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冷刀寒
-
2 # 又見炊煙777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專家學者在國外住的時間長,經常講外語,回國後,講中文一時不習慣,隨口就把外語說了出來,並不是故意的,當然聽者也能理解。
二,專家學者是為了譁眾取寵,故意說外文。我們不排除這樣的專家學者,在國外待了幾年,中文夾雜著外文,讓你聽的雲裡霧裡,一個很普通的地名,中文有翻譯的,他卻偏偏再講外文,這是怕大家忘了他是國外留學回來的。
二,專家學者覺得有的外文中文翻譯的不準確,不能準確表達該外文的意思,不如說外文更能表達準確。如果是這樣,聽者也能理解。
-
3 # 國風1974
大家好,我是國風!
大概這種現象也是這個時代的一種常態。但凡留過學回到中國這塊土地上的那些人,總覺得自己吃了兩天洋飯。自帶的洋人的優越感開始瞧不起滿身土氣的華人!動不動蹦出來的洋文是標榜他留洋成為先進世界優秀子民的象徵!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自身有著很嚴重的民族自卑感和唯洋為尊的奴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到了近代,中國落後了先進世界很多年。所以給很大一部分人造成了一個錯覺。他們不覺得中國的落後是因為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入侵。而覺得中國的落後是因為華人的素質不行,典型的民族自卑感,奴才思想。
所以這些人無論是研究學術,還是文化歷史,都站在了西方的肩膀上。以標榜他在華人面前的高人一等和與眾不同!然而他們還是研究中國的國學,帶著中華民族的驕傲把國學推向世界!就出現了這麼一種可笑而矛盾的個體!
在華人面前擁有最前衛的世界性思想,十足的領先世界,傲視群雄!在洋人面前對中華文化頗有造詣。故而懷有十足的民族自尊心,頂天立地!
-
4 # 卡夫卡科技觀察
這種現象排除某些崇洋媚外的人不說,大部分是由於在國際學術界,英文是主要的學術語言,你研究大部分問題,參考資料主要是英文,釋出論文也是用英文,參加學術會議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你針對某個問題的立論,其資料來源和理論基礎就是英文,而目前還沒有較好的中文翻譯,你要讓大家明白證據是什麼,你只能說英文,大家才明白。
這是目前的英文學術話語權的體現,中國目前在大部分領域,都處於追趕地步,你不用英文,就沒辦法交流,這不是民族自尊心能改變的。當中國某個領域領先了,學術話語權回來了,語言話語權也會回來。比如考古領域,日本就有不少來中國留學的,他自然就會學中文。
所以,對大家經常冒英文,不要太在意,強者要的是變強
-
5 # 圖說西洋Andy
你把“五講四美”翻譯成英文,需要很複雜的解釋。有很多英文翻譯成中文也是如此,而且未必精確。學者一般比較嚴謹,直接用英文表達很自然。
-
6 # 跨文化
外顯的語言被內隱的語法決定。中國當代學術的語法都是西化的,就算學者用漢語說話,也是西化的思維,所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往“泊來的”數理邏輯科學上靠,才顯得“正確”。
很多從海外留學回國的學者說話動不動飆英語,他們具有雙語優勢。土鱉學者演講的時候飆英語,可能是英語好,也可能是模仿海歸學者的“範兒”。
-
7 # 月湖墨客
因為他們是專家學者呀!他們留過洋,喝過大西洋的水,呼吸過歐羅巴的空氣,觀賞過北美洲的月亮……他們見多識廣,他們學問淵博,不說幾句洋文怎麼能體現他們的與眾不同!再者他們討論或闡述的都是高大上的時髦問題,古老的漢語生產不出那個什麼什麼新的概念,不幾句洋話,難道讓他們這個這個這個啊啊啊嗎?
呵呵!
-
8 # 哈大叔3
一是因為概念需要更加準確,二是國外的新概念在大陸還沒有統一的、公認的、專家認可的中文名詞,三是簡練,迅速,不在進行多次的、重複的中文翻譯,第四這是介紹國外的東西。基本上與“臭顯擺”沒關係。
-
9 # 潔靜的生活
挾洋自重!用出國或英語彰顯學歷經歷,來證明我比較有見過世面。個人認為一有人確實在國外久了,會習慣性的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但是有的就是嚴重的不自信!
-
10 # 李287275412李澤祥
可能習慣,可能脫俗。太俗了可以認倆字人能懂,都懂了又失神密感,高深感。只要有人懂,一些人云裡霧裡半懂還想重聽講,會去尋找詞根源,在不知不覺的好奇心促使下也許真的沒準長一點學問。
-
11 # Reqlbaiyuejinjia
演講本身就具有表演性。尤其面向大眾的演講,毫無表演色彩(如幽默性)就會失去了對民眾的誘惑力。而純粹專業性的學術報告,就不需要什麼外加的佐料,對外行人說來是沒興趣的,枯燥無味的。專業學術報告只要是有分量,乾貨多,就會深深吸引專業聽眾。
-
12 # 嵐沐春風
我倒認為是邯鄲學步,只能狗爬了!
-
13 # 一斗樓
看過魯迅<阿Q正傳>的便知道假洋鬼子的模樣,弄幾句洋話唬唬中國百姓而表示自己的高明,是他們常用手段。
-
14 # 聞魯生
寬容為懷,豈不善哉?
想人所想,何曾不好?
也許,國語外語寓意有別?
也許,拿捏不準確鑿意思?
為人尚厚道,
何須恁尖酸?
縱然嫌棄忒顯擺,
一笑乃行善。
-
15 # 一笑樓123
顯示學者知識多,或者是外華人研究的結果,要不然在中國講學用外文是什麼意思?難道怕人聽懂嗎?
-
16 # 零米層
沒什麼,有些聽起來像外語,其實是漢語拼音首字的縮寫。
-
17 # Danny君
因為那些專家學者怕你聽不懂啊。
-
18 # wuxilp
不要說專家了,我們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了,在馬路上,在商店裡,在電梯中,家長教小朋友與別人再見都用拜拜了。還有幾個說再見的?
-
19 # 魚腥草hamzh
沒有出過國,沒在學術圈的才問這個問題!比如施一公,常年在美國,瞭解結構生物學國際前沿,日常研究寫論文都是英文環境,專業術語甚至沒有大家公認的中文翻譯,專業詞彙用中文做不到或者會產生誤解,影響學術交流效果。甚至,在國外待的時間長的人,英文比中文更溜,中文演講不自主的帶出英文實屬正常。當然了,沒在國外待多長時間,故意中文大量夾雜英文的賣弄也是普遍存在。如何判斷,不影響交流即可!專業人士即使是中文演講,交流盡量用國際專用詞彙交流效果最佳!如果施一公演講涉及專業領域用英文詞彙你聽不懂實屬正常,聽個熱鬧就行了,因為翻譯過來你也不懂。
-
20 # 凌風144403443
可能是外國的人名或沒有準確翻譯的外語詞吧!大多是名稱書名或某個專案代稱!也不外乎裝逼,拿個外詞來讓華人無法理解象腦殘書法者一樣寫些人們不認識雞抓亂划來表現自己的境界!
回覆列表
在中文演講中插入外語詞彙,這其實是一種無奈,並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外語能力很強。專家學者很多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有許多詞彙翻譯成中文並不能很好表達原來的意思,導致整句話的意思都變了。而專家學者演講時,聽眾一般都是業內人士,基本上都會理解這些單詞的意思。我想如果是面向普通群眾的科普講座,專家一般就不會夾雜那麼多英語詞彙了,而是會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