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資料為王夜先生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一句話大概說明:甲A時期曾經被稱為很多球員噩夢的12分鐘跑,和清華大學的12分鐘跑,沒有什麼差別。關鍵在於,12分鐘跑本身並不合理,現在頂多只能用來測試一下身體的心脾系統是否健康,根本沒法作為足球運動員的專項測試,也沒法測出球員的真實體能狀況。

    這才是王興最業餘和外行的地方。

    12分鐘跑發明就不是為了足球,只是健身手段

    12分鐘跑誕生於1960年代,由被稱為“有氧運動之父”的肯尼斯•庫珀博士提出,看到“有氧運動之父”的這個稱號,就應該明白,這其實只是一種健身手段,而不是專項運動的訓練方法,更不是測試球員用的。

    (庫珀博士父子都是醫生,都是長跑愛好者。)

    按照庫珀博士的理論,12分鐘跑是將不同性別的人,按年齡區段分為6個組,每個人在心律合格條件下所跑出的最大距離,分為非常好、很好、好、及格、差、很差6個等級(每分鐘的心律不超過180次為合格)。

    特別注意的是,這個理論裡,不只有跑動距離,還要監測心律,心律不合格同樣無效,而清華大學的12分鐘測試顯然沒有這個專案,只管跑動距離。

    同時,庫珀博士的理論裡,在心律符合的前提下,30歲是第一個分界線,30歲以下的人,12分鐘跑達到2800米以上就是極好,30-39歲只需要達到2600米。但中國足協當年的12分鐘跑測試,是不分年齡的,30歲以上的球員並沒有得到特殊照顧。

    而且,庫珀博士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為他首先提出了“有氧運動”這一重要概念,也因此被稱為“有氧運動之父”,而他當時之所以普及12分鐘跑,主要是因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因此,這個12分鐘跑,跟足球沒有關係,能跑多少,都不代表足球球員的體能狀況好壞,也不能用來衡量任何一項專業體育運動的體能好壞。

    足球運動與12分鐘跑差異很大,球員每場奔跑一萬米

    說12分鐘跑無法衡量專業運動,其實舉一個其他例子就足以說明。比如,短跑名將蘇炳添的3000米也只跑了13分38秒,看起來遠不如清華大學的學生。

    但很明顯,蘇炳添作為專業的短跑運動員,注重的是無氧能力的訓練,沒必要兼顧有氧,太多有氧訓練,反而會降低他的爆發力和衝刺能力。

    足球運動員也一樣,大多數球員每場比賽需要在90分鐘的時間裡奔跑至少1萬米的水平,這裡面夾雜了大量變速跑、無氧跑、折返跑、帶球跑、對抗情況下的連續奔跑等等複雜的情況,而12分鐘跑3000米,只是一種沒有任何干擾的勻速跑。

    即使所有球員12分鐘跑得再專業,也無法證明自己在球場上的體能就一定充沛,因為根據不同位置、不同對手、不同比賽,身體對抗、帶球衝刺、無氧加速等方式都會消耗大量體能,絕對不只是圍著操場跑8圈那麼簡單。

    王興拿清華的12分鐘跑與國足球員對比,實際上犯了跟中國足協當初一樣的業餘錯誤。足協當年就是受到了南韓球員能跑的刺激,希望中國球員提升體能水平和奔跑能力,才引進的12分鐘跑測試,結果導致中國足球每年冬訓都在圍繞著操場跑圈,浪費了大量有球訓練的時間,最終很快廢止了這項制度。

    20年前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舉動,今天還拿來說事,這是不是外行和業餘呢?

    相比12分鐘跑,YOYO測試更專業,是針對足球的體能測試

    相比12分鐘,中國足協當年還引入過另外一項更專業的測試,YOYO測試,這個實際上應該被保留,包括現在很多歐洲球隊都在作為專業體能測試的手段使用。

    YOYO測試由丹麥教授Bangsbo在上世紀80年代發明,1992年曾經幫助丹麥創造了奇蹟,奪得歐洲盃冠軍。

    這個測試發明的初衷,是因為上世紀80年代還沒有系統的職業足球,很多球員會在每天晚上飲酒、狂歡,甚至有些球員會經常度假。為了幫助球員系統地儲備和恢復體能,YOYO測試被髮明出來。

    Bangsbo教授是專業的體能訓練師,並且根據足球運動的特質,強調了體能測試和體能訓練的根本,那就是:

    低強度的足球體能訓練沒有什麼意義,應以高強度為主;足球體能訓練應主要以有球訓練為主,無球衝刺的練習意義同樣不大。

    YOYO測試模擬了足球比賽中頻繁出現的加速、減速、急停、轉身等動作,跑動速度從8級到21級被分為12檔,平原測試的總距離達到2280米。看似總距離不如12分鐘跑更長,但是球員需要大量的折返跑、轉身、加速,實際體能消耗更大,也更接近足球運動。

    當然,YOYO體能測試的專業要求比較高,除了職業球員,普通人即使參加測試,也沒有必要按照最嚴格的標準測試,可以根據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標準。業餘人士盲目測試,也有可能對膝蓋、腳踝等部位造成一定的損傷。

    綜上所述:

    王興在足球方面的業餘,早就已經體現出來,從他1979年出生的年齡就能猜測到,他大機率只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參加過一些體能訓練,可能接觸過足球。等到他工作之後,尤其2003年已經開始創業,真的就對足球缺乏最基本的瞭解了。

    這幾年他在網路上發表的關於足球的聲音很多,但基本都是外行話,諸如14億人為何找不出11個能踢球的之類的話,笑笑也就罷了。

    王興現在如此有錢,他最應該做的,是拿出真金白銀來,哪怕不給國家隊,也去贊助青訓。真的不服,就用真金白銀闖一條自己認可的青訓之路,看看足球是不是那麼容易出成績,是不是12分鐘跑真的有效,而不是每天在網上張嘴就來。

  • 2 # 葛老斯

    足球運動員12分鐘跑

    中國足球運動員體能測試12分鐘跑是用來測試一下有氧運動的能力(耐力)。這幾年已經取消了,改成YOYO了(變速跑)。

    12分鐘跑本是運動員體能測試中評價訓練水平和體能的重要指標,但由於它作為有氧代謝運動的典型鍛鍊活動,花費時間不長,運動量適宜且可自行掌握,近年來逐漸成為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健身活動。

    大學12分鐘3000米跑

    訓練3000米最好的提速方法就是鍛鍊變速跑的能力。如果是在標準的跑道訓練,直道加速(加速的時候要勻加速)加到自己當是體能全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彎道減速(入彎初期,千萬不要以為減速就是用腿減速,這是錯誤且費力的,訓練變速跑減速時候,要利用好之前直道加速的慣性,來使速度減低到一定值,彎道其實也沒多長,利用慣性的那一小段距離裡,要從中體會到一小段的體能恢復。)出彎的時候繼續改為勻加速。大學12分鐘3000米跑就是鍛鍊體能的一個標準。

  • 3 # 言新事

    題主應該是對美團CEO王興的言論引申出的“行業標準”表示疑問吧。實際上王興微博原文如下:“我第一次被中國有些行業標準之低所震驚是98年在清華上體育課時。男生三千米成績在12分鐘之內就滿分,不少同學做到了,我也接近。與此同時,中國男足考核球員12分鐘跑,有些外籍球員可以跑三千大幾接近四千米,卻有好些本土大牌球員跑不過及格線兩千八或兩千九。專業球員跑不過清華普通男生!”

    (圖源自微博,王興爭議言論)

    我們能夠看到王興提出的時間節點是1998年,針對題主的問題,我們可以解答那時候國足的體測是怎麼進行的,與大學生體測標準的異同。

    首先,國足體測的場地是位於雲南昆明的海埂訓練基地,透過查詢可知,地處海拔1888米的高原地帶。

    (圖源自網際網路,海埂基地介紹)

    有過長跑經歷的人都知道,進行高原跑相當於“負重”訓練,在海拔達到1888米的基地進行體測,比之於清華學子們的體測條件,難度可想而知。很多體能困難戶面對當時的體測標準苦不堪言,比如幫助中國國青隊獲得首個亞洲冠軍殊榮的前國足主帥高洪波,正是因為擔心體能測試不過關而在1994年遠赴新加坡聯賽。

    其次,國足體測標準嚴格的多。

    國足體測分為12分鐘跑和折返跑兩個階段,12分鐘跑的合格線是3100米~3200米(發生過變化並且平原高原標準不同),而免測折返跑的優秀線是3400米~3500米,曾經效力於德甲的楊晨,一向以體能著稱的周寧,都曾超過優秀線,而這個標準,是比清華學子的滿分線要高出不少的。

    (圖源自網際網路,左一楊晨右一週寧)

    結語

    足球是具備相當專業程度的運動,且不說12分鐘跑這種檢測運動員“線性輸出體能能力”的檢測法是否科學,單單從結果來看,運動員體能比清華大學生好太多了。誠然拿職業運動員和在校大學生比較體能顯得有些欺負人,但是後面國足開放了海南基地作為體測場地,你聽過幾個大牌在海南的體測中落馬?

    我只能說,標準不同,你別硬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定義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