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AI

    可以先大陸游,我就是剛自駕游回來,2000公里,漢中,成都,重慶,安康,總計下來也就幾千塊錢,玩的也挺舒服,在當地美團報團,價格很便宜,玩的也很有深度。

  • 2 # 洛水鄉音

    其實,不管是大陸還是國外,旅遊費用的高低都是由成本決定的

    有些大陸的旅遊成本的確高,餐飲佔比重不是太高,最主要的支出就是在交通和門票上。大陸的機票淡旺季非常明顯,淡季再便宜也沒人坐啊!等到需要坐的時候卻漲價了,不過航空公司也得有運營成本的,總要淡旺季平均一下。

    東南亞國家的航班大都是旅遊包機,都賣給出國旅遊的客人了。因為這些國家旅遊淡旺季不是太明顯,基本都能達到上座率。而且為了加速了旅遊的發展,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到當地帶動他們的經濟發展,政府大力支援旅遊包機,會給予包機更多支援和補貼。國外的景點門票的確很便宜,很多都是免費的,所以除了交通就是餐飲了,成本相對低,當然了,到當地肯定會二次消費,為國外的經濟發展做貢獻。

  • 3 # 一路向南vlog

    其實大陸游。有的便宜有的貴。像你要去海南肯定比泰國消費高。你要去哈爾濱滑雪肯定比去北海道消費低。國外消費也是不一般。看去哪個地方了

  • 4 # 安忍成金

    對的,記得有一年國慶節雲南西雙版納普通酒店的價格1000以上都訂不到,只好轉道泰國,去了普吉島和綠貝島。就是綠貝島這種一年只開放幾個月的稀缺美麗海島,一天的房價也就400多。普吉島就更便宜了,幾大海灘都不用任何門票,吃的住的都很便宜。我們自駕遊了10天,從泰國曼谷開車到普吉島,加上來回機票吃住玩所有費用,平均每人花了6000多。這個價格在國內是做不到的。

  • 5 # 你們說了算9527

    旅遊看怎麼遊:自駕遊,跟團遊,結伴出遊。每個出行方案都會直接影響到費用的多少。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吧,掙多少那是能力決定、花多少怎麼花總是自己能決定的事吧你說呢?

  • 6 # 旅遊大咖雲吞媽媽

    從專業角度出發,這是有失偏頗的說法;但從旅遊者感受來說,它有時候又是事實。不過這種說法,更多地是折射出遊客對大陸游不滿的感受。

    “沒錢出國遊、有錢國內走”這個說法一直是旅遊業界內說笑的戲言,後面還有一句“富翁留在粵港澳”。有這些說法,是因為在泰國賣著3千元起步的6天遊時,國內的草原遊基本都要6千元起步,而黃金週期間的部分港澳酒店的房價,更是飆升到6千元一晚,也是一房難求。

    這些顛覆我們出境遊比大陸游貴的普遍認識現象的,才引出了這些說法。但其實我們心裡清楚,比較旅行產品不能只看表面價。

    專業比價:拼的應該是價效比,而非表面價!

    旅遊,本身就是涵蓋吃、住、行、遊、購、娛等6個元素的過程,如果你在旅行社消費跟團遊,那可能這個旅遊產品上還含括了行前諮詢、行中服務、行後追蹤等一系列的服務費用。既然一次旅程的內涵那麼複雜,所以價格的構成也就變得非常複雜了,以致最後出來的價格也是一個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疊加。由此可見,單單拿“越南玩6天3000元”和“廣州玩6天5000元”這樣比較,得出越南比廣州便宜的結論,那肯定是偏頗的。

    3000元的越南遊和5000元的廣州遊,也許你吃、住、行、遊都不在一個檔次上,那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再者,這是2個完全不同型別的目的地,相比的意義確實也不大。

    就拿吃這個元素來舉例,都說越南用餐便宜,但是你必須拿相同標準的東西去比較才行。在越南,最便宜地在市場、小吃店吃個河粉,最便宜的我吃過是25K越南盾-30K越南盾之間,店大一點的是45K-65K越南盾左右。但是,越南的河粉相對中國來說,都是非常精緻的一份,像我一個女的,通常25K-30K的我都吃不飽。而在廣州,老城區路邊的一碗雲吞麵,從8元-15元不等,通常大份的會比小份的貴2元,按照我的食量,大份的一碗能飽腹。要真的去比較旅遊產品的價格,就要像這樣同標準的比較,在越南吃的路邊河粉、在廣州吃的路邊雲吞麵,同等份量和環境的,哪個便宜?其實像這個比較裡,我覺得越南的河粉賣價相對便宜廣州的雲吞麵2元左右,但是通常環境就會差很多,沒有空調、或者就直接在菜市場裡的熟食攤用餐;廣州的雲吞麵店,即使再不濟的,都有個像樣的店鋪用餐環境。

    從具體物價裡比較完後,就要縱觀這個行程裡,你是怎樣吃的?如果在越南,你是為了感受異國風情,每一餐吃路邊攤;但在廣州,是為了吃遍粵菜而每一頓下館子,那行程下來的花費,也是沒有可比性的。

    這個道理,其實可以倒推到怎樣精明地選擇旅遊產品上。很多朋友都會拿著幾家旅行線路去對比,猶豫選哪一家報名好。選擇原則是一樣的,看行程內容包含什麼,看吃住等接待標準,看這個旅行社是否正規、具有資質,在文化和旅遊局有備案資金……尤其是對比一個地方,是不是該去的景區都能去到了、是不是包含了景區費用、景區裡的纜車等交通費用是不是包含等等,同樣的才能對比。

    遊客觀感:其實吐槽的是花錢買來不同感受

    我感覺“沒錢出國遊、有錢大陸走”這個說法,更多時候是遊客對於花錢買來的感受不同的一種純吐槽。

    其實出境遊有那麼多目的地,東南亞來說,由於當地物價便宜、距離不遠、簽證容易,當然是經濟實惠的好去處,而且這些以旅遊作為支柱產業的國家,服務肯定都是一級棒。但是,出境遊也有很多貴的目的地,近的如日本,一般去一次6天遊起碼人均花費8000元或以上,遠的如英國,人均花費更是接近2萬。難道去這些目的地國家就不貴?當然不是,但花錢能買到想要的體驗,那就是值了。像英國,雖然花費老多、旅途勞累、還要睡著酒店那90公分寬的床,但是去的初衷是體驗異國風情、看看西方文化或血拼購物,這些目的都達到了,那感覺旅程還是很好的。

    國內遊現在有一個特點,就是分佈極其不平均,休假制度擺在那裡,很多人都只能湊在黃金週或者孩子的寒暑假出行,人多自然就影響體驗度。加上國內的確有些人做生意的原則不那麼待見,給遊客感受就不好。也有景區門票花費偏高的情況,一般只要評上了5A景區的,門票價格都高於百元了,花錢進去還得人擠人、欣賞不到宣傳片上的大美風景,那個感受落差何其明顯!

    2018年,中國才有大概5%的公民持有護照,出境遊的僅僅是這一群人;但更多的群體是留在國內遊的,即使僅有1成公民國內遊,那也差不多是出境遊流量的1倍了。所以,國內遊要改變感受不如出境遊值的現實,的確不是一時半刻可以辦到的事情,從落實帶薪休假、調整黃金週佈局,到景區門票把控、服務和內容提升,還有航空、交通資源增加……這真是一場多方參與的持久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CBA的場均得分排行榜中,國內球員屬於什麼水平?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