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網最紅沙發床張哥
-
2 # 那邊林
宋遼和好始自1004年宋遼澶州和約,稱“澶淵之盟”,到1120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議定共同發兵攻遼,遼宋之間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勸阻,才勉強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透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1120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議定金國進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其餘國土歸金。後來宋朝二十萬大軍攻遼大敗,這是檀淵之盟破裂,宋遼和平局面終結的標誌。
999年(宋真宗鹹平二年,統和十七年),遼軍南下,於瀛州俘宋高陽關都部署康保裔。十九年,又勝宋軍於淤口、益津。二十一年,南京統軍使蕭撻凜攻入望都,俘宋副部署、殿前都虞侯、雲州觀察使王繼忠。二十二年九月,聖宗、太后蕭綽親率大軍南下,攻遂城、望都、祁州、定州、瀛州,下德清,兵臨澶州城下,宋廷震動。在宰相寇準的主持下,宋真宗親征,雙方隔河對陣。遼將蕭撻凜出營,誤觸宋軍伏弩,重傷致死,遼軍士氣受挫。王繼忠乘間調停,主南北議和。他致書宋真宗,通報遼方有息民止戈之意。宋真宗也復書願息戰以安民。於是,議和使者頻繁往來。遼要求收回後晉所割關南地,宋則取寸土不讓而不惜金帛的方針。經反覆談判,終於以宋方向遼提供助軍銀帛達成協議,從此雙方結束軍事對峙狀態。
澶淵之盟規定: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10萬兩,絹20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既為兄弟,吉凶慶弔,生辰節日,便當互派使節,雙方經濟、文化聯絡加強。澶淵之盟是在遼、宋都無力完成統一的情況下籤定的和平協議,它使雙方從互相對峙,轉為和平往來,統治者得以鞏固各自的統治地位,致力於境內的治理。人民也得以免受戰亂之苦,有了從事生產的和平安定環境。此後120年間,遼宋不曾兵戎相見。
契丹人十分重視與宋朝的友好關係。澶淵之盟後,宋使首次入遼,“所過州縣,刺史迎謁,命幕職、縣令、父老送於馬前,捧卮獻酒。民庶以鬥焚香迎引,家置盂勺漿水於門。令接伴使察從人中途所須即供應之。所至民無得鬻衾物受錢,違者全家處斬。行從芻秣之事,皆命人掌之”。此後,對宋使也非常熱情,每有宋使入遼,遼朝大臣必爭相問慰,並一一詢問前曾使遼諸人平安與否,令宋使十分感動,回宋後紛紛上言建議宋方也應依例熱情對待遼使。遼聖宗恪守信誓,對宋“歲獻方物,皆親閱視,必使美好中意,守約甚堅,未嘗稍啟邊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