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欣情人
-
2 # 冰藍織藝
都是自家人。
閨女是自己親生的,任何時候都是血脈相連的,肯定都是自家人。
兒媳婦是兒子將要相伴一生的人,娶進門那肯定是一家人。
二者區別一為血緣維繫,一為感情牽絆,都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
3 # 王團毛藍天白雲
兒媳婦和閨女都是自家人,但各自感受和表現又各又不同,體現在父輩的情感表達方式上,閨女更親密,而兒媳則含蕾,節制得多。
閨女是父母的小棉襖,心肝寶貝。從小養到大,看著閨女一天天出落得水靈,長成貌美如花,人見人愛的大姑娘,父母心裡甜得吃了蜜似的。後來,有人相親了,小棉襖要被別人抱走了,父母失落又高興,辛酸又疼愛。出嫁那天,新郎從父親手裡牽過閨女,父親久久不願放手,他流淚了,卻又無奈。唯心地送上對新人的祝福,卻又真心地希望閨女幸福。
我閨女出嫁的那天,我就是這樣的心情。那天,送走新人及賓客後,我獨自一人呆呆地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眼裡噙著淚花,老婆找到我,雙手扶著我肩膀,她也啜泣著,我們對閨女實在太愛,有太多的不捨,天下父母,太抵都是和我一樣面對閨女出嫁複雜的心情。
後來,閨女在生活中遇到不順,父母總是時時關注著,告戒女兒要對老公好,多關心體貼,持家理務。女兒時節給我買來新衣,吃食我總和女兒說,你不要為我花錢,我和你媽年輕,身子骨硬朗,當我們老了,你就來看看我們,你要買東西孝敬你公婆,那才是你真正的家呀。你對公婆好,你老公才會更加喜歡你,你幸福了,我們才過得舒心呀。
而對媳婦則不同,兒子結婚是我們家天大的喜事,正所謂低頭嫁女,抬頭娶媳婦。一家人都喜氣洋洋。兒子結婚那天,我穿畢挺的中山服,顯得有修養又有風度,意氣風發,和賓客們迎來送往,咱們老百姓,今個兒真高興。
而在家庭生活中,我在縣城給他們置了愛的小巢,儘量不打擾兒媳的二人世界。有時兒媳鬧矛盾,媳婦告御狀,我總是說自家兒子的不是,媳婦和閨女比較起來,我更多地偏愛媳婦一些。因為媳婦是別人的閨女,做錯了事,只能善意地提醒,不能直白的說。而女兒是自己生的,罵罵她也能接受,女兒不會記恨父母,只道父母為她好,所謂家鴿打得團團轉,野鴿打得滿天飛。
總之,媳婦和女兒都是父母的親人,是一家人,是今生難得的緣份。
-
4 # 胡蘿蔔與楊小羊
這個問題比較中性,沒有絕對的判斷。從以下角度來輔助判斷:
關係的唯一性親生母親是自己的血親,沒有任何情況會改變這個關係,是唯一的。婆婆的前提是基於老公的這層關係,在老公還不確定是誰的情況時,婆婆也是不確定的,婆婆的出現需要有前置條件。
法律關係親生母親,當你出生的那一刻,你與她就開始了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是你選擇她作為你的母親,而是她選擇生下你。婆婆,丈夫的母親,是法律意義上的母親,因為合法的婚姻才稱配偶的母親為母親。
情感關係親生母親,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的陪伴,每天的喜怒哀樂,照顧著你的衣食住行,陪你一起哭一起笑。婆婆,基本是在20多歲後才會開始有接觸,而那時的你已經成年,知道如何去配合對方的情緒,所以你不一定是最真實的你。
不論我們是出於何種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永遠都要愛我們的親生母親、都要像愛老公那樣去愛自己的婆婆。
-
5 # 日月更替
兒媳婦和閨女從宏觀的角度來說都是一家人,但是從微觀的角度看那只有血緣關係才能稱得上一家人,其他的一家人都是有前提的,既然有前提,那當這個前提消失後,一家人的這個概念也就崩塌了!
打個比方,兒子和兒媳婦離婚後,有幾個婆婆還會把兒媳婦放家人!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解釋。沒有血緣關係的都不會成為真正意義的一家人。所以婆婆永遠不是媽。兒媳婦永遠不要把婆婆當媽處,婆婆也永遠不要把兒媳婦當女兒用。突然想起來葛優在電影裡的一句話“虛著點,和氣”。
華人是很有智慧的,看透不說透。其實人與人之間能很愉快的相處,都是要這樣“虛著點”。現在說的情商其實就是指這個“虛”。虛就是實,實就是虛。掌握好了,您就是人生的贏家!
不好意思,有點跑題了!咱們再回到這個問題的本身,是不是一家人就看你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了!只要家庭能和諧,是不是一家人都不重要!
-
6 # 全職媽媽心之聲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以我個人來說,作為兒媳婦,我的婆婆從來沒有把我當自家人。我每次回到老家,就像一個客人,老公,大哥大嫂,兩個侄兒,公公婆婆,他們有說有笑,我和閨女完全就是局外人。結婚四年,也沒有融入這個家庭,大事小事,他們一家人商量,我永遠都是從別人嘴巴里聽到這個事情。
作為閨女,即使我結婚了,回到父母那,我仍然是自家人。但是自打弟媳婦進門,我回到家也成了客人,回到孃家處處受限制,說話都要考慮好才能說,生怕惹的弟媳婦不快,讓父母憂心。
但是也不乏婆媳相處融洽,親如一家人的情況。也有閨女出嫁回到孃家仍然和以前一樣,可以盡情的放縱,不用顧慮那麼多,還是像婚前一樣的。
-
7 # 海洋6580
兒媳婦和閨女當然都是自家人了。
首先,兒媳婦是嫁給兒子的人,是要和兒子生活一輩子的人,和兒子一樣稱呼爸爸媽媽的人,未來孫子或者孫女要稱呼爺爺奶奶的人。
再說閨女,都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但是這是自己生的閨女,怎麼會因為嫁了人就成了外人,還是要稱呼爸爸媽媽的。這血緣是無法割捨的。
我覺得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兒媳婦畢竟不是自己養大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沒有契合點,多多少少會有矛盾,偶爾的摩擦也會在心裡留下疙瘩。但是要是把兒媳婦當做外人,那隻能講兒媳婦推的越來越遠,總要有磨合期的,再說現在婆媳都應該有自己的空間,不應該婆媳住在一起。有些婆婆認為娶了個兒媳婦回來就是伺候自己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兒媳婦也是別人家的閨女,自己的閨女也會是別人家的兒媳婦。換位思考,不要太強勢,不要參與年輕人的生活。
第二,閨女嫁人後就認為閨女要和別人生活,就不是自家人了,要照顧別人的父母去了,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對的。閨女和他她的婆婆也是要有獨立空間的,雙方父母有事都是要閨女去照顧的,同樣兒媳婦也是一樣的。
所以錯誤的思想認知是導致矛盾的開始,也就有了錯誤的想法。一些父母不應該因為自己只有女兒或者只有兒子就忽略的換位思考,當然有兒女的更容易理解了,都需要空間,都是自家人。
-
8 # 衣漫娘
兒媳是兒子的親人,但是對於婆婆是外人。閨女,自己身上掉下的肉,無論嫁多遠,永遠是親人。
先說兒媳,按說嫁進自己家就該是自家的親人了,形式上的確是的,婆婆在有兒媳前也想對兒媳像對親閨女一樣,兒媳也想把婆婆當親媽,但事實上很難做到,畢竟交個朋友也得好幾年才能知心(也可能十年朋友也不知心),更何況要“成為親人”呢?對婆婆和媳婦都太難了。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壞人其實不多,可難免猜忌,一猜忌別人就變壞了。其實兒媳的的確確是外人,也請當她是外人。千萬不要又把人家當家人(需要人家付出就是家人,因為家人付出是應該的)又把人家當外人(忍不住偏袒自家人,猜忌兒媳),不如完全當外人。對一個外人,要有應有的尊重和距離,不干涉,不教育(讓人家的媽和老公教育就好),給對方足夠的私人空間。同樣,兒媳也要將婆婆當外人,尊重敬愛,不要要求太多,你的要求應該向老公提。
然後是閨女,沒啥可說的,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咋能不心疼,要知道女兒出嫁了不知有多想自己的媽媽,父母永遠是女兒心裡最大的靠山。這種親情哪能因為婚姻就斷裂呢?而且女兒嫁人的初期特別需要家人的支援,連父母都不把她當親人,她該多孤獨呀!
回覆列表
不算。理論分析一個血統稱為自家人,閨女和孫子孫女屬一自家人,孫子孫女和閨女屬混血統,孫子孫女有兒子的血統,兒子和女子就是一個血統,沒聽說過婆婆說兒媳的嗎?別人家的女兒不好帶。結婚後由孫子孫女關係,兒媳變向是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