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67915418901

    一、 以美引趣

      我們知道,從美學的角度看,語文是一門充滿美的魅力的學科。縱觀全套語文教材,處處蘊含著賞心悅目的美。每一篇課文都是一顆光彩奪目的珍珠。它幾乎涉及了美的各個領域,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美的各種形態。西方美學家羅丹說過:“在我們周圍,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語文教師可用美的觀點,引導學生探索美的人、景、事、物,讓學生髮現美、欣賞美,在美中學,學中美,輕鬆、快樂地學習。

      當我們隨著作者的文筆領略《沁園春 長沙》裡的湘江秋色,《荷塘月色》中清幽寂靜之夜的流水一般的月光,婀娜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這樣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學生越學越想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愈來愈濃。

      《陳情表》的祖孫情,《孔雀東南飛》中的夫妻情,《櫻花贊》中的友誼情,都表現了渾厚的人情美;《長亭送別》中的崔鶯鶯,《荷花澱》的水生嫂,都表現了中國婦女特有的陰柔之美;壯別易水的荊軻,橫眉冷對的魯迅,體現了陽剛之美;格調高揚的《白楊禮讚》抒發了崇高之美;《米洛斯的維納斯》表現出富有想象的藝術美。

      “春城無處不飛花,文章處處皆有美。”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能繪聲繪色地描摹出作品的意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陶醉其間,使之如親臨其境的情感體驗,必然能產聲豁人耳目的美感,就會使學生在彩斑斕的美的世界裡,採擷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語文美中有趣,美中激趣,以美引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 動情入趣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道:“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

      入情。”可見,情是作品的生命,是文章的核心、主宰和靈魂。愛迪生說:“最能直接打動心靈的還是美,美立刻在想象裡滲透一種內在的驚喜和滿足。”所以,教師講課,要以藝術家的才能,進入文章角色的境地,動之以情,最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鳴。管仲說:“翼而飛者聲也,無垠而固者情也。”根據不同體裁,不同內容,不同基調,教師講課的情緒要靈活多變,該激昂就昂奮動情,該委婉就涓涓細語,該快樂的就興高采烈,該悲痛就低沉憂傷,這樣一詞一句牽引學生的情恩,一舉一動點燃學生心靈之火,一篇一章引起感情的共鳴,引導他們從“有我之境”進入“無我之境”。

      在課文《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辛棄疾的“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效國之情,《雷雨》中作者對周樸園虛偽兇狠的醜惡靈魂的厭惡之情,《記念劉和珍君》中作者對反動派屠殺革命者的無比憤慨之情……可以說,教材提供的是豐富飽滿、異彩紛呈的情感海洋。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把教材中表達的情感潛移默化的傳給學生,在獲得充分的美感同時,使其沁人心脾,彷彿靈魂已被引進美妙無比的“天堂”之中,從而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輕鬆、快樂地受到薰陶,誘發求知慾望。

      三、 以趣引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要因素來自學生積極的智力活動,教學內容的安排至關重要。如果學到使他們感興趣的新知識,他們就會驚訝世界的廣闊,為新知識所吸引,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完全陌生的課題,難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如果能在已有的基礎上加以延伸、拓展,安排新內容,可使學生有耳目一新又似曾相識之感,引起學生的興趣。

      編演課本劇也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好方式。《守財奴》《孔雀東南飛》等文章都是編演課本劇的材料。當葛郎臺瞪著發光的兩眼,喊著“金子!金子!”餓虎式地撲向梳妝匣的時候,同學們一定會開懷大笑。笑過之後,只要稍加點撥,學生一定會沉思、思考:為什麼這樣呢?當“劉蘭芝”“焦仲卿”雙雙死去的時候,一定會讓學生深表同情,引出學生的潸潸淚水。有了這樣活靈活現的情境,師生感情的共鳴,學生、作者的情感溝通會水到渠成,使學生學習充滿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彈出自己的調子,因此,要想讓那顆心與我的話語相呼應,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這根弦的調。”所以,在我們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博古通今的知識以美引趣,用飽含深意的人生哲理動情引趣,用高尚偉大的人格、用富有激情的語言以趣引趣,去撥動學生的心絃,滋潤他們的心田,促進他們思維火花迸發,在十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語文知識,整體感知課文,昇華情感。

    Top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茸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