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澤平
-
2 # 書法與圍棋愛好者
乒乓球是一項可以玩到老的運動,只不過入門難,需要室內場地。在大學生中不易普及,一旦入門便可終生受益。
籃球,足球只能年輕時候玩,太容易受傷了。
-
3 # 一隻快樂的籃精靈
本人是大學乒乓球院隊的,這裡說兩句。
我認為有兩個方面原因。一:乒乓球上手慢。新手往往打兩球就沒了,而且是滴答波(廣東話)。一個動作要學挺久的,而且學了往往還用不上,因為新手反應速度慢,總是站不到合適的擊球位置。正確的擊球動作是要整個身體協調運作的,缺了一個環節都不行。而且是用腰帶動身體擊球,對於不瞭解乒乓球的人來說,簡直無法理解,用腰打球?很多人打了兩天就不打了,堅持下去的愛好者比較少。
二:乒乓球好玩不好看。如果你自己去打乒乓球的話,其實你會發現其實蠻好玩的,很多同學都這麼認為。可是,看乒乓球比賽就感覺很無聊,沒有那麼激情。絕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透過觀看一種運動專案,從而開始學習這種運動的,尤其是球類運動,比如NBA吸引了無數人開始打籃球。乒乓球比賽其實講真的,不是很好看,所以大家對這項運動也不感興趣。我們每年招的人很少,隔壁籃球羽毛球卻是門庭若市。
-
4 # 乒乓時刻
提問者的問題還是很敏感的,乒乓球雖然被稱之為“國球”,但是沒有被國家大力推廣過。個人觀點:之所以能被稱之為“國球”,是因為這項運動在世界上無人能敵。如果乒乓球和足球一樣成績,還能不能被稱之為“國球”。
乒乓球影響力小的原因:1、沒有成熟的商業化運作和國家的大力推廣。2、沒有激烈的對抗和震撼的視覺效果。3、乒乓球是一個參與度和配合度很低的運動。
大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原因:1、乒乓球運動不能直觀展示男性陽剛的一面,也不能展示女性柔美的一面。2、免費開放的場地太少。3、乒乓球是注重技術多於力量的運動,入門的門檻偏高。
乒乓球運動在中國的普及率還是很高的,但是兩極分化嚴重,主力軍是4-10歲的兒童和中老年人。家長讓孩子學乒乓球的目的,多數都是為了孩子不近視,中老年人打乒乓球的原因,是因為其他運動強度太大容易受傷,乒乓球才成了他們的首選。哎!可憐又可悲的“國球”
-
5 # 乒乓社交開球網
所謂的“影響力小”、“參與度不高”只是一個相對評價,小、高要看和誰比了。 我認為題主的意思是,乒乓球影響力沒有以前大,大學生的參與度沒有足球、籃球高。 這個我是同意的。
原因無非兩點:
1)社會進步了,大家的體育愛好、消費有了進步,不再滿足於乒乓球這種投入花費比較少的運動。
2)中國乒乓球實力太強,國際化不夠,影響了它的發展。
至於大學生,其實還是不錯的,基本上每個211/985大學都有自己的乒乓球協會,乒乓球是一個參與型專案,並且上手比較難(相對於羽毛球),但一旦上手就欲罷不能,可以打到80歲,也是一個很好的社交工具。
-
6 # 微乒乓
要說影響力,乒乓球在中國真不小,絕非題主所言。但要說大學生參與度不高,這倒可能是比較客觀的事情。但這兩點,並不矛盾。
若放眼全球,乒乓球自然比不了足球,也比不了籃球。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足球世界盃影響力甚至超過奧運會,NBA籃球全球影響力也是巨大的。中國乒乓世界無敵,但乒乓球職業運動員和和足球職業運動員平均收入相差甚遠。其中的原因就是足球專案的影響力遠超其他專案。你看就國足這水平了,即使限薪也是千萬級,而乒乓球運動員呢?即便是乒超頂級聯賽中的球員,有的一年也就個幾十萬而已。
但要說乒乓球,在中國影響力還是挺大的。這其中有歷史淵源,也有乒乓球這項運動的確是適合亞洲人,且最適合華人。幾十年乒乓文化薰染,我們的乒乓底蘊極其豐厚,也因為人口基數很大,參與乒乓球的人數也極其龐大。這其中有相當數量級球迷,不像足球迷籃球迷那樣只看不打、不踢,而是常年打球並參加比賽。這些人對乒乓球是極其關注的,國際賽事我們隊員的勝與負,尤其是重要比賽,如世乒賽和奧運會的成與敗,影響還是很大的,這也才會有當年劉國正力挽狂瀾、挽救七個賽點選敗金澤洙之經典名局被久久傳誦,會有王皓2004年奧運會輸給南韓人柳承敏而至今被華人耿耿於懷,也才會有2010年女乒團體兵敗莫斯科劉詩雯丟兩分而成為永遠的“痛和殤”。
客觀說,大學生體育中參與度最高的,應該當屬籃球。包括筆者早年參加工作,在22-30歲這段最黃金歲月裡,參與最多的也的確是籃球,中間有一度時間狂戀足球。因為工作性質原因,有時間、有場地、有球伴,乒乓球的確是放在第三位的補充運動。
現在也偶爾會去大學校園裡溜上一趟。有意思的是我們本是衝著乒乓球去的,路過籃球場時,也會被熱鬧的場面吸引,忍不住駐足觀望一會兒。回想一下過去的籃球時光,不僅手癢難禁,並且最還是跑進了場地,卡卡地打上一會兒,確實很爽。
大學校園裡也會有乒乓球場地,但相對來說,普遍水平“慘不忍睹”。露天場地球檯也是那種簡易鐵皮替代品,不可能是標準木制。彈力很差導致球感、節奏和手感都會大變,打習慣了室內標準球檯,猛一下根本就沒法打。最關鍵的是,放眼望去,沒有多少人打,即便有人打,水平也是極菜,動作扭七裂八,許多連初級都算不上。剛剛看到的在籃球場上動作相當漂亮、投籃相當準的一個大學生被同學叫過來打乒乓,立馬感覺就成了一個根本不懂體育的人了。
當然,這也並不能否定大學生的乒乓球水平。高手是有的,但高手通常不會在這樣的露天場地打球的。其實要說現在人們早期啟蒙以及練球的條件,比及上個世紀的六、七、八十年代來說,都要好得多。過去除了走專業路線的,哪有什麼教練?純粹就是露天球檯打野球出來的,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孩子,從小就接受過比較專業的系統訓練,在小學、在初中,這樣的孩子很多最後並不會走專業,而是選擇讀高中與上大學,當他們進入大學以後,實際上是提高了大學乒乓的整體水平。只不過,這些人一般不會來這種簡易球檯打球,但如果學校組織乒乓球比賽,你看吧,很多水平相當不錯的就會露出來了。
有人說過,乒乓球實際上是球類運動裡,最難的一種,極難上手。平素裡你覺得某人體育運動挺有天賦的,但如果不經過較系統練習,你讓他打乒乓,會覺得這人與運動天賦似乎無關了。乒乓球就是太難學,極吃功夫。如果不是走專業,若不是酷愛,很難有人把它打得像模像樣。而大學體育裡,籃球和足球又因為大場面、運動體驗不同而自然吸引了更多的自然參與人群。
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大時代,人們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自由選擇。每項運動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乒乓球也會憑藉其迷人之處繼續吸引很多人來參與,並不會因為當下大學生參與度相對不高而墜落。
因為美妙,所以吸引,誰玩兒誰知道。
-
7 # 502192
孩子們都學習了,哪有時間玩乒乓球?再說,場地在哪?其實,排球、籃球、足球玩的人更少,因為是多人專案,一時半回湊不起那麼多人,誰和你玩?誰有時間陪你玩?場地在哪?從早上7:00至晚上11:00,學在都在學校,中間只有午休2小時,吃午飯的1小時,哪有時間?再看看,現在的中學,有乒乓球檯子嗎?有幾個排球場、籃球場(都是上體育課用的)。
回覆列表
2、參與人數少。乒乓球專案的參與人數最多隻能有4人,相對於籃球和足球的多人組隊的比賽形勢,乒乓球的群體娛樂性也不佔優勢。
3、入門較難。乒乓球專案的技術性較強,入門也相對困難,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想體會到乒乓球的運動樂趣是比較困難的,不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很難體會到乒乓球的魅力所在,這也是乒乓球在年輕人群體中難以普及的一個問題。
4、競技和刺激性不夠直接。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在內心意識中會把乒乓球當作一種“健身專案“而不是“競技體育“。總感覺乒乓球的運動量並不大、沒有足球,籃球運動的“刺激性“強。事實上乒乓球的運動量並不算小,只是沒有直接的肢體接觸,相對來說對人的刺激和感覺不夠強烈。
另外,由於受天氣和場地因素所限,乒乓球往往被視為典型的“補充性“的“室內運動“專案。所以乒乓球在許多年青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遠沒有足球,籃球等大球專案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