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聊人在743
-
2 # 東起來財
流傳最多的說法,即:項羽無顏面見江東父老。眾所周知,項羽性情暴裂,心高氣傲,極為自負,像他這類人群十分在乎顏面,將尊嚴看得比生死都要重要。回想當年,項羽率領江東子弟征戰四方,是何等意氣風發。轉眼間,物是人非,昔日追隨在旁的江東子弟,只剩下十幾人,這種巨大的現實落差,無疑對項羽造成了沉重打擊。在此情況下,難免會想不開而自殺。
據悉,項羽率領八百騎殺出一條血路,至烏江時,身邊僅剩十幾人。當時烏江亭長前來接應,他勸項羽趕緊渡江,以圖東山再起。然而項羽卻拒絕了,並說了一句話:“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說完,項羽拔劍自刎。
-
3 # 使用者667364761280
項羽在歷史上是一位悲劇人物,“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但在楚漢之爭中,他卻兵敗劉邦,於烏江自刎而死。關於項羽之死,後世多有疑問,既然都已經突出重圍,逃至烏江邊,為何項羽放棄了渡江,選擇自殺呢?
民間有另一種說法,即:項羽率八百騎趁著夜色殺出血路,直奔烏江之處。他的目標很明確,即從烏江返回江東,一旦回到大本營,憑藉著霸王之名,項羽完全可以振臂一呼,重組軍隊反攻。但不巧,他率領少數戰騎衝至東城時,遭受漢軍猛烈阻擊。
更為糟糕的是,駐守東城的為漢軍大將灌嬰,項羽雖有力拔山兮之勇,但是,在敵我數量懸殊之下,最終戰敗被殺。項羽死亡地點,距離烏江還有120千米,故而,他沒有渡江的可能,更別說烏江自刎。
當然,以上僅是民間的一種說法,與正史記載有較大出入。
儘管項羽戰敗,但是,不可否認,他是歷史上極具英雄氣節的人物,英名萬古流傳倒也在意料之中。南宋詞人李清照就曾在讚揚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對項羽的一種莫大肯定。
在歷史上,以敗將身份被萬古傳頌的歷史人物,並沒有幾個,項羽無疑是典型代表。不過,關於項羽之死,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看法。如唐代詩人杜牧,他在《題烏江亭》中稱:“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意思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丈夫理應能屈能伸,可項羽卻選擇自刎,是為男兒恥辱。江東之地多豪傑,若能忍下一時之恥,將來未必沒有重奪天下的可能。”顯然,杜牧認為項羽缺乏堅忍不拔的毅力,對其自刎烏江表現出了失望態度。
回覆列表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講,這可謂是性格悲劇,不可一世的霸王是驕傲的,容不下失敗的,但這種性格也是導致項羽最終走上滅亡道路的主要原因。項羽的死雖然在後人來講慷慨激昂,且被李清照等人廣為吟誦,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卻人生卻也讓人不免喟嘆。
項羽被打敗後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然而他卻只是說:“是天要滅我,我又何必渡江呢!況且當初我和江東八千多人度過江向西,如今就我一個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鄉親可憐我,不責備我,我難道不會在心裡羞愧嗎!”然後拔劍自刎。
這種說法是出自司馬遷,司馬遷在編撰《項羽本紀》的時候,距離項羽自殺的年代也比較近,而且司馬遷寫的《史記》還是比較還原歷史真相的,因此流傳最廣,之後關於項羽自刎的傳說大多也以此為根據,這也就促成了項羽為什麼自殺的說法之一。
其次,垓下一戰上演了“四面楚歌”,所以項羽認為天下都被劉邦佔據了,自己沒地方跑了,要是他知道此時自己還有半壁江山,估計項羽也不會自刎。
原因很簡單,從項羽垓下的自我評價也能看出來(天欲滅我非戰之罪,可見項羽的想法),所以從一開始被包圍,到跑到江邊才自殺,可以看出,剛開始項羽還選擇了跑,但等到江邊之後,發現部下已經都沒了,正常情況下講,歷史上每次戰爭的潰敗突圍身邊都還會有一些殘兵敗將,但項羽身邊已經沒了,所以項羽才會以為自己沒地方去了,是天要滅他,所以到了江邊乾脆不走了。
最後,虞姬之死的刺激以及跟隨自己多年南征北戰的將士都戰死了,自己苟活於世已無他趣。
項羽本是江東人士,只要過了烏江就到了自己家鄉了,想到自己兵敗而歸,無言面對家鄉父老,而且,秦朝時期,江東等地還算是比較落後,百姓也相對較少,最初項羽出來爭霸天下已經帶走了大部分的強壯,現在回去在來,江東父老還會不會支援都很難說,畢竟勝負難以預料,江東父老還願意派出青壯嗎?
不難發現項羽不過江是因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也害怕劉邦殺過去害了江東父老,還有就是加上虞姬的死,他已經覺得活得沒意義了。所以還是在江邊自刎了最好,這樣江東父老可以過上安靜的生活,也不會讓劉邦抓成俘虜,自己也可以陪自己心愛的虞姬去了。
總而言之,項羽也可能想到自己若被劉邦所擒,必然受辱而死,常言道:士可殺不可辱。因此,此情此景,自刎已是對項羽來說最好的選擇了。心死則身也死了,心若滾燙,到哪裡都能發光,不願意苟活也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