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子的小世界
-
2 # 哎呦喂ayy
不嘮叨,跟孩子溝通別太嚴肅,就像跟朋友說話一樣,偶爾說些玩笑話。孩子遇到困難,問題站在他的角度幫他分析,不要去責備!大學如果談物件了。條件允許就經常問問錢夠不夠花。切記不可在孩子面前抱怨。
-
3 # 郭青松老師
上了大學的孩子普遍是難得溝通的。如果之前親子關係比較好,這個應該不影響。但是剛剛經歷青春期,現在突然又進入大學,這些孩子就會把頭仰到天上去,覺得自己像個人一樣了,然後對父母他們更多的是一種瞧不起的態度,所以基本上除了要錢,不會跟父母有太多的溝通,因為他覺得父母已經跟不上朝代了。其實我自己讀大學的時候,也是這個鬼樣子。現在想想都覺得愧疚!
言歸正傳,怎麼溝通呢?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直接到學校找孩子的輔導員或者是分管的書記,瞭解一下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估計他們也瞭解的不多,因為孩子太多了。 另外一個就是跟孩子在一起吃頓飯,然後聽他講一講他的生活,最好不要讓他把手機給掏出來了。
還有,話題可以從學校的貼吧裡面找,今天的父母應該都是70後,所以應該對於網際網路這個東西不陌生,但是對於話題還是要先熟悉一下比較好,一定要讓孩子覺得你比他了解的還多,這樣他才願意跟你交流,否則的話,她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漠視你。
-
4 # 瑣事碎說
這個問題在我身上就不是什麼問題。
我這裡隔一週,兩週的就會給家裡打一個影片,問問近期家裡發生的情況,說說我自己這邊的事情,不知不覺就聊半個小時左右。打的也相對比較頻繁。
建議大家多和家人交流,你是他們的情感寄託,很多同學上大學一走家裡便只剩下父母,這個時候他們是很孤獨的。你給發一個訊息,他們都會很高心。
當你時間比較固定的時候,錯過時間還沒有給打電話的話,他們可能還會去想,這娃去忙啥了?
當然,你也要學會理解他們。你在外面見到了太多不同於以前的東西,新的觀念。這個時候當你和父母交流時,父母可能不理解,會反過來說他們的見解,且態度強硬。這個時候可能很多同學就不高興了,慢慢的就不和家裡說了。
我想說,你需要做的是慢慢的疏導,你將事情,從前到後,清清楚楚,講的特別有條理,一層一層解釋清楚,相信你的父母也是願意聽的,你能接受新的東西,他們也能,只是你給於的方式他突然,他們還沒能理解到。你要注意到這一點,並細心講述,這同樣就成了聊天的一部分。
你也要接受父母的一些觀點,父母活了多半輩子,很多東西是慢慢生活中體驗出來的,你可能並不知道,所以不要一味的不認可父母。
這樣下來相信你們會聊的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你越是不怎麼和父母聊天,不怎麼打電話給父母,你越是覺得好像根本沒有一句話可以和家人聊。
-
5 # 就是一電工
我兒子今年大二,從小在奶奶家長大,可以說比較嬌生慣養的那種,自理能力差,思想不成熟。上了大學以後,有自己的思維,但是和我們極少溝通,沒有辦法總是我們找他說話,他還不太願意和我們說。後來我就以他同齡人的心態,和他說話,現在好多了。所以我覺得第一,換位思考,用他思考方式和他多交流。第二,放低自己的心態,不要有是他家長,他就得聽你的想法。第三,生活上多給溫暖,但要注意金錢是否花在正道上。
-
6 # 育童園
做為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很好,不管孩子多大,在父母眼裡始終是孩子,給父母幾點建議
第一,孩子上大學了,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所以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去自己拼搏
第二,這個時候孩子都是比較叛逆的,父母不能太過嘮叨,不然會讓孩子覺得很煩,雖然出發點是好的
第三,多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
7 # 雨村丶
我覺得分為兩個時間段,大一和大四時期,家長應多多關心孩子溝通。
大一,孩子剛剛入學面對新環境新同學肯定不適應,特別是有的孩子初中高中沒有住過校的,適應起來會更有更加慢些,這時我覺得家長要做的首先是相信孩子,因為這時孩子已經成年,有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和判斷能力,孩子總有一天會掙脫父母的懷抱獨自面對生活。我覺得這個階段家長要重視教給孩子技能而非大包大攬,給孩子安排的面面俱到,我認為對大一新生重點溝通的是兩個領域,一是生活領域,可能有的父母高中會陪讀,對孩子生活方面的事情全權包辦,這雖然讓孩子學習不會分心,但是也會使孩子缺少基本的生活技能,因此要主動詢問孩子,透過電話和影片幫助孩子解疑答惑;二是經濟領域,個人感覺大學生的錢是容易賺的,因為大學生較容易衝動消費,家長這時不能因為孩子在外地擔心孩子吃苦受罪就給大把大把的錢,結果發現還是不夠用,因此我建議家長與孩子約法三章,每月生活費固定數額,養成開源節流的理財習慣,可以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適時參加一些兼職,賺多賺少無所謂,主要是鍛鍊孩子的能力,為以後走出學校邁入社會做準備。
大四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學業任務基本完成,面臨著畢業繼而邁向社會的轉折點。這個階段家長與孩子溝通應注意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能因為在某個領域有關係就強迫孩子一定往自己安排的方向走,這時孩子已然經過大學的鍛鍊心智成熟,此時應把孩子當做平起平坐能真正交流談心的好朋友角色在徵得孩子的意見的基礎上適時提出自己的觀點,讓孩子自我判斷選擇,即便孩子第一份工作碰壁失敗那也是他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經驗。
教育很複雜,以上是我總結的與孩子溝通的兩個關鍵期,總而言之,孩子是獨立發展的人,還是要相信孩子,與孩子攜手欣賞漫漫人生路的美麗風景。
-
8 # 晚秋知音
上了大學的孩子就如同飛出籠子的小鳥,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父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每天都盯著自己的小孩一舉一動了。這個時候,有效的溝通就會顯得非常的重要,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方面的困惑,但是溝通真的有那麼難嗎?沒有那麼難,只是需要我們自己要去做一些溝通上的改變。
需要適度關心
很多人上了大學可能並不在本地,環境的差異肯定也會造就各方面的不一樣。作為父母也不可能到孩子上大學的地方去看著他,那麼在平時的電話溝透過程中一定要關心關心他們,不要老一套的:現在在幹什麼?錢還夠嗎?考了多少分?問這些只會讓他們反感,而是要真正的問到點子上,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狀態,關心他的集體適應能力,讓他們在遠方覺得由父母的關心真的很幸福,也要非常樂意的去接你的電話,甚至會主動打電話關心你們。
還有一類父母屬於不主動聯絡孩子型別,對於孩子在校的情況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試問孩子怎麼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心或者主動去關心父母與他人呢?
不需要過份的說教
據瞭解,大多數的大學生在自己沒有錢的時候一定會打電話給父母,或者自己需要消費時才首先想到父母,硬著頭皮給父母打電話,多數父母在電話那頭先呵斥一番,說教一通,至於小孩具體是什麼情況就懶得去思考了。其實在這個時候,聰明的父母不會去說教,而是去把情況瞭解清楚,對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判斷之後然後再用合理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知錯。
清楚孩子在校基本作息時間
對於這個細節,可能很多父母都做的不到位,雖然對孩子的大學生活也是想多瞭解一點,但是具體小孩上課時間、休息時間,接電話方便的時間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不主動提前瞭解清楚的。打一通電話過去,要不就沒接、要不就在通話中或者說現在正在上課,讓自己的心情很鬱悶,孩子的心情也不好,彼此基本沒交流到什麼。
要多理解與鼓勵孩子
有些小孩在沒上大學之前可能一直都是資優生,但是到了大學卻成了墊底的那一撥,很多家長是無法理解的。其實這很好理解,因為鬆懈的那些人肯定成績就下來了。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要以理解的心情去幫孩子尋找原因,是不適應學校環境還是有其他心理方面的困惑或者是注意力在其他方面了。如果發現了原因,比如說自己的孩子有人際交往的困惑,那麼就要鼓勵他開啟心門去建立自己的人際圈,這樣比一味的指責他、責難他有效果好的多。
不要對孩子的狀態太大驚小怪
有些小孩在沒上大學之前可能一直是跟父母在一起的,基本上小孩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父母都瞭如指掌,因為在身邊好掌控。但上了大學之後,基本上只能靠電話、網路聯絡。小孩免不了會在微信上發一些感慨,很多父母的神情立馬就緊張起來,其實也不怪,因為現在的問題學生、失聯、自殺的太多了,我們的確要有一定的警覺心,但是不要太大驚小怪,要不有可能你孩子下次發微信就會把你遮蔽。所以,“度”一定要掌控好。
多一份信任
很多父母說我把孩子當朋友對待,卻僅僅侷限於平時的稱呼沒有那麼一板一眼,但是真的碰到問題,父母的架子立馬就出來了。你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已經上了大學,一隻腳已經跨入了社會,他早晚都是自己獨立地與外面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你不能以他位置去與他交流,你又如何真正的能把自己半輩子的社會閱歷傳授於他,避免他在外面少幾個跟頭呢?所以,不要做控制型家長,收起您的控制慾,以朋友的心態,給他足夠的空間,即便他犯了小錯沒關係,父母可以與他一起面對,找方法解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呱呱落地他們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您才是孩子的終身導師。不管孩子在哪裡,家長學會和孩子多溝通,無疑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成才。
-
9 # DT2001
說說自己的一點經驗吧,不一定對。
瞭解孩子大學所在城市的風土人情。兒子從小生活在北方的一座城市裡,今年卻被上海的一座大學錄取,自從網上查到錄取結果的那一刻,我就開始關注上海這座城市,上海的氣候,飲食,交通,旅遊等,這些知識的掌握讓我和兒子在以後的溝通中,有了很多交流點,在他心情壓抑,累的時候,我會微信上發一些當地的美食,或者旅遊景點過去,鼓勵他週末去放鬆一下,這樣會緩解一下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有了願意和你交流下去的慾望。
瞭解孩子的大學和專業。雖然孩子上大學了,父母該學會放手,但是我認為,大學不是保險箱,四年的大學規劃和將來的職業方向,我還是必須要了解的。平時在網上多關心一下他專業發展方向及考研等問題,在孩子迷茫的時候,多少能給他一些有價值的建議,總之,儘量和孩子的思想保持同步,否則,你就剩下打電話問他:吃的習慣嗎,要不要給你寄個被子過去啊一些瑣事上,這樣,時間久了,他能和說的話越來越少了。
瞭解孩子近期在做什麼。很多孩子在大學裡不思進取,考試掛科,花錢無度,有的還背上了學生貸等等。遠看這些很父母一點關係也沒有,其實,孩子發展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和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所有的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學壞的前期都有徵兆的,你要是有心,言談舉止裡都可以感覺到的,所以,一定要知道他目前在忙什,有隱患早知道,早解決。大學放手也不能太快,溝通就是觀察,一個連續一個月不打電話的孩子家長就應該要注意了。 -
10 # 亦或再相逢
金榜題名是我們的理想,也是家長的願望
上了大學就意味著家長可以逐漸放手孩子了嗎?
不,我不這樣認為。相反,我認為大學是另一種起點。
我們要幫助孩子:
慢慢熟悉沒有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去適應獨自生活和與人相處;
逐漸去面對小型社會的人際關係圈,去體會他們即將面對的生活。
所以
不要過於相信手機等通訊裝置。我們不可能透過手機來了解孩子的所有生活。就像我們在外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說給父母聽一樣,孩子也有會自己的想法。逐漸長大的他們都開始“報喜不報憂”我們透過電話瞭解的可能是孩子想讓我們知道的一些美好的事,而不是我們所想知道的一切。
和他們的好朋友建立聯絡。逐漸長大的孩子可能不在願意把一切都告訴我們,我們感到疑問,去詢問的時候,可能得到的是孩子的不耐煩或是一些敷衍。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好朋友或老師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再透過聊天側面的給孩子一些建議和溫暖,轉角的溫暖可能更讓孩子接受。
建立很好的面談機會。我建議還是要和孩子經常面對面的聊聊家常或逛逛街,不需要帶有任何目的的相處,只是單純的見見聊聊,增進彼此間的感情也能給孩子一種家的溫暖。尤其是剛剛上大學不久的孩子,迷茫和思念家鄉,常常對使他們對親情更加渴望卻又齒於言語。所以,家長要有意識的去滿足他們的小心思~~~
尊重孩子的意願。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孩子想法和我們不同的時候,所以要學會用他們的眼光和角度去考慮他們的主意,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我們給出我們的建議和理解,讓孩子自己去抉擇,畢竟我們不能陪他們一輩子不是嗎?他們的路還是要自己去走的!
培養之路,才剛剛開始起航!
陪伴之路,一直在繼續前進!
-
11 # 嗨文明人
引導他多說學校發生的事,不要斥責不要大驚小怪,不突破原則的問題要寬容對待,否則他什麼都不會告訴你,就更談不上溝通了,支援是主導,側面勸告是策略。
-
12 # 養養生吧
孩子上大學了,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趨於成熟,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斷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與之溝通的時候,就要講究方式方法了。不建議以家長自居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和孩子交流。要抱以相對平等的態度去與之溝通,尊重孩子的意見,好的方面鼓勵,不好的方面勸誡,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也要做得到,有時候語言是蒼白無力的,行動才勝於雄辯。大學期間是孩子的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好的家庭,有效的溝通能讓孩子的成長道路更加平坦。
回覆列表
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
但我覺得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的需求和孩子的心理,知道他要想要什麼?需求什麼?遇到哪些困難或事情,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做一個孩子的得力助手,幫助孩子成長和麵對困難,而不是隻有批評再批評。
最好能和孩子做朋友的方式來教育,引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自己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下來分享個我們大學同學時,大學同學他爸的例子。
有一天我們都在宿舍做作業,同學他爸媽來看他,我們剛好有一道高等數學題在討論,他爸看到後,看了一會題,說這樣很麻煩。有個簡單的方法,順手拿了筆和紙,三下五除二,答案就出來了,然後還和我們講了些別的高數知識,我們宿舍幾個當時都特別崇拜同學他爸,我同學也很驚訝的說,爸你還會這!!!!他爸不是大學老師,是一個工作了幾十年的工程師。
更有意思的是,他爸要有時,我們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爸,順口一說:叔叔再見,我同學也來句:叔叔再見!!!!
當時氣氛那叫一個尷尬,他爸愣了下,笑呵呵的說:可以可以,沒事,叫叔叔也好。氣氛一下緩解了好多。
真人真事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