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二點前睡

    秋夕

    【作者】杜牧 【朝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在瞭解這首古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杜牧(803年—852年)

    ,唐京兆萬年人,字牧之。唐代文學家 、大和進士。性格剛直,不拘小節,不屑逢迎。自負經略之才,詩、文均有盛名。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唐人的習慣,被稱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華出眾,杜牧十幾歲的時候,正值唐憲宗討伐藩鎮,振作國事。他在讀書之餘,關心軍事,後來杜牧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孫子》註解,也寫過許多策論諮文。特別是有一次獻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採用,大獲成功。

      長慶二年(822年),杜牧20歲時,博通經史,尤其專注於治亂與軍事。杜牧23歲作出《阿房宮賦》。25歲時,杜牧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表達他對藩鎮問題的見解。此時的杜牧已經很有名氣,作品流傳。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歲,進士及第。同年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被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兵曹參軍。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後轉為掌書記,負責節度使府的公文往來。京銜是監察御史裡行。這時杜牧居住在揚州,特別喜歡宴遊。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徵為監察御史,赴長安任職,分司東都。八月在東都洛陽上任。因此逃過了十一月的甘露之變的險惡風波。在這裡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張好好,寫下了著名的《張好好詩》。在洛陽期間,由於職務清閒,他四處憑弔古蹟,寫下了不少詩篇。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歲,由揚州赴長安就任監察御史。

      開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觀察使崔鄲的幕下,被召為宣州團練判官。

      開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離開宣州,去長安任左補闕、史館修撰。開成五年,杜牧升官為膳部員外郎。

    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為吏部員外郎。但是杜牧多次請求外放湖州刺史,連上三啟,終於應允了他的要求。有人認為,杜牧請求外放並不僅僅是經濟原因,而是不滿意朝政,認為自己無法在朝中有所作為。

    《秋夕》這首詩從字面意思來看是畫面唯美的一首古詩。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裡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層層佈景,一詞一畫。但是詩中用詞太過淒冷,幽怨。透過描述深宮女子的孤寂的生活,來抨擊封建王朝時期的腐朽黑暗的政治制度,透過古代宮女的悲慼的苦悶生活,反映封建教條之下的社會制度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同時也透過這樣的故事來反映自己的仕途不得志的憤懣。

  • 2 # 文藻巧翁

    【秋夕】唐•杜牧

    此詩王建集中亦收入,究不知是誰所作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①。(平聲青韻

    【註解】①牽牛星一名河鼓,在天河之東。織女一名天女,在天河之西。荊楚歲時記:“七夕為織女牽牛聚會之日。”

    【作法】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可見宮中寂寞景況。二句寫宮人無聊中的遊戲,還待君王的臨幸。三句加“涼如水”是寫夜深,以“天階夜色”一轉,轉出臥看雙星,意謂雙星猶能在七夕渡河相會,何以我久處冷宮,無相見之日。不言怨而怨自在言外,這種間接寫法,在宮詞中很多。蘅塘退士評武將謂:“層層佈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活。”

  • 3 # 善良楓葉Vi

    《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如果單看後兩句還是有點溫馨的,在涼如水的夜色中看那牽牛織女,可前兩句的冷字和輕羅小扇又表明了一種孤獨和寂寞!秋天應該沒有流螢了吧,都說杜牧這首寫的是宮怨,但是杜牧又怎麼能這麼清楚的知道深宮裡的事呢?我覺得他實際上是在寫他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明三大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