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精炁神合嵇山行

    就是在於“善於放羊者,看見落後的羊就會用鞭子抽打”,這就是莊子之中“鞭其後”的智慧,也是對於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鞭其後”就是時刻兼顧形體和心神的保全與修養,促使二者並行,有了落後的就要鞭策,不管是對於外在身體的追求,還是對於靈魂的餵養,兩者同時並行。


    修身修性都要兩者兼顧,如果將追求名利,歸類於對於身體的享受上面,那麼以淳樸之心對待萬物,則是對於靈魂的餵養,而一個人的智慧就是將兩者權衡,找到一個平衡點,給自己一個更舒適的狀態。

  • 2 # 清新花貓rB

    一、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

    二、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精神上的麻木與愚鈍,而人形體的死亡還是其次的。

    三、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莊子.刻意》

    普通人最看重的是私利,廉潔之人看重的是名聲,賢人君子崇尚的人生志向,聖人則最重視自然樸素的精神。

    四、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秋水》

    對著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著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它是永遠也理解不了的。人和人的境界與覺悟也不相同,所以對覺悟比較低的人,不能講太深奧的道理,否則就如對牛彈琴一般。

    五、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我們凡夫執著自我,執著名聞利養,充滿了煩惱與痛苦。所以才需要透過修行恢復自性,當修行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後,自然會視萬物為一體,不會再執著於自我,不會再執著於功名利祿,不再有煩惱。

    六、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有大智慧的人豁達大度,小聰明的人才斤斤計較。與道相應的言論如醍醐灌頂,讓人心悅誠服,耍小聰明的言論,廢話連篇,根本說不到點子上。

    七、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能達到這個境界,認識到萬物與我本是一體,就已經是開悟的人了。佛教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因為我們與天地萬物都是一個自性,都是一個本體。

    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莊子.養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就會使自己陷入無量的煩惱之中。所以古人重智慧,重悟性,而不重記問之學。

    九、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莊子.養生主》

    做了善事,未必就能獲得好的名聲,甚至還可能被人懷疑、毀謗,但最終一定會受到人們的讚歎;做了惡事,也未必馬上就會遭到懲罰,但最終還是逃不過懲罰的。

    十、其嗜慾深者,其天機淺。——《莊子.大宗師》

    一個人若是貪婪無度,沉溺於慾海之中,就會失去自性本具的靈性和智慧,變得愚痴矇昧,迷惑顛倒。

  • 3 # 羅志樣

    男人的性慾更多的屬於土地,女人的性慾更多的屬於精神。

    男人的靈性更多的屬於天空,它朝向更偉大之處。女人的靈性更多的屬於土地,它朝向更微小之處。

    每個人都必須去自己應去的地方。

    男人要懂得更微小的,女人要懂得更偉大的。

    靈性和性慾不是你的特質,不是你擁有或包含的東西。但它們擁有幷包含了你;因為它們是強大的魔鬼,是神的顯現,所以,這些能比你抵達更遠處的事物,它們存在於它們自身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短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