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廈大劉
-
2 # 財保語堂
題主一看就是不瞭解保險的分類。
保險根據保險標的來劃分,有財險和人身險。
例如我想為我愛車投份保險,那就得買一份車險這就是財產險。後來想想自己,既有房貸又有車貸責任挺大的,為自己投一份壽險,萬一我人掛了還能保障我的愛人和孩子有個安居立命的小巢穴,這就屬於人身險了。
簡單來說就是保什麼就是什麼,保物件的叫財險,保人的就是人身險。
來來來~鋪一張圖清晰一下思路
財險中包含了信用保險、責任保險以及財產損失保險,主要針對非人的保險,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而人身險方面的分類更細,包含壽險、重疾、醫療以及意外險,並且還可以根據保障的責任以及保障期限等細分。
如果用保障期限細分可以分為:短險以及長險;例如一年期的壽險/重疾/醫療/意外都是屬於短險,而保障20年、30年、保到70歲甚至終身都是屬於長險。
你提到的丙類用藥報銷,這裡是醫療險的範圍。買保險是做風險轉嫁的,有什麼需求就補充什麼險種,一般人需要配置的基礎保障類四大險種是:壽險、重疾、醫療和意外險。疾病和意外是誰也無法控制的,一旦發生家庭財務會瞬間坍塌,所以需要用保險來做好保障。
你買了條長褲,自然不能當上衣穿,同理,你買了車險,只保車輛,當然不會報銷醫藥費。
-
3 # AviatorMiss
可以賠償進口用藥的保險有百萬醫療、次高階醫療險、高階醫療險。
這三種不只賠償進口用藥,還包含床位費、手術費、化療、靶向藥、甚至海外就醫等。
1.百萬醫療:這個特別常見,只要接觸過保險的人應該都被推薦過,而且例如好醫保、微醫保都是,二三百,三四百搞定。
優點:如其名稱、報銷額度高,有的甚至重疾理賠額度高達600萬(實際在日常生活中,這個幾百萬額度真是噱頭)。缺點:1萬免賠額,這一點大大降低了實用性,從業三年,找我來做百萬醫療險理賠的客戶幾乎是0,所以一般我還會給兒童(住院機率大)搭配個住院保。2.次高階醫療:這個彌補了百萬醫療的缺點,0免賠額,住院即可報銷。目前市場上這類產品不多,就三四款。
優點:不限社保的同時,0免賠額,可選附加門診責任,可選公立醫院特需部和國際部就醫責任。實用性高,因為住院就會賠償。有的還有直付服務。缺點:額度沒有百萬醫療那麼高,一般最高為150-200萬、價格適中。比百萬醫療貴一二百。3.高階醫療:顧名思義,高階人士的首選,私立、昂貴(如和睦家)醫院就醫。覆蓋面廣,全球就醫。
優點:有直付服務(保險公司和醫院結賬),含門診,覆蓋全球。缺點:貴,價格在1萬~8萬之間,是每年喲,消費型。不適合普通人群。所以,我們可以選擇百萬醫療或次高階醫療。如果想更加實用性,建議選擇次高階醫療,價格划算,實用性高。
-
4 # 新宇言
每個保險產品都有其約定的保障範圍,交強險對於人身傷害發生的醫療費用是沒有說不報銷丙類藥的,如果購買的商業險條款中對於丙類藥(也就是社保範圍外用藥)有特別約定的話,那就只能和保險公司協商了,一般來說治療必須用到的話基本上是會得到賠付的。
-
5 # 小如說說
在我看來,原因有幾種:
第一、必須性
交強險是必須要買的,而且交強險中的用藥也是社保內用藥,如果不買,不讓上路。
第二、不可控性
車險中,相對於不報銷的藥品來說,報銷藥物還是要佔據大頭,而且由於社保外用藥的不可控性,也不允許報銷社保外用藥;
第三、保費的負擔
如果允許社保外用藥的話,保費勢必會大幅度提高,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負擔更加沉重;
第四、主要責任項
買車險不僅是說要賠償人傷的問題,更多來說是因車的帶來的風險損失,不然怎麼叫“車險”呢,比如車損、三者等等之類的。
第五、是否合算
既然認為車險不賠丙類藥物,完全可以不買保險,自己掏腰包賠償呀。可是這樣算來,到底是買保險合適呢還是不買合適呢。您說呢?
希望有幫助
-
6 # 快樂一眯眯
丙類用藥社保不賠,車險同樣也不賠,這是條款上就有的。另外我們購買車險,更多的為了第三方責任,不購買,發生了風險我們賠的更多,至於我們本人,是可以用百萬醫療保險來做為社保報銷的補充的。
-
7 # 小金牛兒
車險中的交強和第三者責任險以及車上人員責任險,這3個險種都會涉及到人傷理賠,前兩個主要涉及本車對第三方所造成的人傷理賠,後面一個險種主要涉及本車乘客和駕駛員的人傷理賠;
我們實際購買的這些險種,基本上都只賠社保內用藥,這就好比我們買人壽保險時,保險公司會組合一個附加住院醫療或意外醫療,這些附加險也大部分都賠社保內用藥;
如果是擔心自己開車造成車內乘客或駕駛員受傷,無法報銷社保外用藥時,可以考慮單獨再買一個意外險,或者駕乘險,重點關注保額和報銷範圍即可;
至於萬一自己開車撞到第三方時,擔心對方使用社保外用藥,那也只能協商了,如果協商不一致,對方用了社保外用藥就只能肇事方自付了。
至於為何車險裡面涉及人傷只賠社保內用藥,其實這個也沒什麼好糾結的,畢竟車險不是人身保險,主要還是以車輛理賠為主,即使交強和第三者責任險有涉及人傷的理賠,但是它也只解決主要部分理賠,而不是全部理賠。本身社保外用藥,很多普通醫療險也是不含的,只有買了包含社保外用藥的醫療險才可以報銷,沒有一攬子保險產品。
-
8 # 米泉舟
“那我買保險有什麼用!”,每次看到這種語言,只說明一個結果:買保險的人,認為自己買了一份保險,這份保險就是全能險,上能飛天,下能入地!這種人和那些罵“你生不出兒子,娶你回來有啥用?”的人,是一類人!
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買了商業三者車險,不賠丙類藥,是否合理?
中國的醫保是把藥物分為甲乙丙三類的,其中甲類藥是最常見的,最普通的藥;乙類藥大都是比價好點兒的藥,也有部分進口藥;而丙類藥就完全是醫保都不管的藥,非甲乙類的,大都歸類為丙類。醫保報銷中,甲類全保,乙類部分,丙類不管。
正因為醫保這樣報銷,所以,我們國家的很多保險,理賠中就明確寫明瞭,只報銷醫保用藥,也就是甲乙兩類。
而在商業車險的三者險中,也明確寫了要扣除一定的自費藥不賠比例,這裡的自費藥指的就是部分乙類用藥和全部的丙類藥。
不賠丙類藥的車險是否合理?
很明顯保險公司是怕傷者在醫院給醫生說,“對方有保險公司賠,給我的藥往好的用”。其實就“三者險”的定義來說,單獨將某種分類的藥列為免賠或者少賠,有違三者險的實際應用場景。
大部分打三者險理賠官司的,用的理由都是:三者險約定用藥免賠範圍,屬於減少保險公司理賠責任的條款。大部分時候保險公司並沒有把這種減少理賠中的條款告知投保人,所以這種條款在司法判決中是無效的。
-
9 # 使用者108627104311
社保也不賠丙類藥,那辦社保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啦,甲類藥、乙類藥是可以報銷的呀。
車險那些錢要是給報銷丙類藥的話,估計沒有公司做這個事情。賠光啦!
回覆列表
買的是車險,車險最重要、主要保障的是:車損、車輛全車盜搶、第三者責任,然後才是車上人員意外險之類的。
買保險,功能目標要分主次,不能買了條褲子,非得要求它能當上衣穿啊。
不少人買保險的時候,責任高、範圍廣的,糾結保費高;選擇買了便宜的,遇到事的時候嫌棄不能賠。保險,我們得先搞清楚自己要買什麼、買的是什麼哦。
東西都是有對價的,要求得越多,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
一般車險相關保險產品,都只會賠醫保範圍內的醫療費用;如果需要擴充套件,得購買別的保險產品,比如百萬醫療之類的,給確定的乘坐人員購買,不確定的人員沒有實名,是買不了的;如果想要給第三者責任擴充套件能報銷非醫保費用,那得在投保車險時跟保險公司協商好特約條款和增加保費,寫入保單才行;但一般情況下,財險公司對個人是基本不會擴充套件這種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