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雞史

    美國結束越南戰爭的原因分析

    越戰概況

    越南戰爭是冷戰格局下美國推行遏制共產主義政策的產物,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越南被看作遏制共產主義擴張、顯示美國力量的一個試驗場。在多米諾骨牌理論的指導下,從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到約翰遜等歷屆美國政府都奉行阻擾越南統一的政策。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宣告成立,隨後美國於1961年5月在南越發動了“特種戰爭”,從而將美國在越南的干涉大幅度升級,開始了直接軍事捲入的過程。之後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約翰遜政府又不得不持續向越南增兵,美國在越戰泥潭裡也越陷越深,最高峰時期駐越美軍數量達到了542400人。但是,隨著戰爭的逐步升級,傷亡人數不斷增加,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也在日益高漲。1967年3月31日,迫於各方壓力,約翰遜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宣佈美國部分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並謀求進行和談。同時宣告他本人不再參加1968年的總統大選。向選民許諾要結束越南戰爭的尼克松成功上臺,並保證制定一項迅速實現停戰的“秘密計劃”。但如同前幾屆總統一樣,尼克松不希望自己成為“輸掉戰爭”的總統。他要謀求“體面的和平”,爭取實現“光榮停戰”。

    為此,尼克松政府決定採取“打擊”與“談判”相結合的政策, 一方面推行戰爭“越南化”,企圖建立一支能夠逐漸替代美軍作戰的南越部隊,以便使美軍儘早撤離越南;另一方面則是尋求透過談判實現和平解決。但是,由於南越軍事形勢的惡化,尼克松又採取了一些大膽嚴重的戰爭升級行動,甚至把戰爭擴大到了越南北方和整個印度支那。及至1973年初,美國與北越的談判終於取得重大突破。1973年1月27日,美國、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和西貢政權四方在巴黎正式簽訂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 在隨後的兩個月內,美軍剩餘部隊陸續撤出越南。美國曆史上最長的歷時12年零26天的戰爭告終。

    層次分析

    國際關係---國際關係的演變引起美國的戰略收縮

    60年代末70年代初,這時的國際大環境仍是兩極格局,美蘇爭霸。但是在此格局下,兩大陣營和第三世界的國際關係皆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以美國的國際關係變化最為劇烈。 首先,這時的社會主義陣營內,中蘇兩個主要大國已從昔日的盟友發展成勢不兩立的仇敵。而資本主義陣營內部,隨著西歐、日本等國經濟力量的上升,其政治、外交上的獨立傾向越來越強。法國的戴高樂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美國唱對臺戲。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積極推行“新東方政策”,繞過美國直接與蘇聯及東歐國家談判。美國的西方盟國都在尋找機會擺脫美國的控制。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領域反對霸權主義、爭取建立新的政治和經濟秩序的鬥爭更加高漲。60年代以後,美國在亞非拉推行的新殖民主義政策越來越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抵制。

    其次,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蘇兩國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發生了有利於蘇聯的變化。在經濟力量上,這時由於美國深陷越戰的泥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拖垮了國內的經濟發展,60年代,美元危機頻頻爆發,並導致70年代初以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而此時的蘇聯,由於徘徊在戰爭之外,獲得了較為和平的發展環境,其國民收入和工業產值快速增長,逐漸縮短了與美國的差距。在軍事力量上,由於越戰佔用了美國30%左右的國防開支,並且使得美國士兵傷亡慘重,美國的軍事力量在越戰期間停滯不前;而蘇聯由於1964年新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上臺後,注重發展軍事工業,其軍事實力快速發展,國防支出增加,大大擴充了軍事實力,各種武器裝備和戰略核力量逐漸趕超美國。這個時期的美蘇爭霸呈現出蘇攻美守的局面,美國在這一場爭霸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這些變化使得美國開始實施戰略收縮,希望結束越戰,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恢復實力,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

    社會特點---公眾輿論

    在越戰期間,美國國內的公眾輿論對於越戰開始是持基本支援的態度,作為政府的支持者和維護者,後來逐漸開始產生懷疑,直至1968年“春節攻勢”後發生根本轉變,開始激烈地批判政府。美國國內各大著名媒體的記者深入戰場,披露真實的戰況,開始出現大量懷疑戰爭取得進展的報道。美國國內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反戰運動日趨激烈,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此起彼伏。公眾輿論一致強烈要求結束戰爭。

    而美國國內主流媒體態度上的轉變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它體現了美國統治階級內部利益集團之間的鬥爭。當時,美國統治階級中有兩個主要的利益集團,即老牌的東部權勢集團和新興的南部權勢集團。南部權勢集團在二戰後興起,大多經營與戰爭密切相連的國防工業、航空與宇航工業等工業。越南戰爭使得南部權勢集團獲得大量利潤,這個集團也是支援越戰的主要力量。但同時,這也激起東部權勢集團的不滿。東部權勢集團經營的是與戰爭關係不大的傳統產業,因而對戰爭興趣不大。但由於東部權勢集團掌握聯邦官僚機構、以自由派為核心的國會,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控制著左右美國輿論的主要傳媒(例如《紐約時報》等),因而該集團長期處於美國政治的核心位置。越戰的無限延長和毫無結果使得東部權勢集團開始對其產生反感,“春節攻勢”後東部權勢集團已經反對繼續這場戰爭,他們極力利用自己控制的傳媒壯大反戰輿論的聲勢。最終使得尼克松政府迫於公眾的輿論的壓力作出結束越戰的決策。

    個人層面---尼克松

    作為做出結束越戰並最終在其任期內實現的總統,尼克松在美國結束越戰的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這與尼克松的一些個人因素密切相關,尤其是其作為一個徹底的現實主義者這一特徵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長期以來,尼克松一直以其強硬的反共立場而著稱。作為一個“多米諾骨牌理論”的堅定信徒,他積極支援歷屆美國政府對越南的干涉政策。但作為一個現實主義的政治家,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他逐步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他清醒地認識到,越南戰爭是個無底洞,耗盡了美國的人力物力,是“卡住國家喉嚨的一塊骨頭”,它“導致了我們國家分裂和妨礙了任何對國內政策問題作出建設性的處理”。尼克松認識到繼續戰爭完全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所以,他果斷地作出結束越戰的決策。

    其次,尼克松在其1968年總統大選的時候即已承諾要迅速制定“秘密計劃”,在6個月內結束越戰。但是到了1972年,他即將開始進行新一輪的總統大選,但是這時他面對的是國內巨大的反戰壓力和失信於民眾、總統大選失敗的危險。一心連任總統的他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儘快結束越戰,才能重新獲得民眾的支援,連任才有可能,他不想像肯尼迪一樣被迫放棄大選,所以他加快了結束越戰的程序。

    從這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尼克松作為現實主義者的特徵在結束越戰這一決策中體現地淋漓盡致。

    總結

    透過對美國結束越南戰爭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看到,首先是由於美國深陷越戰的泥潭,導致國內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和在美蘇爭霸中實力下降,才導致國內反戰情緒越來越高漲,社會輿論傾向於結束戰爭,最後對美國政府及其決策者形成巨大壓力,逼迫尼克松作出撤兵的決策。這些層次形成了一個比較明顯的因果關係,由此,我認為對於美國結束越戰,國際關係層次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社會輿論次之,個人因素的影響是最有限的。

  • 2 # 東方森林

    各種因素聚在一起就是越戰美國撤出的原因,打仗要花錢,打仗要死人,美國當時經濟處於深度滯洩,種族問題,失業問題嚴重,美蘇冷戰也處於巔峰,內外交困,尼克松放棄越南也是走投無路,停越戰,拉中國對抗蘇聯是他當時的主要策略,尼克松自傳上有詳細的描述

  • 3 # 國際關係學者張善鵬

    準確地說,越戰的結束,是美國國內群眾性的反戰運動與越南人民的抗戰運動,以及蘇聯、中國等大國干預的結果。結束一場戰爭,僅靠“反戰情緒”和“抗戰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街頭的示威遊行、國會的政策辯論、武裝鬥爭、外交談判這樣的實際行動才能實現。

    美國國內的厭戰、反戰情緒,既與這場戰爭的非正義性有關,也與美軍戰績不佳有關。這也是越戰老兵的一大心病。他們是在一個陌生的國度與陌生的敵人作戰。與二戰不同的是,他們每攻下一塊兒地盤,往往拍照留念之後即撤回原地,很難將其轉化為擴大戰果的橋頭堡。他們常常是和看不見的敵人作戰,而自己開槍還擊的時候經常傷及無辜。當他們發現自己在越南射殺的是老農和小孩兒的時候,很難不產生罪惡感;而當他們回國之後,廣遭華人鄙視的時候,更是寢食難安。到了這個份兒上,仗就很難再打下去了。

    相比之下,越共方面則可謂得道多助。越南的抗美戰爭長期以來就得到中國的真誠援助。1965年以後,蘇聯對越南的援助猛增,很快就超過了中國的援助規模。這樣一來,左右逢源的越軍越戰越強,到了尼克松於1969年上臺的時候,美軍已是疲於招架了。對於美國政府來說,體面地從越南撤軍,成為其上上之選。

    可以說,越戰的結束,既是打出來的,也是談出來的。尼克松上臺之後,即派基辛格在蘇聯、中國之間穿梭活動,極力改善美蘇、美中關係,以“釜底抽薪”之策,減輕美軍在越南戰場上的壓力。正是在勃列日涅夫和毛、周的同意之下,越方才肯與美方認真談判,才能於1973年達成《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內自主車廠家為何不量產低端敞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