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剛剛
-
2 # 東風高揚
華為麒麟晶片發展至今(2019),國內手機廠有沒有選擇用麒麟晶片代替高通晶片的可能性?雖不能排除可能性,但實際又不太有可能性。一方面華為的麒麟晶片自己並不太可能對外出售,另一方面國內手機廠商與華為又是競爭對手,並不一定願意購買麒麟晶片。就如戀愛一樣兩方均沒有意願的事情,是不太可能走到一起的。
華為的麒麟晶片本身是為了自己所用,沒有意願對外出售,而且本身也要購入外來晶片,豐富自己產品線的同時又保持與業界的合作關係,共同促進手機市場的共同進步與繁榮。華為徐直軍在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曾經表示過,華為做晶片時為了實現自己產品的差異化、低成本,並且要想擺脫海外的壟斷。
目前華為手機麒麟晶片的自給率50%都不到,也就是麒麟晶片的產能連華為自己的需求都不能滿足,更遑論對外出售。海思也只是設計晶片的商家,而也得要依靠臺積電生產,要想對外出售估計目前也很難一下大幅度提高生產量。
另一方面中中國產手機廠商對於購買麒麟晶片基本是興趣缺缺,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估計華為是手機產品商,與中中國產手機廠商是直接的競爭者。華為對麒麟晶片是知根知底,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可以搞出一系列黑科技如GT技術、甚至安卓系統也可以與麒麟晶片結合進行深度最佳化搞出流暢的安卓來。但其它的中中國產廠商能夠有華為對麒麟熟悉麼?也能夠搞出這樣那樣的黑科技來與華為競爭麼?可以說難,而且是想當難。
而反觀高通,確實就要超然得多,反正我是賣整套方案的,各個廠商只有按照我的方案,你們自己顯神通去,搞出什麼來反正是你們自己的競爭優勢。於是差不多大家都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搞內圍也好外圍也好,就看自己的實力了。如果使用麒麟晶片,天然就矮華為一大頭,中中國產廠商肯定也不願意。
所以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還看不到麒麟晶片外賣給各廠商的情況。
-
3 # 嘟嘟聊數碼
如果華為真願意開放麒麟晶片授權的話,我認為國內應該還是有不少手機廠商願意使用的,畢竟麒麟有中中國產晶片的光環,而且華為的基帶技術一向也是比較穩定的,至少實際使用中不亞於高通,CPU和GPU不算最強但是也完全夠用,但是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在於華為願不願意放開授權對外銷售。
高通晶片的最大優勢不是說效能有多強,而是整個SOC包括基帶晶片的打包解決方案,手機廠商使用高通晶片儘管成本不低,但是適配起來更加順手,而華為理論上也可以做到類似的水平,如果價格上再有明顯優勢的話,國內手機廠商肯定願意採用的,甚至用來替代高通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華為不是高通,除了麒麟晶片以外還有手機、電腦和各項業務,而麒麟晶片就是華為產品維持競爭力和差異化的關鍵,即使麒麟效能不拔尖,但是透過軟硬體適配,麒麟晶片可以在華為自家產品上發揮出更好的效能和能效,即使把同樣的晶片放到小米或者三星手機上可能就不是一回事了。
此外,即使華為自願對外銷售麒麟晶片,這也需要非常大的產能,臺積電能否維持穩定的產量很難說,目前來說華為能保證自家產品的需求就不容易了,如果對國內其它手機廠商開放銷售的話,僅僅是維持供應量的問題就足以讓華為喝一壺了,所以短時間內我認為國內手機廠商還是用不到麒麟晶片的,高通仍然是最主流的解決方案。
-
4 # Jooe科技數碼
華為麒麟晶片從2009年到如今剛好是十年,所謂十年磨一劍,這是十年是麒麟晶片成長壯大的十年,也是華為手機業務逐步變強的十年。但是目前麒麟晶片並沒有外賣的意思,國內其他手機廠商根本也用不到麒麟晶片,原因還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們可以瞭解一下麒麟的歷程。
麒麟歷程
從2009年到2019年,麒麟晶片有很多產品登上手機舞臺,這裡不一一介紹,主要介紹一款比較有意義的產品。
2009年海思正式釋出了首款移動處理器K3,和很多產品一樣,首款產品並沒有很好的命運,不僅華為沒有采用,就算是山寨機也是比較乏力。而在2012年海思捲土重來,釋出了K3V2,首次使用到了自家手機上,但是依然是比較落後,特別是GPU的問題導致產品並不成熟。2014年是麒麟晶片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正式命名“麒麟”,首款產品就是麒麟910,並且首次集成了自研巴龍基帶,真正意義的SoC晶片;其次這一年海思陸續釋出了非常多的麒麟晶片,有升級版的,也有新產品。這一年海思抓住了機遇,多款產品的上市,穩住了麒麟晶片的地位;最後也是在這一年,中端晶片麒麟620也誕生了,在中低端市場上的佈局漸漸開啟,同時榮耀4X、4C等陸續打破了千萬臺的銷售表現。2016年釋出了麒麟960,重要意義在於集成了CDMA,真正意義上的全網通。2017年釋出了麒麟970,首次集成了NPU單元,開啟了AI處理的新方式。2019年釋出了麒麟810,首次集成了自研NPU單元,在AI處理方面的佈局漸漸完善。麒麟晶片的短板
麒麟晶片發展到現在可以說非常的成功,但是短處也不得不正視,我相信海思比我們更重視這些方面的問題。
個人認為目前麒麟主要有幾方面的短板:
1、技術短板
十年的發展,麒麟積累了很多技術,但是跟高通等相比還是有差距,不得不認真對待。比如目前麒麟晶片的CPU架構問題,高通在Kryo架構上的改造、升級迭代很隨意,技術非常的成熟,技術優勢非常的明顯。那麼麒麟方面目前還沒有自研架構的訊息,這一塊必然會走,但也是技術積累的結果;另外就是GPU方面的情況,和架構基本類似,畢竟公版相對來說並沒有任何優勢。
2、佈局
麒麟晶片的佈局其實還是不算特別的完善,最近釋出了麒麟810,可以說是高興了很多人,但是細想依然沒有完善佈局。麒麟9系列主要在高階旗艦市場,從價格上來說基本上市2500以上的手機,而麒麟810可以撐起2000左右的市場,但千元左右及以下只有麒麟710,面對驍龍的660/665/675等還是比較吃力的,更何況在這個層面的手機出貨量驚人,必然也是競爭激烈,誰都不會放棄的。當下如有麒麟7系列的新品或者升級產品佈局那麼就比較不錯了。
麒麟晶片不外賣
麒麟晶片目前外賣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大陸手機廠商並不會有替代高通的麒麟晶片方案。而不外賣個人認為主要有幾方面:
麒麟還不夠完善,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也就是上面說的短板問題,提供給其他廠商使用必然是一個非常完善的產品佈局。生態並不完善,這裡的生態其實就是軟體適配問題,很多人經常覺得某某遊戲對華為手機是負最佳化,其實不然,主要在於遊戲廠商並沒有特別的對麒麟晶片做最佳化,而不是負最佳化。說白了就是麒麟晶片市場還沒有足夠的引起APP廠商的重視,而最近幾年漸漸的好轉了,各方面都還不錯,不過距高通這樣的差距太大。差異化服務,這也是華為不得不考慮的,這也是蘋果處理器和系統的優勢。華為必然也有這樣的想法,雖然不及蘋果,但是可以提供更好的差異化服務必然也是一大競爭優勢。總的來說,短時間裡應該不會有其他廠商用上麒麟晶片,這也是多方面決定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在於任正非不想開放麒麟晶片銷售,出於競爭考慮,麒麟980華為賣5000多,假如供給小米2999,這樣的話豈不是打臉華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