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耿雜談
-
2 # 滄海一石
1、進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學生,所學專業並不都是一流學科;
2、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所設學科並不都是一流學科,並不都是A類,B類C類學科佔多數;
3、四非大學裡也有獨具特色的學科;
4、四非大學的學生,也有出類拔萃的人才;
5、一個人的骨子裡的素質,如學識、涵養、境界、格局等,並不會因為畢業於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出眾,也不會因為畢業於四非大學而低憐;
6、看庭前花開花落,看天邊雲捲雲舒。是騾子是馬,遛一遛便知。
7、所謂競爭是一種“綜合實力的競爭”。畢業於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只是競爭條件之一吧。等畢業以後,步入社會,你會發現那些四非大學畢業的學生“綜合實力”是那麼的全面而強,比的你只剩下了一地的渣兒!
-
3 # 高校人才真經
再來看看歧視鏈。能進雙一流名單,哪怕只有一個學科,也說明這個學校在全國層面上是有一定實力和行業影響力的。而題主所說的四非高校,基本都是省屬、市屬高校,最好的也不過是在省域範圍內比較強,當然比不上雙一流高校。將來就業的時候,雙一流高校的學生,即便不是來自一流學科,也是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品牌溢價的。另外,進入了雙一流的行列,意味著高校將獲得更多支援,好的底子加好的支援,雙一流高校大機率會比四非高校發展得更快更好,兩者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所以說,這種歧視也正常。
有的人說,四非高校的強勢學科可能比雙一流高校的弱勢學科要強。這也很正常,我所在的211高校,就走好幾個學科比隔壁四非省屬院校差。但我要說的是,這種學科的差距,在學校的差距下不值一提。就是這幾個我們的弱勢專業,學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也明顯高於隔壁學校,隔壁學生只是在考研的時候還能有點優勢。我認為,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進,隨著雙一流語境的推廣,如果一些學校一直進不了雙一流,它的發展將十分被動,社會認可度降低,人才不願意去、學生不願意報考,強勢學科也只能吃吃老本,長期以往,強勢學科也強不了了。
以上說的都是現實問題,四非高校的同學們,不要總想著維護學校的尊嚴,那沒有用,社會有成見有偏見,不是我們能夠輕易扭轉的。大學的名聲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最大的時候是在剛畢業的時候,然後影響就會越來越小。所以大家只需要考慮好自己的成長,哪怕不能在剛畢業的時候趕超別的學校學生,也可以努力在畢業5年後10年後實現趕超。至於歧視,你越看重只說明你越自卑,不妨當成過往雲煙了。
-
4 # Edwin9692
從來沒有看不起,不知道寫這個問題的是受了什麼刺激了?對我們學生來說學校是985211雙一流最大的好處就是就業時更收到用人單位認可,但其實很多985211裡面的學生水平還不如四非學校裡的一些人,我覺得後者在社會上多闖蕩幾年不一定比前者差。
回覆列表
名校出來的不一定全是精英,非名校畢業生也未必不出行業翹楚。
首先要解釋一下“四非大學”。
大陸的高等院校等級最著名的莫過於“985工程”和“211工程”。
985工程是指建立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實施的工程;211工程是指21世紀,大陸重點建設100所高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進入這兩個工程的高校統稱“985”和“211”。
教育部又公佈了雙一流建設名單,985和211高校全部進入,另有部分非985和非211高校進入了雙一流名單,應該說這些進入雙一流名單的高校綜合實力和學科水平都是很強的,入選實至名歸。
那些既不是985又不是211且沒入選雙一流的高校,就被戲稱為“四非大學”,即“非985,非211,非雙一流高校,非雙一流學科”多少有點自我解嘲的意思。
常年和教育界人士有交往,老耿在以前的問答中說過,和中國科技大學的副校長也是朋友。我個人不揣冒昧地說一句,有些學校沒有入選雙一流是不公平的,比如深圳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等,這些高校實力也很強,沒進入雙一流名單,或是因為名額有限,也可以說是時運不濟吧。
四非大學並非都實力不行,985、211、雙一流不可能精確到分毫不差的層次,四非只是揶揄,非名校照樣能飛出金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