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大資料這個詞非常火,以大資料為基礎和核心的人工智慧也以迅雷不掩耳之勢蔓延到各個領域,大資料已經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屢次打敗世界頂級圍棋手柯潔的AlphaGo,到智慧傢俱、智慧導航、無人駕駛,無人超市,智慧城市,再到網購軟體的“猜你喜歡”,這些“智慧”背後,靠的是大資料運算學習的強力支撐。
面對世界巨大的高階人才缺口,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催生了各大學“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的開設,這樣一個高智慧、前景好的熱門專業,自然受到眾多學生的關注。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從2016年首次招生以來,短短3年時間已經從最初的3所高校擴充套件到了2018年的248所,超過當年新增專業的10%(教育部2018年新增備案本科總共2105個專業)。那麼增速如此之快的專業其社會背景如何?具體學什麼?選擇該專業需要注意什麼?
伴隨移動網際網路、智慧硬體和物聯網的快速普及,全球資料總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機器學習等先進的資料分析技術創新也日趨活躍,使得大資料隱含的價值得以更大程度的顯現,一個更加註重資料價值的新時代正悄然來臨。據權威資料統計,預計到2020年,全球的資料總量將達到40ZB,中國的資料量將佔全球資料總量的20%,成為世界第一大資料資源大國、全球資料中心。
大資料藍海即將到來,但中國大資料發展仍存在技術創新滯後、大資料發展行業應用不夠深入、大資料人才嚴重不足等問題。“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培養的是當下最熱門的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等行業急需的人才。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分析報告顯示,到2019年,大資料或者資料工作者的崗位需求將激增。其中大資料科學家的缺口在14萬到19萬之間,對於懂得如何利用大資料做決策的分析師和經理的崗位缺口則將達到150萬!但截至目前,中國大資料從業人員只有約30萬人。
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簡稱數科或大資料,旨在培養具有大資料思維、運用大資料思維及分析應用技術的高層次大資料人才。掌握計算機理論和大資料處理技術,從大資料應用的三個主要層面(即資料管理、系統開發、海量資料分析與挖掘)系統地培養學生掌握大資料應用中的各種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實際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將領域知識與計算機技術和大資料技術融合、創新的能力,能夠從事大資料研究和開發應用的高層次人才。
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南大學於2016年2月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第一批成功申請資料科學與大資料專業的高校。2017年新增32所高校, 2018新增248所高校,足見其受歡迎程度。2018年又有5所院校新增“大資料管理與應用”專業,可見其熱度不減。
由於該專業涉及知識面較廣,包括計算機類、數學類、統計學類,因此開設院也會不同,可能是計算機學院或者數學學院,不同學院意味著不同的主攻方向,代表將來不同的就業方向,比如計算機學院會偏重技術,以資料工程師等技術性崗位偏多;數學學院偏重統計,以資料分析等應用為主。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該專業作為一個交叉學科目前還沒有較完善的專業知識框架,很多高校只是因為專業熱門,就拼拼湊湊開設起來,其實各方面積累很不夠,因此,學生報考時需要擦亮眼睛,除了關注專業本身,還要了解相關學科的建設情況。
注:1. 錄取百分位指錄取最低分在對應省份當年整體高考成績分佈中的位置,如某理工類專業在某省所有211高校中的錄取百分位為4.56%,說明該專業在該省所有211高校中錄取的最低分在該省當年理工科高考成績中排在4.56%的位置,意味著該省考生如果想到211高校就讀該專業,成績至少要排在理工類考生的4.56%之前。2017錄取百分位空缺代表2017年某類學校在該省份未招生;
2. 本文按高校性質劃將高校分成了5類:985高校、211高校(不含985高校)、其他高校(985/211之外的公辦學校)、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含與港澳臺合作辦學高校);
3. 上海、浙江不分文理,科別空缺。
上表顯示,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屬於典型的理工類專業,在各層次高校都有招生,2018更是首次在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該專業。同時部分高校招收文科生,儘管隨著新高考的逐步推進,高中階段將不再分文理,但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的學習還是需要具備較為堅實的數理基礎,招收文科生或者數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很可能意味著相應的高校必須降低培養目標,建議考生對相關高校還是慎重填報。
最近兩年,大資料這個詞非常火,以大資料為基礎和核心的人工智慧也以迅雷不掩耳之勢蔓延到各個領域,大資料已經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屢次打敗世界頂級圍棋手柯潔的AlphaGo,到智慧傢俱、智慧導航、無人駕駛,無人超市,智慧城市,再到網購軟體的“猜你喜歡”,這些“智慧”背後,靠的是大資料運算學習的強力支撐。
面對世界巨大的高階人才缺口,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催生了各大學“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的開設,這樣一個高智慧、前景好的熱門專業,自然受到眾多學生的關注。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從2016年首次招生以來,短短3年時間已經從最初的3所高校擴充套件到了2018年的248所,超過當年新增專業的10%(教育部2018年新增備案本科總共2105個專業)。那麼增速如此之快的專業其社會背景如何?具體學什麼?選擇該專業需要注意什麼?
全球資料暴增,專業人才短缺
伴隨移動網際網路、智慧硬體和物聯網的快速普及,全球資料總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機器學習等先進的資料分析技術創新也日趨活躍,使得大資料隱含的價值得以更大程度的顯現,一個更加註重資料價值的新時代正悄然來臨。據權威資料統計,預計到2020年,全球的資料總量將達到40ZB,中國的資料量將佔全球資料總量的20%,成為世界第一大資料資源大國、全球資料中心。
大資料藍海即將到來,但中國大資料發展仍存在技術創新滯後、大資料發展行業應用不夠深入、大資料人才嚴重不足等問題。“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培養的是當下最熱門的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等行業急需的人才。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分析報告顯示,到2019年,大資料或者資料工作者的崗位需求將激增。其中大資料科學家的缺口在14萬到19萬之間,對於懂得如何利用大資料做決策的分析師和經理的崗位缺口則將達到150萬!但截至目前,中國大資料從業人員只有約30萬人。
專業特點與人才培養模式
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簡稱數科或大資料,旨在培養具有大資料思維、運用大資料思維及分析應用技術的高層次大資料人才。掌握計算機理論和大資料處理技術,從大資料應用的三個主要層面(即資料管理、系統開發、海量資料分析與挖掘)系統地培養學生掌握大資料應用中的各種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實際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將領域知識與計算機技術和大資料技術融合、創新的能力,能夠從事大資料研究和開發應用的高層次人才。
開設該專業的院校情況
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南大學於2016年2月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第一批成功申請資料科學與大資料專業的高校。2017年新增32所高校, 2018新增248所高校,足見其受歡迎程度。2018年又有5所院校新增“大資料管理與應用”專業,可見其熱度不減。
由於該專業涉及知識面較廣,包括計算機類、數學類、統計學類,因此開設院也會不同,可能是計算機學院或者數學學院,不同學院意味著不同的主攻方向,代表將來不同的就業方向,比如計算機學院會偏重技術,以資料工程師等技術性崗位偏多;數學學院偏重統計,以資料分析等應用為主。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該專業作為一個交叉學科目前還沒有較完善的專業知識框架,很多高校只是因為專業熱門,就拼拼湊湊開設起來,其實各方面積累很不夠,因此,學生報考時需要擦亮眼睛,除了關注專業本身,還要了解相關學科的建設情況。
注:1. 錄取百分位指錄取最低分在對應省份當年整體高考成績分佈中的位置,如某理工類專業在某省所有211高校中的錄取百分位為4.56%,說明該專業在該省所有211高校中錄取的最低分在該省當年理工科高考成績中排在4.56%的位置,意味著該省考生如果想到211高校就讀該專業,成績至少要排在理工類考生的4.56%之前。2017錄取百分位空缺代表2017年某類學校在該省份未招生;
2. 本文按高校性質劃將高校分成了5類:985高校、211高校(不含985高校)、其他高校(985/211之外的公辦學校)、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含與港澳臺合作辦學高校);
3. 上海、浙江不分文理,科別空缺。
上表顯示,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屬於典型的理工類專業,在各層次高校都有招生,2018更是首次在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該專業。同時部分高校招收文科生,儘管隨著新高考的逐步推進,高中階段將不再分文理,但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的學習還是需要具備較為堅實的數理基礎,招收文科生或者數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很可能意味著相應的高校必須降低培養目標,建議考生對相關高校還是慎重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