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川上六公子
-
2 # 餘逸遙
外國有樂譜,難道我們中國就沒有嗎?
中國傳統的記譜法基本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絃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
一般來說,無論何種譜式,都應具備兩種功能,一是記音高,二是記節奏。中國早期的大多數譜式都沿用了以圓圈或圓點、方框“點拍”的方式。
《禮記·投壺》載有魯、薛兩國射禮時鼓的節奏譜:一種符號繪作圓圈,一種符號繪作方框。
現存歷史上第一次記下音高的樂譜是唐人手抄本古琴譜《碣石調·幽蘭》。
實際上,它是一首用4954個漢字詳細記錄了每個音在古琴上屬第幾根弦,什麼位置,用什麼彈奏法的文字諸。由文字譜發展成為採用文字中各種象形性的筆畫,拼成符號,並作為右手音位與彈法的減字譜,是依據樂器產生的記譜法(如:謦,即右手中指勾第一弦,左手中指按一弦七徵)。
中國傳統音樂——古琴之所以能儲存至 今,主要是得益於減字譜。
唐代的“燕樂半字譜”也是以樂器音位和手法為基礎的譜式。“燕樂半字譜”又分為絃索譜和管色譜,在敦煌發現的唐琵琶譜,記錄了四根弦上每個指位的符號,如果定弦可以確定,便可以基本恢復原來的曲調。
工尺譜是中國應用最廣的唱名譜,規範的諸字由上、勾、尺,工、凡、六、(合)、五、乙等漢字組成,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調唱名法”兩種。記寫節奏的板(強拍)眼(弱拍)符號也發展得較完善。調號用正宮調、小工調等調名標示。
-
3 # 欽賜太醫
因為沒有統一記譜方法,大陸很多古代音樂都失傳了,甚至連曲名都沒有流傳下來,或者雖有曲譜,但是也已不知音樂原本的樣子,不說中國,就算是歐洲,在記譜沒有統一之前,還是有很多音樂沒有傳承下來,這是必然的現象。
音樂和其他藝術不特,他更抽象,更自我,而且並不具有統一的美學標準(這條還沒完全確定),就算古代音樂流傳下來,現代人聽到的也不一定能感受當年演奏者的表達,雖然可惜,但是也就這樣吧。
-
4 # 劉睿中
解放初,家中有一音樂書,上面寫的譜是何上工六尺五個音的樂譜,記得一句詞是:男兒為國家,離心兩地掛,夢也,夢也,應該民國時還是五音,現在看義勇軍進行曲也只有12356五個音呢!應是正統中國音樂吧!宣告:我是外行人,但七十年前就聽父輩天天玩廣東音樂。
-
5 # 浪漫的思想者
口口相傳,手把手傳,樂譜固定,比如,詞牌名就是一種固定的樂譜形式,比如,念奴嬌,漁家傲,沁園春等等,古代歌曲是依照詞牌格式填詞。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
-
6 # 潁川田園公社吳博
根據史冊有的
中國傳統的記譜法基本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絃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
回覆列表
中國傳統的記譜法基本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絃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等。
在當今,中國漢字記譜主要是用宮、商、角、清角(和)、徵、羽、變宮(變)分別來表示do、re、mi、fa、sol、la、si,而在工尺譜中,則表示為上、尺、工、合、六、五、一。而在漢字下方畫斜線和在漢字旁家部首(例如加“亻”等)來表現音高。
琴譜是用文字將古琴曲的定弦法、彈奏手法和分句法等記錄下來。
燕樂半字譜所用的符號大多形似半個漢字,多用於記錄燕樂!故得名!
絃索譜是一種指位譜,原理與今吉他指位譜相似。至今已失傳!
管色譜是一種音位譜,最初可能是管樂器指法符號的演變。
俗字譜即工尺譜的前身。
律呂字譜使用十二律呂名記錄曲調中各聲音高的一種記譜法。中國曾用此記錄雅樂。目前仍廣泛用與日本和南韓。
方格譜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圖最右邊一行注律呂字樣,每格代表一個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個相對等長時值單位。
雅樂譜是明代記載祭祀孔子所用的音樂的曲譜形式。
曲線譜是用曲折的線條來記寫曲調進行的樂譜。
央移譜是藏傳佛教使用的曲譜,是在七條平行線上劃出各種曲線組成的一種曲譜。
查巴譜是一種在方格中劃曲線的曲譜。
鑼鼓經是一種打擊樂的曲譜。又叫“鑼經”、“鑼鼓譜”和“法器譜”等。
工尺譜最晚於晚唐五代已產生。其音高符號,屬於首調唱名法(當然也有用固定唱名法的),如“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等等。它的調號以上字調(降B)、尺字調(C)、小工調(D)、凡字調(降E)、六字調(F)、五字調(正宮調G)、乙字調(A)等為標記,其中以小工調、正宮調、尺字調、乙字調最常用。
工尺譜的節奏符號,稱為板眼。一般板代表強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贈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節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來記寫,一般是1/4的節奏,一板一眼就是一個板與一個眼合成2/4的節拍;一板三眼就是一個板和三個眼合成的4/4節拍;加贈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崑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當於4/2節拍。
這種記譜法到清乾、嘉年間發展到極至,出現用工尺譜記寫的管絃樂合奏總譜——《絃索備考》,即著名的《絃索十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