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公子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三星的確是有各種配件賣向大陸廠家以及全球,華為雖然是一家以通訊製造業為主業的公司,但是它旗下的海思公司,也推出了大量的晶片,其中影片解碼晶片類海思擁有大量的大陸和國際市場份額,也早就把它的產品配件賣到了世界各地。
華為是一家以通訊製造業為主的公司。
華為的業務分為幾大塊,主要分為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其中運營商業務一直是做為華為的主業存在的,華為的全部業務都是圍繞著運營商業務來進行的。
雖然近些年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者業務的收入佔比越來越高,但是就華為而言,主業依然是運營商業務。目前由於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受到了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消費者業務開始反哺運營商業務。
華為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製造業企業,處於通訊製造業的絕對第一梯隊。在華為之下的,是芬蘭的諾基亞、瑞典的愛立信、以及中國的中興通訊。
其餘的對手主要是美國的思科,南韓的三星在5G時代開始重返運營商業務,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很難進入第一梯隊。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的影片解碼類晶片,現在是全球影片晶片之中的霸主。
華為旗下有海思半導體,這個大家估計都比較熟悉了。名氣非常大的華為的麒麟系列晶片就是出自海思半導體。
海思半導體還有一些其他的晶片,比如路由器使用的凌霄晶片、伺服器使用的鯤鵬晶片、基站使用的天罡晶片等。
除了這些華為自研自用的晶片,華為目前還對外出售晶片。在晶片領域之中,華為的影片類晶片在全球的市場之中佔據了比較大的份額,在某些分類之中佔據了絕對的霸主地位。
這也是華為多年來投入鉅額資金研發的結果,目前H.265這個國際的影片標準,主要的專利貢獻者就是華為。
華為海思的影片解碼晶片的種類非常全面,產品囊括了個人消費品、行業應用、商業市場等各個領域,解析度從低到高,全面的佈局也使得華為在影片晶片市場之中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在安防的各個產品之中,華為的IP攝像頭Soc晶片是市場的絕對霸主,目前大陸國際大部分的攝像頭使用的都是華為海思晶片。
和IP攝像頭配合的後段NVR裝置的晶片,和模擬攝像頭配合的後段DVR晶片這兩部分華為海思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總而言之,華為雖然是一家通訊製造業企業,主業以通訊裝置為主,但是華為海思目前是影片解碼類晶片市場上的霸主,它的晶片已經被大陸、國際各個廠家大量的採購,產品已經賣到了全球各地。
-
3 # PM宋先生
額......先說幾個結論吧。
第一:三星已經開始在逐漸減輕集團對於手機業務的依賴。
第二:華為最賺錢的業務並不是個人消費業務。
第三:供應鏈在未來不會是自研而更多是聯合研發。
三星崛起的歷史程序和自我奮鬥
過去不止一次聊起過三星的發家史。三星本身是做紡織和貿易的企業,說白了就是把北韓半島的產品經過中國出口到全世界。北韓戰爭之後,半島一分為二,南韓一窮二白,三星作為貿易公司自然就受到了政府的扶持,搭上了南南韓父李承晚的關係,生意越做越大。不過乾的無非還是倒爺乾的事情。
真正的轉機,來自於上世紀80年代,日本依靠美國扶持,透過微電子產業快速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復甦,很快GDP位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甚至超過了美國,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沒有之一。昏了頭的日本企圖用日元在國際市場挑戰美元霸權,結果被美國透過貿易戰打敗。之後,美國就開始轉型扶持南韓,這也是三星開始從貿易企業轉型為科技企業的契機。
當然了,除了歷史的程序,也要看自我的奮鬥。如果說三星的第一代領導人為這個帝國打下了深厚的經濟基礎和人脈基礎,那麼第二代領導人就是轉折中的最大決策者。可以說三星之所以可以成為如今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巨頭,領導人堅持壓中了兩個關鍵的業務:一個是SSD固態硬碟儲存,一個是OLED螢幕。在20年前LCD螢幕和CCD機械硬碟如日中天的時代,三星花費大量的財力專注於固態硬碟和OLED螢幕的投入,換來了今天的技術獨佔。
其實就是說,三星的成就,從來就不單單是個人努力的結果,是依靠了很多歷史條件以及一些戰略上的運氣得到的。並且你目前很難再找到像三星當年那樣的機會,包括現在的華為。
已經開始在逐漸轉型到未來
不管你是否喜歡三星手機,只要你在使用手機,都很難繞開三星的供應鏈。實際上手機產業來說,三星在供應鏈角度擁有絕對的話語權:OLED螢幕三星擁有絕對的技術領先地位,無論是蘋果還是其它廠商,想要最好的螢幕只能夠向三星訂購;手機必須使用的運存也是三星全球第一,效能、質量、價格最優;手機相機感測器,實際上三星已經是全球第二的份額,索尼感測器一直在走畫素調整,而三星感測器的優勢就是超解析力,一億畫素九合一;處理器市場,三星自家的獵戶座處理器其實效能一直不錯,只不過在基帶方面三星要落後於高通、華為、聯發科這些企業,所以一直沒能推起來;晶圓代加工來說三星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手機處理器代加工企業,僅次於臺積電。還有電池、鉸鏈、外殼等等供應鏈問題。
其實目前來說,三星在供應鏈方面的收益已經大於手機業務的收益。雖然三星手機業務在全球銷量是第一,但是檢視詳細的資料很多也都是並不賺錢的中低端機器。遠遠比不上目前排名第三的蘋果,賺走了70%左右的利潤。因此三星實際上也並不會在手機市場上有過多的留戀,實際上目前三星手機在全球的優勢,只是因為一些地區對於中國品牌的抵制和封鎖導致的,一旦開放市場競爭,中國的品牌將會很快蠶食掉三星的市場份額。
因此在三星釋出的未來發展報告來說,三星已經明確表示未來的投資重心將會是在人工智慧,5G,汽車電子元件、以及生物製藥領域。實際上手機行業本身已經成為夕陽產業,市場飽和,品牌日益減少。即便華為要佈局供應鏈產業,也不應該發力於手機供應鏈。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實際上手機市場發展到這個階段,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說已經非常成熟。即便廠商自己沒有任何技術積累,還是可以在市場找到全部供應鏈廠商組裝生產手機。實際上這就像是自己開一家公司,最忌諱的就是組建團隊研發本來已經可以找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技術。全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華為來說,目前手握麒麟處理器,也是因為十幾年前的決定,並非是等到2012年華為手機開始衝擊中高階之後才做的決定。而華為目前其實採用的也是扶持供應鏈的形式,比如說螢幕為了擺脫三星一直都在扶持京東方,因為華為的體量足夠吃下京東方OLED最頂級的螢幕,有多少要多少,只要質量好。拍照華為在演算法和鏡頭方面跟徠卡聯合研發,感測器方面跟索尼定製。其實無非都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其他廠商也是一樣的,小米跟三星聯合首發1億畫素的感測器,聯合柔宇推出MIX Alpha環繞屏的機器;OPPO首發聯發科的晶片,然後宣稱自己要做處理器等等。實際上未來,會有更多的手機企業選擇與已經成熟的供應鏈企業聯合研發的形式,共同研發新的技術,然後廠商吃掉新技術的全部產能,獨家供貨,這個才是供應鏈新的合作形式。
因此你說華為什麼時候要做供應鏈?這種費力不太好的事情,有這精力,多賣點基站不香麼?
-
4 # 網際網路亂侃秀
一、兩者的主營和定位不同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的,其實這是和兩者主營和定位相關的。華為的定位是為使用者提供整機產品和整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自己成一家供應鏈。
而三星則不同,一方面自己為使用者提供整體產品和整體的解決方案,另外自己還是一家供應鏈的企業,這樣就需要將自己的整體產品,還有各種配件賣到全球去。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這並不是華為不行,也並不能說明三星太厲害(當然三星也確實厲害),畢竟大陸目前很多賣口罩的廠商,也能夠將很多的產品賣到全球去的。
二、華為也將各種配件賣到全球,但不是在手機上,而是在通訊裝置上
另外,說起來華為其實也將各種配件賣到全球去的,但主要不是手機,所以不被大家所熟悉。華為賣到全球去的產品有多種。
一種是晶片,主要是電視晶片、影片監控晶片等這些晶片。另外還有各種通訊裝置,通訊裝置的配件等等,這些華為在全球都是有著聲譽和美譽度的。
-
5 # 繁星落石
華為目前是一個採購商,出貨的成品基本上也僅限於通訊一個領域,而且是面向運營商的。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在世界範圍內其實也就主要是歐洲了,其它地區根本沒有某些自媒體說得那麼誇張,人人都說華為好過三星蘋果的地區根本不存在。
而且華為和三星沒有可比性,三星的體量裡面還包含化工和軍工在內,其重要性基本上等同於一個國家,而華為在其它領域方面的建樹還是很少的,仍然需要發展,而且從底蘊以及市場前景來看的話,複製一個三星機會渺茫。
-
6 # 追科技的風箏
三星集團不可複製。三星集團是跨國性的綜合性企業企業,下屬: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人壽保險等公司,涉及電子、機械、化學等多領域。這樣的綜合企業,在手機研發上擁有自給自足的產業鏈,據說,目前全球只有三星,可以在手機上全部使用自己零部件,這是無法比擬的。由於處理器、記憶體等核心零部件研發難度大,其他手機廠商就轉而使用三星的產品,三星也希望從中獲利,就有了外銷的零件的業務。華為的模式也不可複製。三星的產業鏈是自己的,華為的產業鏈是全球的,華為只提供核心的軟硬體,它要做連線者、大平臺。華為首先要建設HMS(華為移動服務)服務生態,解決了GMS服務斷供,最後要打造“自研晶片+鴻蒙作業系統”整體生態。華為提供基礎框架、服務與連結,以終端為核心,與硬體和開發者共享生態,所以華為的晶片、系統都是自用的。兩者不需要比較。三星的產業鏈自給自足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是拜託對外依賴、擁有市場話語權,劣勢是各環節的優勢需要協同,不能出現短板,投入不能聚焦。比如說三星要做CPU,最後還是放棄了。華為的供應鏈十分靈活,只要培養好國內的供應鏈企業與應用開發者,大家共贏即可。華為不需要什麼都做,外售零部件。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7 # Lscssh科技官
看來題主對華為並不是很瞭解,在華為當前的業務體系下,華為並不是只有手機業務,華為手機晶片雖然不對外出售,但是華為對外出售的產品可是很多。
華為同樣有產品配件全球出售
華為目前總計有四個業務體系,運營商、消費業務、企業服務以及雲計算,這四大業務裡面可以說有很多對外出售的產品,並且大多數都是全球銷售。題主這裡說了是配件,那麼我們就來說說華為的配件銷售情況吧!
華為晶片裡面不僅有手機晶片,還有影片處理晶片、電視晶片、基帶晶片、伺服器晶片等,在這些產品中華為都是對外出售的。
2019年華為推出了採用海思自研鴻鵠晶片的榮耀智慧屏可以說挺火,很多也許以為這個電視晶片只用在華為自家產品上。而事實上海思4K電視晶片早在國內佔據了近50%左右的市場份額,很多老牌廠商(如夏普、海信、康佳等)採用海思電視晶片,海思基本上快成了4K電視的標配。
2019年華為推出自研的5G工業組模MH5000,這也是一個對外出售的配件產品,主要用於工業網際網路,可以將組模直接嵌入到工業製造裝置中,從而讓工業裝置透過5G來接收和傳遞資訊,或者是用來獲取裝置資料以及作為控制核心來使用的。目前國內已經有了正式採用華為MH5000工作組模的製造裝置。以上只是兩個簡單的例子,而事實上華為對外出售的產品更多,可別天真的以為華為至做手機業務。
三星也有不對外出售的產品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三星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能研發晶片也代工晶片生產,能做記憶體,能出液晶面板,這讓很多人以為三星什麼都幹,什麼都賣。
而事實上三星也有不對外出售的產品,就拿手機晶片來說,你見過三星對外出售自家的手機晶片嗎?我想沒人見過吧!
三星手機晶片目前來說和華為是一樣的,也都是用於自家的手機上,中國市場出售的三星手機可能都用高通晶片,但是在其他市場使用三星自家晶片的型號很多。
這裡我也想問一句,三星手機晶片什麼時候也能對外出售啊!為啥不賣給南韓同樣做手機的LG啊!
我不知道題主到底是不是瞭解三星,如果瞭解三星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就顯得非常雙標了!明知三星有自己不出售的產品,還跑來問華為什麼時候也能像三星一樣向大陸和全球出售。
-
8 # 摩旅極客Wallace
三星手機你只看到螢幕,你開啟看內部是高通方案,內部幾乎全是高通的晶片,也就螢幕記憶體是三星的,你再看看華為的,內部華為方案,美國配件少得可憐。另外華為不能賣晶片原因很簡單。通訊聯盟內雖然5g華為專利多,但是gsm和cdma專利是高通的,高通就指著cdma發家。專利保護,利益均分,不准你賣晶片。聯發科可以賣,但是誰買了聯發科還得給高通錢,魅族就是例子,被高通告了,魅族不給錢,最後賠錢,還得抱高通大腿,這也是聯發科發展慢的原因,專利太少了。華為其他晶片沒有專利限制,比如電視晶片,監控晶片,工控晶片等等很多晶片,只有手機晶片不能賣。即便高通不在流氓,也不能賣,畢竟聯盟內25國你得利益均分蛋糕不能你自己吃。你已經吃的不少了。
高通的cdma專利牆太流氓了。白馬華為5g專利,華為還得一年5億美金給高通,不過還好,華為收蘋果的專利費很多,蘋果給了華為100個左右專利,而華為給了蘋果765專利,這也是蘋果誰都告不敢告華為原因,華為本身不是專利流氓,很多公司用華為專利比如國內很多廠家,華為不管。
不過也有不長眼的,三星當年用整死htc的手段整華為,螢幕撕毀合同斷供,拖住華為手機上市時間,華為一怒之下告了三星,三星賠了1.6億,而華為手機因為不是全部用三星螢幕沒有影響手機上市,
-
9 # 國光先知
三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企業,它的設計面很廣,以他現有的規模和實力足已經可以控制南韓政策性的東西了,他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不求別人不受別人控制。這是中國企業做不到的。他的手機現在是世界唯一一個自給自足,而且還可以保持世界銷量第一,螢幕也是排世界第一,處理器僅次於蘋果和高通位列第三,而且處理器自給自足,還可以給很多廠商代工,華為沒這個實力,60%多的零配件來自於日本,手機處理器還得求臺機電為他生產,螢幕用的是京東方感測器鏡頭,一些關鍵裝置都得求助於日本,也就是說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
10 # 深圳老張酷字牌坊
華為不可以或盡減少對三星器件的依頓。美國資本佔有三星50%的股權,三星的零部件有些會用到美國的技術專利或材料,若華為大量選用三星產品,美國將制載範圍擴大,或將無法保障華為產品的順利生產和產品安全。
回覆列表
華為與三星這兩家公司可以說是各有所長,並不能放在一起相比較。不是說看不上華為,整體而言,三星集團的實力要強大很多,畢竟南韓就是靠三星衝鋒了嗎!
三星電子的實力有多強?
三星是一家集團化公司,我們就以三星電子來說明好了。
三星之所以強大,得益於三星在全球的供應鏈強大!大家一定要清楚,供應鏈強大的公司,那才是真正的偉大公司!
目前全球90%以上的amoled螢幕都由三星提供,amoled螢幕又稱魔力炫彩屏,經過幾年的發展,amoled螢幕實力已經非常強大,大有超越傳統IPS螢幕的趨勢。
除了螢幕外,三星還能自己生產手機晶片,目前三星在5G技術方面也有所突破!
華為的實力體現在哪裡?
華為手機還算其次,華為的主要實力還是在通訊領域,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5G技術。
在5G領域,華為目前還是處於領先的。
最新資料顯示,華為已經獲得了91份5G商用合同,歐洲和亞洲佔了八成,一半都來自歐洲市場。對比愛立信的81份和諾基亞的67份合同,華為5G訂單仍位列全球第一。
也就是說,華為目前在通訊領域有優勢,但隨著華為手機和其他華為硬體產品的發力,華為已開始在謀劃物聯網這盤大棋!
結論:如果非要選出一家中國技術公司的話,我覺得目前除了華為,還真找不出合適的。這也是為什麼網友們都在說,中國要是多出幾家華為公司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