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怪羅科普

    海洋佔了地球70%的表面積,但是人類只探索了其中5%,而且大多都只是表面部分而已。

    超過200米的深度被稱作深海,Sunny無法穿透其中,一片黑暗,這意味著深海中的生物不能以太陽的能量輸入為基礎構建生態系統。

    對於那些深海生物而言,它們最重要的能量輸入之一被稱為“海洋雪”——包括掉落的動物屍體、糞便,以及其它有機物碎屑。

    深海的生態系統是非常獨特的,科學家一直對此充滿好奇心,比如那些深海底棲動物是否真的只能食用那些淺海廢棄的有機物呢,又是否有攻擊性呢?

    在2020年的時候,為了瞭解深海的生態系統,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海洋聯盟的研究科學家 Craig McClain 和 Clifton Nunnally做了個實驗,他們用重物綁住三條短吻鱷屍體,並將其沉入海中。

    之所以選擇短吻鱷,主要原因是短尾鱷是陸地動物,海洋底棲動物對它完全陌生,同時它們有著非常堅硬的外面板。兩位科學家想知道這樣一個“難啃”的海洋雪是否會被海洋底棲動物消耗掉

    鱷魚背部、尾部和頭部的骨結構被稱為鱗甲,它是由角蛋白組成,在脊椎動物中,角蛋白往往是作為攻擊和防禦的材料,它可以非常堅硬,我們的指甲、頭髮,動物的爪子、蹄子,都是這種材料做成的。

    短吻鱷的鱗甲異常堅固,據稱連普通的子彈都打不穿。那麼,海洋那些主要以食腐為主的底棲動物真的能把短尾鱷吃掉嗎?

    好吧!結果可能不是讓人恐懼吧,更多的是讓人驚訝,我們可以看下三條鱷魚的結局。

    三條鱷魚的結局

    兩位科學家選擇的地區是墨西哥灣一處2000米深的大陸坡,將短吻鱷下沉的,人類對這個深度物種知之甚少。

    不過,這次研究人員選擇的鱷魚都是不到2米的未成年短吻鱷,而成年短吻鱷可以長到4米,體重可以達到360公斤。

    第一個下沉的是一條 198.2 釐米長、29.7 公斤重的短吻鱷,這條鱷魚下沉後,在43小時內被吃掉。

    研究人員剛剛離開,鱷魚的屍體就吸引過來許多巨型等足類動物,這種動物在海洋中扮演的角色類似禿鷹,它們以能夠忍耐數年不進食而聞名。

    鱷魚的角蛋白沒有想象中那樣起作用,巨型等足類動物沒花多少時間就撕開了鱷魚鱗甲,由內而外開始吃掉鱷魚。

    除了巨型等足類動物之外,還有其它食腐動物也參加了這場盛宴,包括片腳類動物、長尾鱈類和一些神秘的、無法辨認的魚,有趣的是這些黑暗中的底棲動物竟然可以和平享受美食。

    第二條鱷魚的體長是175.3 釐米,體重則是19.5 公斤,這條鱷魚在第51天研究人員再次考察時,它的骨骼還存在。

    不過在骨骼上長出了一些棕色絨毛,透過DNA分析,這些絨毛還是一個新物種,它們屬於海底的食骨蠕蟲屬,這個屬的生物主要就是以動物骨頭為食的。

    第三條是長 172.7 釐米和 18.5 公斤的鱷魚,題主說得令人恐懼估計就是指這條吧,這條鱷魚在下沉後的第8天就消失不見。

    研究人員尋找了周圍所有的地區都沒有找到,不過在距離最初下沉點10米的地方發現了鱷魚被拖動的痕跡,以及被咬斷繩子並丟棄的重物。

    第三條鱷魚經歷了什麼?

    這個事情公佈之後,第三條鱷魚到底遭遇了什麼,眾說紛紜,很多人聯想到了海怪,畢竟這種動物直接拖走了整條鱷魚,以及鱷魚身上綁著的重物,而且後面還咬斷了綁住重物的繩子。

    其實,這個專案的兩個研究人員是有給出解釋的,他們透過對比咬斷繩子的咬合力,以及拖動鱷魚加重物的力量,最終給出的“兇手”是格陵蘭鯊或六鰓鯊

    在深海有很多兇猛的巨型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好幾種巨型鯊魚,以及一些巨型章魚都是生活在深海中。

    由於深海的壓強更大,所以深海中的海水含氧量更高,同時由於Sunny無法達到,所以深海有著更低的溫度。

    在低溫下生活的生物體的細胞尺寸會增加,同時它們的新陳代謝會降低,從而延長壽命。

    更長的壽命和更大的細胞尺寸讓生物體變得更大,而更高的氧氣含量讓動物變得更大成為可能,所以同一種動物在深海中發現的個體往往體型更大,這個被稱作“深海巨人症”。

    總得來說,深海出現一種能夠拖動掛著重物、18公斤的鱷魚,沒有太多讓人意外的,深海中光巨大的鯊魚就好幾種呢。

    最後

    其實,這個專案最讓人驚訝的地方並不是有動物拖走了鱷魚,也不是發現了新物種,而是深海生態系統比想象得要複雜許多。

    三條下沉的鱷魚竟然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一條在短時間內被許多種深海食腐動物分食,一條保留了很長時間,連骨骼都有動物分解,而一條被一隻動物獨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畢業後檔案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