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學校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公元5-7世紀是第一階段,修道院學校主要針對牧師的培養。8-10世紀是第二階段,這個時期修道院分為內院和外院,開始了對外授課。11-12世紀是第三階段,開始具備了現代學校的特徵,有了分科教學培養。
羅馬帝國崩潰後 修道院接過了教育事業
在第一階段內,修道院學校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由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羅馬帝國依託於城市的原有教育系統徹底崩潰,社會文化水平急劇下降。修士們開始承擔起文化教育的責任,甚至有人一手拿著拉丁文法教科書一手拿著聖經教學的方式進行傳教。於是,培養有知識的教士成為了教會的必然需求。
於是,第一所修道院學校--維瓦留姆修道院學校在義大利建立起來。他的建立者是卡西奧多魯斯,一位終身致力於恢復教育事業的教育家。在羅馬尋求政府無果的情況下,他回到南義大利,用自己的家產建立了維瓦留姆修道院學校。由於受過非常好的古典時代教育,卡西奧多魯斯便留下了這句名言:讓古人的學習任務成為我們的學習任務吧!
修道院學校奠基人 卡西奧多魯斯
這所學校具有的很多特點,甚至繼承到了現代。第一條就是圖書館,這幾乎成為了所有修道院學校的標配。也是今天每一所院校所不能或缺的部分。第二條是包含大量的世俗知識,尤其是古典時代的七藝被繼承到教學內容之中。第三條是為基督教學校授課提供了基本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
這種學校在傳教過程中的效果極佳,並且培養了大量的傳教士。所以很快在西歐範圍內傳播開來。整個過程吸引了新崛起的各王國政權注意,也吸引了基督教會的注意。例如英格蘭的諾森伯里亞國王,就請修道士來到他的國家建立修道院並且傳播基督教。但由於524年凱撒利烏斯先後主持的次宗教會議最終確立了修道院與教會的從屬關係,也就確定了對修道院學校的控制權。
修道院學校也逐步開始對非僧侶開放
最終,在教會和國王勢力的相互滲透下,各地修道院學校出現了許多區別。但是核心卻被確定下來。其一是教育主要是針對5-10歲的孩子,作為初級教育的功能。完成之後,他們會成為牧師或修士繼續學習。其二是抄寫經典成為了必修科目,讓大量古典時期的經典和基督教經典都得以儲存。其三是確定了七藝作為授課的基礎。但這七藝與騎士的七藝不同,指的是邏輯、語法、修辭、數學、幾何、天文和音樂。
第二階段,修道院學校開始受到了世俗社會的影響,開始為世俗世界培養學生。標誌性事件,就是查理曼大帝在796年任命阿爾琴為聖馬丁修道院院長。這位阿爾琴致力於把這所修道院辦成教育學術中心。
教育讓傳統的書寫藝術得以延續
阿爾琴在 796 年致查理曼的一封信中詳細的寫到:我致力於在這所聖馬丁學校裡,對我的某些學生分發聖經的蜜汁。我還試圖使另一些人陶醉於古代研究的陳酒裡。我以語法知識的果品滋養一個班級學生,而以星辰的序列和等級展示在另一個班級的學生面前。
在另一封信裡,阿爾琴則具體的說明了他的教學方法。他堅持主張:按照讀、寫、算把學生分別分成不同的班級進行教學,並每班任命一位專門的教師負責。
查理曼就非常重視學校教育
這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生根發芽,也就是我們現代的班級教學制和學科教學制度正式的形成了。說明修道院學校進入到了一個更加普及教育的階段,不再是純粹的培養修士的地方。開始成為許多貴族接受教育和培訓的地方。教學的深度和強度也在加強。
具體來說,七藝的三學四藝被分為了初級和高階。這使得學生的培養過程變長,從純粹的初等童僧教育,變為了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由初級學習漸漸進入高階學習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修辭文法作為第一個層次,而數學幾何天文與音樂,則作為高年級學生研究的課題。
查理曼甚至頒佈過類似強制義務教育的法令
此外,學校教育開始分為內校和外校。內校培養僧侶,而外校則用於培養貴族。查理曼大帝公佈的《普通告誡》也規定,所有的修道院都必須開設學校用於教育。同時他還下達詔令,要求每個人必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修道院學校中學校文法。這樣,學校教育逐步開始開放和普及,為下一個階段更為開放的教育階段打下了基礎。
第三階段,修會學校同樣構成了現代學校教育的基礎,開始向著現代學校的雛形全面發展。畢竟,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十字軍運動的展開,基督教會也展開了克呂尼運動。在這場以修道院為中心的運動中,修道院的自主性大幅度增強。也讓修道院學校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早期的巴黎大學
這一階段裡,出現了有許多有影響力的學校。比如著名的貝克修道院學校,在數十年內培養了三位英格蘭的大主教。很多外國學生也更願意來到這裡去學習,而不是巴黎主教區學校(既後來的巴黎大學)。在未來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蘭弗朗克和他的繼承人安瑟倫當校長時。他們在學校裡推行了許多很深刻的教學內容。包括亞里士多德辯證法、西塞羅的修辭術以及哲羅姆和奧古斯丁等人的教會文選等。這些都是古代頂尖哲學家的思維成果。他們將其用於教授學生,極大的推動了神學學者的水平。這才有了經院哲學的大發展和多米尼克修會的不斷髮展與擴張。
而另一方面,他們在教士教育中選用過亨伯特-羅曼斯所著的《修士的教育》一書。還採用過托馬斯-威利斯編著的《傳道的藝術》。甚至專門編撰《範例集》,收集使徒或修士的成功布道範例,讓修士不斷的去揣摩、加以模仿,使他們在佈道時能運用到這些成功的經驗。這種教學方法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教育,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絕非普通的空談。
巴黎大學最終將成為歐洲的著名學府
這一時期的修會學校已經開始進行教育學的探索。譬如說著名的聖維克多修道院的雨果的《論教學法》,系統性的闡述了學習什麼和怎樣學習的問題。
在此之後,整個修道院學校就進入了衰落期。很多修道院學校關閉,或者關閉了外學。這其實是社會發展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他們的教學經驗也直接的被它的後繼者繼承。
14世紀 請穆斯林學者講學交流的博洛尼亞大學
其一就是大學。比如1088年建立的博洛尼亞等大學,替代了修會學院最頂尖的研究教學工作。甚至很多大學就是直接由修會學校轉換而來。但是,大學和修會學校完全處於不同的層次與階段,更走向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只能作為修會學校的繼承者。
其二是各種社會自發地辦學與教育。譬如前文提到過的大教育家誇美紐斯,便就職於一所拉丁文文法學校。正是因為這種學校的不斷髮展,修道院學校的必要性也在不斷降低。甚至很多修道院學校從修道院中獨立出來,成為各種初級學校。
教育永遠是一門藝術 也是一種學問
從這裡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現代教育系統的直接起源,就是修道院學校。現代的初等學校和大學也都來自於修道院學校。現代教育學的發展和教學方式,還是來自於修道院學校的探索。也與我們現在使用的教育學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修道院學校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公元5-7世紀是第一階段,修道院學校主要針對牧師的培養。8-10世紀是第二階段,這個時期修道院分為內院和外院,開始了對外授課。11-12世紀是第三階段,開始具備了現代學校的特徵,有了分科教學培養。
羅馬帝國崩潰後 修道院接過了教育事業
在第一階段內,修道院學校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由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羅馬帝國依託於城市的原有教育系統徹底崩潰,社會文化水平急劇下降。修士們開始承擔起文化教育的責任,甚至有人一手拿著拉丁文法教科書一手拿著聖經教學的方式進行傳教。於是,培養有知識的教士成為了教會的必然需求。
於是,第一所修道院學校--維瓦留姆修道院學校在義大利建立起來。他的建立者是卡西奧多魯斯,一位終身致力於恢復教育事業的教育家。在羅馬尋求政府無果的情況下,他回到南義大利,用自己的家產建立了維瓦留姆修道院學校。由於受過非常好的古典時代教育,卡西奧多魯斯便留下了這句名言:讓古人的學習任務成為我們的學習任務吧!
修道院學校奠基人 卡西奧多魯斯
這所學校具有的很多特點,甚至繼承到了現代。第一條就是圖書館,這幾乎成為了所有修道院學校的標配。也是今天每一所院校所不能或缺的部分。第二條是包含大量的世俗知識,尤其是古典時代的七藝被繼承到教學內容之中。第三條是為基督教學校授課提供了基本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
這種學校在傳教過程中的效果極佳,並且培養了大量的傳教士。所以很快在西歐範圍內傳播開來。整個過程吸引了新崛起的各王國政權注意,也吸引了基督教會的注意。例如英格蘭的諾森伯里亞國王,就請修道士來到他的國家建立修道院並且傳播基督教。但由於524年凱撒利烏斯先後主持的次宗教會議最終確立了修道院與教會的從屬關係,也就確定了對修道院學校的控制權。
修道院學校也逐步開始對非僧侶開放
最終,在教會和國王勢力的相互滲透下,各地修道院學校出現了許多區別。但是核心卻被確定下來。其一是教育主要是針對5-10歲的孩子,作為初級教育的功能。完成之後,他們會成為牧師或修士繼續學習。其二是抄寫經典成為了必修科目,讓大量古典時期的經典和基督教經典都得以儲存。其三是確定了七藝作為授課的基礎。但這七藝與騎士的七藝不同,指的是邏輯、語法、修辭、數學、幾何、天文和音樂。
第二階段,修道院學校開始受到了世俗社會的影響,開始為世俗世界培養學生。標誌性事件,就是查理曼大帝在796年任命阿爾琴為聖馬丁修道院院長。這位阿爾琴致力於把這所修道院辦成教育學術中心。
教育讓傳統的書寫藝術得以延續
阿爾琴在 796 年致查理曼的一封信中詳細的寫到:我致力於在這所聖馬丁學校裡,對我的某些學生分發聖經的蜜汁。我還試圖使另一些人陶醉於古代研究的陳酒裡。我以語法知識的果品滋養一個班級學生,而以星辰的序列和等級展示在另一個班級的學生面前。
在另一封信裡,阿爾琴則具體的說明了他的教學方法。他堅持主張:按照讀、寫、算把學生分別分成不同的班級進行教學,並每班任命一位專門的教師負責。
查理曼就非常重視學校教育
這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生根發芽,也就是我們現代的班級教學制和學科教學制度正式的形成了。說明修道院學校進入到了一個更加普及教育的階段,不再是純粹的培養修士的地方。開始成為許多貴族接受教育和培訓的地方。教學的深度和強度也在加強。
具體來說,七藝的三學四藝被分為了初級和高階。這使得學生的培養過程變長,從純粹的初等童僧教育,變為了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由初級學習漸漸進入高階學習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修辭文法作為第一個層次,而數學幾何天文與音樂,則作為高年級學生研究的課題。
查理曼甚至頒佈過類似強制義務教育的法令
此外,學校教育開始分為內校和外校。內校培養僧侶,而外校則用於培養貴族。查理曼大帝公佈的《普通告誡》也規定,所有的修道院都必須開設學校用於教育。同時他還下達詔令,要求每個人必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修道院學校中學校文法。這樣,學校教育逐步開始開放和普及,為下一個階段更為開放的教育階段打下了基礎。
第三階段,修會學校同樣構成了現代學校教育的基礎,開始向著現代學校的雛形全面發展。畢竟,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十字軍運動的展開,基督教會也展開了克呂尼運動。在這場以修道院為中心的運動中,修道院的自主性大幅度增強。也讓修道院學校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早期的巴黎大學
這一階段裡,出現了有許多有影響力的學校。比如著名的貝克修道院學校,在數十年內培養了三位英格蘭的大主教。很多外國學生也更願意來到這裡去學習,而不是巴黎主教區學校(既後來的巴黎大學)。在未來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蘭弗朗克和他的繼承人安瑟倫當校長時。他們在學校裡推行了許多很深刻的教學內容。包括亞里士多德辯證法、西塞羅的修辭術以及哲羅姆和奧古斯丁等人的教會文選等。這些都是古代頂尖哲學家的思維成果。他們將其用於教授學生,極大的推動了神學學者的水平。這才有了經院哲學的大發展和多米尼克修會的不斷髮展與擴張。
而另一方面,他們在教士教育中選用過亨伯特-羅曼斯所著的《修士的教育》一書。還採用過托馬斯-威利斯編著的《傳道的藝術》。甚至專門編撰《範例集》,收集使徒或修士的成功布道範例,讓修士不斷的去揣摩、加以模仿,使他們在佈道時能運用到這些成功的經驗。這種教學方法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教育,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絕非普通的空談。
巴黎大學最終將成為歐洲的著名學府
這一時期的修會學校已經開始進行教育學的探索。譬如說著名的聖維克多修道院的雨果的《論教學法》,系統性的闡述了學習什麼和怎樣學習的問題。
在此之後,整個修道院學校就進入了衰落期。很多修道院學校關閉,或者關閉了外學。這其實是社會發展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他們的教學經驗也直接的被它的後繼者繼承。
14世紀 請穆斯林學者講學交流的博洛尼亞大學
其一就是大學。比如1088年建立的博洛尼亞等大學,替代了修會學院最頂尖的研究教學工作。甚至很多大學就是直接由修會學校轉換而來。但是,大學和修會學校完全處於不同的層次與階段,更走向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只能作為修會學校的繼承者。
其二是各種社會自發地辦學與教育。譬如前文提到過的大教育家誇美紐斯,便就職於一所拉丁文文法學校。正是因為這種學校的不斷髮展,修道院學校的必要性也在不斷降低。甚至很多修道院學校從修道院中獨立出來,成為各種初級學校。
教育永遠是一門藝術 也是一種學問
從這裡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現代教育系統的直接起源,就是修道院學校。現代的初等學校和大學也都來自於修道院學校。現代教育學的發展和教學方式,還是來自於修道院學校的探索。也與我們現在使用的教育學有直接的繼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