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科普

    “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2022年白露是哪天?是在月頭嗎?

    近日持續高溫,已使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引發旱災。河南地區去年是澇得不行,今年又旱得不行,截止到8月17日,河南受旱面積超過1000萬畝,農民種點地還是真是不容易。

    一場秋雨一場寒,我們還得熬一段時間,才能徹底涼爽,預計要到白露後了。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一年中共有二十四個節氣。春、下、秋、冬四個季節裡,每個季節裡都有6個節氣。一個月當中有兩個節氣,月初為節,月中為氣,並且,“節”的重要性要大於“氣”,因為,“節”代表著變化。

    8月裡共有兩個節氣,一個是白露,一個是秋分,而白露恰好是在月初,因此,白露的重要性要比秋分高。

    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的說法。

    白露節氣在陽曆是固定的,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7日9月9日之間交節。此時,太陽黃經到達165℃,太陽直射點繼續往南移動,北半球天黑越來越早,天氣也越來越涼了。因此,白露節氣是自然界寒氣增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在氣象學上,白天還是挺熱,太陽一落山,氣溫馬上就降下來了,晝夜溫差變大。

    在這種溫差下,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在植物葉片上形成密集的小水珠,呈現出白色,就是我們說的白露。

    古人在自然相處的過程中,根據白露節氣期間的氣候情況,總結出來很多經驗。例如,“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準不下”,“露水見晴天”,“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幹霧露陰,溼霧露晴”,“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等等。

    老話說 “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這裡的月頭指的是農曆八月初一,什麼意思呢?那麼今年白露是在月頭嗎?

    節氣是咱們古人結合勞動總結出來的,和農業生產離不開。而農曆八月初一這天,也是古代百姓安排農業生產上重要的時間節點。白露和八月初一兩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在同一天,就變得非常複雜了,對農業生產和收成有哪些影響呢?

    “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意思是說,如果白露這天是一個月的開頭,那麼下一年可能會大機率遇到乾旱的情況,降雨量不多,夏季作物長勢不好。所以,白露出現在月頭,農民要發愁明年的年景了。農諺準不準了不好說,但是2021年的白露恰逢農曆八月初一,我們看看今年的天氣,就知道老輩人留下的農諺有沒有道理了。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個巧合,不能說明啥!

    還有一句農諺,“八月初一下一天,旱到來年三月三”。這句比較容易理解,如果八月初一這天下雨了,斷斷續續,陰雨綿綿的,持續下了很長一段時間,預示著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很少下雨,會一直持續到明年的農曆三月三。

    按古人幾千年的經驗,每年農曆八月初一是籽粒成熟的關鍵階段,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太多的雨水了,光照充足有利於促進籽粒更加飽滿,增加千粒重,增加產量。

    按老輩人的經驗,往往八月初一下雨的年份,預示著第二年會出現乾旱少雨的情況。

    類似的農諺還有,“八月初一火燒天,麥子要種爛泥巴田”,“八月初一來了霜,滴滴答答十八天”,“八月初一晴,八八無水過田埂”,“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間”,“白露有雨,寒露有風,雨大風大,雨小風小”,“白露這天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白露日落雨,到一處壞一處”,“白露不下雨,幹到重陽底”,“八月初一晴,皮匠婆娘嫁得成”等等。

    2022年白露是在月頭嗎?

    今年的白露節氣交節時間是公曆9月7日23點32分7秒,農曆壬寅年八月十二號,顯示不是在月頭。

    寫到最後:

    在《曆書》中對於白露是這樣描述的,“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白露節氣期間,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晝夜溫差較大,白天還能達到30℃以上,到了晚上可能就降到20℃以下了。雖然暑熱可能不會一下子退場,但是悶熱感會逐漸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涼意。

    白露節氣在過去民間也是有很多習俗的,例如,古代白露有“收清露”的習俗、太湖畔漁民白露有“祭禹王”的習俗,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習俗,南京人有喝“白露茶”的習俗,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白露米酒的習俗,浙江溫州白露這天採集“十樣白”,還有一些地區有白露這天吃“番薯”的習俗等。

  • 2 # 美食不動嘴

    白露,字如其名,當早晨我們出門的時候看見草叢中掛滿露水,說明秋天已經深了,天氣會越來越涼了!

    白露逢月頭

    是什麼意思?是白露那一天,正趕上農曆的月初,比如2021年,白露正趕上農曆八月初一,這就叫白露逢月頭,而今年,是2022.09.07,那一天是農曆八月十二,已經算是接近月中了!

    而作為二十四節氣,最直接反應的就是當下時節的天氣,那麼人民最關心的直接受自然天氣影響的就是農作物的收成了,農民最怕的就是持久的乾旱,所以當白露逢月頭,預示著明年的雨水不足,晴天多,莊稼收成不好,必定來年愁!

  • 3 # 王新安22

    關於這個說法,我有不同看法。這是民間俗語,各地方不同,中國這麼大面積,南北,東西差別很大。地畝經也是根具某一地說的,不全面。易經說一年的天氣主要是看四立,四至當天的氣象情況,判斷這一季的氣候情況,預測,一般都是順口一說。請網友指點!

  • 4 # 上海的聲音

    白露逢月頭,來年必定愁。

    這句話本意是說白露在月初的第一天,那麼來年就會有讓人發愁的情況發生。

    引申的意思就是說白露在月初的第一天,來年就有可能會出現大旱的天氣,雨水偏少,夏糧收穫減產,這樣就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2022年的白露節氣在9月7日。

    這天以後意味著真正的高溫天氣已經結束了,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涼爽,晝夜溫差也會越來越大。

    俗話說:露從白露起,也是警示人們白露節氣裡不可露手腳,要穿上秋裝,防止著涼凍著。

  • 5 # 瀘州蒲公英

    一年有24個節氣,每個月有2個重要的節氣,其中白露在農曆八月,

    “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就是說白露這天如果正好是農曆八月初一這個月的第一天,那第二年的收成一定不好。對於白露這個重要節氣還有很多說法和彥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經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一些只是巧合,但也有例外。今年白露是在農曆八月十二並不在月頭,希望來年風調雨順,農民朋友們都有個好收成。

  • 6 # 自在視聽說

    這句老話的上半句其實才格外的重要,八月初一也是三秋之中的中秋期間,這個時間如果要是出現了下雨。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會導致持續的乾旱,不僅僅是整個冬天雨雪非常的少,而且旱情將會延續到來年的農曆四月。農諺稱為到四月時期,河水才會漲滿。可見這樣的天氣帶來的乾旱是非常嚴重的。冬季沒有充沛的雨雪,越冬的莊稼自然無法得到充分的灌溉。從而到了來年莊稼會出現嚴重的歉收,農民為此感到發愁。

  • 7 # 一請按上次一樣幫忙一

    這又是混話`一年=十四氣節是按時間推算的`自立春加六日是白露、不分月頭月尾、只秋分有歌佔。每個氣節不在月頭就在月尾,是季節遁環

  • 8 # 雲淡風輕77448737

    “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是民間的一句俗語,意思是說,白露這一天如果是一個月的開頭,那麼來年必定乾旱,雨水稀少,夏田糧食作物生長不好,來年肯定發愁。對於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白露時節,莊稼開始成熟,即將進入採收階段。所以白露時節的氣候對農作物收成影響很大,因為這時的農作物並不需要大量水分,但對光照和積溫有強烈需求,所以說“白露宜晴不宜雨”,這都是老祖宗的經驗和智慧。

    今年白露是9月7號(農曆八月十二日),不在月頭,所以按農諺來說,明年會是個好年景。

  • 9 # 琴笙流轉

    意思是白露在月初的第一天,來年就會有發愁的事情發生,比如說大旱,雨水稀少,夏季作物長勢不好,夏糧收穫就減少,這樣人們的生活問題就會受到影響,因此白露出現在月頭,農民又要發愁來年的年景啦!所以說“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這種說法不無道理!

    今年的白露時間不是在月頭,而是在9月7號,農曆八月十二。

  • 10 # 陸贈光

    “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就是說白露這天如果正好是農曆八月初一這個月的第一天,那第二年的收成一定不好。

    對於白露這個重要節氣還有很多說法和諺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經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一些只是巧合,但也有例外。

    今年白露是在農曆八月十二並不在月頭,希望來年風調雨順,農民朋友們都有個好收成。

  • 11 # ZBLiu

    “白露出現在月頭,農民要發愁明年的年景了。農諺準不準了不好說,但是2021年的白露恰逢農曆八月初一,我們看看今年的天氣,就知道老輩人留下的農諺有沒有道理了。”

    這段話,一方面用今年的天氣為農諺有沒有道理做了正面的支撐,一方面又給自己留了後手,“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個巧合,不能說明啥!”從執論的首鼠兩端,就可以懷疑這個說法的正確性。事實怎樣呢?這個說法確實沒有道理。因為,它沒有說出2021年的白露恰逢農曆八月初一和今年的天氣究竟有什麼內在聯絡,單憑這是“老輩人留下的農諺”,是拿空話嚇人,站不住的。

    這麼說,還可以有一辯:你這個說法也是推論,對不對有待於證明。

    那麼就證明。

    白露在曆本上的哪一天,其實是相當穩定的,查連著十年的歷本,7年是9月7日,3年是9月8日。這是陽曆呀!是的。節氣本是陽曆上的東西,它不記在陽曆上記在哪裡?可是人家是拿陰曆說事的呀!對的。要拿陰曆說事,就有個兩歷對齊的問題。這個問題老祖宗幾百年前就想出辦法來了。這個就是在陰曆裡置閏,把陰曆比陽曆少的天數補齊。這樣,基本上歲首可以對齊了。不過下面節氣的日子就要不斷前後擺動了。十年當中,白露最早是七月二十,最遲八月二十六,幅度有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裡,哪一天都有可能,具體就是由曆本排列說了算,排到哪天是哪天,憑的是科學計算的結果,沒有任何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沒有任何自由裁量。毫不誇張地說,2021年的白露恰逢農曆八月初一,三百八十多年前就定下了。因為曆法的最後一次大修訂是明末崇禎年間的事。

    這就證明了,白露在農曆的哪一天只是一個計算結果,和年景的好壞豐歉沒一毛錢的關係。

    這樣說,沒一絲一毫對老農不恭。因為,曆法幾千年來就是上層手裡的東西,中國曾經90%是文盲,當然農民基本上是文盲,曆法他們根本玩不轉,都是聽讀書人和二諸葛們說的。

  • 12 # 聖西羅36631522

    按照古人的“曆法”來計算的話,夏天其實早已經過去,秋天已經到來。只不過今年遇到了持久的“秋老虎”天氣,酷暑難耐的氣候一直折磨著我們。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是立秋,第二個節氣是處暑,也就是今天。接下來的第三個節氣是白露,農曆是八月十二,陽曆是9月7日。

    很明顯,四川的天氣依然烈日當空,預警資訊有兩個:一個是乾旱橙色預警,一個是高溫紅色預警。老祖宗說“晚立秋”的話,接下來會有長達24天的“秋老虎”持續高溫天氣,看來這一點完全沒錯。處暑這個時間節點,是沒希望看到絲絲秋天的涼意了。不過在農村裡會聽到這樣一句俗語:“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總結的生活經驗,有道理嗎?我覺得首先應該來好好認識一下“白露”這個節氣,其實每年的“白露”時間基本上是固定的,在陽曆9月7日到9月9日之間,今年是9月7日。

    與此同時,“白露”也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Sunny尚熱,但傍晚後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也就是說,就算再熱的天氣,只要到了“白露”這個時間節點,早上和晚間的氣溫都會降下來,就算白天依然高達三十多度,但我們也要準備好一件外套了,要不然身體吃不消。

    老祖宗總結的俗語“白露逢月頭”,是指“白露”到來的時候正好是在農曆的八月月初,也就是八月初一,那麼就會造成一個不好的結局:“必定來年愁”。

    這個要論證的話,也並不困難,因為去年的“白露”就是在農曆的八月初一,而今年就遇到了持續的乾旱和高溫天氣,也印證了“必定來年愁”的說法。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要知道,古人的智慧是神秘莫測的,基於對大自然的千百年觀察,老祖宗又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為:在“白露”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而生活在農耕文明中的人們,也忙著收穫莊稼,正所謂“搶秋搶秋,不搶就丟”。

    經過千錘百煉之後,在白露期間也衍生出了各地民俗,比如祭祀大禹、釀五穀酒、喝白露茶等。這些都是古人對“節氣”的尊崇和敬畏,對於大自然的神秘始終保持一顆崇拜的心,也才能找到一個和諧相處的平衡點。

    節氣,是老祖宗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與大自然建立起來的一種默契,這直接影響這一年的莊稼收成。之所以會有“白露逢月頭,必定來年愁”這樣的俗語誕生,也是和農業種植有著密切關係的。因為在農曆的八月,正是多種農作物即將成熟的時候,比如稻穀,這個時候應該多一些日照,才能顆粒飽滿,產量有保障。白露這個節氣預示著氣溫會降低,接下來會有雨天,八月初一和白露相重疊,對於莊稼而言,是不好的預兆。老祖宗早就有總結:“八月初一下雨天,旱到來年三月三”,也就是說白露這天下雨一整天的話,接下來就是罕見的大旱了。

    在旱季裡,農作物會枯死,農民沒有收成,就要餓肚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旱災。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每一次都是血與淚的教訓。也正因為如此,老祖宗才會有如此多的生活經驗總結,最後一俗語的形式流傳下來。

    古人的智慧不用去否定,流傳下來的很多關於節氣的俗語,依然是有據可循的。大自然的變化規律是有跡可循的,至少在古人生活的那個年代裡,是不會有較大的出入的。

    只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壯大,新型工業的崛起,給大自然造成了很多不可挽回的傷害。以至於如今全球氣候開始變暖,今年的這個高溫天氣,就是一個預警。提示著我們:一定要愛護環境,愛護我們的大自然,保護好綠色地球。

  • 13 # 溫柔的雲姐

    意思是說如果白露這一天,如果是一個月的開頭,那下一年必遇乾旱,雨水稀少,夏天糧食作物生長不好。古人說如果白露這天是一個月的開頭,那麼說下一年可能遇到乾旱。8月裡共有2節氣,一個是白露,一個是秋分,而白露恰好是月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般投顧的股票都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