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哥聊球
-
2 # 久古gg
第一、歸化球員並非魚龍混雜,資格審查非常嚴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比較開放的國家。但從骨子裡,華人的思想觀念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保守的。要將一名外華人“歸化”成華人,並且要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個過程本身就有著一整套比較繁瑣的程式。至少戶藉管理這一關絕對不會隨隨便便就能透過,而必須有相應的稽核和檢查程式。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已成功歸化的球員主要有侯永永、李可、艾克森、德爾加多、錢傑給等人。這4名球員又分為兩大類,一個是華人血緣,另一個是非華人血統。侯永永和李可屬於前者,艾克森和德爾加多屬於後者。
另一方面,作為俱樂部,為什麼需要歸化球員、需要什麼樣的歸化球員等等問題,在事前就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準確地說,首先是對球隊有比較大的幫助。至少在青訓成才率還不是太高的今天,歸化球員的必要性是存在的。在這個基礎上,俱樂部對所選擇歸化的物件當然就會有一個事前的大量調查研究階段,包括個人品質、技術能力等會是首先考察的最主要內容。
比如侯永永的母親是華人,其本人的履歷經網上反覆介紹也已經非常清楚了。至少從公開的資料來看,曾入選挪威各級青少隊,在鋼琴方面的造詣也相當高,並且沒有其他不良嗜好。李可的外公、外婆都是廣東人,母親在英國出生,8歲加入阿森納青訓營。其後一直在英乙、英冠效力(短暫代表阿森納一線隊出戰過英超),個人成長經歷也非常簡單。艾克森則在中國足壇效力長達7年之久,幾乎在華人的眼皮底下看著從20出頭的小青年,長成了30歲的“準大叔”,等等。
之所以花這麼多得筆墨說這些,是想說明一個事實,所有能夠成為歸化球員的人,首先是球員本身有較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養。
第二、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無論是母親在外國出生的李可,還是母親是華人的侯永永,甚至德爾加多和艾克森,從一名外華人,把身份改為華人,或者恢復為中國國籍。可以理解得到的一點就是,這中間經過了球員本人所有家庭成員的反反覆覆的考慮,經過綜合權衡之後才作出的決定。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如何既迅速融入新環境,又不失獨立的個人品格,說白了,如何“不學壞”,肯定面臨每個歸化球員家庭無數次諄諄教導、叮囑的程式。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突然間讓他遠離自己、遠離自己出生、成長的國家,到中國踢足球,並且歸入中國藉,不必懷疑所有的歸化球員的父母會一刻也不放鬆地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第三、足協的嚴格管理
本賽季,歸化球員首次出現在中超賽場上。其背後,除了球員本人、球員家庭、俱樂部等等之外,最操心、最不放心的,承擔的責任最大的,恐怕就是足協了。畢竟這是“第一個吃螃蟹”之舉,沒有經驗、沒有先例,一切都是摸索,都在試驗的過程之中。
以至於,新賽季中超揭幕戰即將開打的前一天,足協突然下發了一箇中超前2輪禁止使用歸化球員緊急的通知。不到一個月的3月29日,中國足協又頒佈了《中國足球協會入籍球員管理暫行規定》,從歸化球員的轉會、註冊管理、參賽資格、服務與管理等五大方面作了明確、詳細的規定。從中可以看出,足協在歸化球員管理方面,是何等的小心翼翼、輕易不敢越雷池半步。
第四、中國足球大環境
應該說,經過這麼多年的職業聯賽洗禮,無論是中超俱樂部還是職業球員,職業水平相對都比較高了。至少球員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而作為球員管理的主體,中超絕大多數的俱樂部管理都比較規範了。個別俱樂部比如恆大等,更是事無鉅細,都從制度上進行了規定,從源頭上加大了對球員的管理。
當然,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不那和職業的事情發生。比如說酒駕甚至醉駕、半夜外出喝酒、不服從管理等事情亦時有所聞。但相比於幾年之前,打架鬥毆、泡吧、罷訓罷賽炒教練之類不職業行為幾乎絕跡了。
職業球員大多非常清楚,球員都是吃青春飯,只要努力訓練、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得到上場的機會,才有可能實現自身的價值——直說了吧,只有這樣才有較高的收入。相對來說,歸化球員一般都會青訓基礎比較好、技術功底好,在俱樂部日常生活和訓練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也必定是俱樂部的管理要求。再加上目前俱樂部主教練大多數是外籍教練,其職業素養還是值得認可的。沒有人願意大老遠跑到中國來只是為了吃喝玩樂。
在如此多的方方面面條條框框的管理下,我認為歸化球員被“同化”的可能性不大。相對來說,歸化球員把其青訓中學到的東西帶到新俱樂部來,從而改變本土球員的某些不良踢球習慣和踢球方式,甚至思維習慣,這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說,歸化球員之後,國內球員的水平得到相應提高的機率更大。
回覆列表
歸化球員的作用不是帶動現在大陸球員的水平的,球員水平的提高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我認為歸化球員的作用是在短期內提高國家隊的水平,從而吸引更多的球迷關注並且參與足球,繼而讓更多的孩子加入進來,提高中國的足球人口,最後從根本上真正提升國家隊的實力。這才是我們希望歸化球員帶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