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潮流生活ING

    按照現在火鍋的火爆程度來說,火鍋的確是一門好生意。

    但是,在不同的階段,都會對火鍋有著不同的體會。比如說,你的經濟能力,比如說,你是否追求品牌,比如說,你是否追求品質,比如說,你什麼都不在乎。

    海底撈,呷哺呷哺,這兩個品牌,我都在自己不同的階段,追捧過,差不多一個月也得吃個2-3次的那種。我是一個追求品牌的人,現在吃的多了,也開始追求品質了。有時候甚至要求的更多。

    在我上大學,包括剛畢業參加工作那段時間,經常吃呷哺呷哺,說實話,並不是因為呷哺呷哺有多便宜,而是因為,我喜歡吃火鍋,但是品牌火鍋裡面,我只知道呷哺呷哺,點上一個小鍋,來一份套餐,再來兩份拼盤,有羊肉,有青菜,有蘿蔔,粉絲,魚丸蟹棒,海頻寬粉,全了。超滿足,當然,吃這麼全乎,價格也很美麗。再搭配上一杯超大杯的芬達,每次吃完肚子都是鼓鼓的。

    隨著各種外界的因素變化,呷哺呷哺開始增加鍋底的種類,增加肉的品種,當然,價格也開始增加。漸漸,我開始不喜歡吃呷哺呷哺了,原因都幾個,價格漲了,但是肉的品質並沒有變,也許是我變的嘴刁了吧,覺得羊肉越來越羶了,肥肉瘦肉開始斷離了。再一個,就是人多,超熱,吃完從外衣到內衣都是火鍋的味道,用餐感受大大降低,到了一個無法忍受的地步之後,就再也沒有去吃過。

    後來,在某個階段,各個地方都開始議論起來海底撈的優質的極限的服務,因為海底撈鍋底貴,所以兩個人吃一頓,還比較貴,因為我想吃的品種多,即使可以點半份,每次基本都是四百多的標準。番茄鍋底是我每次必點的,先喝上一碗湯,覺得超滿足。貼心的服務,更是沒得說。肉的品質,也是高出了一大截,價格自然也是一樣的。因為就餐環境還算不錯,服務又好,品質也不錯(當然是指的當時的我的體會),所以有時候請朋友同事吃飯,都在海底撈。

    海底撈的風潮大概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吧,我漸漸發現,海底撈服務也就那樣了,服務員也開始倦怠了,肉的品質也沒那麼好了,但是價Grand SantaFe來越貴。番茄鍋的湯也沒有開始喝著那麼酸甜了,反而多出了色素和香精的味道。

    我的呷哺呷哺和海底撈的時期過去了,但是呷哺呷哺依然排隊,海底撈依然火爆,也許那些食客也是在我當初喜歡這個品牌的時期吧。也許那些食客只是單純的想吃一頓火鍋,也許他們只是想體會一下服務。

    近幾年,四川火鍋,越來越多,後來還有潮汕火鍋,還有一直存在的港式火鍋,雲南火鍋,養生火鍋。

    開一家火鍋店,首先要有品牌效應,再一個就是鍋底是否正宗,涮品的品質很重要,再就是環境和服務。如果想開一家盈利的火鍋店,就要把這幾點放在首位,味道不好了,不會有回頭客,沒有品牌效應,也不會有人來光顧。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終會得到回報~

  • 2 # 每日經濟新聞

    火鍋理應算一門好生意。其實,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從早期的“四大菜系”已經形成了目前的多種細分菜系。但這僅僅是菜系的分類,作為川渝地區獨有的餐飲文化,火鍋算是一類“奇葩”。

    從火鍋最開始只被川渝地區接受,到目前全國認可,這是對火鍋文化發展的一種認可和肯定,正是因為這種餐飲被接受,才會有海底撈這個品牌的深入全國各地,也才有現在大龍燚、小龍坎這些風靡全國。當然,除了川內火鍋外,比如北方的涮羊肉、南方的潮汕火鍋,這些都是在當地風味特色。

    從廣義來說,火鍋這種餐飲,在中國有著獨特的地位。理清這層關係,火鍋顯而易見就是一門好生意,但是一門生意能否做大做強,就要靠自身的本事,不能因為自己經營的問題,而否認這門生意。

    目前,在火鍋連鎖店的經營上,來自源自臺灣地區的呷哺呷哺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他在北方地區口碑度極佳,而創新的吧檯式火鍋,也深受白領們喜歡。而從四川走出去的海底撈,則是在服務上做出特色,精緻的服務讓這個品牌享譽大江南北。

    所以,這樣一個大的餐飲文化,怎能不是一門好生意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內很多景區對本地居民僅收一二十元門票費,而對外地遊客則收一兩百元,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