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教

    大學生志願活動超過200個小時,個人覺得是一種自我的社會歷練,但是要確保學習不耽誤。

    1、表明大學生對社會公益的熱衷和支援。社會鼓勵有能力、有時間、有條件的人參與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大學生的志願活動超過200小時,足見大學生投入志願活動的時間還是不少的,是值得稱讚的行為,也是令人欽佩的。

    2、大學生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有的大學生希望最大化實現自我價值,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就是一種實現大學生自我價值,服務社會的一種良好表現。

    3、大學生增強社會歷練能力的一種途徑。透過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不僅可以瞭解社會,也可以增強自己和別人溝通的能力。此外,各種型別的志願服務活動,也需要不同能力的人參加,在此過程中,大學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是豐富自己社會閱歷,強化社會歷練的良好途徑。

    4、大學生參加志願活動要確保不耽誤學業。大學生畢竟還是學生,完成自己的學業還是首要任務,所以不能因參加志願活動而耽誤自己的學業,出現逃課、掛科等現。而是要在完成學業基礎上,適當參加社會志願活動。

    總之,如果大學生不耽誤學業,不危及個人安全,鼓勵大學生參加社會志願活動,但最好是更多的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可以提高自己能力的活動。

  • 2 # 周慶v

    志願者活動,也可以理解為公益服務。200個小時在校大學生的志願者活動,從公益服務這個事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公益活動,從個體來說,既是大學生找到實操的場景,所學知識得到實訓。這個實訓涵蓋範圍很廣,可以從單點的具體服務付出,也可以從組織公益服務的團隊領導付出,每個節點都可以訓練不同的能力。

    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心性修煉的過程,投入度越高,自我獲得感越強烈,服務結束獲得的喜悅感,會讓服務者有智慧的提升。會感受到,其實服務的過程,你的付出讓服務物件得到幫助是一方面,更多在於服務者本人會深切感受到,感恩服務物件為自己提供了可以服務的機會,讓自己的內在得到了訓練和提升。

    而這樣的外在能力和內在自我認知的提升,是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必要的知識學習外,是重要的一環。知識學了很多,如果不能轉化為駕馭感和智慧,那就僅僅是“知道了”,並沒有提升到“會做了”和“做對了”。

    而在日常的工作中,以結果作為評斷職業標準的前提下,有結果往往就意味著做對了,從“知道了,會做了,去做了,做過了,做對了”還有很長的路徑,未經任何訓練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路徑的。駕馭感是在實踐中感知的,只要沒有駕馭感,就意味著在到達駕馭感的過程中,都是在交學費的過程,把交學費的過程,放在公益的場景中去完成,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從這個意義來說,是200小時還是更多時間,都只是一個數字,真正的目標是,透過公益志願服務,你的駕馭感目標是哪個,而這個目標一開始並不會很清晰,往往在認清這個目標前,學生的入口是在態度上要相信,相信“相信的力量”很重要,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相信這個公益服務對於自己的實訓意義和成長意義,利他的付出,其實是自己獲得感的起步。

  • 3 # 生活還在路上

    首先自願者活動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雖然我沒讀過大學,現在也看得到得多大學生出來後找工難的問題,如果能夠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讓大學生多與社會接觸,這樣大學生出來後才不會感覺與社會脫節,或者不適應社會的感覺。這樣對大學畢業生會更容易立足社會生存於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五歲的男人,沒有收入。靠低保生活。能找到老伴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