的二哥,對家裡,她從來就是又出錢又出力。

    但這不冤枉她,就是說,這是應該的。我家兄弟姐妹都是高中畢業,我畢業,正是1981年,而妹妹連續復讀三年,可以說,父母培養她一個人的錢,是我們三個哥哥的總和。

    3,我。轉業回到天津,這裡沒有親戚朋友戰友同學,對父母兄弟姐妹牽腸掛肚。老家,當然是我的孃家。

    有父母在,哪怕是窮得叮噹響,亂得進不了門,髒得吃不下飯,那也是我家,心心念念就是想回家;老家江蘇啟東,全世界肝癌最高發的地區,我也是怕得要死,但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回家。

    哥哥窮,混得不好,我心裡也難受,打電話總說,只要弟弟活著,就不會餓到哥哥。

    4,老婆孩子。都是獨生女,毫無疑問,他們對這種情誼不能理解。

    老婆的核心價值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我是農村人,我知道,農村打井,必須離河不近不遠,太近了,井水又苦又鹹又髒又渾,離得太遠,根本沒有水。

    看看閨女怎麼發飆的,第一,你為什麼不好好過日子?第二,你對侄子侄女好有什麼用?第三,以後是不是靠我養老?氣的我目瞪口呆,“花枝亂顫”,第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來幫忙的,不是來過日子的。第二,我有我的忠義孝悌,你不會懂,管不著;第三,我們養到你18成人,23畢業,28結婚,盡了義務,負了責任,至於你以後是不是養老,是不是孝順,那是你的事情,和我無關。

    5,以後。過頭的話不要說,過頭的事不要做。以前閨女青春期逆反,或者上大學外出,我們給孩子留一扇門,痴痴等著閨女回家;以後我們老了,還是會守著門,傻傻等著閨女回家。

    養老院是我們的歸宿,但接送、聯絡、探視,看病,住院等等,都必須有閨女操持。

    6,道理。我當然知道。假如人類感情可以量化,那麼,父母對兒女的愛是100,叫做一廂情願,付出不求回報;夫妻之間的愛是50,叫做兩廂情願,付出必求回報;兒女對父母的愛是25,叫做欲孝不待,大概只能在鬼節,收到幾張紙錢;兄弟姐妹之間的愛是12.5,叫做樹倒猢猻散,可能對門不相識,老死不往來。

    父母最愛的是我們,我們最愛的是兒女,兒女最愛的的是他們的孩子。雖然殘酷,卻是人間正道。

  • 3 # 蜀山客來

    確實。父母在的時候,尤其是父母有獨立住房時,女兒回孃家就跟回自己的小家一樣可以肆無忌憚,想吃什麼就弄什麼,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父母不在了,再回孃家一般都是有事才去,而且是辦完事就回。雖然也有親情,但跟母女情父女情完全兩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一個公司自己的職位被代替,也不找開會了,是不是可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