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3349421578103

    “一石激起千層浪,兩指彈出萬般音”。

    譯文:一塊石頭能夠激起千層的浪花,兩根指頭能夠彈出Teana之音。比喻很小的力量能做出很大的事情來。

    此句出自對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評價。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譯文: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蕩漾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

    江邊上是什麼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

    人生一代一代地無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誰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盪?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擴充套件資料: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雲:“《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於文詠,採其尤豔麗者以為此曲。”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

    《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

    關於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份已難以確考,而對此詩的創作地點則有三種說法: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現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

    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認為,此詩作於瓜洲,表現的是千年古鎮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長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此詩作於揚子江畔,其地在今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南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男生不明白女生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