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科普
-
2 # 使用者一溪雲
先來說一說,“今年處暑過午了嗎?”。今年處暑的準確交接日期是:“8月23日上午11時15分59秒”,此時,太陽黃經為150度。
以中午12點為界,12點以後為“過午”,12點之前俗稱“不過午”。如此算來,今年的處暑不能算作是“過午”,更準確的說法應當是“不過午”。
下面,再說一說何為“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
因為,處暑是在本月23日上午11時15分59秒為交接日,俗稱“處暑不過午”。它的意思是,如果處暑是在過午以後,那麼,接下來的天氣,很快就能讓人感覺到秋的涼爽滋味,說明大熱馬上就要結束了。
即然是“處暑不過午”,情況則恰恰相反,說明接下來的日子裡,依然是高溫天氣的機率較大,“秋老虎”餘威不減,炎熱的天氣可能要持續到白露以後。也就是說,只有等到白露過後,涼爽的秋天才算是真的到來了。
-
3 # 小曦心中有光
2022年農曆的七月二十六處暑。
處暑,已到了高溫天氣“三暑”之“末暑”,氣溫不會異峰突起,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
老人說:2022年“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啥意思?今年處暑節氣之後,還能熱多久?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
先秦時期,古人以“歲”來表示寒暑交替,《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
古人認為十二月為宇宙運轉的規律法則,如《文子·自然》:“十二月執行,週而復始。”
意思是天地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迴圈。
每一歲週期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
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配數字與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別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到了漢武帝時期,“二十四節氣"被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黃河流域農事的歷法補充。
採用圭表測影(“平均時間法”)在黃河流域測出日短至(白晝最短)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到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日)也就是歲實(迴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15日),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平均。
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時間等分,稱為“節氣”。
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冬、小雪、大雪。
“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以冬至日作為起點,始於冬至,終於大雪。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劃分的方法,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週年視運動,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曆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後不差1-2日。
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2022年農曆的七月二十六中午十一點十五分五十九秒,就是太陽黃經執行到150度的時候,也就是處暑節氣交節的時間。
今年處暑節氣的力量特點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
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每當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時,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
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
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處暑是中國西部地區秋季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
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曆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
尤其是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
秋後的“金氣”就是涼氣,卻被壓在土裡面,也就代表著今年的處暑節氣會比較熱。
處暑不過午
俗語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的到來也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天氣來臨。
我認為,立秋處暑後,天氣大機率會熱到白露節氣時,而這段時間大致間隔了2個節氣,因此,立秋節氣到來,對於華北以及黃淮地區來說,今年估計還要熱30多天。
從氣象學上來看,白露節氣的到來,才會將涼爽的秋天拉開帷幕。
由於中國南北跨度比較大,氣溫差異也很明顯,每個地區入秋的時間都有不同。
北方,一般在白露節氣後便已經入秋,天氣由悶熱轉為涼爽,馬上就要迎來收穫的季節。
南方,入秋的時間則要相對晚一些,一般在寒露節氣後才會入秋。
有些地區則要推遲到霜降節氣後才能入秋,所以北方一般在白露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南方則還要再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的告別暑氣。
俗語“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喝了白露水,蚊子就蹬腿”,“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處暑節氣後天氣依然很熱,蚊子也最猖狂,但是到了白露和秋分這兩個節氣後,氣溫每天都會下降,人們會明顯的感覺出來一夜比一夜更涼一些。
今年的處暑節氣在午時,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這個節氣會比較熱。
處暑不出伏
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數伏,今年末伏的頭一天是8月15日,也就是今年,往後數一個“庚日”就出伏了,是8月25日。
古人說:不過夏至不熱,最熱莫過三伏。今年處暑的交節時間是8月23日,顯然是“處暑不出伏”。按老輩人的經驗,今年秋後還會熱上很長一段時間。
-
4 # 逍遙一佑
今年處暑過午了嗎?
首先,過午是什麼?
過午可以直觀理解為每天十二點後,不過午就是沒到十二點。
那麼,今年處暑過午嗎?
今年處暑的準確時間是:8月23日上午11時15分59秒,所以不過午。
所以,今年要熱到白露了?
恐怕是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相信科學呢!
根據氣象臺預測,受副高等影響,極端高溫天氣至少會延續到八月底九月初。
而且,今年的秋老虎是母老虎,還有至少半個月會被它的高溫掌控,但期間只是正常高溫,不容易出現極端高溫了。
放棄幻想,放棄掙扎,高溫終會過去,但是半個月內是沒啥幾乎擺脫了
-
5 # wwwlink
2022年,處暑交節的時間節點是8月23日午前的11點15分59秒。
意思是處暑節氣在午時,這個節氣會比較熱。
今年處暑不過午。
高溫天氣至少會延續到八月底九月初。
-
6 # 使用者cc110322
其實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可能全有的,為什麼說是有一定道理的呢?是因為一年地球圍著太陽轉一週,是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五十三分四十七秒。四年中有一個閏年,那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的時間是十五天多。每一個節氣都是這樣圍著太陽轉趕一週圍為一年是十二個月的變化因素,基本是每年的八月八日前後是處暑。趕到離太陽近地方就熱,離太陽遠的地方就涼快,它是向前推算的。如果處暑前後遇上連陰雨天氣,“三五天以上的為連陰雨”它就不會有熱現象。如果處暑前後遇上乾旱桑拿的天氣,秋老虎起痱子,它才會有熱的天氣。總而言之,中原地區有天過處暑風見諒的說法,也就是說,過了處暑後,天氣就要開始轉涼了,雨後再轉熱可能性小了,要多注意陰天的氣候。再有捂春涼秋的說法,體弱的人也要注意病體的人不可抗拒,否則會有不好後果的。
-
7 # 無名草2020
節氣降臨講究時分,今年的“處暑”是上午時分段立的,並沒過12點,所以叫“不過午”。
不過午的處暑,說明天熱會持續到“白露”以後。
還有一句氣象諺語是這樣說的:
“過了白露節,夜涼白天熱”。說明過了白露節以後,白天還是熱,只是晚上比較涼爽而已。
-
8 # 金友龍
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是說處暑到了炎熱的天氣馬上就要過去了,處暑以後的天氣雖然還是很熱,但熱的時間很短了,只有在中午前後這幾個小時還熱,早上和傍晚已經不熱了。
處暑過後是白露,這半個月的氣溫降得很快,白露節氣一到,早晨草上就有露水了,有露水說明地下溫度還高,但空氣已經涼了,白天和晚上的氣溫相差較大。
-
9 # 熊大家的小嘟嘟
處暑期間,是處於剛結束“三伏天”的時候,暑氣往往還在,還是會延續立秋以後“秋老虎”的天氣。
根據以往的情況來看,南方地區一般處暑之後受秋老虎天氣的影響較大,還會持續熱1-2個月左右,而北方地方受秋老虎天氣的影響較小,一般會持續熱半個月左右。
處暑多久就涼快了
1.對於北方地區來說,處暑之後會有明顯的降溫,晝夜溫差變化明顯,大概會持續半個月左右,然後逐漸轉涼。
2.對於南方地區來說,處暑屬於三伏天剛過,要等到白露、秋分節氣前後,才會迎來明顯降溫,處暑之後受秋老虎影響,一般還會熱1-2個月左右。
鄉土鄉人
關注
今年農曆的七月二十六處暑,處暑也就是暑氣結束的意思。所以處暑節氣代表著暑氣至此而止,天氣開始逐漸轉涼。
-
10 # 肥仔農經
明天就是處暑節氣,處暑也為“出暑”,意為暑氣至此而止,暑氣逐漸消退,也是夏秋季節的一個轉折點。老話說“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啥意思呢?今年處暑“過午”了嗎?處暑過後還要熱多久?
處暑過沒過午要看到來的交接時間,今年處暑交接時間為農曆七月二十六中午11點15分59秒。
可以看出今年處暑正處於午時前半段(午時從中午11點至13點)處暑午時有什麼說法?要知道,午時是一天中陽氣最強的時候,也是陽氣上升的階段(從11點到12點是陽氣上升的階段,從12點到1點是陽氣下降階段)從處暑交接時間來看,今年處暑是午時,正是一天中陽氣最強的時刻。
按理來說,處暑節氣是夏秋季節的轉折點,卻被強旺的陽氣所壓制,這也意味著今年處暑節氣這個轉折點轉不過去了,還會比較熱,在老一輩看來,處暑當天炎熱,整個節氣都會比較熱,所以就有“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的說法。
那今年處暑之後還要熱多久呢?是不是要等到白露節氣之後?其實這句諺語也並不是說白露節氣後就徹底涼快,這只是處暑節氣在午時所表現出來的特點。當然,白露後即便會熱,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熱,高溫肯定會收斂許多,上述說的這些,只是說處暑這個節氣會比較熱一些。
翻開日記可以看到,今年農曆七月二十八庚戌日出伏,已經是處暑節氣之後,是典型的“處暑不出伏”,正是炎熱之時,處暑在三伏後,這也說明炎熱天氣可能要往後推遲,所以處暑之後天氣還會比較熱。
從當前情況來看,北方高溫天氣已開始收斂,南方還面臨高溫天氣,估計高溫還要有幾天,因為北方冷空氣逐漸向南移動也需要時間,具體還要熱幾天,老話說“處暑18盆”,這裡的“18盆”代表18盆洗澡水,而不是雨水,按1天一盆來算,大概18天左右,意思是說處暑過後大概還有18天這樣就能涼快了。而處暑18天之後,也就是白露節氣之後,到白露後高溫天氣就會有所好轉,這也正好應證“立秋不是秋,天涼白露後”的說法。
綜上所述,今年處暑交接正處於午時前半段,也正是陽氣最旺時期,可見今年處暑節氣還會比較熱(這主意針對於南方,目前北方高溫已收斂)至於還要熱多久?估計也就在白露節氣前後就會有好轉。朋友們,你們那今天多少℃呢?
-
11 # 愚叟釣淺灘
“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意思是說處暑節氣在午時前交節,炎熱天會延遲長到白露節以後。看來今年如是。今年處暑在11時16分交節,午時之上刻,未過午時,炎熱天一定會是延長到白露節後啊!熬吧!
-
12 # A不倒翁878
處署不過午,熱到的露過,意思就說:熱的日子還長,但這是老百姓的口頭言而已,不實際的,今年“處署″上午11點多。
-
13 # 心理學胖胖
處暑過沒過午要看到來的交接時間,午時是一天中陽氣最強的時候,也是陽氣上升的階段(從11點到12點是陽氣上升的階段,從12點到1點是陽氣下降階段),今年處暑交接時間為農曆七月二十六中午11點15分59秒,從處暑交接時間來看,今年處暑是午時,正是一天中陽氣最強的時刻。正常來說,處暑節氣是夏秋季節的轉折點,如果這時候被強旺的陽氣所壓制,這也意味著今年處暑節氣這個轉折點轉不過去了,以往的規律顯示,處暑當天炎熱,整個節氣都會比較熱,所以就有“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和“立秋不是求,天涼白露後”的說法。
-
14 # 機智的山雀mo
連老天的氣節也亂了套了,有視屏發文今後的天氣只有冬和夏二季佔去時間多了,春秋季節舒適的日子越來越少了。如立春2月4日,立夏5月5日,立秋&月7日,立冬11月7日。但真正溫暖如春只有一個多月,而立秋己過半個月還處在4o度高溫,看來3個月的立秋舒適氣候會一大半處在高溫。變了百年鉅變世界在變天氣也在變,一年四季也在變,當然人類也要儘快適應世界氣候環境。
-
15 # 湘女娉婷
“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啥意思呢?
這是一句古老的諺語,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句關於農曆節氣的諺語,意思是說“處暑”交節的時辰如果沒有超過午時,那麼暑熱就不會隨著“處暑”節氣的到來而馬上消除,炎熱的天氣還得持續一段時間,大概有可能要熱到“白露”時分,暑熱才能慢慢消退……
湖南有句農諺:“過了白露節,屠夫硬如鐵”,啥意思呢?
意思是說過了“白露”節氣以後,天氣一定會轉涼,那時候賣肉的屠夫就硬氣了,再也不用擔心因氣溫過高而臭肉了。
今年是個特別的年份,這個三伏天把人都熱蠢了,都是因為“處暑不出伏,一年無春秋”,明天(8月23日)就是“處暑”節氣了,可是,三伏的最後一天卻要到後天止(8月24),所以,因為這種特殊情況,今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熱很多,世界各地發生了諸多的旱災,糧食大量減產,不是什麼好現象。
今年處暑“過午”了嗎?
答案是:還沒有過。
今年“處暑”交節時間是農曆7月26日中午11點15分59秒,正處在午時前半段,也正是陽氣最旺時期,根據農諺的說法,可見今年處暑節氣只怕還會比較熱,這個主要表現在我們南方,據說北方已有冷空氣到來,暑熱已開始收斂了。
那麼,熱死人的南方到底還要熱多久呢?
這可是我們大家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基本上可以判斷,就算它再熱,只要到了“白露”時分,一定有所好轉。
沒辦法,再堅持一下吧,幸虧中國電力還給力,如果實在受不了就躲在空調房裡,多耗點電費少受罪唄,感謝祖國的強大!
-
16 # 緣分154395446
因為,處暑是在本月23日上午11時15分59秒為交接日,俗稱“處暑不過午”。它的意思是,如果處暑是在過午以後,那麼,接下來的天氣,很快就能讓人感覺到秋的涼爽滋味,說明大熱馬上就要結束了。
即然是“處暑不過午”,情況則恰恰相反,說明接下來的日子裡,依然是高溫天氣的機率較大,“秋老虎”餘威不減,炎熱的天氣可能要持續到白露以後。也就是說,只有等到白露過後,涼爽的秋天才算是真的到
來了。
-
17 # 博學多才的勵志分享
從氣象科學的角度講,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畢竟,時節到了處暑,怎麼說在日子和時間上,也都已經不折不扣地算是包括小暑和大暑、處暑在內的“三暑”之末了。再說了,處暑本身作為一個二十四節氣中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待其在不同年份交節的時候,看看暑盛“三伏”的日子,不是已經結束就是實打實地轉入尾聲了。因此說,處暑節氣過後,國內多地的氣溫將會逐步開始進一步地明顯走低應該是一種大的趨勢。受拉尼娜的影響,今年夏季影響中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這也因此導致了中國多地的異常高溫不斷呈現,有些地方甚至是突破了極值。就在剛剛過去幾天的8月17日,國家氣候中心已經確認,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還在影響中國不少地方的區域性高溫事件,其綜合強度已經達到了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強。
回覆列表
“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今年處暑過午了嗎?有什麼特點呢?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處暑一到,離涼爽的天氣就不遠了,北方迎來秋高氣爽,南方“秋老虎”快步趕來。處暑,不僅有秋涼,還有期盼五穀豐登的喜悅。到了此時,中國各地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農民又要忙碌于田間地頭。
老人說,今年是,“處暑不過午,熱到白露後”,什麼意思呢?今年處暑過午了嗎?有什麼特點呢?還能熱多久?
今年處暑節氣有啥特點?
2022年的處暑節氣交節的時間的干支是壬寅年,戊申月,戊申日的戊午時。能夠明顯的看出來,今年處暑沒有過午,並且,地支中有兩個重合的日子,分別戊申月和戊申日,而且天干也是重合的。按老輩人的經驗,處暑後還要熱一段時間,可能會熱到白露節氣之後。
當然,這只是一種經驗說法而已,並沒有科學依據,溫度的強弱主要是由大陸高壓和西太平洋副高活動情況來決定的。
今年處暑的交節時間是2022年8月23日,農曆七月二十六,11點15分59秒,轉化成干支年是壬寅年,戊申月,戊申日的戊午時。怎麼轉化出來的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僅作為參考交流!
一、陽曆年轉化為干支年
轉化之前,我們先列一張表,把天干和地支對應的數字列出來,為了方便講解,我給大家列好了,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我們從圖表中能夠明顯看出來,數字一定要從“4”開始。例如,天干中“甲”對應“4”,“乙”對應“5”,地支中“子”對應“4”,“醜”對應“5”,這樣依次對應下來就可以了。接下來是重點,要好好理解一下。我們要記住整數能夠被10整除,餘數為“0”的,對應的天干是“庚”;整數能夠被12除整除,餘數為“0”的,對應的地支是“申”。需要注意的是,要整除後的餘數,不要用計算器算到小數點。
下面來把2022年的陽曆年轉化成干支年:
2022年的天干:2022÷10的餘數是2,我們查一下上面的表,2對應的天干是“壬”。
2022年的地支:2022÷12的餘數是6,我們查一下上面的表,6對應的地支是“寅”。
所以,2022年的陽曆年轉化成干支年就是“壬寅”年。
二、陽曆月轉化成干支月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干支紀月”?是指用天干地支的方法記錄月序,一個地支管一個月,是固定不變的,十二地支正好是十二個月。把冬至所在的月份稱為“子月”,大約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份裡。完整的十二建月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干支紀月是以每月二十四節氣交節日作為分界點,並不是以陰曆初一為為分界點,是以立春日為寅月的開始。
十二地支是如何對應天干呢?
也沒有特別的演算法和技巧,只要大家記住下面這個《五虎遁歌》,就能輕鬆找出來。
《五虎遁歌》: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寅順行流。若問戊癸何處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意思是說,這一年的天干是甲或己,那麼地支的正月和寅相配就是丙,這一年的正月就是丙寅月。乙庚之年的正月就是戌寅月,丙辛之年的正月就是庚寅月,丁壬之年的正月就是壬寅月,戊癸之年的正月就是甲寅月。
需要了解的是,這裡的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都是每年月份的天干,是根據當年“年的天干”來確定的。這塊很難理解,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多看幾遍就能捋順清楚了。例如,按上面《五虎遁歌》年的天干為甲己時,這一年正月的天干為丙。年份的天干為乙庚時,這一年正月的天干為戊。做成圖表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剛才我們已經轉化出來了,2022年是“壬寅”年,檢視上面帶有“丁壬”的那一行,找到今年處暑交節的農曆七月,能夠明顯看出來是“戊申”月。請看下圖:
三、陽曆日轉化干支日
日干支算起來是比較麻煩的,我們也不用算,在萬年曆一查就知道了,如果,大家實在想自己算,就用下面這個公式來算就可以了。
例如,今年處暑的交節日是2022年8月23日,轉化成日干支= (2022-1921)×5+(2022-1921)÷4+235=101× 5+101÷4+235=505+25.25(取整數)+235=765.25(取整數)
接下來套用公式用n=765÷60的餘數是45
所以,日天干=45÷10餘數為5
日地支=45÷12餘數為有9
把得出來的餘數對應天干和地支是“戊申”,也就是說2022年8月23日是戊申日。
四、時辰的轉化
時辰的轉化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演算法算出來,它就是五鼠遁法: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我們結合下面這張圖來給大家解讀一下:
如果這一天是從甲開始的,那麼這一天時辰的天干也是從甲開始的。而我們知道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為子時,那麼對應的就是“甲子”時,凌晨1點到3點對應的就是乙丑時,依次往後對應,到最後就是21點到23點對應“乙亥”時。
明白這個,就能把今年處暑交節的時間11點15分59秒對應時辰干支找出來。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今年處暑的交節日是“戊申”,11點是午時,按“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的方法找到“日干”帶有戊的那一行和午時那行交接處,就是我們要轉出來的“時干支”。請看下錶:
從上面的圖片我們能夠看到,今年處暑的交節時間11點15分59秒對應的“時天干”是“戌午”。
所以,今年處暑的交節時間是壬寅年,戊申月,戊申日的戊午時,您學會了嗎?一時可能很難理解,也沒有必要非得弄明白,畢竟,現在紀年法也不用“干支歷”了,用現在的西曆更方便。給大家科普“干支歷”主要是讓大家知道,我們也有自己國家的紀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