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公元前257年,如日中天的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企圖滅亡趙國。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早已無力抵抗秦國的虎狼之師,就在大家都以為趙國會玩完的時候,歷史總會給一些驚喜,趙國的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的妹妹,於是求援於魏,認識到唇亡齒寒的道理的信陵君,說服魏王救援趙國,使老將晉鄙率軍10萬救援趙國,但懾於秦軍兵威,晉鄙駐軍觀望,徘徊不前。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謀劃,讓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並大破秦兵,救了趙國,成就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佳話。
我們在感嘆信陵君竊符救趙中表現出的勇氣智慧外,為何他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就奪了晉鄙的兵權而不需要透過魏王允許?國家的戰爭機器就那麼簡單的掌握在一個虎符中?為什麼古代統治者要設定這樣一個虎符呢?
這個虎符可不是像玉璽那樣用來蓋章的,相反,它不是蓋章的,而是一個兵符,掌管全國兵馬。有了兵符很大程度上就等於你擁有了軍隊的控制權,信陵君就是這樣調動了軍隊。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在皇帝手上,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要用兵時,兩半要對合才能調兵,且旁邊會有皇帝派來的專人監督。
作為最高統治者,必然要有對國家實際的控制權,兵權則是防止帝皇被架空的最有力武器,沒有實權的皇帝是最悲哀的,三國時期的漢獻帝過的都是什麼生活啊!
設定虎符從表面上看是作為調兵憑證,更深一層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中央權力,分化地方將領的軍權,防止地方擁兵自重,畢竟地方對抗中央的事不時上演。
帝皇打下天下之後,必然要分兵駐守地方,很多士兵是很難見得到皇帝的,誰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平常跟士兵接觸最多的就是駐地的將領,“山高皇帝遠”誰更容易樹立威信可想而知了。
歷史上有不少“只知將不知皇”的軍隊。
明朝的關寧軍,在關押袁崇煥的時候,竟然需要袁崇煥的命令關寧軍才肯入關保衛北京,從這一點來說袁崇煥被殺倒也不奇怪了。
兵符作為調動軍隊的直接憑證,代表帝皇行使的權力是軍權,作用就類似聖旨和尚方寶劍,見之如見帝皇。
秦朝更是調動五十人以上的軍隊都需要虎符,秦時嫪毐欲發動政變,雖然控制了很多人,但沒有虎符無法調動軍隊而最終失敗。虎符對於控制軍隊、加強皇權的作用不言而喻,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
但其實這不是萬無一失的。
軍隊名義上是皇帝的,軍餉、給養都是朝廷供應,但是打仗是由武將帶領,特別是那些建立過戰功的武將,一旦有事,就算沒有兵符,憑著自己的威信,以清君側和救駕等理由照樣可以調兵。
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就是一例。
但一旦有了反叛之心也是嚴重的,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亂”等等內亂。
所以自古以來皇帝對擁兵自重的武將都十分忌諱,打壓那些戰功卓著的將領威信也是帝皇一種控制軍權的手段,甚至不惜自掘牆角,將他們殺掉,韓信、岳飛等這些人死得多麼可悲,莫須有的罪名不需要證實,寧肯錯殺,否則自己不保。仁慈一點的就是像宋太祖這種的“杯酒釋兵權”。
所以控制軍隊不光有虎符制度,還有藩將輪換,安排監軍。
最明顯的是宋朝,北宋的軍隊將領都是輪換的,兵無常帥,這也是北宋軍力孱弱的一個原因。
當然,古代軍隊承認將領的威信的只在少數,多數都是憑虎符調動。
因為一支軍隊的建立都會被灌輸聽命於虎符,聽命於皇上的觀念,新兵入伍除了訓練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虎符長什麼樣子,識得虎符。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趙雲奪取南郡,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
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從容調開而不引起懷疑,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可見虎符在官兵心中的認知程度有多深。
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既然虎符作用這麼大,如果將領造反,是否擁有了虎符就可以完全控制了軍隊?
上面我們說到,軍隊從建立之初就被灌輸聽命於虎符,聽命於皇帝的觀念,就算有了兵符,也不一定能夠調動軍隊,就算調動了,往往也會軍心不穩,因為天子是正統,造反就是逆天而行,很多時候民心都不會向著造反派,不難解釋為什麼歷史上造反的都是失敗得多,成功的極少。
就算是那些威望極高,擁有強大的號召力的將領,面對的是一個荒淫無度,暴虐的皇帝,造反時候還得以“清君側”等口號來籠絡人心。
虎符是帝皇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工具,保證了軍國大權始終控制在帝皇的手上,它的出現是維持至高無上的皇權的需要,確保了“家天下”的世襲。
《史記》記載,公元前257年,如日中天的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企圖滅亡趙國。經過長平之戰的趙國,早已無力抵抗秦國的虎狼之師,就在大家都以為趙國會玩完的時候,歷史總會給一些驚喜,趙國的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的妹妹,於是求援於魏,認識到唇亡齒寒的道理的信陵君,說服魏王救援趙國,使老將晉鄙率軍10萬救援趙國,但懾於秦軍兵威,晉鄙駐軍觀望,徘徊不前。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謀劃,讓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並大破秦兵,救了趙國,成就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佳話。
我們在感嘆信陵君竊符救趙中表現出的勇氣智慧外,為何他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就奪了晉鄙的兵權而不需要透過魏王允許?國家的戰爭機器就那麼簡單的掌握在一個虎符中?為什麼古代統治者要設定這樣一個虎符呢?
這個虎符可不是像玉璽那樣用來蓋章的,相反,它不是蓋章的,而是一個兵符,掌管全國兵馬。有了兵符很大程度上就等於你擁有了軍隊的控制權,信陵君就是這樣調動了軍隊。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在皇帝手上,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要用兵時,兩半要對合才能調兵,且旁邊會有皇帝派來的專人監督。
作為最高統治者,必然要有對國家實際的控制權,兵權則是防止帝皇被架空的最有力武器,沒有實權的皇帝是最悲哀的,三國時期的漢獻帝過的都是什麼生活啊!
設定虎符從表面上看是作為調兵憑證,更深一層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中央權力,分化地方將領的軍權,防止地方擁兵自重,畢竟地方對抗中央的事不時上演。
帝皇打下天下之後,必然要分兵駐守地方,很多士兵是很難見得到皇帝的,誰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平常跟士兵接觸最多的就是駐地的將領,“山高皇帝遠”誰更容易樹立威信可想而知了。
歷史上有不少“只知將不知皇”的軍隊。
明朝的關寧軍,在關押袁崇煥的時候,竟然需要袁崇煥的命令關寧軍才肯入關保衛北京,從這一點來說袁崇煥被殺倒也不奇怪了。
兵符作為調動軍隊的直接憑證,代表帝皇行使的權力是軍權,作用就類似聖旨和尚方寶劍,見之如見帝皇。
秦朝更是調動五十人以上的軍隊都需要虎符,秦時嫪毐欲發動政變,雖然控制了很多人,但沒有虎符無法調動軍隊而最終失敗。虎符對於控制軍隊、加強皇權的作用不言而喻,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
但其實這不是萬無一失的。
軍隊名義上是皇帝的,軍餉、給養都是朝廷供應,但是打仗是由武將帶領,特別是那些建立過戰功的武將,一旦有事,就算沒有兵符,憑著自己的威信,以清君側和救駕等理由照樣可以調兵。
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就是一例。
但一旦有了反叛之心也是嚴重的,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亂”等等內亂。
所以自古以來皇帝對擁兵自重的武將都十分忌諱,打壓那些戰功卓著的將領威信也是帝皇一種控制軍權的手段,甚至不惜自掘牆角,將他們殺掉,韓信、岳飛等這些人死得多麼可悲,莫須有的罪名不需要證實,寧肯錯殺,否則自己不保。仁慈一點的就是像宋太祖這種的“杯酒釋兵權”。
所以控制軍隊不光有虎符制度,還有藩將輪換,安排監軍。
最明顯的是宋朝,北宋的軍隊將領都是輪換的,兵無常帥,這也是北宋軍力孱弱的一個原因。
當然,古代軍隊承認將領的威信的只在少數,多數都是憑虎符調動。
因為一支軍隊的建立都會被灌輸聽命於虎符,聽命於皇上的觀念,新兵入伍除了訓練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虎符長什麼樣子,識得虎符。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趙雲奪取南郡,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
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從容調開而不引起懷疑,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可見虎符在官兵心中的認知程度有多深。
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既然虎符作用這麼大,如果將領造反,是否擁有了虎符就可以完全控制了軍隊?
上面我們說到,軍隊從建立之初就被灌輸聽命於虎符,聽命於皇帝的觀念,就算有了兵符,也不一定能夠調動軍隊,就算調動了,往往也會軍心不穩,因為天子是正統,造反就是逆天而行,很多時候民心都不會向著造反派,不難解釋為什麼歷史上造反的都是失敗得多,成功的極少。
就算是那些威望極高,擁有強大的號召力的將領,面對的是一個荒淫無度,暴虐的皇帝,造反時候還得以“清君側”等口號來籠絡人心。
虎符是帝皇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工具,保證了軍國大權始終控制在帝皇的手上,它的出現是維持至高無上的皇權的需要,確保了“家天下”的世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