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檸檬Carol
-
2 # 啤酒商人02
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是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歐內斯特奧蘭多 勞倫斯先生於1931年建立的,是美國乃至世界核物理學的聖地。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現在研究的領域非常寬泛,下設18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涵蓋了高能物理、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等多個學科。
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建立以來,共培養了5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和4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3 # LMZ801211
實驗室是科學的搖籃,是科學研究的基地,是科技工作者嚮往和追隨的地方。優秀的實驗室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基礎研究的最高水平,極易誕生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技創新成果,是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場所!
今天,盤點一下世界上15個最好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實驗室,總有一個會震撼到你!
✦ 15Skunk Works 臭鼬工廠
成立時間:1943年
臭鼬工廠(Skunk Works)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高階開發專案的綽號。臭鼬工廠以擔任秘密研究計劃為主,研製了洛馬公司的許多著名飛行器產品,包括U-2偵察機、SR-71黑鳥式偵察機以及F-117夜鷹戰鬥機和F-35閃電II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等。
臭鼬工廠可以稱得上是美國最高軍事機密機構之一。從最初的簡陋倉庫式辦公室、10多位工程師、薄弱的型號專案基礎,到主導美國最機密的先進技術研發的高效率創新團隊,具有傳奇色彩的臭鼬工廠在短短几十年間漂亮地完成了多級跳。“臭鼬管理法”也衝破了航空航天領域,在工業、商業等眾多領域的企業管理中發揮著極耀眼的光芒。
2013年6月,臭鼬工廠宣傳片洩露美國絕密的第五代戰鬥機方案(即F-22的下一代戰鬥機)。
✦ 14Boeing Phantom Works
波音Phantom工廠,也被稱為鬼怪工廠
正如洛馬有臭鼬工廠,波音也有自己的先進飛行器專案部。該廠最初由麥道建立,並在被波音收購後繼續存在,它的標誌來自F-4鬼怪戰鬥機。和臭鼬一樣,鬼怪工廠開發的許多軍工產品和技術都是機密的。
2009年7月,“鬼怪”工廠公佈了其設計的第六代戰鬥機的基本方案。按照美國軍方的計劃,新一代的戰機將在2025年之後開始逐步替換現役的F/A-18E/F艦載戰鬥機。
✦ 13 SRI International
斯坦福國際研究院
成立時間:1946年
收入:5.4億美元(2014年)
當我們談起矽谷,我們在談什麼?惠普、蘋果、Google、Facebook、特斯拉、SpaceX 的黑科技,還有每隔幾年就會突然出現在公眾視野裡的小型初創公司。
其實,還有另一群神秘的天才,在矽谷少為人知的非營利研究機構裡,用一項又一項研究成果低調地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SRI International(斯坦福國際研究院)就是這樣一家機構。過往在這裡誕生並被大公司收購或拆分出去成立公司的明星專案數不勝數:汰漬洗衣液基礎原料、支票磁性安全墨水、滑鼠原型機、噴墨印表機、光碟以及 LCD 顯示器的發明,以及世界首次網際網路通訊的實現……
就連蘋果作業系統裡的智慧助手 Siri,一開始也是 SRI International 的內部創業專案。稱這家機構為矽谷的黃埔軍校絲毫不過分。
斯坦福國際研究院也是美國最大的綜合性研究機構,享有矽谷靈魂之稱。
✦ 12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帕羅奧圖研究中心
成立時間:1970年
帕羅奧圖位於舊金山灣區南部,離舊金山50公里左右。斯坦福大學這所世界聞名的院校,就位於帕羅奧圖。
帕羅奧圖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於1970年由施樂公司。“美國最優秀的100位電腦科學家,PARC有76個。”這是當時PARC的負責人羅伯特.泰勒(Bob Taylor)對於手下工程師的評價。
至今PARC仍然是矽谷的創新源泉。其最大的成就包括鐳射列印,乙太網(Ethernet),光纖計算機和多光束鐳射等。該中心在計算機領域的許多發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行業標準,近二十年來沒有任何超越。
✦ 11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阿貢國家實驗室
成立時間:1946年
年度預算:7.6億美元
阿貢國家實驗室是美國原子能委員會(1977年後成為美國能源部)的第一個國家實驗室,也是美國最大的科學與工程研究實驗室之一。
ANL 隸屬於美國能源部和芝加哥大學,前身是芝加哥大學的冶金實驗室 (Metallurgical Lab。著名物理學家費米在此領導小組建立了人類第一臺可控核反應堆(芝加哥一號堆,Chicago Pile-1),人類從此邁入原子能時代。
時至今日,阿貢有僱員3200名,包括大約20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其中約1600人具有博士學位。2017年阿貢的執行經費約為7.7億美元,支援200多個研究專案,從原子核研究到全球氣候變化研究。
✦ 10Broad Institute
布羅德研究所
成立時間:2004年
Broad研究所是研究生物醫學和基因組的非盈利組織,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它與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五個哈佛醫院關係密切。
多年來,布羅德研究所開發了各種治療藥物,對基因和癌症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目前,該研究所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近十幾位教職員和約195位僱員,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組測序實驗室之一。
✦ 9Fraunhofer Society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
成立時間:1949年
一提及德國,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汽車、機床等這類以機械製造為核心代表的產品,而實際上在德國大到汽車地鐵,小到廚房用具無一不體現了整個社會對於產品創新和質量的態度,而這些所有創新的背後幾乎都和同一個機構離不開關係:弗勞恩霍夫協會。
弗勞恩霍夫協會以德國科學家、發明家和企業家約瑟夫·弗勞恩霍夫的名字命名,是德國及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
協會近24000科研人員(包含德國合作院校的教授與參與實習的學生與研究生)一年能夠服務三千多名企業客戶的委託,並完成近萬項研發專案,其中2/3來自企業和公助科研委託專案,另外1/3來自聯邦和各州政府,用於前瞻性的研發工作,確保其科研水平處於領先地位。
該協會的多位科學家榮獲諾貝爾獎,世界上第一臺MP3就誕生於該協會的積體電路研究所。
✦ 8Google Brain
谷歌大腦
2012年,在“ Google Brain” 推出一年後,Google收購了包括DNNresearch,DEEPMIND和dialogflow 在內的十多家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初創公司 ,以簡化公司內部的研究計劃,同時提升其線上產品技術。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之一,谷歌的目標是透過收集資訊迅速創新,使社會受益,並使之能夠被使用者訪問。但是與大多數其他公司不同,研究和開發是兩回事,Google選擇了他們所說的混合方法。
多年來,“Google Brain”團隊在資訊保安、語言翻譯和機器人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這些技術已被應用於Google多個平臺,如Android手機的語音識別系統,Google+的照片搜尋及YouTube上的內容推薦技術。
Google Brain其他研究領域還包括資料探勘和建模,平行計算,電子商務,密碼學和語音處理等。
✦ 7
LIGO 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
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是藉助鐳射干涉儀來聆聽來自宇宙深處引力波的大型研究儀器,因觀測到引力波創造了歷史。2017年8月,該天文臺共檢測到5顆引力波,包括兩顆中子星相撞。LIFO創始人之一,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評論道,“這是人類觀測到的除了宇宙大爆炸之外最為劇烈的爆炸。”
對於那些不知道LIGO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大型的天文臺,有超過900名科學家在這裡工作,能夠探測到宇宙的引力波。LIGO投入運營後,成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的最大和最有抱負的專案。
✦ 6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國科學院
成立時間:1949年
中國科學院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研究機構,在全國擁有114個研究所及6萬多名研究人員。
根據《自然》雜誌及其附屬網路發表的研究論文總數統計,中國科學院在2014年和2015 年再次位居全球領先研究機構的第一位。
在上世紀張勁夫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期間(1956年至1967年),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和科技人員參與國家“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為中華民族贏得國際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
✦ 5French Alternative Energies and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法國原子能與可替代能源委員會
成立時間:1945
原委會是法國重要的研究、開發和創新機構,主要業務涵蓋低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資訊與衛生技術、特大型實驗裝置、國防與全球安全四大領域。在這些領域,原委會發揮基礎研究實力雄厚的優勢,幫助法國企業發展。
原委會下屬研究中心共十個,分佈於法國各地,是業內公認的研究創新機構,積極參與歐盟研究計劃,國際合作交流活動頻繁。2016年,路透將CEA列入全球25個全球創新者(政府機構)之中。
✦ 4Bell Labs 貝爾實驗室
成立時間:1925年
貝爾實驗室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私人研究機構之一。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實驗室始建於19世紀80年代,在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獲得法國政府5萬法郎的Volta獎(在當前市場上約27萬美元)之後,他創造了電話這項偉大的發明。
多年來,貝爾實驗室幾乎在人類生活的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從通訊衛星的重要進展,電子數字計算機到UNIX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C和C ++,貝爾實驗室已經累計拿到了11項諾貝爾獎、4項圖靈獎(堪稱“計算機屆的諾爾貝獎”)!
2016年,諾基亞以166億美元收購法國全球電信公司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 SA), 成為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的唯一所有者。
✦ 3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成立時間:1931
年度預算:8.03億美元(2016年)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是美國最傑出的國家實驗室之一,位於舊金山灣區東北部、美國著名學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後山。
在科學界,LBNL相當於“卓越”(Excellence)的同義詞。截止2015年,與勞倫斯實驗室相關的13個科學家及組織獲得諾貝爾獎、70位科學家是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的院士(院士在美國是科學家最高的榮譽之一)、13 位科學家獲得了科研領域國家最高終身成就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該實驗室為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及氫彈的研製提供了最原始最基本的實驗以及機械支援。
該實驗室由加州大學根據與美國能源部的聯邦合同進行管理,整個實驗室佔地80公頃,佔地200英畝,擁有柏克萊山70多座建築。
✦ 2CERN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成立時間:1954年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執行著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也是全球資訊網的發祥地,位於瑞士日內瓦西部接壤法國的邊境。
它的主要功能,是為高能物理學研究的需要,提供粒子加速器和其它基礎設施,以進行許多國際合作的實驗。
該組織已經聘用大約三千名的全職員工,並有來自80個國籍的大約6500位科學家和工程師,代表500餘所大學機構,在CERN進行試驗。這大約佔了世界上的粒子物理學圈子的一半。
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第一個網路伺服器,第一個瀏覽器的誕生地。
✦ 1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成立時間:1943年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簡稱阿拉莫斯實驗室(LANL),以前因為保密原因對外稱其為Y地點,隸屬於美國能源部(DOE)。
LANL曾雲集大批世界頂尖科學家,其建立者包括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和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歐內斯特·勞倫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是著名的科學城和高科技輻射源。
阿拉莫斯實驗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功能實驗室之一,於1943年開始秘密運轉,當時的第一個任務是曼哈頓計劃。
在曼哈頓計劃期間,在實驗室秘密地工作著上千名科學家(他們只有一個通訊地址,為新墨西哥州,聖塔菲市,郵箱1663 ),這裡不乏有很多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當時實驗室同加州大學之間的合作關係只是暫時的,但是這種關係到了戰後仍保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一直到轟炸廣島和長崎時,當時加州大學的校長(羅伯特斯普羅爾)還不知道實驗室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還以為是要發明一種死光。
然後,在冷戰時期,洛斯阿拉莫斯和伯克利分配了一種新的炸彈,但戰後兩個實驗室都把注意力轉向了平民的前景。今天,洛斯阿拉莫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機構之一,在核聚變,奈米技術,超級計算和太空探索等領域進行多學科研究。
回覆列表
貝爾實驗室應該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實驗室。1876 年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獲得世界電話機專利權,1877 年貝爾創辦了貝爾電話公司。
1895 年將全美長途業務拆分成一個新公司,取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即 AT&T。AT&T這個子公司幾年後不僅神話般的把自己的母公司貝爾電話公司收購了,另外一件事情讓AT&T直接登上了神壇。
1925年AT&T和西方電子公司共同成立了貝爾電話實驗室公司 。至此,神一般存在的貝爾實驗室開始出現在人類的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