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故址
-
2 # 點兵論道
“分封制”這一項制度,雖然說從秦朝開始,之後就很少再用了,但還是有些朝代在建國初期封了很多藩王。然而,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封王,最終都還是會走上同一條路——削藩。例如西漢時期和明朝時期,都曾經有過削藩。然而,西漢時期漢景帝的削藩成功了。
漢景帝率兵削藩的大將是周亞夫。周亞夫是西漢初年名將周勃的兒子。漢文帝時期,漢文帝雖然屢次打擊周勃,但不過是懲戒了一下,最後還是讓他得善終,而且重用周勃能幹的兒子周亞夫。周亞夫在漢文帝時期,就表現出了他卓越的帶兵能力,又在數次與匈奴作戰中得到了鍛鍊。因此,由周亞夫率兵削藩,雖然面對五倍於自己的藩軍,依然能夠大勝。
漢景帝時期,雖然有七國作亂,但其實並不是全部藩王造反。因為在漢文帝時期,就已經對削藩做過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分封自己的兒子和弟弟為王。因此在七國之亂中,這一部分藩王,是堅決站在漢景帝身邊的。尤其是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正是因為他死命拖住吳楚的軍隊,讓周亞夫從容截斷七國的糧道,最後才順利打敗七國。
漢景帝先是用晁錯削藩。後來藩王們鬧起來後,他竟然把責任推在晁錯身上,腰斬了晁錯。漢景帝這一招是夠無恥的,不過卻也起到了好效果。這樣一來,就把造反的劉濞等人推到了很不利的境地。他們的起兵,就純粹是造反,道義上他們一開始就輸了。然後漢景帝派中央軍去打藩軍,便打得理直氣壯。
-
3 # 赫本人才
成功的削藩就是漢景帝和漢武帝啊!
漢景帝削藩引起七國之亂,啟用周亞夫把七國聯軍打的落花流水,成功把七國的封地削奪!
漢武帝任用主父偃推行推恩令,成功削弱諸侯王的封地,讓諸侯王腰膝痠軟,再也舉不動武器造反了!
-
4 # 唐家有肖
削藩成功的,除了題主提到的,那就有漢朝的三位皇帝。
劉邦
老規矩,開始主題回答之前,介紹一下人物。劉邦 生卒:前256-前195,在位時間:BC206--BC195,西漢開國皇帝,諡號:高皇帝 廟號:高祖 陵寢:長陵
首先肯定有人會問,劉邦自己封的異姓諸侯王,為什麼又要去削藩,不是多此一舉嗎?劉邦前期的分封異姓諸侯王,是履行大戰項羽時留下的承諾,當時分封的異姓諸侯大多數都是將軍,這些手握兵權的人,如果不給一個理由去掉他們手上的軍隊很難控制,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封王。雖然諸侯王在地方還是有自己的軍隊。但是,已經不再是那批一直跟著的人了,所以戰鬥力是沒有那幫打天下的軍隊強的。
其次,削藩的過程還是有點艱難的,先是奪了韓信的兵權,到最後是英布(劉邦攻打英布是中毒箭)劉邦基本上剷除了異姓諸侯王。為漢朝的穩定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將劉氏宗親分封到戰略位置重要的地方,也為後來的諸侯問題埋下了禍根。總的來說,劉邦當時的目的已經到達。
漢景帝 名劉啟
生卒:BC188-BC141 在位:BC157--BC141
他的父親是文帝劉恆 諡號:孝文皇帝 廟號:無(劉啟沒有廟號說不過去)陵寢:陽陵 西漢第四位(兩位少帝不算,歷史影響小)皇帝。他的削藩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晁錯為主導的“文”式削藩,不成功,導致了以吳王為首的“七王之亂”。
第二階段:就是武力削藩,當然也是為了應對七王的造反。任用周亞夫為將,最後平定了叛亂。
將王國的部分權利收回中央,基本上解決了當時的藩王問題。
漢武帝
名劉徹,生卒:BC156--BC87
在位:BC141--BC87
諡號:孝武皇帝 廟號:世宗 陵寢:茂陵
漢武帝的削藩相對輕鬆多了,雖然有淮南王和齊王式的造反。但是,都沒有造成過多的動盪局勢。
主要是採納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就是以律法的形式規定,凡諸侯王有子,必須將自己的土地分封給每一個子弟。這樣,王國越封越小,受恩澤的人也更多,都擁護漢武帝,一舉兩得。漢武帝就徹底解決了諸侯王威脅中央的問題。
-
5 # 當代曹植
除了建文帝幾乎都成功了;畢竟一隅難敵一國。
漢高祖登基之初,有燕王臧荼、楚王韓信、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漢高祖先滅了燕王藏荼,再以遊雲夢澤為名抓了韓信降為淮陰侯,廢了張敖,殺了彭越。等到英布反應過來,已經沒人可以響應了。
兵不血刃的辦成的,只有漢武帝。
漢武帝任用主父偃推行推恩令,成功削弱諸侯王的封地。
-
6 # 吃不胖的甜品師
建文帝,康熙削藩,引發大陸動盪,歷史上有成功的削藩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的!
藩邦制度的演變
其實藩邦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最明顯就是周王朝。周室天子坐鎮京畿,其餘分封諸侯拱衛周王室,但是後來周王室衰微,諸侯強大,便形成了諸侯稱霸的局面。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成為了名義上的統治者,而諸侯彼此征伐,最終強秦一統天下,取代了周王室。
秦朝吸取周王室滅亡的教訓,改分封為郡縣,藩邦制度在秦朝暫時落寞。後來楚漢相爭,劉邦勝出,建立起大漢王朝,劉邦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就是沒有分封諸侯拱衛王室,於是在沿用秦朝郡縣制的基礎上,又將分封制度搬出,實行郡縣與分封並存的統治方式。藩邦制度又得以重現,而後世王朝也大多沿用了藩邦制度。
藩邦制度易引發大陸動盪
藩邦制度在一方面對王朝的統治具有積極的作用,當王室受到威脅時,各皇室諸侯王可及時的前往支援,保衛王室,但是另一方面,當諸侯王的實力過於強大時,也會引發王室權利的爭奪,造成國家政權動盪。
比如西晉的“八王之亂”,造成大陸動盪近300年;唐朝的“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明朝的“靖難之亂”,朱棣直接取代了建文帝。
歷史上成功削藩的典範
面對藩鎮割據,弱化君權的行為,每個帝王都無法忍受,於是,削藩成為了帝王們的不二選擇,但是削藩容易造成藩王們的反抗,阻力極大。但是在巨大的阻力下,仍然還是有帝王能夠成功的削藩,強化君權。
削藩成功典範之一:漢景帝
公元前155年,漢景帝二年,剛剛即位不久的漢景帝藉助御史大夫晁錯上疏《削藩策》的情形下,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並與第二年冬,下旨昭告天下,削去吳、楚等諸侯王的封地。諸侯王對此十分不滿,因此,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叛亂,但是他們低估了漢景帝的削藩決心,最終七國叛亂被武力鎮壓,這次削藩成功是透過強硬手腕鎮壓的歷史典範。
削藩成功典範之二:漢武帝
在經歷過漢景帝武力鎮壓藩鎮後,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聽從主父偃的建議,別出心裁的以文削藩,透過推行“推恩令”,逐漸的弱化了諸侯的權力。“推恩令”主要是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透過這種方法,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從而強化了君權。相比於漢景帝的武力削藩,漢武帝的以文削藩並未造成國內動盪,使得君權平穩強化。
任何事都具有兩面性,削藩一方面強化了君權,另一方面也使得君主專制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削藩的是非功過,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只待後人評說!
-
7 # 歷史的天空好精彩11
歷史上削藩成功的居多,失敗的很少。漢初劉邦也大封諸侯,分封有功之臣,但是過了沒多久,就以各種原因消除了異姓王,並約定,非劉姓者不得封王。然而,同姓王也會造反,景帝時期發生七國之亂,這是劉邦始料不及的。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同年春正月,武帝頒佈推恩令。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干侯國。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其後,王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問題。這是正大光明的陽謀,正所謂:殺人不見血,削藩不動兵。
建文帝本來也有很大的機會成功削藩,但是在書呆子老師的教導下,建文帝昏招百出,硬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後被朱棣這個藩王反噬,奪取了帝位。正如趙匡胤一般,朱棣認識到藩王權力過大,會威脅到皇權,上臺後接連出手,採取削藩手段,各地藩王不得參與地方政治,不得擁有軍隊,如同養豬一樣,只享受榮華富貴即可。
-
8 # 天道酬勤向陽而生
秦以後只要有分封諸侯國的朝代都有削番的經歷,而成功的削番也有很多。
中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削番有4次,第一次是發生在漢朝,漢朝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總結秦二世滅亡原因,認為秦郡縣制推行太激進,沒有拱衛皇室的諸侯,又結合春秋時期諸侯國 的亂象,認為同姓王室分封諸侯會很安全,最後施行的“郡縣封國並存”的方針。漢景帝時期藩王實力逐漸增大,漢景帝才開始了大力削番,導致當時的“七國之亂”,不過“七國之亂”景帝三個月就平亂了。是一次比較成功的削藩,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
第二次削藩是唐代時期,始於唐玄宗時期,當時唐玄宗為了擴張疆土、鞏固邊防,設立了河西、盧龍、幽州、劍南、朔方、河東、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鎮,經過安史之亂後,唐朝國立漸弱,才導致這些藩鎮的節度使叛亂,這一次削藩經歷了數代,一直演變成後期的五代十國,這次削藩屬於一次失敗的經歷。
第三次削藩就是明朝建文帝時期,朱元璋建國以後為了拱衛中央,也分封諸王,到建文帝時期諸王勢力逐漸變強,建文帝初期看到各藩王的威脅,開始大肆削藩,但由於急功近利導致此次削藩失敗,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戰爭,史稱“靖難”,經過4年的內戰,燕王朱棣勝利,順利的當上皇位。建文帝削藩以失敗告終,朱棣經過這次清君側戰爭不僅當上了皇帝,還解決了明初期藩王的威脅加強了中央集權
第四次就是清康熙時期的削藩,削的都是異姓王,清進關中時明朝有三個降將,耿仲明 尚可喜 吳三桂,都被封為異姓王,康熙削藩時期,吳三桂帶領另外兩個異姓王之子耿精忠 尚之信反叛。康熙經歷八年消滅了三藩,取而代之的明清地方的布政使制度,中央政權有此最終確定了對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這是歷史上四次比較著名的削藩,雖然都經歷過動盪,但總體來說兩次成功兩次失敗。還有從政策上來說比較溫和的削藩例子,比如秦朝的郡縣制重開時杜絕了藩王勢大的可能。最著名的就是漢武帝事情的“推恩令”實施,是歷史上最溫和的削藩政策,推行藩王封底可以分給後代,從而使藩王權利慢慢變小,達到削藩的目的。這些都是史上成功的削藩例子,應該還會有,希望多補充。
-
9 # 阿琨談談
1398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面對朱元璋留下的遍佈全國各地的藩王,建文帝開始開始強勢削藩。這批藩王中燕王朱棣可是身經百戰,為大明建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反觀朱允炆,可以說毫無作戰經驗,朝中開國大將也被他皇爺爺基本殺光。朱允炆的削藩不僅使得國家動盪還讓他丟掉了皇位。
1673年康熙皇帝認為手握重兵的藩王,已經威脅到皇權,於是下令撤藩。撤藩的皇命一頒佈,直接讓平西王吳三桂舉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隨後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也加入叛亂,史稱“三藩之亂”。康熙皇帝採用各個擊破的策略,歷經多年平定三藩叛亂,但是清朝的實力也受到重創。好在康熙皇帝不是一般的主,經過多年努力也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
不同於上面兩位皇帝登上皇位時國家剛剛建立不久,漢武帝是漢朝的第七為皇帝。各地諸侯王的子孫後代已經繁衍生息,繼承權卻只有一個,他們內部的爭權奪利的矛盾已經擴大。這時候漢武帝頒佈推恩令,要求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給更多的子孫。這一政策讓本來沒有繼承權的人獲得了利益,受到了這部分人的支援。同時,諸侯國是越分越小,久而久之就沒有對抗中央的實力了。
漢武帝的推恩令這麼成功,為何後來的建文帝和康熙帝怎麼不學習一千多年前的經驗呢?小編認為有兩點:第一,這兩位皇帝上位時都是建國初期,第一代藩王都還活著,後代子孫沒有多少,爭奪繼承權的矛盾還未爆發出來。第二點,這些個藩王都知道歷史,推恩令表面上是施恩於各藩王的後代,實際上削弱藩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剛剛得到封地的藩王不會仍由中央政府的擺佈。
推恩令的成功是時代的背景造成的,也不是適用於所有時代。
-
10 # 忘憂文史觀
削藩最成功的莫過於漢武帝的“推恩令”,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陽謀,卻讓各地諸侯無法抗拒。
漢初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郡的長官是太守,由朝廷任命,效忠於朝廷。可是各地諸侯國就不一樣了,漢景帝在位時,就爆發了“七國之亂”,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王對大漢朝廷離心離德,欺壓地方太守,諸侯國問題越來越嚴重。
到了漢武帝時,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
“推恩令”規定:王國要把土地分給所有兒子,而不像之前,只分給嫡長子;嫡長子繼承大部分土地和爵位,其他庶子繼承土地後被封為侯國,受郡管轄。
我們看看“推恩令”起到的效果:
第一、之前王國的土地只分給嫡長子,王國的實力沒有受損。現在也要分給其他兒子,王國漸漸越分越小,侯國受郡管轄,兩者的實力都有損傷,而侯國的土地歸朝廷所有,加強了朝廷的實力。
第二、“推恩令”讓王國所有者不得不執行,因為其他兒子都想得到土地,這樣就把朝廷和王國的矛盾,轉移到了王大陸部,從內部瓦解王國。
第三、“推恩令”是一種相對溫柔的政策,不會激起王國太大的反對。再說,他們也無暇反對,正忙著謀劃如何分土地呢。
所以,我認為削藩最成功的就是漢武帝的“推恩令”,不費一兵一卒,四兩撥千斤。
回覆列表
基本上,除了建文帝都成功了;畢竟已一隅敵一國肯定是不行的,特殊時期的唐末沒辦法,重用節度使,軍閥混淆不能算是消藩!
至於歷史上兵不血刃的辦成這事情的,漢武帝和主父偃推的【推恩令】算一個!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要求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用來傳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
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雖然文景兩代採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諸侯國面積廣大且領有軍隊,嚴重威脅著漢朝的中央集權。
因此在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景帝時期晁錯頒佈的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規定諸侯王除了讓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的庶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
這些越分越小的百十個諸侯國,小到什麼程度呢?“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數十里”。而整個國家範圍內,“漢郡八九十”,也就是作為直屬中央的郡佔全國國土面積的80%—90%,而且“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扼塞地利”,意思是這些郡總是穿插進諸侯國土之間,郡的土地與諸侯國的土地犬牙交錯,使諸侯國不能連成片,並且郡縣總是佔據或扼守著有利地形。
侯國再也無力與中央抗衡,中央集權得到有力的鞏固。這使得諸侯王國在名義上沒有被進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諸侯王進行武裝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諸侯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即使諸侯王膽敢倚仗自己擁兵自重進行叛亂,中央也能很快平叛。
推恩令還規定諸侯王死後,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推恩令下後,王國紛請分邑子弟,“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武帝以後,王國轄地不超過數縣,其地位相當於郡。這樣,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問題,就進一步解決了!
再有就是趙太祖【杯酒釋兵權】了,雖不是藩王,但也有點那個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