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71096241685719

    隨著社會資訊程序的日益加快,人類面臨一個新的教育命題:掌握和運用資訊科技。《數學課程標準》前瞻性地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把現代資訊科技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從數學教學的需要出發,確定哪些環節,哪些教學內容適合使用現代資訊科技,並選用合適的軟體,創造相應的學習環境,推進現代資訊科技在數學中的輔助教學,達到最佳化數學教學的作用。下面根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經驗,談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資訊科技的幾點嘗試作法。

    一、巧借資訊科技的互動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題組訓練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傳統的方法是點幾位學生(或自願)到黑板上演板,完畢後教師再講評強調。人機互動則會出現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製成題組訓練課件,學生筆算後,選擇正確答案。若答對了,視窗立即彈出激勵性文字:“你答對了,真了不起!”若答錯了,視窗馬上顯示“你答錯了,請再試一次!”只至出現正確結果,萬一三次嘗試失敗,則顯示解題步驟。這樣處理,學生學習興趣濃,效率高。若在網路教室上課,每個學生都有參入機會,老師也能從伺服器上迅速查出答題的正誤率,藉此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二、巧借資訊科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資訊科技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見(視覺),聽得著(聽覺),還能用手操作(觸覺),這種多樣性的刺激,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解強得多。同時資訊科技的豐富性、互動性、形象性、生動性、可控性、參入性大大強化這種感官刺激,非常有利於知識的獲取和保持。

    1.化無形為有形。

    初中數學理性知識成分太重,傳統的教學只片面強調邏輯思維訓練,缺乏充分的圖形支援,缺乏供學生探索的環境,於是只能靠學生的死記和教師的說教了。比如,初三幾何“點的軌跡”,學生最終會知識“軌跡”是一些直線或射線,但學生對“軌跡”是毫無想象力的。《幾何畫板》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它顯示的點一步步地動態有形地組成直線或射線,旁邊還能顯示軌跡中“點”的條件,這種動態的有形的圖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遠遠超出老師“把軌跡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為直觀。

    初中數學的概念教學是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幾乎被動地從教師那裡接受數學概念,只有靠強化記憶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質特徵。初三代數“函式”,就是一個典型的概念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對“對於x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值與它對應”,有一個明晰直觀的印象。運用多媒體的直觀特性,分別顯示解析式y=x+1,<<數學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氣晝夜變化圖象,用聲音、動畫等形式直觀地顯示“對於x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值與它對應”,最後播放三峽大壩一期蓄水時的錄相,引導學生把水位設為y,時間設為x,就形成了y與x的函式關係。不僅引起學生的自豪感,而且對函式概念理解非常透徹。

    3.化靜止為運動。

    運動的幾何圖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腦視覺神經元,產生強烈的印象。初中幾何《圓》這一章,各知識點都是動態連結的,許多圖形的位置發生變化,圖形間蘊藏的規律和結論是不變的。熟悉《幾何畫板》的教師,無一例外會用《幾何畫板》來演示“圓冪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線定理→切割線定理→切線長定理,滑鼠一動,結論立現,效果相當好。其實象“垂經定理”、“圓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關係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轉”“平移”等知識證明的定理,都可用《幾何畫板》動態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有些題目,不經意用滑鼠移動一個點,圖形變化了,結論仍然成立,比如:圖形中移動C點或E點始終有CE∥DF。

    4.化繁瑣為簡明。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一個重要出發點是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三代數“頻率分佈”,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引著學生在“60名女學生身高”資料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組;一個一個地數出每組中資料的個數;計算頻率;繪頻率分佈表,畫頻率分佈直方圖,既繁瑣又費時。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簡潔明瞭,把60個數據輸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組中的頻數,一目瞭然,用Excel還能方便地繪出柱狀圖,類似頻率分佈直方圖。若教師重點講透步驟、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過程交給計算機處理,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是資訊社會對基礎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現代化的需要。

    初中數學與資訊科技的整合,並非強調所有的數學內容都適合計算機輔助教學,它只可巧用,不能濫用。就如《數學課程標準》所指出的,我們不提倡用計算機上的模擬實驗來代替學生能夠從事的實踐活動;我們不提倡利用計算機演示來代替學生的直觀想象,來代替學生對數學規律的探索。憑風巧借力,送我上青雲,初中數學的課程改革只有巧借現代資訊科技的優異效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機整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達到最佳化數學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人合夥公司制企業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