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頭yooo


    履指的是是單底鞋,是那時最常見的一種鞋子。在漢代兒童教科書《急就篇》 中有記載:“單底謂之履。”可以看出履就是一種用於日常出行的單底鞋。

    《方言》中也寫道:“絲做者謂之履。”,可以看出履在當時為絲做的,製作得很精緻,或飾以銀珠,或繡以花紋。但由於當時絲織技術有限,並非所有人都能穿上絲制履。

    《說文》段注:“今時所謂履者,自漢以前皆名屨。”《詩·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也可以看出,履同屨,且是當時最為常見的鞋子種類。

    馬王堆漢墓所出遣冊的第261號簡所記“青絲履兩扁楮(緒)據(緣)”。可與實物相對照。此墓出土的青絲履呈菜綠色,履面用絲縷編織而成。履的底部用麻線編結而成。這雙絲履的頭部翹起兩尖角,其名為絢。

    《儀禮士冠禮》鄭注:“絢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正式場合一般要求穿履, 《釋名釋衣服》:"履, 禮也,飾足以為禮也。”也就是說在當時“穿鞋”就已經成為了一種禮儀的代表。

    秦代限制一般平民穿絲履,《睡虎地秦墓竹簡》的《法律答問》中有“毋敢履錦履"的禁令。即不能穿過於華麗的履。因此履作為一種利益的象徵,同時也作為一種區分等級的方式,透過限制履的裝飾來劃定等級。

    麤(cu音同粗)


    麤又作蘼,說的就是我們所常見的草鞋和麻鞋。


    《說文.州部》:“麤,草履也。”《釋名釋衣服》:“屨,荊州人日麤,麻、韋、草皆同名也。”《急就篇》顏注:“麤者,麻臬雜履之名也。”可見它多用草、麻結成,方法是底版用兩根並排的主繩編成腳版形狀,再在底版邊緣結上鞋耳,並留出繫帶,供穿時緊固於足上。這種鞋的別名叫不惜。

    這種鞋在秦代也被普遍運用,只不過各地叫法不同。麤字也是漢字"粗"的異體。從字型上看,一大兩小三頭鹿,死死地頂在一起,彼此混攪,非常有力氣,因此也表達了粗的意思。《左傳》記載:"糧則無矣,麤則有之。"這裡的"麤"是粗礪帶糠的穀物。而粗糙的草鞋也就在當時被稱作“麤”。

    而先秦的草鞋在某些地方也被稱為屣(音同徙),也有文獻講屣就是沒有跟的履,因此製作簡易,較為粗糙,又寫作蹝、屣。草鞋為賤物,所以古人常以脫屣、棄屣比喻事情之容易或對人事看得很輕。

    舄(xi音同細)

    舄是有木底的履,《古今注》中記載:“舄,以木置履下,幹臘不畏泥溼也。”由於履絲制麻底,踩在堅硬或潮溼的地面上非常不舒適,因此便有了舄,用於久立的禮儀場合或走泥溼地。

    在《方言》卷四中記載:“中有木者謂之復舄。”《釋名釋衣服》中也講:“行禮久立,地或泥溼,故復其下使乾臘也。”可以看出,舄適合在站立過久或者地面潮溼的情況下穿戴。

    雖然舄有著自己特定的穿著環境,但這種製作考究的鞋在當時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穿。我們知道周禮注重等級制度,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秦,秦代鞋子的使用也有等級之分。舄就是一種比較尊貴的鞋子,一般平民是不能穿的。

    從《周禮·天官》記載中來看:“屨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屨,為赤舄黑舄。”可見舄確實是只有地位高的人才可以穿著。

    大家對於屐的印象,大多應是來自於日本傳統服飾中的“木屐”,事實上屐最早仍是中國的傳統鞋子樣式,這種樣式延續到清代,依舊非常常見。

    屐是用木材製作的,下有兩木齒,形制與今天日本木屐相似。但也有以帛為面的,稱作帛屐。之所以屐有兩齒,因為"可以步泥而浣之”。就是說可以踩踏泥濘路面。

    屐在秦代是旅遊所用的鞋,在《莊子·天下》中有註釋寫道:“木曰屐者。按,雨行所以踐泥。”由此也看以看出屐的功用。

    屐相比於舄更輕便易用,多用於走長路。如《漢書.爰盎傳》載,愛盎曾“展步行七十里”。其鞋頭之形據《搜神記》載,男者方頭,婦女圓頭。可以看出屐的穿著也有男女約束,男人穿方頭鞋履,表示陽剛從天(天方地圓說)。女人則穿圓頭鞋,意喻溫和圓順從夫。

    其他

    其實秦代也還有許多根據不同功用所設計出的鞋子,比如靴最適宜於騎馬,靴有長筒與短筒的區別。鞜為革制的扁頭方口鞋,以柔皮做成的“頭深而兌”的平底鞋則被稱作靸。

    襪子在秦漢時期又稱足衣,或以革、或以絲、或以布帛製作。當時給人結襪多為僕役卑賤者所為。

    縱觀秦朝的鞋子,樣式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總體而言花紋和造型都偏向簡單。沒有繁雜的裝飾和設計,以實用性為主。由於生產力的限制和等級觀念的影響,很多鞋子逐漸變成了貴族凸顯地位的標誌,成為了等級制度的外在體現。時至今日,擁有了一雙華麗而又昂貴的好鞋子,也依舊是身份高貴的體現。在這一點上,我們和老祖宗們的喜好還真是出奇的相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學歷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