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黃安慶5

    中國的漢字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每一個漢字幾乎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就像一個無盡的寶藏,等待著你去發掘,在不斷地發掘中,總能發現新的東西。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化”字,這個字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運用廣泛,有著極為深刻且豐富的內涵,但是這一次,我們撥開迷霧,拋卻雜亂的含義不談,單從儒學思想的角度,來嘗試挖掘它的內在含義,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體會它的精彩之處。

    我們首先從它的字形來看,甲古文和金文均從二“人”,字形像兩個“人”反向相依之形,疑以一正一反的人形,來表達顛倒變化之意,因此“化”的本義是變化。

    那麼,什麼是“變化”呢?

    在《周易·繫辭上》中有:“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繫辭》揭示了變化的根源在於事物內在的矛盾性,是剛與柔相推而產生的。並且還闡述了事物進退、闢闔、窮通的變化法則,認為:“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事實上,“變”與“化”之間還有著極微妙有趣的差異。

    古代的哲學家們也對這一點進行了很多的闡釋與辨析。 宋·秦觀《論變化》提到:“變者,自有入於無者也;化者,自無入於有者也……是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禮記•中庸》中有:“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孔穎達疏:“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為化。”

    這些觀點,強調了“化”的質變效果,和“化”字字形得出的二“人”相反相依的本義便遙相呼應上了。

    但是,除了質變的差異以外,相較於“變”而言,“化”字則更多地體現一種幾微漸變的效果。宋代的理學家們在這一點上投入了更多地關注。

    北宋張載在《易說·乾卦》中明確提出:“變言其著,化言其漸”又在《正蒙·神化》中提出“變則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著名理學家朱熹也認為“化”是不知不覺、不露形跡的積累,是緩慢的量變過程;而“變”是“頓斷”,是“自微而著”、“忽然而變”的質變過程。他還說: “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

    “化”字的這諸多特殊之處,像極了說不清道不明又無處不在的“道”。因此它又被拔高到了“道”的層面,和其他字產生了微妙的區別。《易經》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所謂“乾道”,某種程度上也是指“天道”。而“化”字的幾漸無聲,又有質的變化的特質,像極了大自然滋養萬物的過程。正是孔子所言不言而使“四時行焉,百物興焉”的狀態。因此,人們把大自然及其發展規律也稱之為“大化”。用“大化”總稱宇宙萬物變化之歷程。《荀子‧天論》就有“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

    也正是因為這種幾微漸進,質變在悄無聲息,肉眼所不見的過程中實現的微妙,人們認為萬物都是“化”生的。就像你無論怎樣不吃不喝地盯著等待,都無法目睹花朵綻放的過程。《周易‧繫辭下》:“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禮記•樂記》:“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萬物的生成就是這樣微妙的過程,就像天地自然對我們的滋養一般。因此,高誘在《呂氏春秋•似順》中,直接將“化”注為:“化,道也。”把“化”作為“道”的代名詞。

    瞭解了“化”字這些特殊的內涵,我們對生活中遇到的“化”字的引申義的運用,諸如“教化”、“風化”、“文化”等等常用詞語的內在含義,便多了一分更深入的瞭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新幹線與國內軌道交通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