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叔
-
2 # 曉嘟
今年春節檔《囧媽》在線上免費首播,這開啟了熱門電影網路首播的先例。徐崢這一波操作受到了廣大網友的歡迎,但是隨後卻遭到了各大院線的聯合抵制。但這一事件有可能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未來電影有可能從傳統的線下放映向線上首播轉變,但在這一轉變的過程當中,肯定會阻力重重,各大院線肯定不會支援,但這並不會妨礙電影電商化的發展。
電影院突破傳統的經營模式,轉型成為更具娛樂型的公共社交場合,可能勢在必行。網際網路時代,加上手機電影風行,電子商務進入,娛樂業的多樣性競爭,迫使電影院也要與之適應和呼應。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以及科技的進步,我個人認為電影線上放映將成為一個大趨勢,特別是隨著VR以及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發展,未來大家在家裡面透過線上觀影就可以達到在電影院觀看的效果,那大家完全就沒有必要去電影院看了,大家完全可以透過線上付費的方式去看電影。
所以各大院線以及阻止電影電商化的發展,還不如積極擁抱電影電商化的懷抱,積極透過網際網路技術、VR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來實現線上觀影,這樣做說不定就可以領先其他競爭對手一步,要是等到以後電影全面電商化了再反應過來,那就來不及了。
-
3 # 御影st
方眼大陸影視的發展,到現在好評如潮的電影也是越來越多。隨著視聽科技的發展,許多從業影視可以行業的人也在不斷嘗試新奇的放映技術,為觀眾帶來效果更佳的視聽體驗。
3D放映
在全球的電影院裡商用化的3D放映技術主要包括主動立體和被動立體兩種。一些公司又推出採用RGB分色技術的光譜立體放映技術(INFITEC)。
《龍門飛甲》
《龍門飛甲》是香港著名導演徐克從影30年來的又一傾力之作。片中以俠客趙懷安除暴安良,並與西廠雨化田之間的鬥爭為主線,演繹大漠恩怨情仇的故事。該片不僅彙集了眾多當紅明星參與,還採用了先進的數字立體技術,被譽為華語片中的第一部3D武俠電影,是首部獲IMAX3D認證的華語電影。因震撼的數字立體視聽效果,該片獲2012年香港金像獎提名,並參加了柏林影展。從該片的成功可見3D技術的成功運用,但該片也顯現出不可迴避的問題。
IMAX巨幕
IMAX使用15/70格式膠片比常規的35毫米格式大10倍。15/70格式膠片的大畫幅,結合獨特的IMAX放映技術,就是IMAX影片畫面能獨具高亮度、高畫質晰的關鍵。IMAX銀幕巨大IMAX 膠片,面積是一般電視螢幕面積的4500倍,銀幕向觀眾略微傾斜,銀幕寬度一直延伸到觀眾周圍視覺範圍之外。IMAX放映機燈泡發射出的亮度,讓你在月亮上也能看到它。IMAX3D影片,更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效果!同時在銀幕上投射出兩組獨立的影像:一組給左眼看,一組給右眼看。觀眾戴上特製的3D偏光鏡把看到的影像合併。各種影像似乎從銀幕上一躍而出,漂浮在影廳各處!IMAX源自英文“Image Maximum”(影象最大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統,它集電影技術之大成,擁有最大的銀幕、最清晰的影象、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強的放映裝置以及最高階的六聲道多喇叭音響系統。IMAX在國外被譽為“電影的終極體驗”,因為在看IMAX電影的時候,不僅是用你的眼睛在看,而是縱容全身的感官欺騙自己——七層樓高、20多米寬的超大螢幕、水晶般清晰的畫面、極逼真的六聲道加超低音音響,你會覺得自己頓時變成《變形記》裡那隻大甲蟲,真實與虛幻的界限模糊了:你與各種碩大的細胞一起浮游在一個人的身體裡;你就站在冰雪覆蓋的南極洲之巔與企鵝一起吹冷風;你剛剛潛入深藍的海底,一隻海豚從你手上游過;你漫步在白堊紀原始森林中,張牙舞爪的恐龍舌頭幾乎舔到你的臉上……最賣座的IMAX影片是什麼?阿凡達根據世界票房收入總計排名如下:1) 《阿凡達》2) 《夢想成真》3) 《攀登珠峰》4) 《飛行》5) 《大峽谷》6) 《埃及的秘密》7) 《幻想曲2000:IMAX體驗》8) 《非洲》9) 《海洋》The Living Sea10) 《回到白堊紀 3D》
11)《玩具總動員3》再就是VR影院,
VR電影,即虛擬現實電影。虛擬現實藉助計算機系統及感測器技術生成三維環境,創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互動方式 ,模擬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功能,使人能夠沉浸在虛擬境界中 ,觀眾走進電影場景中,可以360度檢視周圍的環境 。VR電影帶來嶄新的觀影體驗,但高成本、製作繁瑣與作品奇缺也是顯而易見的短板。
網易出品的《人工智慧:伏羲覺醒》是一部都市輕科幻型別的大電影,以都市、商戰為主線,但融合了很多科幻元素。這部電影的VR版雖然只採用了180度的鏡頭拍攝,但足夠讓你感受到VR技術表現都市戲、感情戲的優勢。你會感覺自己像是穿越到另一空間的人,像上帝一樣,高高在上地旁觀影片中的IT精英們為人工智慧“伏羲”鬥得不亦樂乎;你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影片中每個人物的呼吸,以及眨眼、皺眉等細微表情,逼真得就好像在你耳邊;你甚至能感受到他們“穿”過你身體。VR鏡頭截圖
-
4 # 友愛小魚o
我認為仍然會保持影院放映的模式。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利益最大化。
受疫情的影響,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檔所有的電影均選擇撤檔。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徐崢的《囧媽》在撤檔後選擇和位元組跳動合作,開啟了網際網路放映的新模式,不僅賺得盆滿缽滿,而且拉了一波好感。
這波操作可以說像一個重磅炸彈震驚了影視界,徐崢也遭到了多方的抵制。而觀眾卻很喜歡這種模式。大家都認為網際網路放映是一種新模式,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影片放映的主流。
其實不然,新模式的產生有很多契機
《囧媽》和位元組跳動開啟的這種新模式所產生的巨大收益可以說是天時地利的結果。未來影片發行方還是願意選擇傳統的放映模式。以下是我的幾個觀點。
1、剛好撞上春節檔
春節檔是多家電影爭搶票房最激烈的時刻,競爭也相當大,所有電影都鉚足了勁爭取大放異彩。
2、剛好出現疫情,人們都不能出門,更不能去聚集性場所。
疫情的出現導致這個春節大家無法出門,更不要奢望去看電影,所有人都只能待在家裡。
3、剛好所有的電影都遭遇了撤檔
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撤了下去,春節檔只空有一個名頭,這是春節檔歷史上首次電影全體撤檔。
4、剛好遇到位元組跳動這種願意大手筆請全華人民看電影的企業。
位元組跳動願意花6.3億請全華人民看電影確實很慷慨,不僅收割了流量,賺足了好感,也為其進軍影視領域點亮了一盞燈。之前也有傳《唐人街探案三》和騰訊商討網際網路播放的模式,但是因為錢的問題沒有談攏。
以上四點原因加到一起,就出現了這種網際網路放映的新模式,可以說,缺一不可。
但是我們又仔細想想,歷史上出現過幾次這樣的事情呢?光是重大疫情撞上春節,這樣的事情就很少發生,我們也不希望發生。
總結:所以這種網際網路放映的新模式不會成為主流,畢竟網際網路播放所帶來的收益是遠不能和傳統模式相比的。而且就算實行網際網路播放,片方一定會選擇付費點播。觀眾最後也是怨聲載道,又有誰願意去買單呢?
-
5 # K預告
對於小夥伴的問答,自己給你的回答就是:
1. 人們會更多的選擇用家庭影院觀看電影
觀影習慣將發生變化。未來,購買一套家庭影院級別的裝置將不再具有太高的門檻,這會讓你不僅 僅在家裡就可以享受到高質量的電影,還能夠與院線保持同步。當然影院仍然以其獨特的氛圍和體驗而存在,但距離將會成為制約人們觀看電影的一個重要因素,人 們在選擇電影院時會更多的考慮在路上花費的時間。
2. 到 2024 年,流媒體和藍光碟的租賃服務將會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類似於 Netflix 這樣的提供網際網路隨選流媒體播放、定額制 DVD、藍光光碟線上出租業務的公司將會受到更多的青睞,線上提供第三方平臺的播放服務商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一個更為優質的平臺能夠更多的將這些技術最 大化的運用到電影行業中。多視窗操作和多平臺的技術將會得到更多應用。這也就意味著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成功給第三方付費就可以獲得永久的播放資格。
3. 電影的工作方式需要向電視製作業看齊
電影需要具有更強後續動力,而傳統的電影無法滿足人們對於這些故事後續性的要求。人們更為偏 愛高製作成本的電影。電影的版權商可以將自己的特許經營權下放到工作室進行代理,但這會導致中小成本的製作商無法生存,而這是一個合理的發展方式。人們能 夠有節奏地觀看這些電影續集並能夠透過訂閱的方式來為其付費。而以超級英雄們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將會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4. 要講一個全世界人民都愛聽的好故事
2013 年美國國內的票房達到了 109 億美元,相比於四年前只是令人尷尬的增加了 3 億美元,而海外票房則一路高歌猛進,從 2009 年的 88 億美元快速增長至 2013 年的 250 億美元並最終佔到總票房的 70%。海外市場所表現出的高增長勢頭使得製片人在開拍之前就必須要考慮到這部電影是否在全球範圍內都受歡迎。“你必須要讓這部電影克服不同地域的文化與 語言差異,能夠找到使人們情感得到共鳴的關鍵點。” ICM Partners (一家調查服務組織)的 Chris Silbermannd 說道。
5. 全球化的演員合作將是一個新趨勢
隨著電影越來越趨於全球化,製作人在挑選演員方面顯得更為謹慎,因為人們想要看到具有自己所 在地區辨識度的面孔出現在熒幕上。就像提起梁家輝,觀眾們就會聯想到其代表的香港電影。最近上映具有代表性的電影則是不久前大賣的《變形金剛4》,在這部 電影中出現了李冰冰這樣的中國面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迎合華人的口味。
6. 電影院的螢幕必須要更真實
當家庭影院的螢幕都已經從 50 英寸向 60 英寸邁進時,電影院不能只是簡單的做得更大了。比利時的一家影院螢幕製作商則推出了叫做 Escape 的新螢幕:除了正對觀眾的大螢幕之外兩側還有副螢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給觀眾創造一個環繞式的觀影感受。人們需要影院能夠提供更為立體的效果,德國一家 名為 The Fraunhofer Institute 公司發明了可以 360 度全景拍攝的技術,這家曾經被運用在巴西世界盃的決賽上,而這在不久將會被更為廣泛度運用在電影院上。
7. 新的互動方式將在電影院扮演新角色
Avatron Development USA 這家公司正在建造一些新的場館,它具有更為先進的功能,可以助識別系統在觀影過程中將觀眾的面部表情和動作掃描進可以 360 度顯示 3D 效果的圓頂狀螢幕。“你可以在之前選擇自己的身份資訊,當識別系統將你的身體和麵部表情掃描完畢之後,接下來將這些資訊轉換到螢幕上與這些電影角色進行互 動,”視覺特效師 Joel hynek 這樣解釋道,“這是我們離全息甲板最近的一次。”
8. 換不一樣的方式講故事
當人們可以選擇多元的方式來觀看影片時,這也就預示著電影有著更多可行的表現手法。電影的背景和色彩將會不同,拍攝手法的多樣性也會使得人們的認知方式產生巨大的差異,但不管怎樣,真正的好故事將是能夠將人性和時間地點完美連線在一起的。
9. 特效技術將成為推動電影發展的重要力量
自 2009 年的電影《阿凡達》在全球獲得了 28 億美元的票房之後,電影行業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現在電影特效製作技術的飛速進步將會給人們所觀影感受帶來巨大的提升。現在的電影製作人正在努力將 數字電影攝影技術轉換成數字投影技術,因為後者在幀率上是現在幀率的六倍,達到每秒 144 幀,但可惜的時現在的電影放映機構是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幀率。曾拍攝過著名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導演 Douglas Trumbull 極度看好這項能夠將幀率提高的新技術:“現在最新的投影機現在已經具備了以播放高幀率影片的功能,而且現在的電影院將更多的注意力只放在更換他們的螢幕 上,但毫無疑問改編投影方式才是具有很大商業價值的一件事。”
10. 虛擬現實電影將是新趨勢
虛擬現實裝置公司 Oculus 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做遊戲領域的裝置了,開始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電影領域。Oculus 公司發展了自己的專案 Oculus Cinema ,這項技術就像是自己在模擬《駭客帝國》裡的 NEO ,只不過這次看到的是這些數字轉化成影象在眼前顯示出來。這會創造一個講故事的全新方式,而你所做的僅僅是需要你戴上一個虛擬裝置。“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在 遊戲和電影之間搭建一座橋樑,遊戲注重互動而忽略了一些好的情節,但電影在故事方面更具有吸引力,” Oculus 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Nate Mitchell 說道,“我們將會看到這兩者之間非常有趣的聯絡。”
-
6 # 藍夢影視
1.個人終端、線上模式。
2.院線模式。
3.家庭影院、電視模式。
手機電腦的普及,網路的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開啟裝置,最重要的優勢是線上各種平臺影視作品資源豐富多彩,選擇性較多、且成本較低。但是也存在著弊端,某些影視的3D效果、特殊的影院氛圍是體會不到的。考慮全國農村及城市人口分佈,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可以去影院觀影的條件,個人終端放映模式比列應該最大。
剛剛過去的春節檔影片《囧媽》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背景下放棄院線首映,選擇線上模式,除了客觀形勢的因數外,其實也是對更多放映模式的一種探索。我們再來說說家庭影院、電視模式,這種放映模式應該說佔的比重越來越小了,各大電視生產企業的銷售資料逐年下滑,也反映了實際上家庭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了。
不難看出,放映模式的比重由一個正三角逐漸變成一個倒三角的形態。
未來這幾種模式又將如何發展呢,有沒有新的放映模式出現呢。家庭影院、電視模式雖然比列佔比在縮小,但是隨著鐳射電視、大螢幕投影的成本降低,觀影效果的提升,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影院的感覺,這種模式也將是人們不錯的一種選擇。
我認為未來最大的發展空間一定屬於虛擬現實裝置的放映模式,除了各大影院在追求這種個性化服務以外,更多的應該是個人虛擬現實裝置業務的增長。虛擬現實裝置公司 Oculus 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做遊戲領域的裝置了,開始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電影領域。“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在遊戲和電影之間搭建一座橋樑,遊戲注重互動而忽略了一些好的情節,但電影在故事方面更具有吸引力,”我們可以想象不久的將來,透過VR裝置,可以方便快捷的播放影視,並提升我們的觀影感受。
-
7 # 森木頭
影視還是要分開來看。
放映平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電影這塊還是以院線上映的形式為主,當然這裡面還有點映、展映和首映啥的,就不細分了,反正都是院線上映的,除此之外一些網路大電影會選擇在影片平臺播放,下映了的電影過了保護期也會在影片平臺播放,當然今年因為特殊情況出了一部院線電影在平臺首播的記錄(《囧媽》),當然這只是特定時期下的偶然產物,應該不會被效仿。
電視劇這塊呢,現在其實基本上已經是網播的天下了,基本上所有電視劇都會採用網播的模式,當然電視臺播放(俗稱上星劇)在地位上還是高一等的。現在基本上就是網播,上星+網播兩種模式,純上星沒有網播的劇很少。
放映形式
除了平臺的不同,放映模式還可以從放映形式的不同來劃分,這方面電影這塊沒什麼區別,因為都是一次性放完。
電視劇這塊倒是有的分,大陸目前還是以日播劇為主,一日兩集,一集四十分鐘左右。但周播劇也在大勢起來,一週播個4到8集不等,每集也差不多四十分鐘,但沒有國外的周播劇那麼普及,也很少分成季播檔,基本上一部播完就播完了。
像《慶餘年》這種體量三季的劇,還是比較少的。(話說回來,一兩年播一季,真的也稱不上季播,得屬於年播)
木頭說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電影未來還會是院線上映為主,網路大電影的數量和品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但不會取代院線電影的位置。而電視劇方面呢,則是以網播為主,甚至會出現網播取代上星的趨勢,同時會有越來越多的周播劇,季播劇出現,應該未來也會出現屬於國內的優質系列劇了。(像《權力的遊戲》這類的)
-
8 # 樸素的樹
個人愚見:影視未來放映模式的新方向是:局域家庭放映模式,足不出戶就可以觀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可以收費會員制,但是也一定要做活動,比如簽到或者做任務可領積分制的,一貫收費大家都是比較抵制的。
-
9 # 虎皮青貓
之前《囧媽》網上免費看,我以為位元組跳動要殺出一條血路,給大陸影視市場換換血。經過這一週的關門思考,才明白自己想多了。
結論先放:三種模式並行不悖,三個趨勢各自開花。
模式1:傳統放映
製片、發行、院線三足鼎立。製片不必多說,主要負責投資、產出電影,和發行對接;發行和院線對接,承擔簽訂合同、安排宣傳等工作;院線和影院對接,安排上映,另外也要承擔一部分宣傳任務。
這種模式養活了很多人,也是目前【院線級電影】能賣出高客單價的唯一途徑。因為經過十多年耕耘,觀眾已經形成消費習慣,願意在電影院裡花幾十上百塊。換了別的放映場所,單價就難以保證。
至於何謂【院線級電影】,說白了就是有資格在影院播放的電影。像很多質量一般的網路大電影,拿給院線人家是不願意放的。
模式2:網路大電影
網大核心特徵是小投資。在這個前提下,選角、題材、佈景、劇本、特效都受到很大限制,除了極個別黑馬,只能針對低消費市場。
網路平臺具有近乎無限的放映空間,質量再差也能安排放映機會。長尾市場的錢,不賺白不賺嘛。
不過有這想法的投資者,很多都虧慘了(中中國產網大隻有10%是盈利的)。而且這部分的單片利潤值,往往也無法與院線片競爭。
捨得燒錢拍片的像Netflix,全球付費會員1.5億以上,一年淨利也不過12億~14億美元。好就好在網路電影不用給院線和發行分蛋糕,這種模式還是能繼續運作。
模式3:院線片網上放映
模式1投資大,模式2難掙錢,如果兩者結合呢?很多平臺都是這樣玩的。先在院線收一波票價,過兩三個月或半年賣給網路平臺,繼續收穫不願意進院線或者想二刷的觀眾,絕了。
然而另一方面,模式3也會從模式1中搶流量。比如說某片吸引力不是特別大,很多觀眾就寧願等網上正版了。更糟糕的是,網上正版都來了,高畫質盜版還會遠嗎?
當然還是那句話,長尾的錢,不賺白不賺。
三個趨勢
趨勢1:製片網播一把抓
《囧媽》的製片方歡喜傳媒自己也做網播平臺,大陸三巨頭都有自制節目。“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不需要吊打經濟規律,讓自己成為中間商就好了。
趨勢2:發行宣傳不分家
純發行公司的生意越來越難做是行業共識,純宣傳也一樣。這部分業務會進一步集中到幾家大公司,甚至可能併入製片方。
當然這也不算新趨勢,只是《囧媽》這一齣戲,也許會起促進作用。
趨勢3:影院升級不香嗎
同樣不算新趨勢。為了應對網播、盜版等衝擊,影院很多年前就開始升級裝置,今後仍將繼續,只為了更好的觀影體驗。
手機、電腦、電視機想達到影院效果還是不大可能的。高配家庭影院雖然效果也不差,但片源要等等,而且實在是太太太貴了。
買票看電影,香!
撤檔、春節、全民宅。
影院撤檔創造議價條件,春節產生觸及下沉市場的機會,全民宅則擴大了流量入口。
另外還有一點,在春晚曝光的機會已經被對手買走了。一年就一個春節,錯過了要再等一年呢。
之前我說《囧媽》對於平臺來說掙不掙錢不是最重要,現在觀點還是沒變。在獲客成本如此高昂的今天,6.3億要是能買到千萬使用者外加品牌增值,今年的KPI都不用愁了。
但下沉市場的規模也有上限,先進場吃肉,後進場喝湯。再買一部《唐探3》,恐怕就不能免費播了。
當然對於我們觀眾來說,上述都是扯淡。你敢免費我就敢看,你敢不敢?
-
10 # 一凡影劇火鍋
考察過往,通覽當下才能暢想未來。從哥白尼的日心說到現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科學探索賦予了人類重塑技術世界的能力。我們需要不斷的革命自己固有的意識和觀念,甚至世界觀,價值觀才能對未來略見一斑。
舉一個例子, 從古至今,資訊的記錄,經歷了結繩記事、圖形記事、文字記錄、數字資訊化記錄發展過程,甚至於將來的量子資訊科技。引申到國內影視放映模式,從70、80年代流行用錄影帶的錄影放映廳,到家庭影院、影視城和現在的網路播放、3D影院,放映模式的變更其實並不明顯,無非就是影片記錄形式和播放場地的變革。
但隨著5G技術的到來,網速不再是問題,流量不再是問題,而真正的問題是觀影人員觀影感受的革命。革命內容我想應該是全方位立體式、身臨其境甚至是模糊了現實和虛擬界限的觀感。就像最近新聞,一位南韓的母親利用VR技術的,和已逝去的女兒進行虛擬的互動。原來,她的女兒在2016年就因不治之症去世,當時她才七歲。紀錄片製作團隊花了八個月的時間來製作VR中的女兒,包括她本人的聲音。在虛擬現實中,這位母親和她的女兒在公園中玩耍並慶祝女兒的生日。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讓這位母親淚奔,也讓看客們動容。
我們不妨在大膽設想一下,現在VR的放映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主流播放方式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無需在帶著沉重的VR眼睛、拖著複雜的連線資料線,透過與5G網路技術結合,帶個手環甚至是融合導手機APP,輕鬆實現一種影視身臨其境的虛擬體驗呢。
回覆列表
山爭導演這次給傳統的電影運營模式提出了嚴重的挑戰,各個環節的利益者們瘋了,集團性的封殺山爭。但,生命會自己尋找出口,更何況在商業大流中以命相搏的各大導演。在一個體系裡長期適應,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影片的第一輪放送權,就一定要給影院?在新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這是一種多麼幼稚的想法?但,這種想法導致的這種現實,卻一直理所當然的存在著。集團性的商業利益共同體,有時成為阻礙新式經營手段出現和發展的障礙。我認為,未來影視的放送手段,應該是多樣化多平臺多方競爭的局面,電影這種先影院再其它平臺的傳統也不例外,必然被打破。新媒體時代,隨著人們 觀看硬體的提升,眾人聚在一起觀影的場面,真的持續不了多久了。時代大潮洶湧,擋者死。謝謝山爭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