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害怕颱風天
-
2 # 8八號當鋪
淺析大學新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的情況及應對方法
目前,中國大學生都是經過嚴格考試、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所以就入學新生的素質而言,無論是智力和能力,還是健康狀況都是比較優秀的。但是新生在經過兩至三週的學生生活後,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不適應,一部分人感到由此帶來的失落感和壓力。有的學生在家是獨生子女,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離開父母生活就不能自理;有的沒有出過遠門,來到新的環境由於適應能力差,易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還有的原來在中學是各校各班的尖子,有著強烈的優越感,到了大學後,發現尖子生薈萃,在對比中自我認識會發生動搖。如何幫助大一新生順利度過人生的轉折,積極樂觀地成長,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強高校教育管理的不容忽視的部分。
一 學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的表現
1.人際關係交往障礙
如遇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求極為強烈。剛剛邁進大學校園的這群年輕人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他們力圖透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然而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對人際關係的追求往往帶著較多的理想化色彩,無論是對同齡同學,還是對師長,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帶任何雜質,同時他們也常常以理想的標準要求對方,一旦發現對方某些不好的品質就感到失望。所以很多新進校的大學生都反映和同學的交往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模式,同時,他們也對自己如何與身邊的人相處的模式產生了質疑。
2.目標不明確,無法實現自我管理,學習方法不合理
大學新生踏入象牙塔,一切模式都與中學不同,很多同學的思想處在一個鬆懈的狀態。大部分人在入學之初對自己的學習和將來的發展完全沒有規劃,很武斷地認為好不容易熬進了大學,應該給自己放鬆放鬆了,完全認識不到低年級的學習對今後的發展有多重要。這些思想體現在很多學生缺乏理想、不思進取、專業思想單薄,甚至部分同學存在厭學情緒,學習目標不明確、積極性不高,態度浮躁,缺乏集體意識和紀律觀念、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上課遲到,有的同學甚至整日沉迷於網路遊戲,玩物喪志,過著夢遊般的生活,浪費青春。學生在低年級時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知道自己今後想要從事的職業,清楚自己缺乏哪些知識,但大多數都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大部分學生隨大流,對今後的人生髮展沒有明確的規劃,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被動,缺乏生活規律。也有一部分學生因輿論和社會導向,進大學的時候就對就業有較強的緊迫感,但是由於自律性較差,不能經受住外界的誘惑和干擾,在知與行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有效地約束自己,踐行學習計劃。
3.理想和現實落差太大,心理失衡
大學的學生來自天南地北,同學之間個體差異較大。生活上、學習上、思維方式上都有相當大的差距。絕大多數學生是滿懷對大學生活瑰麗色彩的憧憬走進大學的,但往往在新的環境中,在和同學的相互比較中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有的學生在中學時是佼佼者,所以大學時對自己定位也較高,但現實可能是連簡單的基本課程都難以學好。另外,地域差異、家庭經濟狀況等都給新生造成了困惑。
二 學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的原因
1.上大學前原先積累的情況及因素
第一,家庭教育對大學生有很大影響。長期以來,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很多家長期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學,在教育過程中只重視智力而忽略對孩子的健康人格的培養,只重視學習成績;在教育方式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因為受教育程度較低,多采用較直接的管束方式,功利性較強。這種消極的教育方式,造成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鬱焦慮、偏執敵對等心理特點,不利於學生在大學中的適應和發展。而且相當多的家長在子女考上大學後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提供經濟支援上,而對子女的心理成長問題則關注不夠。
第二,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及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地區中學的應試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的品德,意志力,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的能力,以及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的能力的培養。正是這些缺失的品格和能力,使大學新生在遭遇戀愛、學習、就業、經濟壓力時,不知道如何自我調節,導致不適應情況的發生,甚至發生更嚴重的事情。
2.進入大學後的其他情況和因素
大學的管理模式較中學完全不同。中學的管理模式偏於單一化,學生多在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上。高中老師的教育方式也多偏向緊跟式的管理。進入大學以後,學生的自主性加強,自由度增大,很多學生不懂得如何自主學習,導致成績下滑。
另外就是新形勢下社會環境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加快,大學生處在中西文化交匯、多種價值觀衝突的年代,面對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種價值選擇,大學新生難免會茫然和疑慮。目前社會的價值取向有時出現偏差,物質誘惑、急功近利的心態、文藝影視作品的媚俗文化等,不可避免會給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確定的大學新生的理想塑造和人生價值取向方面帶來不利的影響。加之升學和找工作的壓力增大,面對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部分學生一進校就感到難以適應,對將來憂心忡忡,無所適從。
三 對低年級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幾點建議
1.及時引導,在新生中開展入學專業介紹,安排新老生交流
大學新生剛入學時正處於憧憬且迷茫的時刻,要創造更容易讓他們瞭解自己所學專業前景的機會和途徑。在入學教育時召開由專業帶頭人講授的專業介紹會,開展優秀高年級同學介紹學習經驗的學習交流會是幫助新生儘快適應新環境的必要方法。
2.輔導員、班主任要貼近學生,加強任課老師與學生的交流
-
3 # 讀你buyan1234
凡是能夠說自己得抑鬱症的人,大多沒有抑徐,能表達自己的感情,能與人分享自己的得失,這樣的人不會抑鬱的!
只是不適應罷了!多交交朋友,多參加學校活動,眼界開了,忙碌起來了,也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了……
回覆列表
對於剛上大學的孩子來說,好多人是生平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住集體宿舍,陌生的環境加陌生的人,心理的不適是正常的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融入這種環境和生活,結識了新的朋友,有了新的目標,就不會有壓抑的感覺了。作為朋友,告訴她這些,和抑鬱症一點兒關係沒有。用不了多久,她美妙的大學生活就要開始了。
在這兒,還要提醒爸爸媽媽們,在初高中階段對孩子就要適當放手了,給他們指導和信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適度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這樣,當他們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才不至於手足無措,感到孤立無援。
身邊的大一新生說到宿舍的一同學生活能力很差,不會使用洗衣機,不會收拾自己的衣物床鋪,甚至不會使用公共浴室,更不敢獨自出外,一系列難題,多次在宿舍崩潰偷哭。有一本書叫《懶媽媽勝過好媽媽》中講到:媽媽們適度地偷懶會換來一個能幹內心強大的孩子,真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