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人南潯
-
2 # 乄安之若素
立秋節氣的時候,正處於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適當的溫度、光照和充足的水分有利於作物生長和結實。所以,處於中伏期間的立秋是希望多下點雨的。但是,到了處暑節氣期間就不希望在下雨了,按古人的經驗,處暑期間是害怕颳風、下雨和冰雹的。
田間積水、作物倒伏不利於收穫,並且,不易儲存,易發生黴變。
總之,人們是希望立秋下雨,處暑天晴的。類似的農諺還有“立秋下雨萬人樂,處暑下雨萬人愁”,“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處暑若逢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留”,“處暑有雨十八江,處暑無雨乾斷江”,“處暑不下雨,幹到白露底”等。
-
3 # 幫哥在努力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該需要雨水的時候,就一定給充足的雨水,不需要水雨水的時候多一點雨就是對農作物的損害。
浙江西部這邊有很多種農村紅薯的,也就是大家經常吃的地瓜。
紅薯大概到8月份的時候正處於茂盛生長期,紅薯一般是根生植,也就是土以上都是葉子,我們平時吃的紅薯在土地裡生長。
如果8月份不下雨,像今年一樣長期乾旱,根長不大,甚至直接被曬死。即使能收穫點,到時候基本上挖出來的都是比較瘦的,個頭小的。
到了9月份基本上個頭不會長,如果這個時候再經常下雨,反而容易把根澆爛,也就是直接爛沒掉。損傷的還是農民伯伯。
幾千年來,人在大自然面前還是太渺小。還是惹不起老天爺。
雖然有人工降雨,但是更多的資源還是集中在多生產區或者城市,我們老家那邊基本上沒雨。午後天天看著家裡的監控,可惜就是沒下雨。
-
4 # 糊弄呢小聲點
古時候沒有大棚啊,農藥啊之類的東西,像在一些缺水的地方,如果沒有天時來下雨下雪,靠人力來澆地可能就得賣兒賣女了,而莊稼都是有季節的,什麼時候就得做什麼事,如果時間不對,再好的環境也種不出你想要的東西
-
5 # 使用者一溪雲
“立秋無雨一半收,處暑有雨也難留”,這是一句農事諺語,它闡述的是,在立秋前後到處暑這段時間內,天氣降雨量的多少,與當地農作物收成之間的因果關係。
現在,就拿我們山東省濰坊地區的農作物種植來打個比方,對這個諺語作一個充分的說明。
在我們這裡,主要種植的秋季農作物是玉米;像其他的地瓜、花生和小米、大豆等等,種植面積相對較小。
就拿玉米來說,立秋(8月7日)時節,正值玉米揚花授粉期,播種早一點的玉米,此時已經開始灌漿膨大。而這時,也正是一年當中天氣最炎熱的時段,田間水分蒸發迅速,玉米植株需水量也最大。此時若“立秋無雨”,很容易造成授粉不能按時進行,部分植株因授粉失敗,出現玉米棒缺粒少粒的空穗現象。另外,因水分供應不足,正在灌漿期的玉米棒也出現粃粒,而不能完全膨脹結實。這種現象,會導致大面積減產或絕產,從而造成“一半收”的局面。
何為“處暑有雨也難留”呢?因為前期的乾旱,使得大面積減產已成定局。即使處暑時節雨水不斷,怎奈玉米最佳授粉期和灌漿期已過,無論如何,也是回天乏術,只能接受減產的現實,這就是“處暑有雨也難留”的含義。
在這裡,可把“難留”中的“留”字,理解為豐收或全面豐收的意思。
-
6 # 青蛙啊
8月23日處暑,“立秋無雨一半收,處暑有雨也難留”,什麼意思?
“立秋無雨一半收,處暑有雨也難留”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如果立秋無雨秋糧就會歉收,處暑雨多秋糧也不會豐收。
這是我們祖先很早以前就發現的自然規律,並代代流傳了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諺語所蘊含的科學依據。
“立秋無雨一半收” 這句話的意思是立秋的時候要有雨才行,對秋莊稼來說,此時正是開花、授粉、結籽的時候,也是最需要充足的雨水的時候;
如果立秋前後雨水充足,秋莊稼就會蹭蹭蹭的生長,而充足的雨水會使莊稼的根系會吸收更多的養分,這些養分也會被輸送到莊家的各個部位。所以,立秋前後雨水充足,莊稼就會豐收。
反之,立秋前後如果無雨或者雨水少,秋莊稼就缺乏養分,顆粒不會飽滿,就會只有一半收成。
“處暑有雨也難留” 處暑後莊稼迎來逐步成熟的階段,此時最需要的不是雨水,而是晴朗的天氣,充足的Sunny,製造出更多的養分,促使顆粒飽滿。
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太多,氣溫就會下降,地溫也會下降,莊稼生長就會變得緩慢,而且過多的雨水會使莊稼的根系腐爛,停止生長,秋莊稼也會減產。
所以不得不佩服我們祖先的智慧,而傳承和發揚這種智慧,也是我們代代後人的責任。
-
7 # 遊樂場安東尼9l2
我們這老人古語有這種說法,立秋下雨籽立成,處暑下雨一場空,意思是立秋下雨糧食長的飽滿,處暑下雨多了,糧食作物容易倒,糧食挨在地上容易長牙子。
-
8 # 潤澤西木寧靜致遠
8月23號也就是農曆的7月26日,中午11點15分59秒交處暑節。即:壬寅年戊申月戊申日戊午時。三個戊土在天干(三土壓雙金),將地支的申金壓在下面,也就是一片土下面藏著申金和午火,且有寅木在旁消耗申金,並助旺午火。午火在下又將戊土的溫度提高了。也就是高溫乾旱。一句話,處暑當天不會下雨。暑氣不止。一半收、絕收已成定局。
-
9 # 健康營養師AO
“立秋無雨一半收”的意思是,如果立秋這天和立秋前後不下雨,那麼,這個秋天就會雨水少,這一年的秋莊稼收成只有一半。“處暑有雨也難留”,意思是如果處暑這天或者處暑前後雨水多,那麼,以後的雨水就會比較多,秋莊稼收成也不會好。
-
10 # 醜八怪周哥
立秋無雨一半收,處暑有雨也難留。這是老農的一句諺語。立秋之時,莊稼結籽灌漿進入成熟期,更需雨水滋潤。過了十天半月莊稼也成熟飽滿,準備開始收穫,這時也進入處暑節氣。如果處暑下雨,未來幾天雨水增多,成熟的莊稼難收。
可今年我們這裡的天氣是,立秋是8月7日,烈日高溫,一滴雨沒下,驗證了立秋無雨一半收。到今天8月23日處暑,也是一滴雨沒下,今天處暑也是豔陽高照,39度高溫,可今年是處暑“無"雨也難留啊。我們的莊稼被太陽曬乾了,果果被太陽曬爛了,已經沒有了什麼好收成。
最後,祝友友們處暑節快樂!
-
11 # 物清黃
按華北地區說種植多為小麥玉米等,立秋有雨無雨對收成影響要看秋前雨量如何,如雨量較多土地含水分充足,早田的豐收沒多大影響,如立秋前已乾旱,立秋後又無雨,即不是絕收也能只有二三成收成。一般夏暑季若干旱無雨,一般收成要大打折了。一般瀝澇多在立秋前後這半個月,如此時澇災發生,一般的要有三成減產。這說的是無水澆的地區,如靠近小水源又當別論。
-
12 # 悠悠芳草心
記得以前,每逢下大雨,第二天一早人們都往自己家地裡跑。
記得那年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我父母到了地裡一看,唉!慘不忍睹!
本來是生機勃勃的玉米苗,齊刷刷地都倒下了,橫七豎八地疊壓在一起,心裡那個痛啊!
家家如此。不能讓一年的收成就這樣煙消雲散了。於是,各家各戶都齊忙動手,大人孩子都去地裡扶玉米。
我當時還小,只覺得好玩。學著大人的樣子,把一棵玉米輕輕地扶直,然後抓來一把土,放在玉米根部,然後踩牢固。這樣,一棵棵玉米就重新站了起來。
辛苦可想而知。我那勤勞的父輩們,為了自己的一餐飯,就是這樣同自然災害做鬥爭的。
當農民不易。很難做到旱澇保收。總是期望風調雨順,可是,有時候這隻能是夢想。
立秋無雨一半收,處暑有雨也難留,這句農諺說的就是雨水的事。咱們分開來說。
立秋無雨一半收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意思是到了大暑小暑的時候,雨水很勤,天容易下雨,此時恰好是玉米(以我這裡為例,我們這裡大多種玉米)生長旺盛的時候,一場雨過後,玉米苗就像是喝了“興奮劑”,呼啦啦得歡舞著長高,一夜之間就長高很多。從出苗到玉米身姿長成,大多數都是在大暑小暑時節長的。待到立秋時節,玉米已經基本定型了,已經楊花抽穗了,早些的玉米已經壯糧食了。立秋,已經有一半的收成了。當然,立秋時節下下雨更好,可以促使玉米顆粒豐滿。
處暑有雨也難留
到了處暑,人們就不希望下雨了。此時,玉米顆粒已經豐滿,如果颳風下雨的話,玉米很容易倒,影響收成。
過去的農民,靠天吃飯,沒雨只能旱著,雨多了也只能澇著。不像現在,可以人工降雨,也可以人工減雨。身為新時代的農民,比起以前的老農民,要幸福許多。
農諺是前人經驗的總結,它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會背農諺 ,能事半功倍。
像“穀雨前後,種瓜點豆”,一看就知道是到了穀雨前後可以種瓜、豆等農作物了。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糞大水勤,不用問人”,說的就是怎樣管理秧苗。
您瞧,是不是農諺有指導作用?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農諺已經用不上了。但是,它記錄的也是一段過往和歷史。
處暑了,“一場秋雨一場涼”,天氣會慢慢涼爽起來。走過了炎炎夏日,我們迎來了金風送爽的秋天,祝朋友們秋日吉祥,快樂!
-
13 # 發奮努力FA
尊敬的友友:
中午好,我地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一般來講,農民大叔做田謀生。最要記得一年十二個月,廿四節氣表方可。還有很多的節氣歌老話,比如:(立秋無雨堪坎憂、萬物生長一半收),(處暑若逢天下雨、雖然結實也難留)。節氣的還有很多很多,我還不在話下……!
-
14 # 端莊優雅風鈴L
農諺語立秋無雨一半收,處暑有雨也難留,意寓莊稼在這二個季節急需雨潤生長,雨露滋潤禾苗壯!有雨好收成!有雨豐收年!無雨今年秋收將減產!
回覆列表
立秋節氣的時候,正處於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適當的溫度、光照和充足的水分有利於作物生長和結實。所以,處於中伏期間的立秋是希望多下點雨的。但是,到了處暑節氣期間就不希望在下雨了,按古人的經驗,處暑期間是害怕颳風、下雨和冰雹的。
田間積水、作物倒伏不利於收穫,並且,不易儲存,易發生黴變。
總之,人們是希望立秋下雨,處暑天晴的。類似的農諺還有“立秋下雨萬人樂,處暑下雨萬人愁”,“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處暑若逢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留”,“處暑有雨十八江,處暑無雨乾斷江”,“處暑不下雨,幹到白露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