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
2 # 精神病院電療科電工
華人家庭觀念更強,同時環境經濟條件侷限下,只能買一輛車(現在開始改變了,雙車多車家庭變多來,五菱miniev就是典型例證),所以買一輛車必須要滿足儘可能多的用途!大一點的車,顯然要更符合這一最高要求!因此,同樣的錢mini就不如Tiguan來的實用!
早年間,Alto、波羅乃茨曾經一度很火,是一部分先富平民圓夢之選!那是因為,在一個時間段內,有沒有是最高需要!
但是作為一家靠譜的唯一選擇時,越大越好是最高需要!
鈴木勵志小型,錯過中國汽車一個峰值(其實趕上了上一個小峰值),可惜的是電動混動沒有建樹,怕是下一個峰值難有作為了!!
目前來說,二孩或三孩家庭,一輛Teramont或者TiguanL+五菱miniev,就可以滿足大人工作全家出行的絕大多數出行需要!
這是因為經濟條件改變了,養倆車不再是無法承受的負擔,不變的的是養一大一小倆車的成本,絕對高於一輛大型車(兩個小型車成本也高於一輛大型車)!!
土壕滾蛋!因為養車成本根本沒有壓力!
這是很多關注微型車的汽車愛好者總會存在的疑問,然而微型車在國內銷量不好嗎?參考五菱宏光MINI EV吧,這輛車是電動汽車裡銷量最高的,它就是一臺典型的超微型車、比Kcar的最大尺寸還要小一圈。其他如尤拉黑貓、奇瑞小螞蟻,以及銷量不斷攀升的奔奔e-Star和科萊威都屬於微型車,所以並不存在微型車賣不好的原因,只是單純的Kcar賣不好。
不過微型車確實是經歷了一次轉型後才重新走俏,早期的奇瑞QQ、燃油版奔奔、比亞迪F0、鈴木Alto等車的銷量都低迷到不得不停產;直到陸續出現電驅的微型車才有了好轉,這個轉變也是Kcar無法熱銷的印證,燃油動力微型車是沒有市場的。
Kcar的整體標準分析
兩個標準:
車身尺寸低於3400*1480*2000mm排量低於0.66L尺寸沒有什麼好說的,一般微型車就是這麼大,只是中中國產微型車一般都會寬一些、矮一些,只有寬高比合理才能保證車輛的駕駛安全;否則重心太高很容易在轉彎時側翻,最高的Kcar是不用拿去做麋鹿測試的,可以說力氣大的人從側面推就能推倒。其實早期的中置後驅麵包車也都有這樣的特點,行駛穩定性是很差的;這就是後期的麵包車多升級為前置後驅的原因,比如五菱宏光、歐諾S、東風風光等,但是這些車的尺寸都普遍加大到了4400mm左右哦。
前置後驅的麵包車有“車頭”,也就是發動機艙,這會一定程度的壓縮駕乘空間,所以只有大一些才能保證實用價值;Kcar只考慮立體空間而不考慮縱向空間,這還是無法保證行車穩定性,這是Kcar不被認可的原因。
重點:排量0.66L註定了缸數,這些小車大都使用三缸發動機;這就難免會造成明顯的怠速共振問題,車輛的使用品質過低也難以被認可。不過重點還是動力儲備太低,試想一臺最高只有三四十千瓦、峰值扭矩五六十牛米的麵包車,它能帶動幾個人、又能拉動多少公斤的貨物呢?
Kcar在日本可以作為代步車和工具車使用,因其使用者需求確實低,這也是其超100項車輛定期檢測造成的結果,實際很多日本本土的汽車用到八九年就只剩下金屬殘值了;所以價格低廉且不需要車位證明的Kcar才能被認可,但這種品質的車輛在其他任何一個汽車市場都無法被視為乘用車,只能作為工具車使用,而這種動力水平作為工具車肯定是不合格的。這就是標準的微面也會用到0.8-1.4L發動機的原因,只有動力足夠才能保證運力,工具車也才能體現出價值。
電機的魅力
Kcar中的乘用車不會那麼高,車型有些看起來也確實比較小巧可愛,但是這些車為什麼也出不了日本島呢?其實標準的Kcar在歐系車中也出現過,比如戴姆勒旗下的SMART(非賓士汽車)就是微型車,但是戴姆勒攜手斯沃琪創造這個品牌以來,SMART就沒有一年不在虧損。也就是說SMART在歐洲市場的表現其實是非常差的,究其原因也還是品質過低,比如老款SMART用AM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器)。其換擋頓挫的問題非常突出;而後期升級變速箱也只是選擇了乾式雙離合變速箱,這種變速箱的體驗也是非常糟糕的。
重點是這臺車的尺寸太小,發動機只能選擇後置;這又是一臺三缸機,動力差、噪音大、怠速共振明顯,再加上這兩種變速箱,有什麼品質可言嗎?然而kcar基本都是這種水平,真的開過就不羨慕了。
宏光MINI、科萊威、e-Star等車的銷量增長速度很快,原因是因為使用了電機;電機沒有噪音、振動和高溫的問題,同時還不需要變速箱,只需要電機匹配減速器即可直驅車輛行駛,加減速以電機的轉速調整即可。
別看這些車的價格低,僅論平順性的話,可以說百萬級的10AT都比不上;發動機噪音也不需要考慮,那麼選擇這種微型車代步就再也不受煎熬了,只要駕乘體驗好則微型車的標籤就是可愛,反之就是“廉價”,這就是為什麼電動微型車能夠熱銷的原因。可是Kcar現在還在內燃機陣營掙扎,那就必然無法衝出日本島了;所以其實是內燃機淘汰了微型車,電機拯救了微型車,日本汽車行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後知後覺,Kcar註定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