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土豆15
-
2 # 睿媽編織
榫卯工藝是中國古代工匠的必備技能。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是古代中國建築傢俱及其他機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在古代整套傢俱甚至整棟房子不使用一根鐵釘,卻能使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類輕工製造史上堪稱奇蹟。
研究發現,早在7000多年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榫卯了,70多個世紀以來這種藝術工藝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再創造,技術和工藝都已經相當純熟。
著名的榫卯結構建築有山西應縣木塔,建於遼,歷經強震,仍屹立不倒。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被稱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山西大同懸空寺,建於北魏年間。全榫卯結構,不含一顆鐵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是全球十大奇險建築。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榫卯比漢字更具人文代表性,相對於西方的石文化,榫卯是東方木文化的精髓,是東方智慧的真正象徵。受國外工匠推崇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正是中華文明的魅力所在。但也僅僅是推崇罷了。你不可能在國外找到全榫卯結構的建築,因為他們也支付不起那高昂的人工費用。
在大陸,榫卯工藝作為一種文化與精神的傳承,廣泛應用於高檔傢俱的製造。而且因為榫卯結構的傢俱有結實耐用、便於運輸、便於維修、不破壞木質等優點而永久傳承。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榫卯工藝建築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現代被淘汰,是無可厚非的。榫卯工藝在傢俱製造中因其卓絕的優點,而顯露出強大的生命力才是傳承的必然。
-
3 # 飲食東坡
國外工匠推崇中國傳統的榫卯手藝,除了一開始接觸後的新鮮和驚奇感之外,可能基於以下兩大原因。
1.從榫卯技術的擴充套件應用中,也許可以衍生出高科技,比如太空技術、高階汽車技術等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另外一項與榫卯類似的工藝,類比說明一下。
這項類似的工藝就是“摺紙”。
可能有人要笑,摺紙?就這種小孩兒玩意,能和榫卯這種高明的工藝類比麼?複雜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啊!
確實,小孩玩的摺紙,確實不難。折個紙飛機、小青蛙什麼的。都是幼兒園老師教小孩子的玩意。
但是這種工藝要擴充套件起來,他的難度可以增加到非常大。比如說,這個布穀鳥鐘,他的外形,怎麼用只用“摺紙”仿造一個出來?
摺紙工藝和榫卯工藝共同的特點是:不能使用輔助零件和工具。
榫卯:完成整個結構不能用釘子作為連線件和其他緊韌體摺紙:只能靠“摺疊”和拼插,不能用剪子和膠水。這相當於把人雙手捆住,然後寫書法。這種強約束就逼著人不得不發展出其他的能力。
國外的一位大神,就透過複雜摺紙工藝發展出來的方法,居然被美國的衛星應用在太空中。
先看看這位大神折的那個布穀鳥鐘:
再看看他其他的一些複雜摺紙作品:
摺紙老鷹:
摺紙鯉魚:
摺紙螳螂:
這是他設計的最終應用到太空衛星上的摺紙工藝:太空衛星太陽能電池板摺疊方法:
這種太陽能板不僅運輸時候能摺疊成小巧的樣子,而且表面面積更大,還可以直接連線在衛星上發射,後續的展開也不用宇航員的協助~
而在高階現代化汽車中,高安全性的防護氣囊,居然也用到了這位大神的摺紙工藝。很多汽車設計師一直苦惱於安全氣囊的收納彈出體積比的問題:就是說安全氣囊彈出來時候,體積一定要夠大才能保證安全;但沒彈出來的時候的體積要儘量小,而且還要摺疊的更加平整,否則既裝不下、又彈出來不順暢。這都是人命關天的事。
沒想到如此難題,被這位摺紙大神,在摺紙做昆蟲的時候,找到一套方法給解決了。尤其是昆蟲足部的摺疊方法。
確實精妙。
既然技術特點相似的摺紙可以擴展出太空高科技應用,那麼形式看起來更為複雜、豐富的榫卯技術,為什麼不可以呢,畢竟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傳統技藝的應用領域和應用場合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拓展。
2.中國傳統榫卯工藝,外華人要用現代化分析手段再分析,原理搞清楚,以利於再創造!
上面提到的這位摺紙大神叫Robert,曾經是個NASA的工程師,是一位畢業與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後,本職工作是做鐳射半導體物理方面的研究。
就是這位大哥。他居然為了摺紙--這門看似小孩玩意的手藝,把NASA的工作辭了,專注回家去摺紙,而且為了摺紙折出更為複雜的作品,竟然還自己開發了一個數學摺紙軟體,專門用來設計摺痕。
而榫卯技術以及工藝,還沒怎麼經過現代化手段的分析,我認為不乏國外的一些專業玩家,也在做和這個Robert一樣的工作,他們對榫卯工藝的推崇,不止簡單停留在做個模型什麼的,仿製中國的榫卯現成形式,很可能實在進行些更現代化的研究。雖然我不太懂的這裡面的技術細節,但最起碼有兩條,我覺得國外的玩家肯定在做大量研究:
不用木頭,其他材料做榫卯結構,有哪些能合適?除了中國現有的榫卯型別,還是否有其他的型別?榫卯結構除了建築領域,其他各領域能有什麼用?對一門技藝最好的推崇,就是延續和發展。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看法。如有不妥,請多包涵。
回覆列表
社會在發展,現在玩的是鋼筋水泥,至於榫鉚手藝恐怕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用於維護古建築之用,其資料只能束之高閣。
如果外國工匠推崇也僅僅是崇拜,未必使用這種技藝。