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蜜桃啊25

    1)新手階段:

    這主要指教齡1-2年的教師,需要大家按照單選題備考,會考查階段和入職時間對應的單選題。


    同時新手階段的教師,指的是剛進入教學工作崗位的新老師,其任務主要是獲取教師角色所需的教學知識和技能,獲取一些系統的教學流程與教學知識,學習-些教學情境的應對規則和技巧以及調節自己狀態、進入教師角色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而這個時期他們往往會表現出以下特徵: 理性化、處理問題缺乏靈活性、刻板、依賴規定。而這些特徵也需要大家按照和階段對應的多選題備考。 


    最後,這個階段教師的主要需求是瞭解與教學相關的實際情況,熟悉教學情境,積累教學經驗。需要大家有所瞭解,以防出現階段特點匹配階段名稱的單選題。

  • 2 # 知情達理微風3W

    (一)福勒的教師教學關注階段理論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教授福勒最早對教師專業發展進行了系統研究,富勒認為,在成為專業教師的過程中,教師所關注的事物是依據一定的次序更迭的,一般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任職前關注階段

    職前階段的師範生只是想象中的教師,還沉浸在學生的角色中,他們沒有教學經驗,只關注自己,對他們所觀察到的班級,經常持批判的甚至是敵視的態度。

    第二,早期求生階段

    這一階段教師主要關注的是自我勝任能力以及作為一名教師如何“生存"下來,他們關注班級的教學與管理關注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學校領導的評價、學生與同事的肯定和接納等。

    第三,關注教學情境階段

    這一階段的教師不僅關注自己的生存,而且關注在當前教學情境對教學方法和材料等的限制下,如何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以及如何正確地掌握相應的教學技能,而不是學生的學習。

    第四,關注學生階段

    雖然許多教師早在接受職業教育階段就表達了對學生的學習品德乃至情緒需求的關注,但卻一直不能真正地適應或滿足學生的這些實際需要,往往要等到自己能適應教學的角色和負荷之後,才能真正地關懷學生。

    (二)休伯曼的教師生命週期理論

    美國教育家休伯曼是依據教師的生命週期對教師專業發展進行了階段劃分,他認為每一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發展主題,但他並沒有把發展主題強加於每一位教師。而是依照教師對發展主題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區分出以下五個不同的時期:

    第一,人職期(從教最初的1-3年)

    這一時期的教師表現出對自己所從事的新職業的複雜感情,一方面是初為人師的積極熱情,另一方面是面對新工作的無所適從,卻又很想盡快步入正軌而急切地希望獲得教學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這一時期也可稱之為“求生和發現期”。

    第二,穩定期(從教4-6年)

    這一時期教師逐漸適應了自己的工作,並且能夠比較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人職時的壓力和不適已經消失,教師此時已經能夠比較輕鬆、自信地面對自己的工作.同時要求自己在教學技能得方面進行不斷地政進與提高。

    第三,實驗和歧變期(從教7-25年)

    這一時期是教師職業生涯道路上的轉變期,教師的轉變有兩個方向,一是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加,教師開始對自己及學校的各項作大膽地進行求新和力求改革,關注學校發展,對學校組織和管理中的漏洞進行批評和指正,不斷地對職業和自我進行挑戰;二是單調乏味的教學輪迴使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了倦怠感,對是否要繼續執教產生動搖,因此開始對目前從事的工作進行新的評估。

    第四,平靜和保守期(從教25-33年)

    許多教師在經歷了懷疑和危機之後逐漸開始平靜下來,能夠較為經松地完成課堂教學,也更有自信心,進著職業預期目標的逐漸實現,教師的志向水平也開始下降,對專業投入也逛漸減少,該階段的另一個主題是與學生的關係更加疏遠,教師對學生行為和作業更加嚴格,同時,處於該階段的教師在經歷了平靜期後變得較為保守,這可能是自我懷疑的進一步發展,也可能是改革失敗的結果。多數教師會抱怨學生變得紀律性更差,缺少學習動機,抱怨公眾對教育的消極態度,抱怨年輕教師不夠認真和投入。

    第五,退出教職期(從教34-40年)

    在這一時期,其他專業人員可能會逐漸退縮,為退休做準備;而教師迫於社會壓力,其專業行為沒有太大轉變,只是更加關注自己喜歡的班級、做喜歡的工作。

    (三)伯頓的教師教學生涯發展理論

    該理論是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教授伯頓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教師的教學生涯發展需要經歷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求生階段

    該階段的教師剛進人一個新的環境,再加上缺乏實際的教學經驗,他們對教學活動及環境只有非常有限的知識,對所面對的各種事物往往都還處於熟悉和適應之中。這一階段教師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所關心的是如何做好教學工作,他們已經開始注意瞭解學生,但並不願意嘗試新的方法以增強效果。

    第二,調整階段

    在教師生涯的第2-4年這一時間段,教師的知識已經比較豐富,心情也已較為輕鬆。教師開始有精力瞭解學生的複雜性和獨特性,能夠更多地關心和幫助他們,也會積極尋求新的教學技巧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

    第三,成熟階段

    教師在進人第5年以上的教學期後,其經驗更加豐富,對教學活動駕輕就熟,並且對教學環境已有充分的瞭解與熟悉。因而這一時期的教師可以放心地,專心地處理教學中所發生的事情,能夠不斷地追求並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並且能夠更加關心學生和滿足他們的需要。處於這一階段的教師發現自己已經逐新獲得更為正確而深刻的專業見解,並能有效地應對和處理大多數可能發生的新情況,伯頓的教師教學生涯發展理論是建立在對資料的分析、處理和綜合的基礎上的,因而其具有較強的科學性,但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在於缺少對成熟型教師未來發展的分析、研究和借鑑。

    (四)伯林納的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

    伯林納根據教師教學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掌握情況,主張把教師專業發展劃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新手階段

    新手水平的教師是指師範生或剛進入學領域的教師,這一階段教師的任務是學習一些陳述性知識,如一般的教學原理、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並熟悉課堂教學的步驟和各類教學情境以獲得初步的教學經驗。

    第二,高階新手階段

    這階段是指從數2-3年的教師。他們已經從教學活動中積累了一些經驗,意識到了教學情境的相似效能把起去所學的知識與現在所遇到的情境與問題相聯絡,也會運用數學策略來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第三,勝任階段

    在擁有了更多的教學經驗並且實到了成功的喜悅後,大多數高階新手有望進人勝任階段。處於這一階段的教師,能按個人想法自由處理事件,依據自己的計劃對所選樣的資訊作出反應,並能夠對所做的事情承擔更多的職責。

    第四,熟練階段

    從教5年以上的教師基本上進入到熟練水平的發展階段,成為熟練教師。這時的教師對教學情境產生了敏銳的直覺感受,他們能從積累的大量豐富經驗中綜合識別出情境的相似效能從截然不同的事件中考慮到事物的相互聯絡。

    第五,專家階段

    專家階段的教師對教學情境不但有直覺的把握,而且能以非分析性、非隨意性的方式,理智地做出合適的反應,其行為表現流暢、靈活,不需要刻意的加工。處於這一階段的教師知道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地方該做什麼,他們採用的教學方法也更加多種多樣。

    (五)司德菲的教師生涯發展模式理論,

    美國學者司德菲透過研究提出了教師生涯發展模式理論,這一理論比較完整、真實地描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歷程,彌補了伯頓等人所認為的成熟期後的教師會一往直前繼續成長而不會停滯理論的缺憾。具體而言,司德菲把教師生涯發展概括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預備生涯階段

    處於這一階段的教師是新上崗的教師,他們通常需要3年時間才能度過這階段,理想主義、有活力、富於創意、善於接納新觀念、積極進取、努力向上是這一階段教師的特徵。

    第二,專家生涯階段

    這一階段的教師已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學能力與技巧,他們能獲得多方面的資訊,對學生抱有較高的期望,同時能夠掌握學生的一舉一動,在工作中能夠有意識地激發自己的潛能,有效地控制課堂教學的程序。

    第三,退縮生涯階段

    處於這階段的教師往往表現出倦怠感,很少致力於教學革新,防範心理嚴重,需要得到幫助。這一階段按退縮的程度又可分為初期退縮,持續退省和深度退縮三個層次:初期退縮是指教師很少致力於教學革新,績效平平,固執而消極,持續退縮是指教師表現出倦怠感、經常批評學校、家長、學生,甚至是教育行政部門,有時對一些表現好的教師也妄加指責,深度退縮是指教師在教學上表現出無力感,甚至有時還會傷害到學生,但這些教師並不認為自己有這些缺點.並且具有很強烈的防範心理。

    第四,更新生涯階段

    部分教師之所以能進入更新生涯階段,關鍵在於他們在出現退縮生涯階段的徵兆時,採取了較為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參加研討會、進修課程等,因而這一階段的教師又會呈現出像預備生涯階段那樣的朝氣蓬勃的狀態,但不同的是他們更多的是致力於追求專業的繼續成長、繼續吸收新知識。

    第五,退出生涯階段

    到了退休年齡,或由於其他原因而離開教育崗位,有些教師開始安度晚年,而一些教師則可能繼續追求生涯的第二春天。

    (六)費斯勒的教師生涯迴圈論

    費斯勒提出了整體動態的教師生涯迴圈的八階段理論:

    第一,職前教育階段

    該階段的教育是為了特定的教師角色而做準備的,通常是在大學或師範學院進行的師資培育階段,當然也包括在職教師從事新角色或新工作的再培訓。

    第二,引導階段

    這是教師走向社會、進入學校系統和學習每日例行工作的時期,該階段教師通常都會努力尋找學生、同事和督導人員的接納,並設法在處理事務時獲得被肯定的信心。

    第三,能力建立階段

    教師努力增進和充實與教育相關的知識,提高教學技巧和能力,設法獲得新的資訊材料、方法和策略,此時的教師都想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體系,經常接受與吸收新的觀念,參加研討會和各種相關的會議以及繼續進修與深造。

    第四,熱心和成長階段

    教師已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學能力,但熱心教育和繼續追求成長的教師會更積極地追求其專業形象的建立,發揮熱愛教育的工作熱忱,不斷地尋找新的方法來豐富自己的教學活動、

    第五,生涯挫折階段

    教師可能會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或是產生教學上的挫折感,或是工作滿足程度逐漸下降,開始懷疑自己選擇教師這份工作是否正確,職業倦怠大多數都會出現在該階段中。

    第六,穩定和停滯階段

    教師存在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這些教師只做分內的工作,不會主動追求教學專業上的卓越與成長,只求無過,不求有功,可以說是缺乏進取心、敷衍塞責的階段。

    第七,生涯低落階段

    這是準備離開教育崗位,打算“交棒”的低潮時期,該階段有些教師感到愉悅自由,回想以前的桃李春風,而今終能功成身退;也有一些教師,則會以一種苦澀的心情其開教育崗位,或是因被迫終止工作而感到不平,或是因對教育工作的熱愛而覺眷戀。

    第八,生涯退出階段

    這是離開教職以後生涯寂寥的時期。有些人會尋找短期的臨時工作,有些人也可能會頤養天年,總之是到了生命週期的最後落幕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問我是什麼樣的人怎麼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