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清雜七雜八

    我覺得不會?司馬懿要是在蜀國,他最多還是做到諸葛亮那樣,當時歷史只能是三國鼎立。回看歷史,三國就是一部看誰先死的歷史過程。熬死對手,自己活下來,才是贏家

  • 2 # 先啟歷史

    試想,二者角色互換後,如果均用其長處的話,司馬懿在蜀漢推行九品中正,提拔士人,自古巴蜀多才俊,或許蜀漢的青年有更多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或許避免了蜀漢人才凋零的情況。

    諸葛亮能審時度勢,和司馬懿一樣有士人精神,且瞭解百姓疾苦,具有崇高品德,諸葛亮可能在中原實行清正廉明的政治氣氛。

    至於本題中攻伐之事。司馬懿善守,諸葛亮主攻。或許曹魏和蜀漢攻守易位,個人覺得曹魏主攻,蜀漢主守。對峙情況或許持續相當長時間。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

  • 3 # 江左

    第二,以問題君改寫的歷史為前提,司馬懿入蜀,諸葛亮仕魏會是怎樣呢?這個問題作者君需要慢慢分析。

    首先說諸葛亮,其實相對於代表世家門閥的司馬懿,崇尚法家的諸葛亮更為適合輔佐喜歡以法術御人的曹魏,如果他能幫助曹魏徹底打破儒家門閥對政治的壟斷地位,大量啟用出身寒門的優秀人才,把一大堆尸位素餐的紈絝子弟趕出朝堂,無疑會更快的拉開曹魏與蜀吳兩國的國力差距,使得中國統一的步伐提前。

    其次再說司馬懿,以劉備的雄才是絕對不會託孤給鷹視狼顧的司馬懿的,那麼他在蜀國的待遇極有可能與他在魏國相差無幾,即便是他透過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上位,也會受到蜀國內部各個派別勢力的掣肘,沒有世家門閥在他後面進行支撐,又活不過蜀後主劉禪,司馬懿註定碌碌無為。就算他設計毒死劉禪,藉助兵權剷除異己,將蜀國改成晉國,也不過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過上一把皇帝癮,難逃身死國滅的下場。

    最後,歷史上根基在四川的政權無論如何都無法戰勝統一的中原政權,這一點得到了歷史充分的證明。

  • 4 # 兔吐2

    如果司馬懿在蜀,諸葛亮在魏,都是統帥,就魏蜀對抗我們設想一下,司馬保守,諸葛急進,那末蜀漢就能得到休養生息,和本土的豪強士人相處就和諧,當地將軍和文人就會被重用,這樣一來蜀漢國力就會增強,就形成蜀人治蜀,諸葛亮來攻,蜀漢國強民富,有蜀道難,一人把關,萬人莫進,諸葛有一身本領,也望莫能助。待局勢有變,司馬大軍出川戰領關中,可能一統天下。

  • 5 # 昱誠天闌

    首先,以劉備之識人善任,恐怕他的選擇會和曹操一樣,不會把國家軍政大權交給司馬懿這種只注重自己家族的個人主義者,即便能在蜀漢劉備手下幹活領俸祿,司馬懿也只能作為老劉家搞政治平衡的工具,估計很難做到諸葛亮的高度;

    其次,以司馬懿之“明智”、煉達,恐怕不會選擇去投資行將沒落劉漢王朝,歷史上他司馬家也是這麼做的。司馬懿不同於諸葛亮,他是精緻的現實主義者。諸葛亮之所以能夠流芳百世,是因為其脫胎於漢儒文化,從其名門世家出發,將中華民族的理想主義和傳統道德做到了個人的極致。華夏文化能夠源遠流長的終極原因即在於此。正是緣於這些偉大的理想主義佈道者,孔夫子、荀子、管仲、王安石、張居正,皆屬此列。但,他司馬懿不是。

    司馬懿與諸葛亮對換,不存在的。

  • 6 # 成長型不良資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回答這個要細分一下,兩者互換是在什麼階段!

    赤壁之戰之前的話,諸葛能夠補掉郭嘉死後的空白,估計都沒後面的事了,咱們直接多了個魏朝!

    如果是赤壁之後,魏國元氣大傷,能做的也就是休養生息,等下一波,也就是曹丕階段,這時間完成糧草積累和落實北方一統,和原本歷史上變化不太大,估計諸葛處境會比司馬好太多,口碑擺在那裡,曹操曹丕也放心,不服就看看郭嘉那待遇!

    如果是曹睿時期,估計題主問的就是這部分吧!這時期諸葛必須承接上一階段,也就是赤壁之後被曹操招募,然後幫曹丕上位,然後輔助曹丕休養生息!因為如果這時候才被招募,什麼都涼了!

    這樣設定後,諸葛混的絕對比司馬舒坦,曹氏宗親也會被壓的服服帖帖,這時候兵強馬壯,不用等對面蜀國的司馬懿來攻,諸葛肯定先攻蜀國,司馬懿來守(假設司馬混到了蜀國丞相)!

    這樣就可以攤開來對比了,首先,諸葛當初最大的短板糧草+糧道問題,壓根不存在了,也就是說,諸葛可以慢慢的一路平推過去,這一時間,能和諸葛剛正面,還不會被玩死的人滿世界都沒有!比兵力,毫無懸念!比操作,諸葛能秀到司馬懷疑人生!比時間,諸葛又不急,慢慢推死你!

    再次,諸葛不存在養蜀自重的問題,能一波帶走絕不和你玩二波!首先曹睿對諸葛不說絕對信任,但至少還過得去!同時以諸葛的尿性,統一之後就回南陽種田了!退一萬步說,諸葛為了統一,哪怕回去就被死亡,他也是絕對願意的!

    其實單從原先的歷史就能看出,司馬在什麼都佔優的情況下,都不敢輕易和諸葛剛正面,就說明諸葛打司馬基本是沒問題的!最為關鍵的就是諸葛能不能在曹魏混到司馬懿那個位置,畢竟在蜀國是加了劉禪這個buff+劉備走的太急!但我感覺問題應該不大,主要類比一下郭嘉對於曹操!最大的可能就是宗親問題,畢竟原來的蜀國劉備沒啥親戚,關張都掛了,這邊曹魏就不一樣,一堆夏侯+曹氏將軍,但看諸葛能擼掉李嚴,估計問題也不大!

  • 7 # 曳杖鏘然

    不會

    民力差太多

    軍力差太多

    資源差太多

    絕對優勢下

    只要不是出什麼妖孽作祟(鍾會就差點作妖成功) 基本沒啥事

    也就是誰掌權的問題

    按曹家平均壽命

    難免會有一段時間 大權旁落

    要麼自己家人掌權篡位

    要麼氏族篡位

    再要麼一個老實人好好幹幾年 被長大的皇帝弄死或者自己告老還鄉被同僚欺負一下

    自古如此

  • 8 # 風暴維特

    你要看從什麼時候換了,是從隆中對還是敗走麥城。是隻是性格交換還是整個身份背景都交換,因為司馬身後是整個門閥士族支撐,這也是他代魏的政治資本。如果只是性格交換的話,我覺得司馬可能會成為蜀國的賈詡,而諸葛亮在魏國可能會成為第二個荀彧。

  • 9 # 沉睡中的夢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假如對調的話,司馬懿撐不了多久,第一,曹操赤壁不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假如曹操赤壁失敗了,有諸葛亮,也壞不到哪裡去。其次,蜀國採取守勢的話最後肯定被滅,好比大陸和臺灣,彎彎剛開始很強,現在呢被大陸反超。其實歷史不容假設,如果真要假設。結果就這樣。

  • 10 # 姚小貳

    如果二人調換,那麼以兩人卓越的政治眼光,也完全明白蜀魏兩國的各自優勢,時間依舊站在魏國這邊!

    以諸葛亮謹慎性格,他絕不會貿然伐蜀,而是同樣會做好防禦工作,但諸葛仍然會面對與司馬懿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與魏國曹氏親族的矛盾問題,而且諸葛亮沒有司馬懿那樣背後計程車族支援,諸葛亮如何能掌握大權,也完全要看前期在曹操和曹丕手底下時,他能爬到什麼程度!這些對諸葛來說是大問題,如果解決了這些,那麼諸葛很有希望在有生之年滅掉蜀國!

    司馬懿也同樣明白時間不在蜀國這邊的道理,他八成也會跟諸葛一樣伐魏,可惜他沒有諸葛那樣強悍的軍團野戰能力以及政治才能,首先如何解決糧草對他來說就是個大問題,即使解決了,他在與諸葛的正面戰場上也會處於下風,說白了諸葛在蜀國雖然連年北伐,但並沒有耗費太多蜀國國力,日用兵,而民不知兵,日調賦,而民不知賦,說的就是諸葛時期蜀國的狀況,如果是司馬懿,說真的司馬懿的政治才能也是卓越的,但跟諸葛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他能否像諸葛那樣一邊用兵一邊國力仍然富足?恐怕很難,而且諸葛雖然每次北伐都失敗了,但幾乎沒受什麼大損失,除了馬謖那一次,司馬懿正面戰場贏不了諸葛,撤退時又是否能像諸葛那樣迅速秩序井然,還經常能反咬一口?恐怕也很難,說不定會被諸葛抓住機會一戰而定!這些對司馬懿來說是最大問題!

    簡而言之,司馬懿和諸葛對換,最好的結果還是維持現狀,而蜀國提前被滅的可能才是最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動會編排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