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往事如炊煙裊裊隨風飄

    往事如煙:

               終南山味道

               ——往事如煙(閆志堅)

            那一年,那一天。到了西安已經是下午挺晚的了,想著以前從手機的很多媒體上,看到許多人在終南山上修身養性,據說那是北方最適合療傷靜養的所在,不乏有許多的年輕的女漢子和年輕的夫妻倆也在此安營紮寨,過著安逸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春賞花,夏享涼,秋靜思,冬聽雪,生活很簡單,其樂也融融,似乎找到了世外桃源……

            那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呢?帶著好奇和疑惑,於是臨時決定先不進吵雜紛擾的西安城,現在就去終南山看看,訪一訪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透過手機導航,就進入了這條叫做“小峪”的溝裡,後來聽說秦嶺有72峪,能來到這裡真是有緣來有份的……

           初入山口就看到有人攔路,以為又是:“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呢。”心裡很不舒服很不舒服的罵了一句:“真她媽的操蛋,這就是我的祖國,我的大好河山,沒有不收費的了”。那知想錯了,人家僅僅是在出入此山時登記一下哦,路的盡頭就是大山了,回來還是要從此經過,那是怕遊客出了意外……原來如此,還是少有的有良心的地,善良在此保留。

           進了山,初始路還比較寬,比較直,旁邊的溝也是比較深比較的闊,有一個水庫模樣的攔水大壩,枯水季節水不多,倒是非常非常的清澈;越往山裡後來的路是越來越窄,彎子是越來越多越急,坡是越來越大,好在一路都是水泥路面,比較平坦,更是比較乾淨。

           此時正是秋風掃落葉的時節,路面非常非常的乾淨,原因就是一路上有一道好看的橘黃色的風景線,那是不遠的距離就有一位環衛工人打扮的女人在打掃著路面,真心的為她們叫好……(後來住店時,店主的堂妹也在和我們爐邊夜話,她當時就穿著那種漂亮的橘黃色,說她們每人各管一段一公里長,政府發工資,這是後話)。

           這時才認識到跟318川藏線的山路十八彎不一樣的感覺,這裡的彎急多,七、八米,甚至五、六米左右就一個急彎還帶著陡坡,路面還特別的狹窄,只能透過一輛車,有些地方以為過不去了呢?下去一看,天啊,就是剛剛好四個輪子在路面上,稍稍偏一點要麼掉路面的下面山體的斜面上,滑倒溝裡,要麼碰到側面的山體或者大樹……

           讓我這個經歷過“上過青藏線,下過川藏線”的老司機都有些不知所措,雖然不遠的路段就設計一個可以會車的所在,當是我在想,如果不是剛好在此遇到對面的車,該如何是好呢?是下山的車往上倒車呢?還是上山的車往下倒車呢?那可都是窄急彎道啊。

            誰的技術有這麼高?反正我是沒有這個本事,好在那不是旅遊旺季,天色也比較晚了一些,也恰好下山的車只見到兩輛車,又恰好我停車觀望時,把車停到了比較寬闊的會車路段,同向上山的車也有有幾輛,但都能巧妙的禮讓透過……

            一路上只要是有更寬闊一些的路兩旁則是形狀規模各種各樣的、大小不一的、裝飾繁簡不同的農家樂和農莊,大約有幾十家吧。因為是淡季的原因吧,絕大多數都是冷冷清清的,一路觀察來,很少看到有人影和煙火......

           就這樣無畏的沒有目標的小心翼翼的開車走著……哪裡才是盡頭呢?想像中的世外桃源在哪裡呢?中途問了幾個環衛女工,似乎都在說還要往上走多遠多遠,說不清也聽不明白,再加上天色已漸晚。掉頭回西安,住上一晚明天再上山,做出決定立刻下山,……

            下山的過程中,路過某一個會車點的路段,猛地看到一輛掛著豫A牌照鄭州的車,又看到路旁兩個穿著還挺正統的父子倆(後來確認),一個比我小,一個比我大的樣子。也許是我冥冥之中多看了他們一眼,也許就是有緣。

            互相一搭話,也確實是有緣,兩人河南鄭州人氏,年輕的在全國好多地方開某一化妝品店,在銀川也有店鋪,時不時也去銀川住一段時間。說起那些修行的事情,年輕男子告訴我說,往上走到了路的盡頭,有一個北京來的人,有一個茅草屋非常非常的不錯,……

           再問還遠嗎?答曰開車不遠,熱情的還要前面開車帶路陪我上去。考慮天色太晚,我也已經領教過了這裡的山路彎彎,就婉拒了。說知道地方了,明天早上再去吧。後又問我在哪住?我答曰;先回西安住吧。明早再來,……這朋友又建議說:你不如就在溝裡住,農家樂有吃有住的地方,還有當地的冷水魚,涼熱兩吃(生吃魚片,魚骨熬湯)都非常有特色,要住店找一家有暖氣的店住,不然山間夜裡冷……

            告別鄭州朋友,一路下山問了幾家農家樂,要麼沒人,要麼不符合朋友推薦的吃住條件,眼瞅著似乎要開出山的樣子,終於看到路邊的一家農莊旁有兩位老人家(就是我的一首小詩裡面,又見的炊煙裊裊升起的地方,哪裡面的父老鄉親)。  

               下車一問,他家不符合條件(沒魚沒暖氣),可是她指著她家緊挨著的鄰居說:她家有魚有暖氣。那就去問一問吧,一問果然都有,看了房間和空調還行,不貴,看了池子裡面的冷水魚(沒聽說過,叫不上名字)還行,通體帶點淡粉紅色,挺漂亮……就這了:吃住一體。

            很快四菜一湯就準備好了:生魚片 ,菜地裡剛拔的青菜素炒,炒土豆絲,炒自己泡製的蓮花白泡菜(味道不夠酸辣),還有就是鮮香爽口的魚骨湯,有幸店主老弟夫妻倆陪我一起吃的飯,和店主老弟一起喝的7.5兩的瓶裝杏花村酒,另外又喝了幾杯老弟私存的好東西,用當地玉米自己釀的酒,

            所剩不多,由於本人平時不喝酒,曾在酒宴上把被逼無奈喝到口裡的五糧液有意識的扭身吐掉幾次,所以酒量有限,也喝不出好壞,一個字都是“辣”,……吃的是自家做的發麵餅,外焦脆內鬆軟,“好吃,愛吃,麥子的香味特別的濃”……,

            就這一句話,第二第三天的早餐、晚餐餐等都是店主媳婦特意做的……確實是好吃,素炒青菜也是很不錯的,以後很少再吃到這個味……很懷念。

             也許是店主家的飯菜太好吃了,還在回味中,……也許是小峪的峪主——終南山人:汪老師的特殊招待久久不能忘懷,還醉在昨日的酒裡、夢裡……總之離開終南山已經七八個月了,離寫上段終南山隨筆也三月有餘,遲遲沒有動筆、沒有動手來寫下段的感想、感悟。

            仔細想想,什麼原因呢?必然有懶的因素,其次還有這種難得的偶遇,總是給人一種驚喜,給人一種流連忘返的、甚至還有陶醉其中,一直沒有返回的錯覺裡。再一個就是有一種擔心,擔心自己寫不出最初的領悟,褻瀆了那種美好的味道、那種美好的回憶吧!仰或是自己不想說出來、不想暴露出來,想獨自回味那種美麗瞬間的溫暖吧!

       

            那天晚上,在店主老弟家吃完飯喝完酒,也許是酒桌上話話比較投機,也許知道我是骨科醫生的緣故,跟店主聊了一些關於他母親腰腿疼的話題,……總之當晚沒有去旁邊比較冷清的客房去住,而是住在了吃飯這棟房子的家裡面,因為客廳有柴火爐子,住在旁邊的臥室再有電熱毯,初冬山裡的寒冷已經被人間的真情暖化了。

            店主還交待了,明天他們一大早,就去西安去給母親看病,進一步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我自己看店,早餐由他舅媽(就是頭一天我打聽住店,問到的那老兩口,也是我圖片發的陪我吃早餐的那兩個“父老鄉親”)給我準備,我頭天晚上點了好吃的大餅和稀飯,再加上自制的泡菜……

                   夜間起夜,踏進那開放的小院,踩著明晃晃的月光,輕輕拍了拍我的夥伴——車,說了一聲:辛苦了!有意識的抬頭看看那異鄉的月亮:月很圓,也很亮,遠遠的擱在西南角的山頭上,有一絲絲的雲彩,像紗一樣圍在月亮的旁邊,一會兒也就走遠了、消失了……

            在這遠離了城市喧囂吵雜、車來車往的地方——秦嶺深處萬籟寂靜的夜,深邃的夜空,星星也很少,很小,環顧四周都被大山包圍著,大山上長滿了黑漆漆的樹,沒有任何的動物的鳴叫,也沒有風的聲音,沒有樹的濤聲,只有不遠的溝底,傳來嘩嘩的溪水聲和水池子引來的山泉水聲,這些唯一的、獨特的聲音,反而更加襯托了夜的寂靜、夜的深沉……

            第二天早上起的有點晚,看到我起來洗漱,店主和家人都已經去了西安,早早等候我的店主舅舅和舅媽,把已經準備好了的,泛著麥香的餅子和小黃米粥給我端上來,陪我圍著火爐吃早餐,他們吃的是自家的調和飯,我就著不太酸辣的蓮花泡菜吃著飯,和他們聊著天,感覺很溫馨,也很鄉村……於是徵得他們同意,拍了幾張很自然、很鄉親、也很父老的照片。

            飯後出門,太陽朗朗的照著大地,照著我和我的小夥伴——車,又一次看到那嫋嫋的炊煙,忍不住再次拿起手機,拍了幾張與昨日黃昏不一樣的鄉土氣息。

           打聽好了,到小峪頂端的“汪家莊園”汪老師的住處,大概有五公里的山路,不太遠,領教了昨日的山路彎彎,於是決定步行上去,仔細的領略一下秦嶺冬日的風情,體會一下秦嶺冬日的風光……

             再沒有其他路線,只能一路沿著唯一的水泥道路蜿蜒曲折的上山,時不時的可以碰到清潔工人,道路任然是乾淨的。Sunny很明媚,心情也是不錯了,一路走來一路欣賞,四周的山上亦然是叢林密佈,針葉林木的葉子也還是蔥蔥的綠著,少數的闊葉也是被霜染的青青黃黃,被風吹掉的只剩下星星點點的記憶了吧,有的是更深的紅黃色。

           路邊時常可以看到樹上,掛著大大小小的不知名的果子,通常都是紅紅的,偶爾嘗試一下,都是苦苦澀澀的味道,也時常可以看到那些高一些的柿子樹上,零星的掛著紅彤彤的柿子,甚是好看,可以說是冬日秦嶺最美醉美的牽掛吧!

            一路上也時不時的可以聽到,路邊幾種不同的鳥兒的歡唱的鳴叫,偶爾可以看到鳥兒從眼前飛過,也是一種歡喜湧上心頭。

           一路上處處可以看到,那種各色各樣、不同規模的標著“農家樂”、“農家山莊”的房屋,或是平房或是樓房,蹵在路旁還比較寬敞的地方,大多數都是二層的樓房。但是基本上都是沒有人,主人不在,遊人沒來,都是為夏日準備。

            期間遇到兩個年輕的小夥,一個身著暗灰色道袍,戴著道家的帽,一個是遊人的打扮,還揹著雙肩包,從上而下,打了個招呼,聊了一兩句,知道他們是湖北人,一個在山裡修行,一個是來看他的……

            一路前行,一路向上,一路陪伴著我的是那,路邊深深淺淺的溝裡小溪,溪水是清澈見底,但看不到游魚。溪水始終是歡快的奔跑著,只是根據河溝的寬窄,時而急速,時而輕緩,時而大聲的喧譁,時而默默的私語,越是大石阻隔,越是激情澎湃,就這樣從不停息的奔向遠方,也許它們也是有一種靈性,有一種感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吧 !

            在小溪上也是有許多的,各色各樣的石頭壘砌或者混泥土的小橋,橋面不甚寬,最多能透過一輛小汽車 的樣子,往往是小橋的這邊是路,那邊就是不同規模,不同特色、不同檔次的農家樂、農家山莊。儼然一副“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甚是美輪美奐。只是少了“枯藤老樹昏鴉”的蒼涼、悲壯的美;也缺少了“古道西風瘦馬”的孤獨、滄桑感;……

            另外還有一些簡陋的小橋或者是木頭搭壘起的臨時橋,這種橋大多隻能人步行透過,而且橋的另一邊往往就是小峪的側面的更小的小峪溝。

                    一路走走停停,不急不躁,觀山觀景,聽風聽小鳥的歌唱,聽小溪潺潺。也就沒有感覺勞累,不知不覺走到沒有水泥路面的地方,再走一會就看到,一個坐北朝南的木柵欄圍成的挺大的一個院落,院落的前面有一條兩三米深的溝,清澈明朗的溪水滑滑的從中流淌而過,溪水不大,深約二三十公分的樣子吧,溝的上面架著一個木製的小橋,有欄杆扶手,橋面平整,不寬,不到兩米的樣子,橋面也不長,也是兩三米的樣子。院門正對著小橋,院門口的右手方,貼著小院的柵欄,還能容納一兩個人透過,通往更深的山裡,小溪也是從那裡流出,只是通往那裡的都是羊腸小道了。

            回過頭來看,估計這個院落就是鄭州的朋友,店主說的那個汪老師的住地所在了,站在高處,透過一人多高的院子木柵欄,看到有人坐在靠近溪邊的圍欄的椅子上喝茶,整個院子大聲的防著音樂 ,歌聲好嘹亮的。還有一條似乎是德國黑貝的成年犬,對著我犬吠著,院門口的左手有一棵不甚高大的樹,上面竟然還留有許多的果實,還竟然是我小時候的吃過的的黑棗……

           為了確定,我撥通電話,就是這裡。汪老師給我開了門,狗狗也熱情的迎接了我,汪老師看就我一個人,問了一句:就你一個人嗎?我回答:是的。汪老師似乎有點失落感?

            汪老師讓我在院子的圈椅落座,要給我沏茶,看我有自己的杯子和茶,就說你先隨便坐,先喝茶。他隨即撥了個電話,就去廚房忙活去了,沒有過多的客氣,反而讓我沒那麼拘束,我獨自在小院裡看了看,小院的左側緊挨著小溪,木製的柵欄外面是小溪,柵欄的院子側是半圈與柵欄相連線的圈椅,大概有五六米長或者更長,木椅的腳下是平整的木板鋪地,木板上又鋪著綠色的大大的地毯,直鋪到院門口,站在木地板上,可以輕而易舉的摘到院外的黑棗,味道很不錯,是小時候的記憶中的味道,很甜,不澀。

            現在看來,院子大約也有五六百平方米的樣子。寬約二三十米,深約近二十米,院子的右側是空地,有一個衛生間,有貓狗的窩,地勢不太平坦,正對著院門是一座中式房子 ,到院門口也有十餘米遠的距離,也是靠北朝南的格局,比較寬,當前有挺寬的廊簷,牆上掛著一些裝飾物,簷下有一張長桌子,有幾把椅子,適合夏季的聚會:吹著清涼的山風,賞著朗朗的圓月,聽著悅耳動聽的樂曲,一壺老酒,幾個老友,講你講他講我們大家的故事,倍兒棒!

            房間的左側是廚房,看汪老師進進出出忙碌著,那條黑貝似乎像主人一樣陪著我視察著小院……

            

            不一會就來了一個騎機車的客人,還捎帶著另一個客人,進院子裡,狗狗也沒有叫喚,還很歡喜的搖著尾巴去迎接他們,可見他們是汪老師的老相識了,後來才說道是我來時,汪老師打的那個電話, 就是給他們打電話,過來陪我這個客人的,真是不好意思,再一次謝謝汪老師的好意!

            很快汪老師就招呼我們入座了,桌子還是北方冬天的標配:火爐,大家圍著火爐坐下,幾個菜有葷有素,肉是大塊的五花肉,燉的很爛,入口即化,也很香。可見汪老師昨天接到店主的電話,今早也是做了準備的。

            落座以後,大家沒有絲毫的違和感,也不帶一絲絲的客氣,一見如故在這裡體現的淋漓至盡,讓人感覺這就是男子漢的聚會,喝的還是杏花村的高度數汾酒,大杯喝酒,大口吃肉,好不痛快,……席間聽北京來的宋師傅講他修行的故事,聽他對物質方面的將就:自己住在一個很小很小的山洞裡,面壁打坐,二兩的白水掛麵能吃一天……聽他的感悟,聽他物質方面的有意苛刻自己,聽他精神上的收穫和滿足……人的慾望是一個定數:物質方面需求高了,精神上的追求就會少;精神方面的追求高了,物質方面的需求必然也就無所謂了,吃飽穿暖就好。

                    很快四瓶七兩的汾酒,就被我們四個人瓜分光了,不過好多年不喝白酒的我,好像沒有喝完就醉了,有點丟人,我在汪老師家裡客廳旁邊的臥室睡覺了,原打算去宋師傅的修行山洞去拜訪拜訪的,也沒機會了。

            傍晚的時候,還是店主老弟騎著機車來了,把我叫醒帶著我回去的。一路上視乎還很遠的,一路的崎嶇顛簸,一路的感激和溫暖:感謝汪老師和店主老弟。

            回到店裡,吃了晚飯,聊了一會天,還是犯睏,洗洗就先睡了。由於計劃有變,願打算店主做個導遊,陪著去周圍轉一轉,再去宋師傅那裡看看,都成了泡影了。第二天我就離開了終南山……不過一直與店主和“終南山人”汪老師微信有互動,這就是緣分吧。

           店主老弟——饒養存,終南山人——汪老師,我有空還會去看你們的。我始終記得秦嶺、終南山、小峪有我的朋友在那裡!

    有一個地方叫百里秦川

    有一座大山叫做終南山

    有一條深溝叫做小峪

    有一個棲身所在叫橋頭古店

    有一種溫暖叫又見裊裊炊煙

    有一種親情叫難忘父老鄉親

    有一種景色叫小橋流水人家

    有一種美麗叫做漫山紅燦燦

    有一種生活叫做隱居在深山

    有一種情愫叫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一種豪情叫做: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來,幹!十多年了,我又醉了一回......

     

              ............

    在那裡:

    聽風聽雨,聽小溪潺潺

    觀山觀景,觀人間冷暖

    品茶品曲,品生活苦甜

    賞花賞月,賞雲捲雲舒

           ......

    一方水土,一座庭院,

    一種生活,一份嚮往:

    農夫山泉有點田

    ......

                    END

    2017.12.20_____終南山的味道!

  • 2 # 夏慶任135135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深山學道韓湘子,出家就在終南山。神仙需要天師封,後代承認來追宗。上天不會掉餡餅,努力進修方可成。

  • 3 # 剪映多彩生活

    秦嶺終南山是一個自然生態環境很好的地方,這裡地大、僻靜、人稀,不被外界打擾。此地自然物種繁多,野生植物豐富,可供一定數量的人現實充飢補給。另外,此處歷史上就被廣為傳頌是隱士修身之地,長期以來該地地方政府對隱居人員干預甚少,環境較寬鬆。據說終南山有多達5000左右隱居者,是中國社會特有的隱士文化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番茄炒麵片最正宗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