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斯康迪

    吉爾吉斯族人和契丹人沒有關係。

    吉爾吉斯人是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的主體民族,屬於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型別。又譯為科爾克孜人(中國境內的譯作“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意為“山裡的烏古斯人”,也有認為是“山裡遊牧人”。

    契丹人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圖騰“白馬青牛”,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髡髮,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隨著遼國的滅亡,契丹人逐漸融入了其他各民族。

  • 2 # 3954084403864雪靈

    吉爾吉斯人是突厥人的後裔,跟契丹關係不大。不過契丹後期縱橫中亞,在長時間的民族融合中,可能會產生一些血緣關係。

    契丹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漢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在中亞,哈薩克族中玉茲的乃蠻有契丹遺民,吉爾吉斯人也有契丹(哈剌契丹)部落,北高加索的諾蓋人在烏拉爾山的巴什基爾人也有一契丹部落,在欽察部,契丹欽察與托里欽察是契丹與當地人後裔。

  • 3 # xsdnb

    吉爾吉斯人的形成,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三言兩語地說不清,不過有幾個很重要的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黠戛斯人推翻回鶻,契丹人崛起稱為新草原霸主的時期。在此之前,大夥應該熟悉。蒙古高原到北疆草原(即傳統的草原帝國區域)上活躍的民族集團,基本是中央的回鶻、西北的黠戛斯、西南的葛邏祿、東方的韃靼、東南的契丹。


    然而在黠戛斯汗國興起,一直到契丹確立對草原的統治後,整個草原上的民族集團發生了變化,格局成了這樣:西北依然是黠戛斯,西南是葛邏祿和回鶻,中央是乃蠻,西方是康裡,東方是韃靼,東南依然是契丹。


    也就是說,回鶻遷徙到了新疆,而回鶻原本生活的區域上,出現了乃蠻人。然而乃蠻人到底是什麼人起源呢?不知道……


    反正,乃蠻的來源只有兩個,不是回鶻起源就是黠戛斯起源,然而讓人無法分辨的就是。黠戛斯和回鶻是語言相通的,所以乃蠻人到底是回鶻人的殘餘,還是黠戛斯人勢力的南下都無從可考了。


    或許能這麼和稀泥,乃蠻這個新的勢力,就是黠戛斯人和回鶻人的新一輪融合產生的。而在這裡大夥要明白,就是尚未定居化的、伊斯蘭化的回鶻人和黠戛斯人以至於乃蠻人,實際上沒啥區別,然而回鶻一旦定居化。仍然堅持遊牧生活習慣的回鶻殘餘也好、乃蠻人也罷,就非常容易脫離定居化的新民族,融入其他堅持遊牧生活的族群之中(比如吉爾吉斯、哈薩克、蒙古)。


    第二個節點,就是蒙古內戰。


    在蒙古征服的年代,黠戛斯人被稱為乞兒吉思人,被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征服後,被成吉思汗劃分為拖雷的封地。


    大夥知道,拖雷的幾個兒子都不是省油的燈:


    蒙哥是蒙古的大汗,自然不需要乞兒吉思人的這塊封地。


    忽必烈被委任為經略中原的重任,後來稱帝,自然也分配不到乞兒吉思人居住的葉尼塞河這塊遙遠的土地。


    旭烈兀被委任西征伊斯蘭世界,也不會分配到乞兒吉思。


    於是乞兒吉思這塊邊緣土地,就一直當小兒子給老爹養老的自留地一般,留給了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位失敗,乞兒吉思地區又復為忽必烈所有。然而新疆新興的強權海都對乞兒吉思人覬覦不已,乞兒吉思人被海都(窩闊臺汗國)和元朝反覆爭奪。直到窩闊臺汗國最終被元朝消滅,乞兒吉思人才又復為元朝統治。然而元朝對乞兒吉思的統治,也僅僅存在於元朝與窩闊臺汗國爭奪該地時期,對乞兒吉思地區進行過有效施政的元朝中央官吏,也僅僅只有劉好禮一人。


    在劉好禮之後,乞兒吉思地區基本處於被元朝羈縻的半獨立狀態,而與乞兒吉思為鄰的其他遊牧的畏兀兒人(主要是乃蠻人)也基本和乞兒吉思人語言文化習俗相差不遠,如果乞兒吉思人或者乃蠻人中出現雄主,在葉尼塞河一直到新疆北部形成一個民族也說不定,然而嘛。


    第三個重要節點出現了,那就是東察合臺汗國究竟走遊牧路線還是走定居路線的問題。


    元朝滅亡後,乞兒吉思人首領鬼力赤曾短期入主蒙古高原做了北元大汗,然而最終被蒙古人反撲。乞兒吉思人就這樣一直處於蒙古各政權的邊緣,不屬於任何強權統治,然而乞兒吉思人本身文明程度低,部落林立無強勢政權。導致乞兒吉思人自此後,就成了衛拉特蒙古人(瓦剌)和蒙兀兒人(東察合臺汗國)這兩個蒙古強權爭相拉攏的僱傭兵。


    在蒙古達延汗崛起後,瓦剌蒙古人暫時衰落,無力羈縻乞兒吉思人。於是本來已經轉向伊斯蘭化定居生活的東察合臺汗國開始目光東轉,著手拉攏乞兒吉思人、乃蠻人、畏兀兒人等遊牧族群。乞兒吉思人就此又捲入了東察合臺汗國政治之中。


    而東察合臺汗國,立國之初本為蒙古人的遊牧汗國,在發展百年之後,東察合臺汗國已經全盤伊斯蘭化,開始定居化。但是在遇到烏茲別克汗國這一輪新的遊牧威脅後,東察合臺汗國內部出現了分歧,一部分統治者決定致力於恢復遊牧傳統,並著力拉攏遊牧的蒙古人、畏兀兒人(包括乃蠻等)、乞兒吉思人。由此東察合臺最終也分裂了,最終出現了定居化的葉爾羌汗國和遊牧化的吐魯番汗國。


    但就在這個契機,乞兒吉思人作為一支重要的僱傭兵力量,積極參與了東察合臺的政治事務。本來,他們很可能加入遊牧化的吐魯番汗國,然而吐魯番汗國卻一直不思進取,退縮於吐哈。於是在定居化的葉爾羌汗國的拉攏下,乞兒吉思人的一個重要首領馬黑麻投靠了葉爾羌汗國的開國君主賽義德汗,並參與了葉爾羌汗國的開國。透過東察合臺的內訌,乞兒吉思人基本取代東察合臺蒙古人遊牧的北疆草原,成了北疆草原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四個節點,哈薩克汗國東擴。


    乞兒吉思人能在葉爾羌汗國開國之時,佔據北疆草原,原因無外乎由於東察合臺蒙古人定居化、遊牧蒙古人退縮吐哈、衛拉特蒙古人各部混戰不團結所致,外加當時戰亂導致的新疆人口凋零。實際上以乞兒吉思人的人口,是無法佔領北疆草原的。所以乞兒吉思人不得不繼續效力於統治人口有幾十萬的葉爾羌汗國。


    然而,葉爾羌汗國是一個定居化的伊斯蘭國家,並非純粹的遊牧汗國。其政治格局無法容忍乞兒吉思人的半獨立地位,於是乞兒吉思人與葉爾羌汗國矛盾激化,導致西方哈薩克人的東擴。


    哈薩克汗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原始遊牧政權,也是當時遊牧的乞兒吉思人能投靠的最適合的政權(因為當時蒙古人還在整合,準噶爾汗國還不存在)。於是乞兒吉思首領馬黑麻立即投靠了哈薩克汗國,哈薩克人的勢力就此深入新疆,而除了乞兒吉思人之外,以乃蠻為代表的大批與葉爾羌汗國的定居伊斯蘭化政治格局格格不入的遊牧部落就此轉入了哈薩克懷抱。而這些部落本來的歸屬,應該是一個遊牧的畏兀兒民族(這就跟葉爾羌汗國形成的現代維吾爾民族截然不同了,所以說民族問題究竟還是文化上的、政治上的,與血統關係不大了)。


    不過歷史有必然也有偶然,葉爾羌汗國正處於崛起階段,打敗了哈薩克汗國。然而由於人口對比眾寡懸殊的關係,勝利者葉爾羌汗國是無法遏制哈薩克汗國東擴的,所以葉爾羌汗國就採取了棄地留人的方針,將北疆草原上人口最多的乞兒吉思人西遷伊塞克湖附近,那裡是察合臺汗國傳統遊牧區域,也是新興的葉爾羌汗國抵抗烏茲別克汗國入侵的前線,於是乞兒吉思人最終就遷徙到了中亞, 最終形成了吉爾吉斯斯坦的雛形。


    而葉爾羌汗國無法控制的其他北疆遊牧部落,就此融入了哈薩克,形成了哈薩克的大玉茲分支。


    當然哈薩克的大玉茲分支也無法勝任統治整個北疆的重任,因為準噶爾汗國崛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路在前方是哪首歌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