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師老李
-
2 # 五道口的顏學姐
2019年的最後一天,清華的官網在下午釋出了一條訊息:張亞勤加盟清華大學。我看了之下,陡然一驚,趕緊去看張亞勤的個人官方訊息。張亞勤在自己的網頁上也寫了此事,他將開啟人生3.0,迴歸學術。
張亞勤是位天才,他是中科大首屆少年班的學生,12歲考入中科大。張亞勤是山西人,1966年出生,從小非常聰明,一路跳級,11歲讀初三。在報紙上看到其他神童故事後,也要求高考,於是在半年時間內跳到高二,參加高考,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剛去少年班的時候,張亞勤不突出,成績一般,但到畢業時,成績已經非常好了,讀研就是以第一名錄取的。後來又到美國,跟隨通訊界大牛讀博。張亞勤12歲上大學,23歲獲得博士學位。
到工作時,張亞勤也是極為高效,33歲當選IEEE的院士,是它百年來最年輕的院士。在2017年當選為澳洲工程院院士。2019年10月,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是數字影片和人工智慧方面的世界頂級科學家。
除了科學家的頭銜,張亞勤還是位企業家,他先後在微軟和百度擔任要職,微軟亞太研究院院長,微軟中國董事長,百度Quattroporte。
現在,他準備要在科研和教學方面多花一些時間。張亞勤受聘的是“智慧科學”的講席教授。在清華的智慧科學這塊,已經有位大拿,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姚期智近年來對智慧科學發表了多次演講,他認為人工智慧研究剛剛起步,在這塊,有可能會產生愛因斯坦似的人物。
在科研人員看來,如果能趕上研究的黃金時代,那是非常幸福和幸運的一件事。現在科學界為什麼沒有類似上世紀30年代那麼群星璀璨,主要現在是科學發展的青銅時代,不好出成果。
如果在人工智慧的黃金髮展時期,清華有姚期智、張亞勤這種頂級科學家坐鎮,那清華說不定能成為人工智慧研究的世界中心。
哇,想想就很激動人心。希望張亞勤能給清華帶來更多的東西,期待!
-
3 # 老穆說語文
乍一看題目,老穆還以為張亞勤正值年少,網上一搜,才知道他已經50多歲了……
張亞勤何許人也?為何是“加盟”清華大學?而不是用“受聘”二字?
老穆只需告訴大家他上一家公司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了。
他是前百度公司的Quattroporte,今年10月,才從百度退休!
他來清華大學幹什麼呢?
據瞭解,他將在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計算機系和相關院系開展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 同時將負責牽頭籌建「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AIR)」,面向第四次工業革命,以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物聯網和類腦智慧為關鍵的技術突破方向,打造世界頂尖的創新研發平臺。他的加盟,必將促進清華大學在智慧產業方面地快速發展……
為什麼說他是天才少年呢?
12歲,他就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成為當屆中國年紀最小的大學生。
老穆12歲還在小學混,啥也不懂……
23歲,他就獲得了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
34歲,他出任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48歲,正式加入百度,任Quattroporte。
53歲,他正式加盟清華大學,任清華大學智慧科學講席教授。如此優秀的天才,怎不叫人拍手稱讚呢?
-
4 # 夏醬老師
張亞勤加盟清華成為講座教授,開啟Life3.0(意為:第3個版本的生活)。接下來就帶領大家看看,這位12歲就考進中科大的天才少年的Life0.0、Life1.0和Life2.0分別是什麼樣子。
▲ 張亞勤在中科大天才少年班
張亞勤的Life0.0
“天才少年”曾經一度是張亞勤身上最為顯眼的標籤之一。
12歲時考進了中科大少年班;
23歲時分別獲得了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的博士學位;
【嗯,我23歲的時候剛本科畢業,還在天天玩遊戲不務正業……】31歲時成為IEEE史上最年輕的院士;併成為歷史上獲得【IEEE FELLOW】這一榮譽的最年輕科學家。
【IEEE,即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已經成為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學術組織,在航空航天、資訊科技等領域,制定了接近1000個行業標準。】他還曾經在美國Sarnoff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主要負責數碼影像、多媒體資訊系統的研發工作。
▲ 比爾蓋茨與張亞勤
張亞勤的Life1.0
1999年,張亞勤加入微軟;
同年,李開復被調回微軟總部,張亞勤開始獨立執掌微軟中國研究院,並帶領其繼續發展;
【關於李開復,和他一手創立的微軟中國研究院】1998年,李開復受比爾蓋茨的委託,回到中國創立了一個進行前沿基礎研究的機構——即微軟中國研究院,並出任首任院長。這也是微軟在海外設立的首個研究院。2005年,李開復被谷歌挖走,組建谷歌中國,從而引發了微軟與谷歌的“訴訟大戰”。2000年,張亞勤成為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並同時兼任首席科學家;
2001年,“微軟中國研究院”升級為“微軟亞洲研究院”;
2001年,張亞勤出任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首任院長;
2004年,張亞勤被晉升為“微軟公司全球副Quattroporte”;
2006年,張亞勤回國,組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
2014年,張亞勤離開微軟,加入百度。
張亞勤的Life2.0
2014年9月,張亞勤離開微軟後加入百度公司,擔任副Quattroporte,主要負責雲計算、無人駕駛、量子計算等領域。
2015年,張亞勤在百度首先提出了“智慧+”,指出了AI技術的廣闊應用前景。
而如今這個概念已經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
在吳恩達和陸奇離職後,張亞勤還陸續接手了兩者曾經負責的業務。
2019年3月,張亞勤宣佈將在年內從百度退休(是李彥宏的百度高管退休政策中的第一批人)。
▲ 張亞勤加盟清華大學
總結:張亞勤博士所負責的微軟研究院,已經為中國培養了大批的人才,比如張宏江(原金山集團CEO)、王堅(阿里雲之父)、馬維英(現任位元組跳動 AI Lab 負責人)等。祝願張博士能夠在清華大學進一步為中國的【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物聯網和類腦智慧】等技術方向發光發熱!
P.S
. 為了說明事情,圖片均引自網路,如侵刪。 -
5 # 聽雪學苑
張亞勤,一個名符其實的天才,雲端人物。
12 月 31 日,清華大學官微對外宣佈,張亞勤正式加盟清華大學,受聘清華大學 “智慧科學” 講席教授,成為學院第24位長聘教授,第4位院士。負責牽頭籌建“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AIR)”,以自動駕駛、人工智慧 + 物聯網和類腦智慧為關鍵技術方向,打造世界級的創新研發平臺。
01 天才之路
一、高考經歷
1966年,張亞勤出生于山西太原普通教師家庭。5歲讀書,9歲小學畢業。
1977年,11歲的張亞勤多次跳級成為高一的學生。這一年他在報紙上看見了神童考大學的故事,便對母親說,他要參加次年的高考,“我要考中國科技大”。這時離次年高考只有半年時間。
1978年,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張亞勤與610萬考生一起走進高考。但高考成績卻比中國科技大學在山西的錄取線低了10分。
命運的轉機總是指向幸運的人。1978年3月,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聯合倡導在中科大建立首期少年班。進行獨立招生考試。當時是推薦報名,當張亞勤家人知道時,距離少年班考試只有兩個星期,報名已經結束。
命運總是垂青那些執著的人。張亞勤沒有放棄,他和母親直接找到了省招生辦。由於張亞勤當時已經聞名山西全省,如果他能成為少年大學生,也將是山西省的一大榮譽,所以當母親帶著他向招生辦主任說明情況後,對方馬上爽快地答應將張亞勤的名字加進考生名單。
二、成長之路
1983年,17歲在中科大取得電子工程系學士學位。兩年後獲得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
1986年,張亞勤進入喬治華盛頓大學深造,師從無線通訊科技泰斗Raymond Pickholtz教授。 1989年,23歲的張亞勤以喬治華盛頓大學唯一滿分畢業論文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三、走向巔峰
1997年,年僅31歲的張亞勤被授予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IEEE Fellow)稱號,成為該協會100年曆史上獲得這一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
38歲張亞勤晉升為微軟全球副Quattroporte。2006年到2014年9月,張亞勤讓一個僅有幾個人的微軟中國研究院,發展成為擁有幾百位學者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被比爾·蓋茨稱為“微軟的寶貝”。目前,該研究院成為全球最頂級的計算機科學研究院。
2014 年 9 月張亞勤加盟百度公司擔任Quattroporte,百度的 Cloud 2.0、ABC 智慧雲、Apollo 自動駕駛、崑崙晶片、5G、IoT 等業務發展的背後,都有張亞勤的推動。
2017年榮膺澳洲技術科學與工程院(ATSE)院士,也是該年度授予的唯一外籍院士。
2019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是當年度計算機科學當選的唯一華人科學家。
02 一個浪漫有情的人
1985年,在少科大讀書期間,19歲的張亞勤一次到老師家去,結識了現在妻子汪健。汪健比張亞勤低四年級,但兩人同歲,汪健比張亞勤大幾個月。
張亞勤認為“人與人之間是有磁場的”。張亞勤對汪健一見鍾情,第二次就去約會汪健。
1989年4月28日,張亞勤與汪健在美國結婚。
張亞勤說非常感謝他的妻子的默默付出。平時在家沒有說感謝的話,但在網上要說出來。在結婚20週年之際,張亞勤在Facebook 網站上發帖海選創意,“大家對我和太太結婚20 週年的慶祝方式有什麼建議?”
張亞勤表示:“不出差的話,保證每個星期至少有4天在家吃晚飯。”
03 自由寬鬆的家庭教育
張來勤現在有一雙子女。
一、教育孩子自由平等的價值理念
張亞勤和汪健從不強迫孩子學什麼。而是帶著孩子一一嘗試,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
他們子女花在興趣愛好上的時間比學習還要多。一是旅遊,每年 都會帶孩子到世界各地旅遊,增長見識。二是音樂和運動。
女兒蘇菲(Sophie Zhang)出生於1994年12月6日,喜歡彈鋼琴,但張亞勤夫婦從不強迫她考級,而是把音樂作為一種素養。現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讀研究生。
小蘇菲6歲的兒子博然(Brandon Zhang)出生於2000年6月3日,喜歡彈鋼琴、拉大提琴,還喜歡各種球類,如足球、籃球、網球等。
一次蘇菲參加辯論會,對老師給她打的分數非常不滿,認為不公平。張亞勤告訴孩子說:“世界本來就是多元的。老師不認同你的觀點很正常啊。報怨沒有用,你要學會接受。或者,你去找老師真誠勾通,用你的觀點說服老師。”
二、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他們家裡到處散落著圖書,無論在哪兒,隨手就可以撿起一本書來讀。
蘇菲還花3年時間寫了一本小說。張亞勤就聯絡出版社幫她出版。並讓她去出版社工作了一個夏天。之後 出版社編輯看蘇菲英文不錯,就邀約她給《英語學習》雜誌寫專欄文章。
三、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張亞勤在家裡從不炫耀工作上的成績。兩個子女也從不炫耀自己,也不羨慕別人。
每次去餐廳吃飯,女兒都負責監督,不允許 點太多的菜,不允許用一次性用品。去超市會帶上環保袋。
2007年,蘇菲回北京上國際高中,每年都會抽一個朋時間去做義工。
一次,學校組織她們去雲南一個星期,她們幫助當地老鄉蓋房子。結果,一個星期後,灰頭土臉地回來,心情沮傷。對張亞勤 說當地老鄉不相信她們。張亞勤對女兒說:“你們本來就不會蓋房子,不相信你們很正常啊。幫助別人一定要選擇自己擅長的事情。”
-
6 # 當代師說
有一位超級大牛加盟清華,張亞勤可是跟姚期智、丘成桐一樣的大牛,他的加盟,清華大學實力倍增,走向世界的夢也就並不遙遠了。
張亞勤確實是少年天才,他12歲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中科大完成了本科學業後,又攻讀了碩士學位。18歲那年,張亞勤去了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他博士畢業那年,可以說全校都被震驚了,因為他創出了一個奇蹟,就是博士論文獲得滿分,這是喬治華盛頓大學歷史上的第一次。
以上是張亞勤讀書時代的牛,那麼進入職場後,這股牛勁還有嗎?可以這樣說,張亞勤在職場比學習階段還牛,牛到了天下皆知。
他的職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0版,是在微軟。他在博士畢業後,在美國幾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工作,在31歲時,被授予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IEEE Fellow)稱號,成為該協會100年曆史上獲得這一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
隨後,他回國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成為首席科學家。不到一年就擔任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後來,微軟中國研究院升格為微軟亞洲研究院,他出任第一任院長。再後來,他升任微軟全球資深副Quattroporte,進入決策層,成為比爾蓋茨核心智囊成員。
到2014年9月,張亞勤因個人原因離開微軟,這就是他職場1.0版。
離開微軟後,張亞勤在全世界人的關注下,進入百度,擔任百度Quattroporte,直接聽命於李彥宏。這是他職場的2.0版。2017年11月,當選澳洲國家工程院院士,也是該年度唯一授予的外籍院士。
時序轉到2019年10月,張亞勤再一次引人注目,因為他宣佈自己退休了,而實際上,他才53歲,像他這樣的世界級科學家,53歲哪有退休的啊。
果然不出所料,張亞勤並沒有真正的退休,原來他是準備開啟自己的3.0版,他來清華了。全球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退休,來到了清華大學當教授了,實在是可喜可賀!
細心的眼尖的人一定注意到了,張亞勤來清華,絕不僅僅是為了當教授,他同時負責牽頭籌建“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
看來清華又要搞大事了,還記得姚期智回來時的情景嗎?負責牽頭籌建交叉資訊科技研究院,然後搞出了世界聞名的“姚班”,2019年又弄出個智班。
現在,張亞勤負責籌建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是不是也會弄出個“張班”或者“勤班”來?反正不是當個教授那樣簡單。
想想都令人興奮,張亞勤這樣的大牛加盟清華,清華必將如虎添翼,將來衝擊世界名校前十,也未可知。當然,這需要時間!
-
7 # 以畫隨出
天才需得大平臺,
學得真經社會愛。
只有科學發展快,
社會進步幸福來!
-
8 # 勇敢應對
謝謝邀請 !關於“天才少年張亞勤加盟清華大學,這事你怎麼看?” 答:中國出少年張亞勤這樣的人才是大好事 !如果張亞勤像偉大科學家錢學森的信仰和政治立場,他將會把他的才能 為社會主義祖國的科學建設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為社會主義祖國的科學發展培養出很多人才 !特祝張亞勤將來為祖國做出輝煌的成功 !!!
-
9 # 丁明利998
五歲上學,11歲小學畢業,小學畢業後,他聽說有不少年“神童"越級考試的故事,就告訴給了爸爸。在張亞勤上高二的時候,年僅12歲的他,考上了中國少年科技班,榮獲電子工程系學士碩士學位。18歲赴美留學,21歲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論文獲得滿分,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科學家,23發獲博士學位。在美國的電子工程系科研機構院校及微軟公司任職。比爾蓋茨稱他是科技領域的寶貝。
人到中年,三十而立。34歲的時候張亞勤回國,出任中國微軟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48歲,加入百度任Quattroporte。
53歲,2019年的最後一天,令人振奮的訊息傳來:天才少年張亞勤加盟清華大學!
剛好,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仍然落後,科技領域存在短板,14億人的生活需要改善,世界上不安定的因素正在增多。
為國分憂,匹夫有責。世界科學領域的頂尖博士巨人,張亞勤毅然決定加盟清華大學,這是當今中國科學界的又一個特大喜訊,符合人民的願望與祖國的召喚!符合中國科學領域與清華學子的熱情期待!
回覆列表
他叫張亞勤,1978年,年僅12歲的張亞勤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榮獲電子工程系學士和碩士學位,1986年張亞勤遠赴美國深造,並在三年之後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1997年他被授予IEEE Fellow,成為了歷史上獲得這一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在2017年,張亞勤成為澳洲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
張亞勤曾在美國斯坦福研究院任實驗室主任,他還是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創始人之一。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併兼職首席科學家,微軟全球副Quattroporte,微軟中國董事長等多項職務。
之後,張亞勤回美國進入微軟決策層,成為比爾蓋茨智囊團的核心成員。
2014年,張亞勤離開微軟加盟百度,擔任百度Quattroporte,並直接向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負責。他在百度的最大貢獻就是推動百度雲的發展,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百度雲在使用者數,流量,收入等方面實現了三倍增長,成為中國增速第一雲廠商。
2019年3月,張亞勤宣佈退休後離開百度,並於十月正式公佈加入清華大學,將籌劃建立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
回顧張亞勤的過去和現在,我們似乎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個天生的人才,一切是那麼順風順水。這不禁會讓很多人感嘆: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才,更讓人感嘆的是,這樣的天才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之前北大清華也有很多天才,但最終都去給美國做了嫁衣,離開了自己的祖國,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清華才女顏寧等等無不如此。
身背如此之多的光環,在世界頂級的計算機領域龍頭微
軟任職,這本可以終老在美國,但是張亞勤毅然選擇離開,這是需要勇氣的。
人工智慧這個人類新興的行業,也是中國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正是由於國家的大力號召和支援,才能夠不斷吸引世界頂尖的人才回國。張亞勤也正是看到中國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巨大空間,才會選擇回國創業。
希望那些遠赴他國,甚至加入其他國家國籍的,曾經祖國辛辛苦苦培養的天才們能夠報效祖國,時代需要你們,中國需要你們。
任何一個人的發展離開了國家也許在國外生活得很好,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戰爭年代,乃至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看到了像錢學森這樣的不顧安危,想方設法,毅然回到祖國懷抱,為祖國建設事業貢獻自己力量的人。
如今是一個和平年代,但這個世界真的和平嗎?我們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今國際的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們需要高階人才,我們需要更多的華為這樣的科技企業。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中國的時代,祖國在呼喚,奮鬥的青春必將在這片大地上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