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戶外小三子

    本人也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這些農村禮儀還是懂的,我來給您分析一下。

    首先辦酒席是傳統習俗,已經很多年了,大家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至於高興那是表面上的,心裡很難過,但是人去世,有前期照顧,後期料理。是有時間的,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難過中,逝者安息,活人樂觀點。

    辦理喪事,親朋好友從全國各地打工回來,到處幫忙料理後事。忙前忙後,不辦酒席大家不就餓著肚子了。

    辦酒席,圖熱鬧,敬孝意,風風火火送逝者,願逝者安息,活者樂觀。畢竟活著的人還要生活下去。

    願全天下父母老人長命百歲。

  • 2 # 逃跑吧少年老六解說

    座標成都。我們這裡這種現象很普遍!

    喪事過程中親者痛哭,旁觀者是在笑!請樂隊唱歌,也放煙花。但是唱歌大都唱的感恩,悔恨,哀傷的歌曲,放的也是哀樂!放煙花也不是逢年過節的心情,而是沉重的心情!既為亡者守靈通宵,也打一通宵麻將!痛苦娛樂摻半,這個問題是很矛盾!這是送葬前。這個笑的人,打麻將的人是不對的!

    送葬後回來吃酒主要是主人答謝親朋好友,主人還要一一敬酒。這時送葬前不周到的地方做個補償。因為送葬前是以死者為中心的,佈置靈堂啊,接待客人啊,請道士先生啊,請樂隊啊,請抬傷隊啊,入棺啊,做道場啊……總之好多事情的。一般主人都是幾天幾夜合不了眼,累得暈頭轉向的。所以很怠慢客人的。送葬之後,終於安埋好親人了,主人也就輕鬆一點了,敬酒肯定是要擠出一點笑容的,總不可能哭著或者拉臉子給客人看吧!還有說法就是死者也不希望活著的人痛苦下去,希望大家翻過去這一頁,還能開心快樂的生活下去。所以大家這頓飯要吃得開心一點!有時人死了上天堂了也就解脫了,不會再受人間煉獄了,所以大家也為死者感到一絲絲高興!

  • 3 # 987真愛

    我們那裡中午吃麵條,每桌四個菜,送完葬後回來吃點曼頭,和糕,在送逝者進安息堂,回來吃飯。每個地方風俗不一樣,還有個樂隊七至九人吹吹打打的,很正常,客人弔唁逝者一天,主家請客人吃飯沒什麼不好?

  • 4 # 一品小十六

    在農村辦喪事算得上件大事,都說死者為大,可以說辦喪事比辦喜事的還要重要,在送完葬之後要回來擺宴吃飯,這是必不可少的禮節,因為農村一直以來都有“白事到,喜事叫”的傳統,家裡有白事時,親戚朋友都會主動到場幫忙,寬慰親人,能幫著乾點什麼就乾點什麼,此時就要在送完葬後答謝這些來幫忙的人。

    在農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老人們去世後,兒女都想讓他們走的風風光光,送葬的人多一方面可以幫忙,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其生前的人品。在送葬時有很多事需要做,有人幫忙去山裡挖墳墓,有的人幫忙準備孝衫,還得有人幫忙搬搬抬抬的,這一系列的事都是親戚朋友在幫忙操辦,幹完活之後哪有不讓人留下吃飯的道理,所以在農村,送完葬之後都會擺宴吃飯,答謝大家。

    只不過過去農村條件有限,擺宴也只是吃些清淡的菜,現如今條件好了,有的人家就大操大辦,也是對前來幫忙的人的一種尊重和回報。

    要說大家都很高興的坐在一起吃飯,這個不大可能吧,誰家遇到這種事都高興不起來,即使是擺宴吃飯,也都是吃飽了就趕緊撤了,不會圍在一起說說笑笑的。除非有一種情況,就是去世的人年紀很大,九十多歲一百歲了,正常的生老病死,沒有遭太多罪,這種叫“喜喪”,證明老人一輩子過的比較好,壽終正寢,可能親戚朋友不會表現的過於悲傷。

    其實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只要家裡有老人去世,親戚朋友都會前來幫忙,而主家也會擺宴招待,只是有的不自己在家做飯,到飯店裡去吃,這是從老輩子就留下來的傳統,只要不大肆鋪張浪費,還是有必要保留的。

  • 5 # 山東海哥

    喪事大家都知道需要大量的人員,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要弔唁,如果逝者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場面更為壯烈,從去世那一天開始家裡就會絡繹不絕的有人,當天左鄰右舍都過來幫忙做孝服,男人幫忙找東西,搭設靈棚,我們這裡有個風俗,不管借誰家的東西都得拿一元錢,不能白用。

    大家幫忙忙活一天了,出殯回來管頓飯是應該的吧!而且大家都會隨禮,當然也有不管飯的,我們鄰村隨完禮,出殯回來各自回家,三週年大擺宴席,招待親朋好友,出殯不擺宴席,這是這個村的傳統。

    我們這裡有個說法,親人倒了頭,財產往外流,意思是喪事就是花錢的活,這種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出殯當天早晨派8個人打墓坑,每人一包煙,回來吃大鍋菜,中午出殯抬棺需要16個人,我們村四個隊,一個隊派4個人,每人兩包煙,回家管飯,這時候是擺宴席,但是這些抬棺的不隨禮,人家就是純屬幫忙。

    出殯還有很多事,抬供桌需要4個人,每人一包煙,還得找一個開車的拉東西,還需要找兩個陪祭的人,客人要弔唁陪祭的負責遞煙、遞酒、遞香,所以這種事情特別麻煩,人員眾多,一般管事的都是提前安排好,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不然會亂成一鍋粥。

    我們村有2000多人,我是負責收禮記賬的,一般管事的喜歡找我安排雜事,大夥都聽我的,記賬的時候我看看找幾個年輕人,抬供桌,開車,大家都能聽話,畢竟這種事情派誰誰幹,不準拒絕。

    出殯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那麼多人,大家說不管飯行嗎?我們這裡一般都是12點前出殯,回來吃飯,不是高興,事情辦完心裡肯定放鬆了很多,畢竟這麼多天了,一般老人都是在家放5天左右,不能超過一個禮拜,我們這裡俗稱一七,年輕人基本都是當天出殯,年紀越大放的時間越長,因為親朋好友多。

    出殯回來擺宴席,這是我們這裡的傳統,做兒女的絕對高興不起來,只是心裡肯定是放鬆了,這麼多天了,是很壓抑的,我們常說入土為安,這也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 6 # 做自已想做

    因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我們這裡。送完葬回家。禮行,樂隊,炮丈,在家門口迎接孝子。披掛紅布。如有,幾個弟兄。要把他們送到各人家裡。禮行,要說很多吉利的話。這一頓飯很重要,名字叫,白 喜事轉紅喜事,添丁進口。萬世榮昌。

  • 7 # 鄉村隴元

    還以為只有我家鄉是這樣的,原來農村辦喪事吃席的事,看來也是比比皆是。在農村辦喪事完畢吃席,在我家鄉已經是必須的一種現象,幾乎家家戶戶都是這樣,所以在無形中已經成了一種風俗習慣,不是說為了高興擺宴,而擺宴的原因,鄉村隴原聽老人們講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辦完喪事擺宴吃席,主要是為了犒勞鄉親們,農村人們流傳這樣的說法:“人有三不惜”,結婚不惜、修房不惜、老人去世不惜。所以在鄉村隴原家鄉,即使那些再怎麼吝嗇的農民,也不能再這些事情上怕花錢。

    農村辦喪事幾乎都是村子裡的鄉親們親力親為,不像城裡人有專門的喪葬公司。通常農村老人去世之後,村子裡的總管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分配鄉親們料理老人後事,一般在去世三天的時候會有親戚朋友來弔唁,這天也會擺席招待前來弔唁的人,當然這一天主要是村子裡人招待弔唁者。喪事辦完畢之後,主家為了招待村民,會再次擺席,為了給老人盡孝,犒勞鄉親們。

  • 8 # 中小學英語精修

    現在的人都流行笑喪了,本來就是無論你對先人有多麼不捨,他們都是要走最後一程,與其哭喪著臉,不如大家好好相聚,送完老人,再吃一餐解穢酒,然後又各忙各的迴歸自己的生活。

    生,老,病,死,人生必經階段,以前古老的年代,凡家裡有人死,一定要哭得不成樣子,這才能看出子孫有多孝順,哭得不夠傷心,都顯不出子孫賢孝。

    這種思想似乎有點過時了吧,我記得母親病了七年,受盡了手術和病魔的折磨,走的時候很不甘心,母親的離開是我一生最大的痛,在她入棺的時候,我傷心欲絕,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母親跟奶奶一樣,走的時候讓人痛心。

    到父親走的時候,我們都不是太傷心,一是因為已經經歷三次這樣的事情了,二是因為開始覺得人走到最後一程,子孫也沒有什麼好傷心的,只要他走得安詳安心,真的不需要太傷心,三是作為子女,我們已經把要做的都做好了,沒有什麼對不起老人家的,出錢的出了,出力的也出了,孝也盡了,他走得沒有什麼痛苦,當時的氣氛就是,親戚們有的還在說笑,有的還在打麻將。這已經是新時代了,如果有人說你哭得不夠,對先人不敬,那人會被噴得體無完膚的。

  • 9 # 琵琶嘴

    這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表示對去世者的尊重。人生一世,從此永別,實為人間最悲事、最大事,如果草草了事,是不符合人情,天理的!有一定的儀式、禮節,不但表示對亡人的懷念,也有傳承前人事業,教育後人的重大意義。

    二,表示主人家對鄉黨、親友協辦喪事的感恩和酬謝。須知安葬亡人,是一件時間緊迫,頭緒繁多的事,絕非一家幾人能承擔得了的事,是一般需要上百人參與的活動,這就需要眾多的鄉黨幫忙,所以,吃飯是酬謝鄉友對自己的關懷和協力。

    三,體現了主家辦喪事的認真態度和辦喪事的隆重。總之,喪事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雖有家庭因經濟狀況方面之差異,比如,樂隊大小不同,吃飯擋次有所差異,但招待吃飯是必須的,這己是民俗常禮。

    四,白鹿原喪事吃飯傳統民俗例。

    1,斂體儀式後待鄉黨、親友,一般冷盤白酒,稍子麵。

    2.安葬前兩天,請知事(即請鄉黨),當晚有飯(四冷盤酒,稀飯膜)。

    3,第二天,早飯(簡單菜,稀飯饃),中午,稍子麵,或剝刀麵。晚飯,為席面,菜膜或米飯饃(冷熱多樣菜,比如,四涼八熱等,總之豐盛多樣)。

    3.送葬當天,早飯(稍子麵或米飯多樣萊),安葬之後,午飯(多為饃菜,席面豐盛)。

  • 10 # 海貓人

    我們廣元老家是今晚上舉行葬禮,頭天設好靈堂了。所有親戚朋友本家的請到的都會來。各種儀式完後就吃晚飯。過後有的回去,有的在這裡住一晚,第二天早上七點出殯六點半就放一掛鞭炮或者煙花。別鄰居知道了,要來幫忙拿花圈啊,一起送葬。棺材埋好後就回來準備吃早飯。早飯和晚上的酒席是一樣的。只是沒有煙了,晚上一桌一條玉溪煙自個兒去分。十個人一桌。別的兩餐都一樣。吃完飯領兩個饅頭就回家了。親戚要吃了午飯才走。

  • 11 # 鄉下小三哥

    小三哥這邊都是人死後3天出殯,前兩天都是一些親戚朋友們來弔唁逝去的死者。第三天就是出殯舉行葬禮,出殯這天是死者在人間的最後一天,所以這天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來。出殯當天我老婆受環境心情的影響,也是哭的眼睛都腫了,我個人就沒有那種想哭的感覺,也不是說我不尊重逝去的死者,只是確實是沒有想哭的感覺。

    為什麼出殯完後家屬都會留下親戚朋友們吃飯呢?親戚朋友都是過來為了最後紀念死去的逝者,也叫答謝宴。既然已經把死者送走了,我們也不至於還留在傷心悲痛的心情裡面,只能壓在心裡默默承受,我們還是要笑看人間,所以出殯後大家就一起吃吃喝喝。

    人死不能復生,我們要學會看開。總不能人死了我們就要一直是悲傷的心情。

  • 12 # 湘江評議

    這是農村一種風俗習慣,但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做法,辦喪事只有一點城市農村是統一的,那就是明天死者"出門″安葬,今晚"為正″是必須要辦酒席的,親朋好友隨禮後大口喝酒吃肉聊天。

    我們老家(湖南邵東)死者出葬有兩種情況,偏遠山區大清早吃完酒席後送死者安葬,中午不再安排酒席,這是因為墳墓就埋在後山幾分鐘就完事了。縣城小鎮安葬死者要組織車隊運送,路途遠的需要幾個小時,吃完早餐出發安葬後吃完中餐就散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