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7264876897
-
2 # 使用者1028784137181560
寫好“讀後感”要做到四點:一、讀懂原文抓中心:我們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導學生透過認真地“讀”,才有寫“感”的條件。
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點很多,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感點,作自己讀後感的切入點。
三、讀感結合有側重:指導學生處理好寫讀後感時“讀”與“感”的關係,做到二不二要。
四、聯絡實際談感受:指導學生聯絡自己或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讀後感的突出特點即“讀”是“感”的基礎,“感”是“讀”的結果,“感”因“讀”而來,所以首先得在“讀”上下功夫,
讀後感的寫法
。第一步就要認真閱讀原文,力求融會貫通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乃至語言文字表達上的特點。一般說來,
文案中國
我們可以從讀懂詞句瞭解內容入手,進而理解文章的難點、疑點,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時,還可以把文中的內容同歷史的經驗、社會生活以及個人的實際聯絡起來,認真思索廣泛聯想。這樣,讀書的感受才會豐富,才會深入具體,從而為寫好讀後感打下堅實的基礎。 切記:認真、仔細地讀是寫好讀後感的前提! 讀後感寫作的一般結構是:引——議——聯——結 所謂“引”,就是要從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來源。“讀是感”的基礎,寫“感”不能離開原文的內容,更不能從頭至尾沒有對原文的簡要介紹。如果不這樣做,“讀”和“感”就脫節了,“感”便成了無源之水。是不正確的。把原文中你覺得很好、很受感動的地方,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引述到文中來。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點語句,然後寫感想;也可以間接敘述原文內容,點出感想是從何處產生的。總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來。但要記住:“感”是文章主體,因此行文過程中內容安排上要注意“讀”和“感”的比例。課文內容引用不要太長、太細,否則會喧賓奪主。很多同學只有“讀”而無“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寫法成了對書的內容介紹,從而使文章本末倒置。 所謂“議”,就是要針對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寫讀後感重點應落在“感”字上。一定要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出來,還要寫得具體,這樣才能讓人信服。要抓住體會最深的一兩點,任何一篇文章,讀完後受到的觸動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選擇,面面俱到,泛泛的談,那就根本什麼也說不清楚,所以要選擇自己體會最深刻、有獨到見解的感受來寫。千萬不能“感”到哪裡就寫到哪裡。那麼如何選擇感受的角度呢?注意以下兩點: 1、選擇你能發掘出深度的角度來寫,不可勉為其難。 2、感受點要有新意,切忌千人一面,所以寫作時要全面透徹地理解文章實質,緊扣原文中心同時從不同角度去想,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啟發。例如:《孫權勸學》一課,我們可以從呂蒙接受別人的意見角度來寫,也可以從孫權善於勸說引導來談,也可從學習的內因外因、魯肅重學識等角度來寫。 5、讀後感應力求入情入理、新鮮、活潑。有些同學寫讀後感或是板著面孔議論一番,或是痛心疾首自責一番,前者往往流於枯燥,後者則不大自然。要做到這一點,首要的是“言必由衷”,“情動於中而發於辭”,只有深受啟發,確有所得,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所謂“聯”就是聯絡,它有兩層意思:一是對原文進行材料分析、評論;二是要針對自己的感受聯絡實際生活,這是很重要的一步。 對原文進行材料分析評論要略寫但卻不要不寫,與實際生活的聯絡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聯絡實際才能使文章有可讀性、有價值。由原文推而廣之,使原文的內容得到充分發揮,同時自己對原文的體會也會更深刻。可以聯絡自己的思想實際、工作實際、社會實際、現實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實際,這一點是讀後感的重要特點之一,也是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主要界限。當然,聯絡實際並不是漫無邊際地去聯絡,而也必須如寫議論文那樣有很強的針對性,也就是說要有的放矢,決不能泛泛而談,牽強附會,生拉硬扯,要自然,要和情和理。 聯絡實際要注意以下幾點: (1)、聯絡自己個人生活,不要寫成自己某項成績的彙報,也不要寫成檢討書。 (2)、聯絡社會生活實際,一定要實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說假話、大話、空話、。這樣才能不空洞,才能言中有物,深中肯綮。 (3)、聯絡實際時還要力爭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編亂造。 (4)聯絡實際時,聯想要豐富。多關心國家大事、社會熱點、各個領域的突出表現的人和事,多選擇新近發生的新人新事,體現與時俱進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