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蓋碗茶經濟學
-
2 # 怪蜀黍老囧曾
當然不能完全改變,但確實是個好事情。
遠端教育本質上是與好學校共享師資。師資當然很重要,比如一般的好學校裡的老師有更好的受教育程度、有更多的教學方法、有更多的知識儲備。不過好學校裡的學生本身資質也要略高(可能並不一定高出一籌),學生家庭一般也出身較好,他們有更廣泛的資訊,家庭也有更好的資源來投入到特定領域中。這些就不是遠端教育所能改變的,而是需要在整體上拓展教育資源投入的公平性,這並不容易做到,也可能不一定真的有效。
人的教育終究是最為昂貴的,不僅僅是學校,還有家庭、社群乃至整個教育與考核體系等等共同作用。從這篇報道來看,248所中學的模式主要是將優質生源集中起來,與成都七中共享師資。這在一些文章中被視為是誇大其詞,不過應該看到,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可以跟上成都七中的教學節奏,別說鄉村,成都市裡的其他學校都未必可以跟上。如果盲目擴大,可能反而會讓差生因為看不到希望而徹底放棄,教育效果可能還不如獨立授課。所以,這篇文章裡所說的,其實是讓縣城裡的優質生源可以接受到省會里優質師資的授課,省會的優質師資帶動縣城的優質生源,這是很好的平衡措施。
此外,如果遠端教育能夠改善鄉村學校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最佳化學風,這會成為攪動相對落後地區裡教育的鯰魚。這是遠端教育一個意外的好處,同時也是更有積極意義的好處。在落後地區的尖子生畢竟一樣是少數,而催動沒那麼聰明的學生踏實接受適當的教育將更為重要。讓大部分的普通學生接受足夠的教育,這會對中國社會的整體有更大的幫助,畢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受到更好的教育,那麼這意味著中國整體的教育質量是真正的提高。
同樣,對於貧困地區而言,教育依然是改變未來最好的出路。雖然貧困地區有著很多抑制受教育程度提高的因素,比如貧困(已經在減少)、社會衰敗、資訊閉塞、讀書無用論等等。而遠端教育的推廣可以更有效地改變後兩個因素的影響,避免因為資訊不暢和觀念的短視導致不必要的輟學,這點對於高中教育尤甚。
高中教育有多重要呢?根據教育部2015年公開的資料,2014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70.5%,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提前實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2020年70%的發展目標;義務教育普及水平處於高位,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99.81%,比上年略升0.1個百分點;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3.5%,比上年略降0.6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6.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目前新增勞動力絕大部分已接受過高中階段以上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7.5%,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提前實現《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2015年37%的目標。換言之,現在新增勞動力中,如果你只有初中程度,那麼你的最好出路大機率是最差的13.5%的工作,如果不是找不到工作的話。
-
3 # 井老師88
網際網路教育應該是趨勢,網路扶智是值得提倡的。在cctalk 平臺上每天都在發生著這樣的網路課堂,優質學校與農村學校的資源共享,師資共享都有著實質的意義,有些農村學校沒有美術教師,可以透過網路同步課程參與,讓孩子在專業的美術教師指導下完成課程,對鄉村孩子來說是個福利。
-
4 # 玉峰讀書筆記
一、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不管什麼時候高階資源都是稀缺的。人們追求好的資源是必然的,尤其是教育資源關係到未來,升學,事業等。沒有家長可以不在乎,沒有學生可以淡然處之。
二、技術的進步能多大程度改變或者平衡教育資源。這個事情在今天就更容易實現,網路技術的進步,使很多事情做起來更方便快捷。網易丁磊的一個億,恰是一個訊號。這個訊號說明技術的普及需要資本力量的支援和推廣,但完全依靠資本也是不現實的,我們認可資本、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但教育的事情不能完全依賴資本和技術。
三、怎麼才能做的更好。政府的引導作用甚至主導作用怎麼發揮,值得進一步思考。怎麼做好教育部門、學校、資本的對接,形式的籌劃有賴於各方的協同合作。
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什麼時候都不要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問題,資源再好,學生不在乎也是沒有用的,知識改變命運不能是口頭上喊,怎麼落實進去學生的心裡。需要當地的進一步研究。
五、適度本地化的教育特色 不能說除了窮本地什麼都沒有,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要發現本地特色、本地文化,教育除了開眼界更要立足現在、立足根本。教育除了考更好的大學還有更多的人格教育。
各方努力,任重道遠。
-
5 # 快樂庭院
2002年開始,東方聞道網校用一根網線連結了成都七中和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這248所中學的孩子和成都七中的孩子們一起上課、學習,經過了16年的時間,248所中學有不少的孩子從中受益,上了大學、繼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走出了幾代人的貧困生活,讓自己的人生活出了更大的精彩!
這個網線給無數孩子帶來了更好的機會和條件,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這和當時的大環境和小環境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任何一個事物只有適應了當時的環境和需求,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開發和利用。冷靜下來,對這個事件有一點自己的思考:
1,技術真的可以給無數人帶來更多更多的機會。
這是一個大機率事件和大環境事件。教育和其他事物的發展是一樣的道理。
2002年的一根網線改變了很多孩子命運;現在家家都有的一根網線,也改變了很多孩子的生活。
網線只是提供了一個機會和一個視窗,如何抓住這個機會?從這個視窗你能看到什麼?這要看什麼機會從視窗飄過,要看視窗的人被什麼樣的東西吸引。
這樣看來,就有一個甄別能力。
技術猶如一把刀,會用的好人用他建功立業,不會用但亂用的人可能會自傷或者傷及他人,不會用但願意去學習的人就會用兩種結果:建功立業、或自毀前程。
2,任何一種技術都是雙刃劍,如何使用關鍵在於教練和使用者的目的。
差距永遠是存在的,這是現實。所以很多人透過這篇報道感慨不同地區師資力量的差距,抱怨教育資源的不公平,我認為這沒有意義。沒有絕對的公平,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現實中還有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總用自己的劣勢和別人的優勢相比,自然是失落和負面的反應多。
人永遠是根本、是主體。
3,當年的一根網線改變了248所學校的水平,也從而改變了很多孩子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很多老師的生活。
從這個事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些越是能迅速調整自己適應發展的人越是容易改變自己、成就自己。而那些被動的一直不願改變的人則會相反。所以改變、完善是硬道理。
但是,這中間有個根本,一根網線改變了這麼多,但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整個人,因為觀念和習慣是漸變的,必須有一個過程,這個改變過程充滿了挑戰和付出,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痛苦。
所以題主所問課程同步直播真能改變孩子的命運嗎?我想同步直播只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改變的機會和條件,但能不能改變?如何改變?這不是課程同步直播能決定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關鍵是個人。
-
6 # 優彼致願
從結果來看,當然是改變了部分孩子的命運的。
這塊螢幕起到了知識共享的作用,它為那些"遠端”的學生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清楚的看到了在教育上的差距,喚醒他們內心的渴望和鬥志。但是,真正令人動容的我覺得是那些在“遠端”教學的老師們,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這塊螢幕發揮了其真正的效益。作為遠端的老師,在引進這樣的直播課後,他們身上的擔子可以說是越來越重了,那種教育上的差距不是學生才有的,同樣也體現在老師之間。直播課,確實為遠端的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學資源,學習模式。無論是來自心理上的刺激,還是知識上的補充,不可否認這樣一塊螢幕卻是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無數資產的投入過後,直播只是拉開了一個知識共享的帷幕。我們可以看到,“遠端”的學生們與七中的學生之間的差距是十幾年教育落後導致的結果,僅僅是課上的些許時間,根本無法拉平這些差距。所以,”遠端“的老師們,如何在直播課後抓起學生的學習,如何在一邊鼓勵安撫學生的同時,把知識真正的送到學生們的手裡,這背後所體現的絕不僅僅是一塊螢幕搭建的教育公平,而是每一個為人師者為教育所奉獻的初心都是值得被人尊敬的。
-
7 # 南瓜博士探村聯盟
中青報選題很好,立意很好。但是稿子很多邏輯借用,北大清華錄取率和直播效果沒有印證。論點要有論據支援,有碩士就對一家學校直播帶來的成績數字分析,結論卻不樂觀。直播在什麼條件,什麼環境下,怎樣帶來成績提高?商業牟利的錢與教育投入成本關係。不是靠記者的感觀就能證明的。
直播教育的好處不比贅言,但是如果不針對性就普及。各地都花錢買直播課堂,實地教師積極性的下降,商業尋租,更多社會問題出現。
中青報文章優點,直播賦權好等不贅述。但文字上,是否對網校描述太激動,缺乏對商業宣傳警惕?論據是否支援論點?直播效果驗證了嗎?”改變命運”網路轉載標題是否準確?直播環境成本收支能否再具體,展示多元聲音?作者第一人稱抒情如何把握?國家政策如何展示?很多可供業界討論的~
冰點是業界非常讓人尊敬的平臺,《永不抵達的列車》經典文章非常棒。但是近年來,除了這篇,還有之前那篇《女博士的月亮與六便士》,都在煽情界限和邏輯歸納上讓人不舒服。以前冰點那篇文章說北京房價貴,女博士讀書沒用也買不起,硬要把房價問題用女博士來襯托,博士本來就低收入啊。
回到此事,直播教育有好處,都知道。只是新聞專業主義的細節不能不苛責。商業不當的後果必須預估掂量。還是敬一山老師《貧困地區的網路直播課需要理性評估價效比》這篇客觀為小小的直播屏背後,牽扯的重大問題是——貧困地區有限的教育資源,如何分配才能更有效率。開通直播班的背後,涉及政府、學校、家庭的多方投入,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教育路徑決策,需要更多的論證、分析,需要更嚴謹的程式,而不是某幾個校領導的拍腦門。
回覆列表
窮孩子改變命運的關鍵在於全社會對權力亂用的監督約束。否則,就是考上淸北也無濟於事。人家三本就能當官,你清北連工作都找不了。中不了舉的黃巢多了,社會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