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卓越同行網

    你接到了平生第一份offer,然後長吁一口氣:“求職終於結束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時候,真正讓你頭疼的事兒才剛剛開始。從你接到offer起,就要認真考慮這份工作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大學畢業找工作很難,而手裡有了offer決定去還是不去更是難上加難。決策正確,可以使你剛入行就成功;決策錯誤,只能讓你輸在起跑線上。

      到底怎樣判斷一份offer是否適和你呢?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獨立思考

      很多人都容易陷入怪圈,那就是總是希望根據他人的意願做決定。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因為父母的意願而草率接受一份工作,因為將在這份工作上辛勤耕耘的人是你,因此要充分考慮自己的意願和需求做出選擇。

      工資福利

      這是一定要考慮的。可是很多新畢業的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應該掙多少並沒有明確的概念。這個時候一定要對薪資福利有明確認識,確定自己在工資和福利兩方面可以接受什麼條件的offer.

      工作內容

      你真的喜歡這份工作嗎?它能在短時間內為你帶來機遇與挑戰,還是整日無聊到哈欠連連?在課程和實習中得到的經驗技巧能否學以致用?每年你可能有2,000小時在工作,當然要讓工作時間要更有趣。

      企業文化

      公司或部門的真實情況怎樣?員工間是否可以很好的和諧共處?當然,不身在其中永遠不會清楚,但面試時多少能瞭解一些企業文化。你要用頭腦、心靈和直覺從細微之處時刻感受公司文化。

      成長空間

      這份工作能否提供機會讓你感受你從未經歷的事情,學習未知的知識和技能?能否有機會接受額外培訓,比如學習新的軟體程式以進入風頭正旺的網上營銷領域?工作一段時間後,你能否得到晉升機會?

      上級如何

      你的直接上級有能力將你的第一份工作變成愉悅的經歷或是痛苦的折磨。如果你感覺可以和上級交流並學到很多東西,那當然不錯。如果你覺得上級很難接近不好相處,那就要小心了。如果總是和上級意見不一致,你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工作地點

      這份新工作是否迫使你忍受長距離上下班?如果真是如此,你也能接受麼?

      這些只是你決定是否接受一份offer時需要考慮因素的一部分。有條件的話,可以向校園職業顧問諮詢。只有認真考慮了這些及其他重要因素,並真實面對自我,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求職指導:職場上誰的幸福最帶感?

      在職場中怎樣能找到幸福感?有一種觀點認為:那些面對最棘手挑戰的人才能得到最深層的滿足感。另一種觀點是:如果你身邊有一群願意指出你缺陷和不足的同事,你就應該知足。

      為了深入瞭解職場中的幸福感與業績表現的關係,讓我們來看看近期的幾個研究:

      “磨洋工”更享受工作

      Rosabeth Moss Kanter認為,職場中那些面對最艱鉅、同時也是最值得挑戰任務的人,更傾向於感到幸福。例如解決無家可歸者的生計問題,或是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健康狀況。

      身兼商學院教授及《發展!決勝未來數字文化時代》一書的作者,Kanter在一項關於高度創新型企業如何激發員工積極性的調查中發現,“收入雖然也是一種手段,但它既不能讓員工幹勁十足地開始一天的工作,也不能讓他們在每天下班回家時感到滿足與成就。”

      另一方面,當員工們感覺他們能夠在職場中發揮重要作用時,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滿足。那是一種深層次的幸福感,金錢恰恰無法買到。

      在“什麼使職場人幸福”這個問題上,領導力研究及諮詢公司Leadership IQ 的一項研究,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觀點:在42%的公司中,相較於表現平平及業績出眾的員工,表現最糟糕的那些人反而忙忙碌碌,而且更加幹勁十足。

      為什麼這些“磨洋工”更享受工作?美國商業雜誌《快公司》中的一篇文章提出了這樣的理論:

      在大多數公司組織中,表現糟糕的員工幾乎都是被人所遺忘的,他們笑得合不攏嘴,因為沒有人注意或打擾他們。只要這種局面沒有改變,他們就可以一直安安穩穩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至於那些業績出眾的同事,也難怪他們不開心:這些人不得不花費更多精力彌補“磨洋工”們的不足。很多優秀員工都認為自己承擔了過多的壓力卻不受重視——往往,事實確實如此。

      神經質型員工是團隊中的超級明星

      性格外向者通常被認為是優秀員工,他們討人喜歡、健談,以超凡的領導才能給人帶來能幹的印象。然而,一篇發表於美國《管理學會學報》4月號的最新研究指出,性格外向者也往往是差勁的傾聽者,他們不太能夠接受並吸取來自他人的意見。

      在一系列實驗中,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的副教授Corinne Bendersky和羅格斯大學商學院教授Neha parikh Shah,共同研究了性格外向型員工與神經質型員工在各類的團隊合作專案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根據團隊成員們的評價,性格外向者們並非好評一片。他們在團隊中的表現如何, Bendersky是這樣描述的:

      “他們可能做得很少,並且他們所做的事並不會被欣賞。”

      性格外向者往往嘴上說得多,卻沒有將同事們的想法、見解以及建議放在心上。相反,神經質型的員工卻是團隊中的超級明星,因為他們始終能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正如Bendersky接受CNN採訪時所說:

      “我們會憑直覺認為,神經質型員工或同事會因為他們的情緒無常和消極負面而成為團隊中的累贅。而被我們忽略的,是這些人性格中的另一方面:他們產生焦慮感,是因為真的不願意讓團隊成員和同事們失望。實際上,這種型別的員工能夠被激發出強大的積極性並非常努力地投入工作,特別是在團隊合作的情況下。”

      神經質型員工在職場中也有優勢,因為同事們通常對他們的期望值較低。更多的期待都被寄予到那些健談的性格外向者身上了,所以神經質型員工反而有更多可能達成別人對他們的期望。

      “外向者在團隊中的貢獻令他們的同事們失望,原因是,同事們對這些人的貢獻採取了批判性評價,而不是用最初的期待值進行衡量。”Bendersky的研究報告中寫道,“這表明,同事們可能認為外向者是因為個人興趣才產生了做事的動力,因而在解讀其貢獻時採取了懷疑態度。”

      給內向者一個“洞穴”

      不久前,雅虎公司CEO Marissa Mayer高調宣佈,雅虎員工必須回到辦公室上班(在家辦公被禁止了)。考慮到不同性格的員工在職場中表現不同,新的疑問由此而生。“當我們在家辦公時,工作速度和質量往往會被犧牲,”宣佈雅虎公司改變工作政策的內部通知中這樣寫道,“要成為絕佳工作場所,溝通與合作將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需要肩並肩在一起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出現在辦公室這件事如此重要。在公司的走廊和咖啡廳中,我們交流探討,結識新朋友,舉行臨時性的團隊會議,一些最好的決策與構想正由此而生。”

      說得在理。但是,Kellogg商學院教授Leigh Thompson認為,除了給員工創造空間(包括實體的和虛擬的)以便於合作和互相探討創意,她稱之為“洞穴”的空間也非常必要。

      所謂“洞穴”,指的是一個安靜而私密的場所——可以是家中的工作室,但也不一定非得是在家裡——在那裡,員工能夠真正安靜下來沉浸到工作之中,而不會被誇誇其談的外向型同事打擾。你懂的,那樣的環境對於神經質的員工來說,或許才差不多算是真正的“舒服”。

      求職指導:如何應對職場上的“黑話”

      ——可以休息=要來上班

      對於很多職場新人來說,能夠逮到一個休息的機會實屬難得,所以經常一聽到 “可以休息”四個字,就樂得清閒,很自然地放自己假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往往都忽略了,一般“可以休息”前面,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條件,比如“如果你覺 得你的工作做好了”,“如果後天的會議準備充足了”等等。

      可事實上,這些條件就相當於直接否定了後面的結果,因為在大多數上司的眼 中,工作總是可以做的更好,準備總是可以做的更充足,這是一個沒有盡頭的事情。你永遠不能覺得自己的工作已經做的夠好了,然後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機會。上司 這麼說的目的恰恰是在告訴你,你做的還不夠好,所以老老實實地來上班吧。

      ——最近談戀愛了嗎=最近工作有些懶散

      有時候上司可能會很關切地詢問你,“最近談戀愛了嗎?”碰到這種情況,許多職場新人會有些摸不著頭腦,覺得這上司很關心下屬啊,有的甚至會想說,“老闆是不是要跟我介紹物件啊”。殊不知,上司對於你是不是談戀愛這個問題,一點興趣都沒有。

      一般來說,如果上司特地來問問你這個問題,那你就要當心了。要知道,上司也是有很多事兒要忙的,你談不談戀愛跟他沒有半毛錢關係,他會這麼問多半是覺得你最近工作不太上心,來跟你委婉地提個醒。如果你還傻傻聽不懂,工作上又沒有改進,那就要小心飯碗不保咯!

      ——我當然也很關心=我沒空管這事兒

      大部分的職場新人都有個通病,習慣性地把所有不懂的問題都去問帶自己的前輩;問題在於,工作上,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並不可能所有工作任務都由這個前輩負責。尤其是正好遇上對方自己本身也很繁忙的時候,就會有些問題。

      這些前輩出於各種原因考慮,通常不會直接說“別來問我”這種話。所以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別傻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騷擾”人家,去找真正負責這些工作的人,才能實際解決你的問題。

      應對:好好工作,時常反省

      以上提到的都是職場上經常會遇到的“黑話”,相對來說也比較易懂;可是俗話說的好,“上司的心思你別猜”,並不是每句“黑話”都能馬上反應過來其中的潛臺詞。即使遇到這種情況,也無需太擔心。

      上司也並不是那麼閒得慌,沒事兒就跟下屬玩兒“猜謎遊戲”。總的來說,上司 打謎語只有兩種意思:一是你最近工作狀態不太好,為了給你敲敲警鐘;二就是覺得你真的有前途,激勵你好好工作。但是無論哪種情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是 沒有錯的;因此,應對職場“黑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好好工作,時常反省。

      求職指導:職場上三種性格,你中招了嗎?1

      職場人際關係給上班族帶來的心理壓力絕不亞於工作本身。隨時保持與上司、同事、下級的良好關係,對於正常開展工作,以及保護職場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下面根據職場中常見的三類上班族模式,給出不同的職場人際關係處理建議。

      在職場中存在三種不同模式的人,即攻擊型、屈從型和超脫型,這三類人在處理職場人際關係的風格上有所不同。正在看文的您是哪種型別呢?

      屈從型人格

      屈從者多見於職場新鮮人,就算別人侵犯了他的權益,他也會忍氣吞聲,不去表達自己的需要,不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其實,他們不去維護自己的權益,也許是因為害怕,想討好別人,可是這樣做令別人也感到很不舒服,從而導致人際關係破裂。

      給屈從型人格朋友的建議是,要敢於表達自己的需要,敢於維護自己的權益。不過需注意心平氣和真誠地去溝通,而不要變成攻擊型,屈從型的人謙讓和氣是化解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的重要手段。

      超脫型人格

      超脫型人格對職場中的任何事都表現出一種淡然的態度,好像什麼都與他無關,事事高高掛起,不太關心周圍的世界。職場需要適度的熱情,這樣的人容易被別人理解為冷漠、不合群,導致被疏遠,搞不好職場人際關係。

      對超脫型人格的朋友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建議,主動對人敞開心扉,增加參與精神,必要時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攻擊型人格

      這種型別的人傾向於透過攻擊的方式,把人推開,和人結束關係。他們的家教一般很嚴厲,成年後往往變得既謹小慎微又叛逆,用攻擊的方式來向別人表明他是重要的,因此常與人搞不好關係。

      給攻擊型人格的朋友的建議是,先了解自己的特點以及自己性格的形成原因,逐漸從過去中走出來,這樣才能處理好職場人際關係。

      職場人際關係十分微妙複雜,稍有不慎,就會陷於被動,可以說每個在職場上摸爬滾打過的人都會對此深有感觸。而及時檢討,反省自己的行為,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調整,讓自己適應多變的人際關係,不失為一個增強生存能力的好辦法。

      求職指導:新人,職場上的8大誤區別亂闖

      學弟畢業一年多,已經換了3份工作,做過、、出納,幾番嘗試後,他都覺得自己不合適,做幾個月就辭職,有的則是被迫辭職。

      學弟說,做銷售時每天頂著巨大的指標,壓力山大,加上業績也不好,做了三個月沒等到轉正就辭掉了。接著,便找了一份穩定的行政工作,經歷過做銷售的苦,便感覺到做行政的甜,可是好景不長,半年以後,又覺得行政工作太枯燥乏味了,覺得做行政有點大才小用了。

      第三份工作他迴歸了自己的外貿專業,在一家外企做起了小出納,還沒到半年,覺得出納就是整理一下原始憑證、登記憑證、負責各種物資採購、費用報銷,實在也沒什麼意思,如今又打起了換工作的主意。

      用他的話來說,趁年輕,應該嘗試不同的工作,才能知道自己究竟適合什麼職業。聽上去理由充足,可是問起接下來的打算,他卻說走一步看一步吧。

      像學弟這樣出入職場的年輕人,內心深處既激情澎湃,又充滿敬畏,工作中不經意間總會流露出職場新人的青澀,高頓職業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表示,25歲左右的職場人,總會在不經意間步入職場的一些誤區:

      認為20多歲的決定無足輕重

      20出頭,確實很年輕,但並不意味著你的決定就無足輕重,當到了六十歲退休的時候,你或許會覺得20多歲時在職業上的選擇,並沒有給你整個職業生涯 帶來多麼大的影響,但你必須明白,當下的選擇和決定確實會影響你在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職場生涯。你需要做好每一個決定,如何把握自己的工作?如何從工 作中學到知識和能力?如何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長處等等。

      輕率的辭職,輕易的入職

      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或許是由於無意中受了委屈,或許是工作量太大任務艱鉅,或者是加班太多等等,遇到這些阻礙就很容易產生辭職的念頭,。想著“此處 不留爺,自由留爺處。”“裸辭”後找到下一份工作也立刻入職。然而,在職場上遇到苦難,你該做的並不是要立刻辭職,而是對現在的工作做一份客觀而徹底的優 劣評估,如果你能在目前的工作中學到不錯的職場技能,那麼堅持下去利大於弊,如果你已經深思熟慮,並且分析過各種利弊,那麼辭職並不是一件壞事。入職一份 新工作同樣需要進行科學的評估。

      性格內向,靠找銷售工作改變性格

      很多人天生內心,不善言辭,20多歲剛入職場,希望透過做銷售改變自己的性格,讓自己成為能滔滔不絕的那個人,這也無可厚非。性格雖然是與生俱來 的,不同的工作對性格會產生一些影響,但多數不會有本質的改變。有的人找了那些與自己性格、專業能力、喜好特長完全不相關的工作,不僅發揮不了自己的特長 做出成績,反而會體驗到更深的挫敗感,變得更加木訥寡言。

      有了各種證書,還怕找不到好工作

      學弟在大學四年裡考了一堆證書,什麼計算機二級、普通話甲等、四六級、還有他的專業要求的會計從業等等,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在學校裡能考的證書,我都 考了,為什麼還是找不到好工作呢。可是,他沒有想過,這些證書在師究竟有多少幫助,哪些工作會用到這些證書?大學裡有太多的雞肋證書並沒有很大的幫 助,像學弟這樣學會計專業的,可以考含金量較高的註冊會計師證書,而那些建築類專業的,註冊建築師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金融專業的,也可以學習金融分析師 那種含金量極高的證書,這些在用人單位有極大的認可度。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不用做規劃

      因為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所以不用做計劃,也不用做規劃。一旦新專案中要求某項技能和知識,或者部門的組織架構出現新的變化,調崗後卻無法勝任,面 對這些新變化總是無能為力。殊不知前進的方向,來自清晰的計劃和規劃,在知識和技能瞬息萬變的行業,更需要提前做好知識儲備,做好職業規劃,才能在風浪中 找到自己的方向,只有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抓住發展的機遇。

      調整心態,一定能喜歡現在的工作

      20歲時,如果不喜歡現在枯燥乏味的工作,家長和領導們會告訴要調整好自己心態,幹一行愛一行。但無奈這份工作,總是無法體現出你的價值,你無法從 中找到成就感,每天心裡總是各種牴觸與排斥,各種痛苦,這時候,不要再相信他們口中說的調整心態的勸告了,全面的分析自己,找到自己擅長並且喜歡的,並且 自己也能勝任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吧。

      有了幾年工作經驗,不用自我增值

      25歲左右,一般有了兩三年的工作積累,每天照常上下班、週末照常休息,8小時之外,從來不看書,也不知道學習。兩年零零碎碎的經驗,雖然比入職第 一年的新人強一點,但遠遠無法形成你的核心競爭力。在職場打拼,不管想做到哪個位置,不管已經做到那個位置,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提升自己。知道學習,進 行自我增值,才能拿到你想要的好報酬和高職位。

      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狂妄,何況是剛入職場,心高氣傲的年輕人。有時候你可能真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幹,以為自己更能吃苦。但 事實有時並非如此,很多新人總是出現各種錯誤,你要學會接受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實,並且不斷的從別人那裡學到經驗,放低自己的姿態,尊重所有的人,便是你開 始進步的時候。

      毫無疑問,成為職場達人,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事情,成功的道路上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循,經歷實踐的磨練,經過時間的沉澱,有一天你終將在職場如魚得水。但是在職業生涯的最初兩年,你至少應該稍作留心,儘量避免走入職場新人的這8大誤區。

      求職指導:面對職場上的各種不如意跳槽還是繼續留守?

      你畢業三年了嗎?你打算跳槽嗎?你為何而跳槽?你成功跳了一個怎樣的槽。如果說婚姻有七年之癢,那麼職場則是三年之癢。工作三年的你,開始癢了嗎?

      職場在某種程度上,跟婚姻差不多,也有發癢的時候,婚姻是7年,職場更短,3年,甚至是一年。當大學生畢業後三年,面對職場上的各種不如意或新發展,應該是選擇跳槽愛是繼續留守呢?

      若是一兩年內頻繁換工作的,且不談他的工作能力如何,單說他的浮躁個性就基本可以推定無疑了。若是在工作了四、五年後跳槽,則不能不令人懷疑他究竟是主動跳槽還是被動跳槽。

      其二,職場新人透過三年的親身體驗,大多會發現自己在單位中並沒有預期中的發展前景。或許自己厭倦了同事間的爾虞我詐,發現根本不象同學之間的那種純粹 和真誠;或許認清了自己的個性和自我價值,發現別處應該有更大或更適合自己的職業平臺。無論如何,三年過去了,是該考慮換地方了,這是三年後跳槽的心理原 動力。

      其三,大多數單位在招聘有工作經驗的員工時,其要求一般以三年為限。一年太短,兩年不夠,四年五年又偏長,而三年足以將一個稚嫩的職場新人錘鍊成為一位合格的職業人士。無論是從業經驗還是職業素養,畢業三年的大學生都有了頗具水準的沉澱,這些都是新單位尤其是同業單位所真正看重的因素。

      通常一個大學生工作三年後選擇跳槽,他往往不會選擇跨行業或職業跳槽。原來做還是會選擇銷售行業和職業,只不過原先是銷售助理,現在或許是銷售經理乃至大區經理或大客戶經理。

      做程式設計的也依然會選擇在IT業或網路相關行業繼續打拼,區別只是在於原先是在純網路公司工作,現在則是負責企業網路平臺構建和管理。三年後跳槽,他要考慮過去三年投入的沉澱成本。

      畢業三年後跳槽的大學生,往往也不會跨地區或城市跳槽。或許在這個城市有了人生中的另一半而捨不得離開,或許習慣了這個城市擁擠的交通、喧鬧的街市還有 繁雜的人流而不願意離開。大多數情況,跳槽只是在同一個城市不同的城區中轉換,甚至就在原單位附近繼續拼搏著自己的未來。三年後跳槽,他要考慮過去三年生 活的慣性成本。

      跳槽不是裸辭,需要考慮到以後的職業發展和正常生活質量保證。不管我們是否正在經歷職場三年之癢,是否已經成功跳槽,下一個職場之癢還在那個路口等待著我們,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沉澱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能,讓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平淡的去面對這一切。

  • 2 # 黑域丶

    1、大公司>小公司

    大公司平臺大,能學到看到的東西很多,這種經歷對之後的職業生涯很有幫助。在該培養能力的時候培養能力,才能在能變現的時候變現。

    2、薪水:不要低於平均線,也不要高過平均線40%,

    低於平均線的大部分公司都是因為效益不好所以給不了高薪水,而高出平均線太多的公司,必然有其原因(加班、流失高)

    3、關於崗位:

    (1)核心業務優先

    阿里的電商、騰訊的社交、百度的搜尋,如果是核心業務,優先進入,這些是他們的看家本事,同時也意味著機會多,資源多,內部話語強

    非核心業務,舉例:騰訊的QQ旋風、百度的…太多了

    (2)核心職能優先

    這家公司的特點是銷售導向?市場導向?產品導向?運營導向?類似於上方的核心業務,只不過這次換成了業務中的核心崗位

    (3)有熟人優先

    信任需要成本,但熟人本身的信任關係會比較好,因為信任,所有會有更好的成長機會(當然需要一定的話語權)

    4、公司背景:

    一線VC背景的優先,一線VC的資金雄厚、資源豐富、投資的公司也多,資源互補、存活率高都是優勢,紅杉、經緯、軟銀都很贊。

    此外,AT的也不錯,百度次之,

    細分領域No.1的也行,比如ofo、摩拜

    “煤老闆”投資的謹慎,因為公司會受到很多牽制。

    5、工作地點:

    上下班通勤時間超過2個半小時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如果不是租房的,請謹慎考慮。

  • 3 # 新職場說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感覺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不去想自己需要什麼,能做什麼,如何評估這份工作呢?

    一、評估能力,要考慮的這份工作自己能不能勝任,能不能很好的完成這張工作,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

    二、需求,自己想要什麼,這份工作能否可以滿足自己想要的,在這份工作中可以獲得什麼,比如說:工資是否可以養活自己,能不能學到一些知識技能。

    三、自身價值,這份工作能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能不能達成自己的抱負,為公司做出貢獻,體現自己的價值。

    四、看完了自身,在看公司,這家公司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是私企、國企、央企還是跨國企業,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找工作最好時去大企業,第一份工作會給你以後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影響。

  • 4 # 柳柳老師

    首先,我想提醒大家,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真的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謹慎選擇。

    那麼,我們該怎麼評估這份offer呢?

    1、發展機會比薪水更重要。

    我有個學生,大學畢業那會,進了一家企業,當時領到手的薪水有5000多,在一票剛畢業的學生中,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但是,這個企業是家族式企業,本能地倚重自己的親戚和兒女,對外人比較防備。公司的重要崗位都是親戚們佔據著。外人再有本事,也得不到太多的提升。

    幾年過去後,我這個學生無論多麼努力,職位都沒有多大提升,薪水也沒有增加多少。

    如果你是個對職業發展有追求的人,就要儘量避免選擇這種沒有多少升級空間、沒有明確提升通道的公司。

    哪怕這種公司剛開始給你開的薪水很誘人,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漲薪幅度趕不上通貨膨脹率,職位也得不到提升,選擇這樣的公司,是不划算的。

    所以說,薪水很重要,發展平臺和機會更重要。當然,如果這兩者能夠完美結合,那就太幸運了。

    2、自己是否喜歡這份職業,真的很重要。

    有些朋友選擇工作時,總是聽別人的建議,仿照別人的做法。等到真正工作時,才發現自己對從事的工作真的沒有一點興趣。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甚至是厭惡這份工作。那麼,很快你就會產生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會讓你在工作中提不起精神,更沒有動力去追求進步。

    而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哪怕有時也會覺得很累,但是,你會很快說服自己,並且能夠很快調整好狀態,重新投入這份有感情的職業。

    3、能否接受單位或者公司文化。

    有些同學畢業後,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了當公務員,或者進入事業單位工作。

    進入這類單位工作後,發現每天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沒有多少起伏,也沒有多少展現自我的機會。

    工作內容永遠都是那些,面對的人永遠就是那幾個,彷彿一眼就看到了人生的盡頭。

    這些同學既捨不得穩定,又不甘於在單位一潭死水的狀態,內心衝突就產生了,每一天都在糾結,我是不是該離職,還是該甘於平淡。

    以上三點是畢業生在選擇工作時,最應該事先考慮和評估的。

  • 5 # 秋葉大叔

    我們很多同學呀,接到了平生第一份offer,然後長吁一口氣:“求職終於結束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時候,真正讓你頭疼的事兒才剛剛開始。從你接到offer起,就要認真考慮這份工作是否真正適合自己。

    大學畢業找工作很難,而手裡有了offer決定去還是不去更是難上加難。決策正確,可以使你剛入行就成功;決策錯誤,只能讓你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今天大叔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初入職場應該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offer?

    1、獨立思考

    很多人都容易陷入怪圈,那就是總是希望根據他人的意願做決定。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因為父母的意願而草率接受一份工作,因為將在這份工作上辛勤耕耘的人是你,因此要充分考慮自己的意願和需求做出選擇。

    2、工資福利

    這是一定要考慮的。可是很多新畢業的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應該掙多少並沒有明確的概念。這個時候一定要對薪資福利有明確認識,確定自己在工資和福利兩方面可以接受什麼條件的offer. 

    3、工作內容

    你真的喜歡這份工作嗎?它能在短時間內為你帶來機遇與挑戰,還是整日無聊到哈欠連連?在課程和實習中得到的經驗技巧能否學以致用?每年你可能有2,000小時在工作,當然要讓工作時間要更有趣。

    4、企業文化

    公司或部門的真實情況怎樣?員工間是否可以很好的和諧共處?當然,不身在其中永遠不會清楚,但面試時多少能瞭解一些企業文化。你要用頭腦、心靈和直覺從細微之處時刻感受公司文化。

    5、成長空間

    這份工作能否提供機會讓你感受你從未經歷的事情,學習未知的知識和技能?能否有機會接受額外培訓,比如學習新的軟體程式以進入風頭正旺的網上營銷領域?工作一段時間後,你能否得到晉升機會?

    6、上級如何

    你的直接上級有能力將你的第一份工作變成愉悅的經歷或是痛苦的折磨。如果你感覺可以和上級交流並學到很多東西,那當然不錯。如果你覺得上級很難接近不好相處,那就要小心了。如果總是和上級意見不一致,你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7、工作地點

    這份新工作是否迫使你忍受長距離上下班?如果真是如此,你也能接受麼?

    這些只是你決定是否接受一份offer時需要考慮因素的一部分。只有認真考慮了這些及其他重要因素,並真實面對自我,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希望大家都能正確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份工作!

  • 6 # 潘東昇

    一:公司以及崗位價值

    拿到offer的時候我們最喜歡對比的可能不是公司,而是公司知名度,這就跟我們進入大學時候會看大學排名,而不會比其他的,進入一個好的公司相當於進入一個好的平臺,一般意味著發展前景更大,而且各方面條件也會比較好。另外一點就是崗位,比如百度可能重視技術崗,阿里可能重視運營崗,而騰訊可能重視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在一個公司的核心崗位往往能得到更多的鍛鍊,同時也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二:薪資福利待遇

    對於人來說,生活最基本的當然是錢,那麼如何才能賺更多的錢,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了。一方面錢多可以養活自己,另外一方面錢多也代表著公司比較賺錢,或者比較重視人才,才工資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比較下福利待遇,比如每年幾次調薪的機會,或者旅遊以及節假日,還有就是各種下午茶以及其他福利等,一般來說,公司越大,福利也會越多的。同時有的公司福利可能相比工資會更好,所以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個考慮因素。

    三:發展前景

    確定到底選擇哪個offer很多時候我們不僅僅要考慮眼前利益,更要考慮長遠利益。一般來說,大一些的公司或者集團,內部崗位更多,同時也有更多的升職機會,未來選擇也多一些,做的不喜歡了我們可以換崗位,避免頻繁跳槽,而且培訓體系也會更完善一些。小公司則可能面臨著倒閉或者裁員的風險。

    四:看公司是如何給你發放offer的

    一般來說,大多數公司都會選擇郵件或者郵寄的方式,但是有的公司可能直介面頭通知你被錄取了,然後就沒有其他的了,這種公司可能對員工的重視度不夠,同時也容易造成各種糾紛。相反有的公司除了常用的郵件和郵寄結合外,還有的大公司會專程送給你或者邀約到一個地方集中籤寫。所以待遇越高的公司,一般也是越好的,因為他更願意花成本區重視和挽留你,同時各種簽約合同也會更正規一些。

  • 7 # 曾加

    首先,我們先要確認,自己得到的 offer 的工作方向是自己未來想做的。如果不是(比如你想做技術卻拿到了產品的offer),我建議一票否決,畢竟,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 offer 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你職業生涯的起點。

    確定 offer 方向是正確以後,我們可以從 4 個方面來評估 offer:薪水、地域、發展前景、工作狀態。

    首先,薪水很重要。

    也許有很多人告訴你, “職業生涯的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意工資,重要的是學到東西”。我想說的是,這句話我只認同後一半。而對於前一半,我想說,首份工作的工資,對大部分人的職業生涯的影響很大,當然,如果工資只差兩三千,確實不用太在意,但如果差了四五千乃至更多,我們必須好好掂量。

    舉個極端的例子,你收到了兩個正規公司的offer,一份工作月薪 6k,一份工作月薪12k,雖然我不敢保證 12k 的 offer 一定好,但 6k 的 offer 幾乎一定是有問題的,它可能意味著:

    你的大學經歷對你在目標企業的身價提升效果有限;

    企業並不缺人;

    你沒有得到企業的重視。

    除非 6k 的 offer 有其他非常顯著的優點,否則應該被毫不猶豫拒絕。

    第二,工作地點非常重要,它對你職業發展的上限影響非常大

    工作地點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是你工作的首選,杭州、南京、成都等優秀的二線城市也是值得考慮的,而其他城市的優先順序則會低一些。

    我這麼說,不僅僅是因為一二線城市的工資更高,更是因為: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只有在這些大城市裡,才容易結識優質的人脈,拓寬你的職業生涯;

    很多工作內容(比如金融業的很多細分),只有在大城市裡才有應用場景,在小城市則無應用場景。

    大城市裡的工作通常更加公平,關係戶會更少一些。

    第三,找工作時,最好向後看五年

    也許殘酷的社會撲滅了很多人的熱情,但我希望,剛畢業的你,最好有點雄心壯志。

    當你得到一份offer時,不妨想想,如果一切順利,五年後的你會是什麼樣的人?是否能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你是否有機會成為小主管?你是否能在業內小有名氣?

    怎麼判斷呢?你看看,在目標公司有五年左右工作經驗的人,大多是怎樣的級別,怎樣的水平。

    如果實在看不了那麼遠,三年也行。

    第四,同事們的工作狀態很重要

    這一點在進入職場前可能很難看得到,但我由衷希望你能去感受一下。

    最好的感受方式是:去那裡實習。然後,不妨觀察一下:

    你周圍的同事們,是激情滿滿,產出頗豐,還是天天混日子,剛上班就盼著下班?

    你周圍的同事們,是天天無休止地加班,幾乎沒有業餘生活,還是勞逸結合,充滿了情趣?

    這些,真的特別特別重要。

    一個差勁的工作環境,即使收入極高,也能逐漸吞噬你的激情,毀了你的。

    #

  • 8 #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1.這涉及選擇的問題。如果多家公司向你伸出橄欖枝,這說明你足夠優秀,是行業裡搶手的人才。那麼接下來,你就要從幾個維度來好好考察一下這幾家公司的具體情況。首先,你要清楚自己5年內的職業規劃,也就是說5年以後你希望自己達到什麼位置,或者大概賺到多少錢。其次,你要清楚自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也就是說你的家庭條件如何,是不是迫切地需要你賺錢貼補。這兩個方面,都會影響你對公司的選擇。

    2.具體來說,對一份工作的衡量,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薪資水平和發展空間,此外的一切基本都是這兩項的變形或者延伸。如果你希望自己賺更多的錢,而自己的家境又不算太理想的話,那麼就要選擇薪資最高的那份工作。如果你覺得薪資基本滿足就可以,最好5年以後發展空間高於同行業其他公司,那麼你就去選擇空間最大的那家公司。沒有誰,會一下子就選對一家公司,然後做一輩子的。我們都是選一個大致的方向,然後一生都在不斷進行微調。即便這份工作的薪資和空間,在你面試的時候都是最棒的,但也有可能七八年以後就一落千丈了。這不是你所能考慮到的,所以先看當下才是理性的選擇。

    3.還有一點,不要過多地和同學進行比較。你要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然後做一個選擇好好幹。過多地比較,只會讓你不斷盲從,到頭來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9 # 週末理想

    既然已經要進入職場了,希望你對工作有個清晰的認識:

    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你討厭的,你能選擇的就是接受哪部分,忍受哪部分。

    因此,我認為,找工作如同找女朋友:合適最好,適合最佳!依據此原則,有4個優先原則去評估一份offer究竟是否合適。

    01-職位02-行業03-公司04-薪水

    01-職位

    為什麼這個排在第一位呢?

    因為只有做你想做的、做你擅長的事兒,才有更大可能發揮你的天賦才能,才可以在工作中有一番作為。

    舉個例子,假如說你本意是做市場營銷,現在有兩個offer給你,一份是市場實習生,薪資2000,;一份是行政管理實習生,薪資3000。這種情況下,大部分選擇可能是行政管理實習生,畢竟薪資高了1000元。那你能選嘛?顯然不能,因為這不是你想做的工作呀,哪怕工資低。

    第一份工作的選擇,很可能決定你未來多年的工作選擇方向。第一份工作由於薪資選擇自己不大喜歡的,但積累了經驗,提升了能力,跳槽時能夠拿到高薪,這時候讓你再換市場營銷的工作,先不說你能拿多少薪資,能不能找到工作都另說,而且你有重頭再來的勇氣嘛?

    所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選自己想要從事的;若是沒想好自己想做什麼,那就選擇自己擅長的。“破窗效應”說明,你做得越好,會收到更多的鼓勵,越會主動做得更好!

    02-行業

    行業的選擇兩個基本點:發展前景與平均薪資。

    一個發展前景良好的行業受益的是同整個行業行業相關的人。同樣是前臺,阿里巴巴的童文紅,搖身一變就成了菜鳥營運長、資深副Quattroporte,這便得益於選擇行業的前瞻性。

    而行業的發展必然遵循由低階的自然資源掠奪性開採利用和低階的人工勞務輸出,逐步向規模經濟、科技密集型、金融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知識經濟型,從輸出自然資源,逐步轉向輸出工業產品、智慧財產權、高科技人才等。也就是說, 你的職位所屬行業則應當是在未來有很好發展的,例如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新型能源物流配送等;那些已逐漸沒落的行業則儘可能的避開,例如普通家電、紡織、冶金、白酒等。

    化妝品行業的平均薪資高,還是軟體公司的平均薪資高?這個答案,顯而易見。除非特例,軟體公司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含量高、人員能力要求高,平均薪資自然要高。短期可能沒法體現兩者的差異,但是在5年後、10年後,整體行業的發展會帶動著從業人員的天壤之別。

    03-公司

    外企、國企還是民企?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這真是一個問題。

    實話說,不管什麼型別的公司,不管公司的大小,每個公司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如同工作一樣,沒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

    平臺很重要,個人能力更重要。選擇平臺,不如選擇做更好的自己。

    因為無論是什麼型別的企業,都有其本身的優劣勢,只看你更適合哪種。

    大型外企,良好的薪資待遇和完善的培訓體系,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但是其嚴格的秩序,一個蘿蔔一個坑,眾多的優秀人才,在裡面出人頭地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進了國企就如同拿到鐵飯碗,穩定的工作和還不錯的薪資,同樣讓很多人心癢難耐,但近來的國企更多的是負面訊息:裙帶關係、行事拖沓、溜鬚拍馬、等級森嚴等等官僚主義作風,還真不是一般年輕人能夠接受的;

    能夠代表大部分民企的,我想到4個字:野蠻生長。一個人頂三個人是很正常的現象,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迅速提升,同時能更多的接觸到不同職位的職能,更有機會了解自己究竟適合哪種職位,擅長什麼。但是其不穩定的工作環境,不夠優秀的同事,不夠具有前瞻性的老闆都有可能成為你前進道路的阻礙。

    所以,與其將寶壓在公司上,不如儘可能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當你的能力能夠去到任何一家公司且混得很好的時候,那才說明你擁有了“鐵飯碗”。你越值錢,你才能掙到更多的錢。

    04-薪資

    不得不說一個殘酷的現實:工作的前3年,基本上是掙不到錢的,更別說存錢了。

    市場上對同一崗位的薪資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招聘資訊上經常看到:文案策劃,6k-8k。什麼意思呢?這個崗位現在的薪水範圍是6k-8k,大部分公司都是這各價位,而至於你能拿多少,是根據你面試時展示出的實力和個人能力,能力強點那就8k,能力弱點那就6k。你說有些人拿的比這多很多,要麼是人家能力強,有更好的title;要麼人家運氣好,去到一家普遍薪資高的公司,無外乎這兩種情況。

    同樣的起跑線,職場的前3年,大家的薪水不會有太大的差距,而差距的體現在於你如何度過自己的這3年,是拼命努力提升自己,還是不經誘惑想跳就跳,3年後,差距會因時間而展現。

    總而言之,工作好找,好工作不容易找,適合自己的好工作更不好找;我們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提升自己,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愈發值錢,那麼掙錢就水到渠成了。

    請記住:最值錢的永遠是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 10 # 白熊求職

    有幸拿到幾家Offer時,童鞋們也會為難該如何選擇。白熊在這裡建議大家透過5M的問題來為Offer做細節的評估,從而選出最適合自己的Offer。

    一個工作機會,思考這5方面,會給你帶來的收益。寫下關鍵內容。例如,在Make Money部分,寫下收入的數字。

    做完第一步,對於每一個專案,按照0-10進行打分。

    對於自己不瞭解的地方,打?號,這很可能是你需要進行了解的內容。

    對於沒有把握的資訊/分析,打上*號,這也是你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標準,加入5M之外的選項。

    白熊的Offer 評估樣例

    將自己顧慮的因素羅列出來,各公司Offer的優劣勢就直觀了許多。在選擇的時候也不會過於關心一個細節而忽略了整體。

    21世紀是選擇困難症肆虐的時期,行業太多offer太多不知道哪個好?

    40萬職場小白的選擇,職場建議、校招實習、名企內推每天都更新!

    禮包包含【簡歷模板】【office】【論文模板】

    現在就去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英語四級、六級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